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业务技术工作总结_第1页
中医业务技术工作总结_第2页
中医业务技术工作总结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医业务技术工作总结中医业务技术工作总结中医业务技术工作总结】中医业务技术工作总结中医业务技术工作总结一、取得的成绩, 中医业务技术工作总结。全县有中医药技术人员113名,其中县医院和乡镇卫生院中医卫生 技术人员47人(其中包括参加市级培训11人),村卫生室中医卫生技 术人员66人。按计划应培训113人,实际培训109人,培训率为96%O 经过培训每个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卫生技术人员中医药适宜技术 知晓率达到了 90%以上,乡镇卫生院开展不少于10项,村卫生室不少于4项的中医药适宜技术,中药处方也有所增长,比开展培训前增 长了 10个百分点,群众的满意度达到了 90%以上。二、具体做法和体会。

2、(一)建立我县中医药人员培训工作组织领导体系,保证工作顺利开 展。卫生局及时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 为成员的太白县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工作领导小 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医政股全面负责推广工作,并明确了各 股室的具体职责。同时还成立了以县医院院长为组长,业务院长为副 组长,中医内、外科、理疗科和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专家指导委 员会,组织实施全县基层推广工作,提供相关技术咨询指导,从组织 上保证了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卫生局通过各种会议反复向各医院院长、分管人员强调中医药适宜 技术培训工作的重要性,使大家充分认识到

3、提高我县基层中医药人员 的业务素质,对于振兴中医、发展中医,贯彻新时期卫生工作“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我县当前和今后卫生工作的 重点。希望能引起各医疗单位负责人和广大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从 而在思想认识上保证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切实保障了最广大基层人 民群众的身体彳(三)采取多种培训学习方式进行业务培训,提高我县中医药人员综合 素质。4 加强县中医院对基层中医药人员的指导。县中医院依托市中医医院 的对口帮扶支援积极利用下乡、义诊等活动对基层的中医药人员进行 技术指导、指导查房等业务培训,并且深入到病床旁指导基层中医药 人员进行临床实践和技术操作,全年共指导基层20余次,工作总

4、结中医业务技术工作总结。同时,市级培训结束后,县中医院及时 承担了培训人员为期45天的临床实践操作实习,充发发挥了中医院 对基层中医药人员的技术指导作用。2以乡镇为单位开展培训。我县山大沟深,人员居住分散,结合我县 实际情况,以乡镇为单位进行了培训。从9月1日起,各乡镇医院陆 续成立了培训领导小组,确定主讲老师,制定培训课程表、准备培训 教材以及培训地点、教室等各项工作,并建立严格的考勤制度。专人 负责技术培训全过程的考勤,以督促教学和培训效果。县医院和各乡 镇卫生院均集中对本单位和村卫生室的中医药人员进行了为期20天 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在理论培训结束后,进行了统一闭卷考试,真正 确保了培训效

5、果。鹦鸽、桃川、靖口中心卫生院还在培训期间为学员 统一安排了食宿,准备了学习用具,各医疗单位还利用业务学习时间 对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中医药知识的再培训,从而保证了医务人员 中医药适宜技术知晓率达到了 400%。(四)落实措施,保障中医药培训工作得到落实。卫生局将中医药人员培训工作纳入了全年目标任务考核,并在年终 检查时,对各医院中医药人员培训工作进行考核,督促各医疗单位对 中医药人员培训工作的重视和落实。各镇卫生院也加强了对村卫生室 中医药人员培训工作的目标管理,督促各卫生室中医药人员参加培 训、学习,并把培训学习纳入对村卫生室的目标管理中来。三、存在的问题和努力方向虽然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成

6、绩,同时也发现培训中存在一些问丿 有待改进:1个别中医人员对中医药适宜技术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好;2、中医技术操作性强,每项技术用一天时间学习很紧张,实践教学 由卫生院统一组织实施,病种单纯,病源少,操作练习少,不利于技术的巩固;3、全县中医人员的专业技术知识普遍较弱,短时间内适宜技术掌握程度层次不齐,有待进一步学习提高;4、个别乡镇卫生院对培训工作重视不够。个别人员参加培训学习不 认真,学习流于形式,并有缺席现象;有些老中医不愿意学习,不愿了 解当前医学科学和中医药学术发展的趋势和中医的发展方向,对现代 中医药新知识疏于学习,这些问题都有待解决。今后,我们要在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工作的基础上继

7、续发扬成绩, 总结成功经验,并针对存在问题,进一步增强广大医务人员对中医药 适宜技术的重视,并积极培养青年中医药技术骨干和中级职称以上中 医药人员,从而提高全县中医药人员业务素质和综合素质,推动我县 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篇二:中医副高级职称评定申请资料个人业务工作总 结(】业务工作总结本人于1996年6月从成都中医药大学毕业以后,即到=中 医医院工作至今,于2008年12月聘任为主治医师。现将聘任以后工 作总结如下:ii:一、认真学习基础知识,不断吸取新知识、新技术。被聘任为主治 医师以后,我知道这并不是我事业的终点,我深知成为一名合格的脾 胃病科中医主治医师所需的知识和素质。一方面我重新学习

8、中医基础 知识,重点对脾胃病基础理论及古代文献进行学习与研究,并于2011 年参加四川省中医药人员学习四部经典著作学习和考试。2009 年度在华西医院中西医结合科进修期间,又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胰腺炎 做了深入的研究,并建立了“胰痺''单病种中西医结合诊疗规范。在 20们年度医院脾胃病科申请创建市级重点专科同时,我再次对脾胃病 专科理论知识、临床技术理论进行学习,并结合现代医学对消化专业 疾病的诊断、治疗常规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得以充分掌握。结合全 国“无痛医院”活动的开展,我也主持建立了消化内科无痛胃镜、无痛 肠镜的诊疗流程、制度和规范。我不但在工作上自我学习,还结合专 业期刊订

9、阅、外出学习等机会,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不断吸收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医疗实践。尤其是在2009 年从华西医院进修回医院以后,创制了“七消散”协定处方用药,普为 用于急性胰腺炎、肠梗阻、静脉炎等中药外敷治疗,取得了满意的临 床效果,并正在申请院内制剂的申报工作。二、一切以病人为重,为工作为重。我于1996年7月参加工作以来, 一直在临床一线工作。晋升主治医师以后仍然参与科室一线值班。每 天都参与收治病人、査房等日常临床医疗工作。并带领自己的团队每 天查房,组织科室内疑难病例、急危重症病例的讨论。对于本专业的 临床操作技能,如胃镜检査、腹腔穿刺、胸腔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胃管

10、安置、骨髓穿刺活检等技术能熟练操作。能够熟练的处理急性上 消化道大出血、肝性脑病、急性重症胰腺炎、腹部手术术后并发肠梗 阻、胆囊术后综合症、中毒等疑难、危急重症。三、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聘任为主治医师后,我不断的学习,并不 断的把新知识、新技术运用于临床。每个工作日均在临床一线上工作, 并上专科门诊。每年平均亲自诊治住院病人320人次,门诊病人1000 人次,并承担医院内消化内科专业会诊,每年平均会诊240人次,参 加医院内全院多科会诊每年20余次。四、悉心指导、身体力行。每个工作日我都带领我的团队进行查房, 对于每一个新病人都要全面重新询问病史、体格检査、指导完善辅助 检査。针对诊断提出中医诊

11、断、西医诊断依据,阐述中医诊疗辨证思 路,用药特点等。主持科室内病历讨论。每年带教实习生10余名, 带教新入医院住院医师2-3。每年参与“基层全科医师培训”讲座。从 2009年起每年任职“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考官。五、总结经验,开展科学研究。虽然我一直在临床一线工作,但我 仍不断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掌握中医药科研选题、 专家的好评。综上所述,本人从任职年限、业务技术、科研能力等方面已经具备 了晋升副主任医师资格,评聘后,本人将认真履行职责,努力做好各 项工作,为卫生事业贡献毕生力量!二O三年九月十七日【篇三:2014年中医适宜技术总结】2014年中医药适宜技术开展情况总结今年根据院领导

12、关于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要求,推进我科中医 药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中医药适宜技术防 治常见病多发病的优势和作用,更好地为患者健康服务,我科积极开 展中医药适宜技术项目。现将工作总结如下:一、组织实施在科主任和护士长的组织领导下,实施中医药适宜技术全面培训, 培训推广适宜技术项目12项以上,根据实际培训内容主要有选择性 地增加了一些穴位帖敷、火罐、艾灸等中医药适宜技术。对参培人员 进行了考试、考核。二、工作总结全年共收治住院患者1900人次,其中中医药参与人次1900,参与率100%,中医适宜技术开展种类12种,开展中医适宜 技术诊次数2800人次。开展冬病夏治510人次。二、困难问题一是项目培训教学的教材、资料组织不够,尤其是直观、生动的多 媒体资料用具不多,尽管我们组织制作了部分中医药适宜技术基础、 中医药传统技术操作规程等方面的课件,但由于条件限制还是显得很 不够完美。二是参训人员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