四年级语文第四单元的教学随笔_第1页
四年级语文第四单元的教学随笔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四年级语文第四 单元的教学随笔滚滚浓烟离我 们越来越 远,虽然我们今天生活中和平年代,但 历史的教训我们要铭记 于心。本 单元课文围绕“战争与和平 ”这一专题,四篇 课文内容不同、 风格不同,但又有 许 多共同之 处,如课文中有许多句子蕴含着丰富的意 义,抒发了深厚的情感。下面就跟随小 编一起战争与和平 给我们的启示吧。夜莺的歌声 讲述了 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被称 为“夜莺”的小男孩把德国官兵引 入游 击队的伏 击圈,使德国法西斯 强盗被歼灭的故事。一个机智、活 泼、乖巧的小男孩形 象跃然纸上。文章以夜 莺的歌声 为主线,构思巧妙,段落分明, 语言含蓄、幽默,掩卷沉 思,那悦耳的歌声仍不 绝

2、于耳。 课文的重点:一是要体会 “小夜莺的机智勇敢的品 质,受 到热爱祖国,仇恨法西斯的教育;二是学 习联系上下文等方法体会含 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抓住课文中含 义深刻的句子。体会 “小夜莺的机智很勇敢, 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针对课 文特点,我 设计 了以下四个重点展开教学。一、抓住主 线 ,理清脉 络我首先让引导学生回 顾全文,说说你对小夜莺有哪些了解?回顾课文内容,学生也能 畅所欲言,达到了解 课文内容的目的。在教学中,学生 对小夜 莺这个人物形象已 经深深地 印入了脑海,因此在 谈了解的时候,都能抓住小夜 莺的精神品 质进行阐述,达到了 预期的 目的。在此基 础上再默 读 全文,抓住

3、主 线要求学生划出 课文中描写夜 莺 勇敢机智的句子, 读一读,和同桌 讨论讨论 。最后抓住夜 莺的歌声 这条主线,统领全文,点明主 题,深化感 情。 这里由于我没有交代清楚要求,因此学生画句子的 时候有点犹豫不决,不 够坚定。因 此花了很多 时间,影响了 课堂的其他 环节。、以 读 促悟,深究感悟课一开始,我就直奔本 课的教学重点,抓住 课文中描写夜 莺勇敢机智的句子一条主 线 , 抓住 这些句子展开教便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英雄雨来 选自管桦的同名中篇小 说,有改动。课文记叙了抗日 战争时期,晋察 冀抗日根据地的儿童雨来掩 护交通 员 李大叔,和日本鬼子勇敢斗争的故事,歌 颂了抗日根 据

4、地儿童 热爱祖国、勇敢机智地和 敌人斗争的优秀品质。这篇小说,不论从内容上, 还是 形式上,都很 值得小学生 读 。教学之后有以下几点反思:1、这篇课文篇幅 较长,内容通俗易懂,故事性 强。体会雨来的英雄形象是本 课教学 的重点。教学 时,我将 “英雄”一词贯穿全 课,围绕英雄提出两个 问题:第一、从哪些地方 体会出雨来的英雄气概?第二、他小小年 纪,为什么会具有 这样的英雄气概?这样 ,牵一发 而动 全身,教学内容比 较集中,教学思路很清晰。在讨论第一个 问题时 ,我引 导学生注意抓住一些关 键句子, 让学生想, 让学生 谈。如 “雨来没理他,脚下像 踩 着风 ,一直朝后院跑去 ”一句,可

5、让学生想象:雨来此 时心里是怎 么想的,想象后 讨论:他 为什么要这样做。于日本鬼子做斗争的部分,引 导学生找到雨来 被敌人四次逼 问时 的表现的句子,让学生深入 课文了解心目中的小英雄,并 结合课文插图, 体会他的机智勇敢、 爱 国精神。学生也是 乐此不疲。讨论第二个 问题,则围绕 “我们是中国人,我 们爱自己的祖国 ”这句话,体会雨来的 爱 国情操, 这正是他与 敌 人斗争的力量源泉。其次,抓住文章中写景的句子,提示学生从景 物的描写,体会到: 这如花的家 乡,岂能让敌人践踏?这也是雨来 坚定信念的原因。2、让学生广泛收集 课文外的其他英雄故事, 进一步 让学生体会到:雨来是一个英雄, 但

6、不 仅仅是一个人。 让英雄的故事激励孩子 们奋发 向上。收到了比 较好的效果。3、 这 篇课文在突出人物形象方面是很 值得学生效仿的。周立波先生曾 评价说:这篇 文章写得有骨 头有肉,是不可多得的佳作。我在 课堂上, 为了让学生能很好地 领悟这个写 作方法,引用了周立波先生的 这句话。但在分析,理解 课文的同 时,这个写作特点的渗透 不够,感 觉没有水到渠成的效果。怎 样在分析、理解 课文内容的同 时,自然而又有效地渗 透写作指 导,将是我以后的教学中 值 得探究的一个方向。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讲述的是一位来自中国的 联合国 军事观察员在执行维护和平 的行 动中壮烈牺牲后,他的孩子 一个普普通

7、通的中学生,在极度悲 伤之余,提笔 给联 合国秘 书长写了一封情感真 挚而又充 满期望的信。他在信中向全世界大声呼吁:要和平不 要战争!表达了中国青少年的正 义感和 爱好和平的愿望。 课文饱含着一个孩子失去 亲人的 悲愤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 挚情感。 语言朴实,没有口号,但 读起来催人泪下。它用孩子 的眼光看世界和平,用情,用心 倾诉 着家庭的不幸,世界的不幸,引起 读者的强烈共 鸣。 这篇文章深深地感染了我,每次 读完,我都能感同身受地体会到雷利失去父 亲 的悲痛,同 时也唤起我 对 和平的无比渴望。我想, 这样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怎能不打 动那些善良的 孩子 们的心?通过今天的 课堂教学,

8、我真切地感受到孩子 们跟我是一 样的。由于现在的孩子在和平的 环境中长大,较难 体会这种情感。因此,教学 时,为了让 学生体会 这种情感,一是要多 读 ,在反复的有感情的朗 读中体会情感;二是多揣摩,从作者 的失父之痛中体会和平之可 贵;三是适当 补充事 实, 让 学生更具体地感受 “世界并不太平 ”, 罪恶的子弹还 威胁着娇嫩的 “和平之花 ”。今天,我 终于上完了我的参 赛课和我 们一样享受春天,在 紧张 、兴奋之余写下如 文字:这节课我的总体设计思路是:品 读结合、读议结合,因为它是深入 语境地有效手段;疑 问主要从文本中来,答案主要从文本中去找,要不离文本, 紧抠词语 ,有 时要咬文嚼

9、字。学生的自主学 习方式多 样,活动时间 占一节课的三分之二。我本身的情感也很到位, 有节奏、有韵味,自信、放得开。 预设 后的生成主要在我的意料之中,有些在意料之外。 有几 处亮点:其一,开 课时齐读课题3遍,就 课题质 疑,学生提出了两 处关键的问题:谁和我们一 样?什么是享受春天?然后带着这个问题 自学。其二,个性化朗 读。我让学生自 选一节诗来读,我不作任何朗 读技巧的指 导,只是一 遍遍地反 问学生:你 读得很气愤,你为什么要这样读?你把最后 这个问句读得特别重,你 为什么要 这样读?允 许学生采用多种 读法来表达情感,真正使朗 读成为 学生个性化的行 为其三,在 读中回答问题。当学

10、生 选读第5节时,我发现在自学时有一个男同学在省略 号处产生了疑问,我现场修改了自己的教案,没有由我来提 问,而是由 这个男同学来 问: “诗歌的结尾为什么有个省略号?”从而引 发学生的思考,学生想到了作者没有 说完的话,那 就是隐藏在文本后而后 话一训我们一样享受和平,此 时,我板书了一 受和平”四个字, 并问学生: “开课时你们提出的问题, 现在能回答了吗?”结果说学生说到了,我 马上板书 全世界儿童。做到了 问题由学生提出又由学生解答。其四,激情拓展:备课时,我偶然从一本 读者杂志上发现了四幅获奖的法新社 摄影作品,而且全是 孩子在 战争中饱受摧残的。我配上郭峰的 让世界充 满爱的背景音

11、 乐,十分煽情。我先 自己就最 难写的一副 图写了一节小诗:七八九 岁的年龄,本该在校园里学 习知识,可是这 位身背泰迪熊的男孩却 举着枪惊恐万状, 这究竟是 为什么?然后让学生现场填词。从现场 的生成情况来看,和我 预设的差不多: 婴儿睡在货车下和非洲女孩失去父母的两幅容易写, 写的人 较多。伊拉克少女失去家园的有一个孩子写了,写得也 较好,我事先怕写不到的, 但事 实有人写了,我很开心。本单元课文围绕“战争与和平 ”这一专题,四篇课文内容不同、 风格不同,但又有 许多 共同之处,如课文中有许多句子蕴含着丰富的意 义,抒发了深厚的情感。学 习中,因 为孩 子们与课文内容的 历史背景相距遥 远

12、,有些内容不易理解, 虽然通过引导孩子们搜集资料, 分享 资料, 还 是有些内容,有些孩子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比如文中的“游击队”,有的孩子看过相关的书籍、电影知道意思,其他的孩子 虽然通过资料了解一点,但只是一知半解而 已。在教学 过程中,我以学生 为主体, 让学生抓住重点 语句,通 过读、说、悟、思等方法, 对学生进行了 语言文字训练和深刻的思想熏陶。如在学 习两篇小英雄的故事 时,抓住 “夜 莺”、 “雨来”两个小英雄的外貌、动作、语言、神 态等重点语句让学生体会到了他 们的机智 和勇敢。学习中,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教学小夜 莺的歌声和小英雄雨来中,引 导孩子们 给课文加个小 标题这一环节。

13、这也是我们班一部分孩子的弱 项。夜莺的歌声教学中我 先引导孩子们通过读书观 察这篇课文在结构上与以往的 课文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每个部分 一空行隔开)再引导孩子在朗 读的的基础上想想课文四个部分分 别讲了什么?用一个短 语作 为小标题。有具体指 导孩子们以第一部分 为例,通过读书、小组讨论等形式,指 导孩子们 加上小 标题 “唱歌巧周旋 ”,在此基 础上,孩子 们给下面的内容加上了 “歌声 传情报”、“树林 灭敌人”、 “唱歌站 岗哨”三个小标题。有了 这一课的基础,在小英雄雨来教学中, 让孩 子们给每个部分加个小 标题时,我提醒孩子 们注意突出主人公雨来来, 这一次孩子 们很快 在读书的基础上归纳出“游泳”读“书”、“掩护”、 “枪声”四个小标题,另外两个 标题“斗争”、 “脱险”也在我的引 导下,孩子 们借鉴前一个小 标题,很快找到 “斗争、脱 险”两个 词来概括 小标题。而且在加小 标题这 一活动中孩子 们的兴趣很高, 读书的热情也调动起来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