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与城市规划专业评估调研报告_第1页
建筑与城市规划专业评估调研报告_第2页
建筑与城市规划专业评估调研报告_第3页
建筑与城市规划专业评估调研报告_第4页
建筑与城市规划专业评估调研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建筑与城市规划专业评估调研报告据统计,截止到2010 年 8 月,在所有的专业院校中通过国家城市规划专业教育评估的院校有 18 所,占总数的十分之一;通过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的院校有 33 所,占总数的五分之一。绝大部分院校因办学时间太短或自知办学条件与水平存在差距而未申请参加评估。通过对建设部评估标准的学习,对我校建筑专业、城市规划专业现状的分析,我们深刻的认识到评估工作的紧迫性和严峻性:硬件(实验设备、教案科研面积、教案经费等)不足,软件(职称评定、成果认定、绩效考核)落后,迎评时间短,工作任务重。2010 年 69 月,在学院领导的带领下,先后考察浙江大学、苏州科技学院、山东建筑大学等高校

2、,对外校办学经验、评估经验进行了学习和借鉴,同时在“师生与教案管理用房”、“实验室”、“图书资料”、“科研与课程建设”四个方面与我校建筑与城市规划专业进行了横向比较,提出基本问题与建设建议如下。一、师生与教案管理用房建设建议1、提高城市规划专业招生数量提高城市规划专业每年招生人数为30 人以上,满足评估标准。2、增加建筑学与城市规划学科教师数量按目前的招生规模来计,建筑学专业需要引进10 名专业教师,城市规划专业学要引进7 专业教师,建议2010 年达到1:12左右。3、加大师资培养和引进力度评估前应达到“具有副教授职称以上的专职教师人数不低于本系(学院)专职教师总数的30,并有正教授2 人以

3、上”的评估要求,并需增加2-3 名副教授以上教师。4、扩大职称成果认定范畴( 1)认可教师获奖作品和学生竞赛获奖作品,提高其科研级别,划入职称成果认定范畴;( 2)增设建筑学与城市规划专业核心期刊种类。5、增加教案管理用房根据生均10 平方 M的评估要求和其它高校平均水平,我校建筑学与城市规划专业需教案管理用房的建筑总面积 6880 m2。现有设计教室、办公室总建筑 2400 m2,需增加面积 4280 m2,必须增加以下用房,并满足相应的面积:(1)教案用房(使用面积2400 m2 建筑面积3500 m2 )专业教室20 间,按每间容纳30 人,每间80 m2 左右,使用面积1600 m2

4、建筑面积 XX m2。多媒体教室二间90 100 m2/ 间计算机教室一间 150 m2/ 间 (现有学院机房70 m2/ 间)评图室一间90 100 m2/ 间报告厅300 m2师生展览厅200 m2(2)办公管理用房(使用面积290 m2 建筑面积450 m2 )教案与行政办公室250 m2接待室40 50 m26、相对独立并集中教案管理用房(1)方案一:在我校屏峰校区设置独立的建筑系馆,将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教室与办公区、实验室集中布置,或分设2 处,总建筑面积满足6880 平方 M即可。(2)方案二:将邵科馆2、 3、 4 楼设置为建筑系的办公与实验用房集中布置,改建成必要的评图室、展览

5、室等必要用房,将学生教室集中于新教楼9、 10 层统一设置,这不仅是评估需要,更是符合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特点增加学生交流,提高教案质量之必须。(3)方案三:在新教大楼内7、 8、 9、10 集中设置学生教室及与学生相关密切的模型室、评图室、展室等必要用房,办公室保持现状不变,在建工学院6 楼增设实验室。(4)方案四:将建工学院目前所在的文荟楼北侧增加一排房间用作必要用房的建设,办公维持现状,将20 个学生教室集中于新教楼8、 9、 10 层统一设置。(5)方案五:在尚德园四楼集中设置办公区、部分实验室和必要用房,将20 间学生教师和与学生联系密切的实验室集中设置在新教大楼8、9、 10 三层

6、。( 6)方案六:将子良楼 a 区整块作为建筑系集中、独立设置教师、办公室、必要用房、实验室的独立区域。二、实验室建设建议1、建设建筑材料与构造实验室此实验室建设计划已经得到批准,但是由于构造实验室相当于一个基本建设工程,根据现在建筑以及装修材料和费用的增加,原有预算计划偏少,尚需增加模型以及构造节点施工费用约10 万元左右。并尽快确定建设场地,需要建筑面积约150 平 M。2、新建视觉艺术实验室(或称为建筑摄影实验室)成立建筑摄影实验室,将原来归属学院实验中心的建筑摄影器材划归该实验室。目前急需购置的设备有:数码相机 35 台,数码摄像机 2 台、闪光灯、滤镜、遮光罩、照片打印机以及三脚架等

7、,大约需要投入资金 30 万元。场地面积需要 60 平方 M。3、新建城市规划信息技术实验室根据目前城市信息化建设的需要,继续建设城市信息技术实验室,可以考虑与计算机cad实验室一起建设,增加cad实验室面积和有关城市信息的软件设备,如arcgis、mapinfo、 oracle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cps城市规划软件、ppsv规划总图设计软件、hy_sz市政管线设计软件、光栅拼图软件rvcad、建筑与城市专业信息库等,总计需要投入45 万元。4、建设独立的建筑cad 实验室根据建筑数字教案的要求以及建筑虚拟技术的发展,需要建设独立的cad 实验室以及购置相关的软件。拟购置台式电脑45 台,服务

8、器1 台、大型绘图仪、彩喷仪、扫描仪等设备以及正版 cad 软件、空间彩绘大师、渲染器等软件,需要实验场地约150 平 M,需资金投入100 万元。6、对建筑物理实验室增加投入和场地面积建筑物理实验室共分为建筑声学、建筑热工和建筑光学三个部分,各部分需要独立的实验室以安放实验设备,因此需要增加建筑面积,将三个实验室分别设置,同时按照建筑声学的要求需要有专门的混响、隔声以及消声室,这只能在新校区的建设中进行考虑,但是目前需要至少三个独立实验室,需要建筑面积 200 平方 M。另需购置天然采光实验用人工天穹、亮度计、驻波管、 wbgt 、室外气象测试仪等设备,约需资金 35 万元。7、建筑模型实验

9、室。建筑模型实验室尚需增加设备:无绳充电式电钻、数控激光切割机、便携式铣机、大号电刨、高速木工带锯机、大方打磨机、砂带机、22 升工业吸尘器、工作台、铣机部件工作台、砂带机部件、折叠式组合工作站机架、组合工作台、锯机、多功能工作台、便携式圆锯、万能线锯机、精雕转轴、钉枪、日豹气泵、切纸机、胶装机等,共计需要投入 35 万元。面积。8、合计实验室建设需总资金投入255 万元,需空间面积560 平方 M。三、图书资料建设建议1、设立建筑图书分馆或建筑规划专业资料室面积不小于250 平方 M,阅览座位不少于60 个。最好设置于建筑系馆内,若无建筑系馆,应与专业教室相对集中布置。2、补充校馆藏图书、建

10、筑图书分馆或建筑规划专业资料室藏书近一年半内,使建筑规划专业书籍总量从目前的2.0512 万册,提高到2.4 万册 ,生均纸质专业图书达到 40册。需新增纸质专业图书0.35 万册,其中外文书籍1500 册。以每册 200 元计,需资金投入70 万元。3、扩订专业外文期刊种类从 09 年起,使建筑规划专业外文期刊种类达到15 种,需新增外文期刊5 种。需资金投入3 万元。4、调整专业中文期刊订刊目录从 09 年起,使建筑规划专业中文核心订全。5、增购现行建筑法规文件资料及工程设计参考资料近一年半内,增购现行新的建筑法规文件资料40 种, 120 册,以每册40 元计,需资金投入4800 元。购

11、买工程设计参考资料80 套(册),需资金投入2 万元。6、购买及制作教案幻灯片、音像资料和教案模型需购买教案录像片20 部,需资金投入5000 元;购买及制作教案实例光盘50 张,需资金投入4000 元;购买教案模型5 个,需资金投入5 万。7、建筑图书分馆或建筑规划专业资料室装修装修费用按每平方M800元计(含家具),需20 万元。8、合计专业图书资料建设需总资金投入101.4 万元,需空间面积250 平方 M。四、科研与课程建设建议1、加大扶持力度,缩小学科差距建筑学科争取列入校“重点学科”,城市规划学科列入校“重点扶持学科”。呼吁学校、学院加大支持力度,增加教案科研面积、实验设备和教案经

12、费。对教师获奖作品和学生竞赛作品的认可,与国内建筑老八校接轨,确定为一定的科研级别。2、增加“精品课程”倾斜力度增加“精品课程”倾斜力度,评估前争取省级精品课程1 门,确保建筑学科校级精品课程1 门、城市规划学科校级精品课程1 门。3、增加“优秀课程”倾斜力度增加“优秀课程”倾斜力度,评估前确保建筑学科“校级优秀课程”2-3 门、城市规划学科“校级优秀课程”2门。4、增加“教改工程”倾斜力度增加“教改工程”倾斜力度,评估前确保建筑学科“校级教改工程”增加3-4门、城市规划学科“校级教改工程”增加2-3 门。5、增加专业学术交流机会评估前,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及建筑与城市规划专家进行专题学术报告会15 次左右,次均费用约1 万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