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06道桥本道路勘测设计试卷B_第1页
(完整word版)06道桥本道路勘测设计试卷B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南阳理工学院 2008-2009 学年第一学期试卷 课程道路勘测设计B 宜。() A. 60m B. 120m C. 180m D. 240m 2. 在平面线形组合形式中,如果基本型中圆曲线长度为零,则将这种组合 形式称为()o A . S 型 B.复合型 C.凸型 D.卵型 3. 土石方运量为()o A.平均运距与土石方调配数量之和 B.平均运距与土石方调配数量之差 C.平均运距与土石方调配数量之积 D.平均运距与土石方调配数量之比 4. 设汽车重力为 G,道路纵坡为 i,则汽车所受的坡度阻力 P 为()。 A . P=G+i B. P= Gi C . P= G i D . P=G/I 5

2、. 某交点 JD 桩号为 K1+300,设置基本型平曲线,算得切线总长 Th 为 150.5m,则直缓(ZH)点桩号为()。 A . K1+350.5 B . K1+149.5 C . K1+450.5 D . K1+249.5 6 .公路平曲线最小长度不应小于()秒钟的汽车行程长度。 A. 12 B . 9 C . 6 D . 3 7. 在土石方计算表中,计价土石方,包括挖方和()。 A .填缺 B .填方 C.借方 D .弃方 8. _ 加宽缓和段长度通常采用与 度相同的数值。() A .超高缓和段 B.停车视距 C .平曲线 D .圆曲线 9. 圆曲线最大半径以不超过()为宜。 A .

3、20000m B . 15000m C . 10000m D . 5000m 10 .公路纵断面的线形要素有坡度线和( )。 A .缓和曲线 B .复合曲线 C .回旋曲线 D .竖曲线 11 .根据设计规范的规定,当圆曲线半径 R 大于等于_ 时,不需设置缓 和曲线。() A .极限最小半径 B. 一般最小半径 C .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 D .临界半径 12 .公路设计交通量的起算年为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 )。 A .开工建设年 B.计划通车年 C .设计使用期末年 D .交工验收年 13 . 一条车道在现实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 h)可以通过的车 辆数,叫() A .基本通

4、行能力 B.可能通行能力 C .服务交通量 D .设计通行能力号考 注题号 -一一 -二二 -三 四 五 合计 得分 1意:请将解答写在答题纸上,并标清题号,否则无效。 一名级班 业专 一、 填空题(每空 1 1 分,共 2020 分) i .具体至 y条路米用什么样的标准取决于 _ 、 _ 、 _ 和采 用的设计速度。 2. _ 平曲线中圆曲线的最小半径有 、一般最小半径、 _ 。 3. _ 横断面由 _ 和 构成。 4. _ 有中间带公路的超高过渡方式有 、 _ 、 _ 。 5. _ 各级道路的最大纵坡一般是根据汽车的 _ 、 _ 、自然条件等因素确定。 6. _ 平原微丘区纸上定线的步骤

5、有定控制点,确定走向,穿点定线, _ 检 核线位及技术指标和 _ 。 7. _ 平面交叉口可能产生的交错点有 、 _ 、 _ 。 8. _ 立体交叉中,左转匝道的进出有 、 _ 和 _ 。 二、 判断题(每题 1 1 分,共 1010 分) 1. 各等级公路的设计速度是对车辆限制的最大行驶速度。 () 2. 公路设计规范 推荐同向曲线间的最小直线长度必须大于 6V (m);反向曲 线间的最小直线长度必须大于 2V (m)。() 3. 横向力系数可以衡量不同重量汽车的在弯道的稳定程度( ) 4. 某二级公路设计速度 V=80Km/h,缓和曲线最小长度为 Lsmin=70m,则不论平 曲线半径的大

6、小,缓和曲线长度均可取 70mo() 5. 回旋线参数 A 表示回旋线曲率变化的缓急程度。() 6. 越岭线纸上定线中,修正导向线是一条具有理想纵坡,不填不挖的折线。 () 纵坡设计中,当某一坡度的长度接近或达到标准规定的最大坡长时,应设置 题答要不内线封習 评卷人(签名) 复核人,(签名), 14. 当道路的设计车速为 60km/h 时,正向曲线间的直线段最小长度以不小于 _ 为宜。() A. 120m B. 240m C. 360m D. 480m 15. 从汽车行驶的充分和必要条件看,汽车的效率和行驶安全性与路面有关,下面不 正确的说法是()。 A.要尽量降低路面的滚动阻力 B.路面要平

7、整 C 路面不能粗糙 D.使路面能提供较大的附着系数 16. 不是凹形竖曲线极限最小半径计算依据的是 ()。 A.夜间行车前灯光束照射的要求 B.离心加速度变化率 C.满足汽车行驶中径向离心力冲击的作用 D.跨越桥下视距的保证 17. 设有中间带的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其路基设计标高为 ()。 A.路面中线标咼 B .路面边缘标咼 C.路缘带外侧边缘标高 D .中央分隔带外侧边缘标高 18. 确定路线最小纵坡的依据是()。 A.汽车动力性能 B .公路等级; C自然因素;D.排水要求 19. 设计规范中规定,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当纵坡大于 4%时,可沿上坡方向车 道右侧设置()。 A.爬坡车道 B

8、 .变速车道 C 错车道;D.辅道 20. 若公路的设计速度 V= 100km/h,最大横向力系数 尸 0.05,最大超高=6%, WJ 公路的一般最小半径应确定为 _ O () A.200 B.400 C.700 D.1000 四、 简答题(每题 4 4 分,共 2020 分) 1. 对面缓和曲线的长度可以从哪几个方面来确定? 2. 平、纵线组合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3. 道路横断面设计的方法有哪些步骤? 4. :口选择要考虑哪些因素? 5. 确定互通式立交间距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五、 计算题(第 1 1 题 1616 分,第 2 2 题 1414 分,共 3030 分) 1.某公路的平面线形

9、设计,在交点 JD 处右偏,交点桩号为 K1+852.36,采用对 称的基本型平曲线,转角 a=30 24;设计圆曲线半径 R = 300m,缓和曲线长度 Ls= 140m,设计速度为 80Km/h ,试计算: (1) 平曲线要素 AR、Bo、Th、Lh、Eh、Dh (2) 主点桩号(即 ZH、HY、QZ、YH、HZ)。 2 .某公路纵断面有一变坡点,其桩号里程为 K25+400,高程为 420.00m,变坡 点前后的纵坡分别为 i 仟+5%, i2=3%,竖曲线半径为 2000m。试确定并计算:(8 分) (1) 竖曲线各要素 (2) 竖曲线的起点、终点和 K25+300、K25+600 点

10、处的设计高程。1403 06 级道桥本科道路勘测设计B 试题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 填空题(每空 1 1 分,共 2020 分) 1 1 路线在公路网中的性质及任务 远景设计交通量及交通组合 地形及其它自然条件 2 2 极限最小 半径 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 3 3设计线 地面线 4 4绕中间带的中心线旋转区性 绕中央分隔带边 缘旋转 绕各自车道中线旋转 5 5动力特性 道路等级 6 6.穿线交点初定平曲线 标定中线 7 7 .合流点 分流点冲突点 8 8 .直接式 半直接式 间接式 二、 判断题(每题 1 1 分,共 1010 分) 1.X 2.X 3.V4.X 5.26.X 7.X 8.X

11、9.2 10. 三、 选择题(每题 1 1 分,共 2020 分) 1、B 2、C 3、C 4、B 5、C 6、B 7、A 8、C 9、C 10、D q_ 干 69.87(m) 2 240R2 2 240 3002 140 Th =(R :R)ta n q =(300 2.72) ta n15 12 二 152.12m 2 设置缓和曲线的外距的曲线长 设置缓和曲线的外距 (2分) (2分) = (30 24 - 2 13 22 8.4 ) 300 2 14 299.17m 180 11、C 12、B 13、D 14、C 15、C 16、B 17、D 18、A 佃、A 20、C a 亠 , Eh

12、 = (R . :R)sec - R= (300 2.72)sec15 12 - 300 = 13.69m 四、简答题(每题 4 4 分,共 2020 分) 1.1. 对面缓和曲线的长度可以从哪几个方面来确定?(缺 1 1 条扣 1 1 分) 答:控制离心加速度变化率;保证驾驶员操作反应时间;行车道外侧因超高产生的附 加坡度不过大;满足视觉要求。 2 2、 平、纵线组合的基本要求有哪些?(缺 1 1 条扣 1 1 分) 答:平曲线与竖曲线组合宜相互对应,且稍长于竖曲线。合成坡度设计应与线形组合设 计相结合。平、纵面线形组合设计应使线形与自然环境和景妯相配合、协调。平曲线缓而 长,且竖曲线坡差小

13、于 1%1%时,平曲线中可包含多个治疗曲线。竖曲线半径宜大于平曲线半径的 设置缓和曲线的超距 (2分) Dh=2Th-Lh=2 152.12 -299.17 = 5.07m (2)五个基本点桩号(每个桩号计算各 1 分) (1 分) ZH : (1 分) HY : JD Th= K1+852.36 152.12=K1+700.24 ZH + Ls= K1+700.24 + 140= K1+840.24 10102020 倍。 3 3、 道路横断面设计的方法有哪些步骤 ?(缺 1 1 条扣 1 1 分) 答: 在计算纸上绘制横断面地面线; 从“路基设计表”中抄入路基中心填挖高度, 对于 有超高和

14、加宽的曲线路段,还应抄入“左高”、“右高”、“左宽”、“右宽”等数据;根据 现场调查所得来的,“土壤、地质、水文资料”,参照“标准横断面图”,画出路幅宽度,填或 挖的边坡坡线,在需要设置各种支挡工程和防护工程的地方画出该工程结构的断面示意图;根 据综合排水设计,画出路基边沟、截水沟、排灌渠等的位置和断面图。 4 4、 垭口选择要考虑哪些因素?(缺 1 1 条扣 1 1 分) 答:赤垭口的位置;垭口的高程;垭口展线条件;垭口的地质条件。 5 5、 确定互通式立交间距时应考虑哪些因素?(缺 1 1 条扣 1 1 分) 答: 能均匀地分散交通; 能满足交织路段长度要求; 能满足交通标志和信号设置需

15、要;能满足驾驶员操作顺适的要求。 (1 分) YH : (1 分) HZ : (1 分) QZ : HY +( Lh 2Ls) = K1+840.24+ ( 299.17 2X 140) = K1+859.41 YH + Ls =K1+859.41 + 140= K1+999.41 HZ 1/2Lh =K1+999.41 149.58= K1+849.83 验算:JD: QZ + 1/2Dh= K1+849.83 + 2.53= K1+852.36 2解:(1)计算各曲线要素:(4 分)(1 分)3 = i2 “1 = 3% 5%=8%=0.08,为凸形竖曲线。 T2 802 (3 分)L=R

16、 = 2000 0.08=160m ; T=L/2=160/2=80m ; E 1.6m。 2R 2汉 2000 K24+200、K25+600 点处的设计高程 (10 分)。 五、计算题(第 1 1 题 1616 分,第 2 2 题 1414 分,共 30 30 分) (2)竖曲线的起点、终点和 (2 分)竖曲线的起点桩号 竖曲线的起点高程 (2 分)竖曲线的终点桩号 竖曲线的终点高程 =(K25+400 ) 80=K25+320 , =420.00 80 X 0.05=416.00(m) =(K25+400 )+ 80=K25+480 , =420.00 80 X 0.03=417.60(m) 1 解:(1)设缓和曲线的内移值 A R(1 分):,止二垃二 2.72m 24R 24 汉 L 180 140 180 缓和曲线终点缓和曲线角 B 0(1 分):-0 s 13 22 8.4 2R 兀 2汇300 兀 设置缓和曲线的曲线切线长 (3 分) (3 分)桩号 K25+300 处:横距 匸(K25+300 ) ( K25+320 ) =20m , l2 202 竖距h 0.1m 2R 2汽 2000 切线高程=416.00 + 20 X 0.05=417.00(m) 设计高程=417.00 0.1=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