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022年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复习导学案_第1页
2022年2022年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复习导学案_第2页
2022年2022年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复习导学案_第3页
2022年2022年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复习导学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学习资料 - - - 欢迎下载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课题: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学案)班级:姓名:1.明白金刚石.石墨和c60 都为由碳元素形成的单质;木炭.活性炭的吸附性;精品学习资料精选学习资料 - - - 欢迎下载复习目标温故知新.通过对比金刚石.石墨和c60 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懂得物质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 系 ; .知道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明白试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及装置,明白试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方法及温室效应; .明白一氧化碳的性质;知道一氧化碳仍原氧化铜的原理及使人中毒的缘由;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对碳的单质及化合物都有了哪些明白.认真回忆并梳理一下,然后填写以

2、下空白:精品学习资料精选学习资料 - - - 欢迎下载学问点一:碳的单质1. 金刚石.石墨和c60( 1 )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主要有.;由此说明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2)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与用途的比较物理性质二者物理性质精品学习资料精选学习资料 - - - 欢迎下载颜色状态光泽硬度导电性熔点差异大的缘由用途说明精品学习资料精选学习资料 - - - 欢迎下载金 无 色 . 透刚 明.正八面石 体固体色 细石 鳞 片 状 固墨 体,有滑腻感琢 磨 后有光泽有 光泽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玻璃刀.钻探机的钻头.装饰品等铅笔芯.电极.润滑剂等结性用构质途精品学习资料精选学习资料 - - - 欢迎

3、下载(3) 木炭具有结构,它具有才能,的吸附才能比木炭强,防毒面具里的滤毒罐就为利用来吸附毒气;4c 60 分子为由构成的,它形似足球,常用于材料科学超导体等方面;2. 碳单质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a充分燃烧生成co2 ,化学方程式为精品学习资料精选学习资料 - - - 欢迎下载可燃b性不充分燃烧生成co,化学方程式为精品学习资料精选学习资料 - - - 欢迎下载在氧气中燃烧时现象为;仍原性:在高温条件下能与fe2o3 等金属氧化物发生反应;fe 2o3 + c学问点二:碳的氧化物1. 二氧化碳制取:试验室制法:反应原理:利用或和稀盐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留意: 不能用纯碱碳酸钠与稀盐

4、酸反应制取,为由于;不能用稀硫酸,由于会生成微溶的硫酸钙,掩盖在大理石表面阻挡反应进一步进行;也不能用浓盐酸,由于其会挥发出气体,使制得的二氧化碳气体不纯;制取装置:固液不加热型依据为;收集方法:,理由为;检验方法:,精品学习资料精选学习资料 - - - 欢迎下载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验满方法:;工业制法:高温煅烧石灰石,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 二氧化碳的性质物理性质:色,气味,状态,密度比空气,溶解性;在肯定条件下,二氧化碳会变成固态,固态二氧化碳叫,可用于;化学性质:“三不”:不.不.不;与水化合,反应方程式为,其生成物易分解,反应方程式为与石灰水等碱溶液反应:与石灰水反应方程式为,与烧碱(氢

5、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方程式为;3. 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用途: 主要表现在.化工原料等;温室效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使地面吸取的太阳光的热量不易散失,从而使;危害:导致两极的,使,埋没部分沿海城市,使土地.农业减产等;缓解措施:,;4. 一氧化碳:物理性质:色味气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点燃可燃性: 2co + o2 2co 2火焰的颜色:在空气中,在氧气中;精品学习资料精选学习资料 - - - 欢迎下载化学性质与 cuo等某些金属氧化物的反应co +fe203 现象毒性: co易与人体内的结合,使失去输送氧的才能;精品学习资料精选学习资料 - - - 欢迎下载用途: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性质和用

6、途的比较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性质差异缘由物理性质无色气体. 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小.难一个二氧化碳干冰易升华溶于水分子比一个一化 学 性 质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能用化学无毒.但不能供应呼吸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方程式表示不能与水反应即:分子的结精品学习资料精选学习资料 - - - 欢迎下载的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不能与石灰水反应高温c+co22coco+cucu+co2构不同精品学习资料精选学习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料精选学习资料 - - - 欢迎下载用途作灭火剂;干冰用于作致冷剂.人工降雨.制造舞台云雾;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生产汽水.纯碱.尿素);温室

7、肥料气体燃料.仍原剂(工业上用于冶炼金属)精品学习资料精选学习资料 - - - 欢迎下载单质碳.一氧化碳.氢气的化学性质(写化学方程式)单质碳一氧化碳氢气状态.类别固体单质气体单质可燃性仍原性毒性无毒无毒精品学习资料精选学习资料 - - - 欢迎下载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学问网络 :本单元的学问联系可用下图表示,请写出图中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自我评判:1. 美国曾对伊拉克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在一次突击中;美军对伊拉克使用了石墨炸弹,虽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的发电厂立刻陷于瘫痪,全城一片乌黑,这为由于石墨()a. 质软b. 有吸附性c. 能导电d. 易燃.易爆炸2. 在书写档案时,

8、规定必需使用含有单质碳的墨水,其理由为()a. 单质碳不跟其他物质反应b.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c. 碳易与纸张反应生成化学性质稳固的物质d. 这种墨水为经过加工的性质稳固的化合物;3. 超临界 co2 流体为一种与水相像.能阻燃.溶解才能强的溶剂,被誉为“绿色环保溶剂”;以下有关它的说法错误选项a. 它作为“绿色环保溶剂”能代替很多有害.有毒.易燃的有机溶剂b. 超临界 co2 流体为一种特别的物质,带火星的木条可以在其中复燃 c.co 2 为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它参加自然界的碳元素循环d. 超临界 co2 流体与固体干冰的组成相同4. 将 n2.co.co2 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石灰水

9、中,再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后,剩余的气体为()a. co 2b.co和 h2c.n2d.co 2 和 n25. 某化合物r,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r+3o2 点燃 2co2+3h2o,就 r可能为以下物质中的a.c2h6b.c 2h6oc.c2h4d.c 2h4o26. 以下各组物质肯定属于纯洁物的为a. 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b.只含碳元素的物质c. 组成元素相同的化合物d.只含氧元素的物质7. 化学上把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倒如白磷和红磷;以下各组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的为 a.一氧化碳b.金刚石和石墨c. 冰和干冰d.氧气和液氧8. 据报道,科学家已经研制出世界上最薄的材料碳膜片,其

10、厚度只有一根头发丝的二十万分之一,这种碳膜片状如蜂巢,为由碳原子构成的六边形单元向外延展而成,以下有关碳膜片的说法中正确选项()a. 碳膜片属于单质b. 碳膜片与c60 为同一种物质c. 碳膜片属于人工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d. 碳膜片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与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不同9. 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一氧化碳的方法为a. 通过水b.通过足量石灰水c.点燃混合气体d.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10. ( 1)从你学过的物质中挑选合适的物质的化学式填空;有仍原性的气体化合物可用作致冷剂的物质为能支持燃烧的气体为汽水中含有一种酸为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能鉴别二氧化碳的化合物( 2)请依据图示完成以下

11、变化的化学方程式,指出基本反应类型,并填写物质有关的化学性质;精品学习资料精选学习资料 - - - 欢迎下载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料精选学习资料 - - - 欢迎下载一氧化碳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属于 反应,利用了氧气的 性;精品学习资料精选学习资料 - - - 欢迎下载用碳和氧化铜炼铜的化学方程式: 、 属于 反应,利用了碳的 性;精品学习资料精选学习资料 - - - 欢迎下载( 3)有人想在大理石板上用化学腐蚀的方法刻上“喜爱祖国”四个大字,请你指出一种腐蚀的化学方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操作步骤: a 将熔化的蜡液涂在大理石的表面,并刻出四个大字使大理石露出;b; c 清理洁净11. 有 a. b.c.d.e 五种常见物质,它们有如下列图的关系:已知: c 为一种金属,气体d 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e 气体有毒,能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写出这五种物质的化学式:abcde 12. 某课外活动小组为测定当地石灰石中含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来了一些矿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