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养殖脊尾白虾的生长与繁殖研究_第1页
池塘养殖脊尾白虾的生长与繁殖研究_第2页
池塘养殖脊尾白虾的生长与繁殖研究_第3页
池塘养殖脊尾白虾的生长与繁殖研究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池塘养殖脊尾白虾的生长与繁殖研究    林源陈婧婉摘 要:池塘养殖脊尾白虾的生长与繁殖研究较多,学者们开展了大量基础研究,掌握了池养脊尾白虾环境因素对其习性、存活率、特定生长率、摄食量、饲料转换率、最大抱卵数等指标影响。但目前关于温度、盐度等环境因素对幼体发育的影响机理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人工繁育关键技术仍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关键词:脊尾白虾;水产养殖;池塘;生长;繁殖脊尾白虾又名白虾、迎春虾,属于白虾属,广泛分布在我国大陆沿海、朝鲜半岛西岸边前海区域,是我国三大虾类水产之一,是重要的经济虾。近年来,我国近海海域生态环境严重恶化,野生脊尾白虾产

2、量逐年下降。脊尾白虾对温度、盐度适应范围大、食性广、繁殖力强、生长速度快,是一种理想的人工养殖经济虾,现已建成万亩单位计的脊尾白虾养殖厂。近年来,有关池塘养殖脊尾白虾的生长与繁殖研究越来越多,本次研究试就此进行概述。一、脊尾白虾习性脊尾白虾受品种影响,其对水温、盐度、溶解氧、ph、食料等因素影响不尽相同。有报道显示,珠江口的脊尾白虾可生活在2-38水温范围,温度超过或低于这一范围,摄食、游泳课受到明显影响,另有研究显示对于池塘养脊尾白虾最佳温度在27.029.6,高温回避温度在33.134.5。脊尾白虾对盐度适应广,在4-35范围呢均可生存,最佳盐度22-28,逐级淡化后也可适应纯淡水生活,国

3、内有大量淡水养殖脊尾白虾报道,任何发育节段的脊尾白虾在110盐水中存活率均可达到50%左右,生长速度与海水中基本一致,但随着盐度的升高,其存活率、特定生长率、摄食量、饲料转换率呈上升趋势,排泄能、排粪能占比呈下降趋势。脊尾白虾对溶解氧的适应力受水温影响,随着水温的上升,其窒息点主见增大,水温在20以下,可出现大批浮头情况。不同发育阶段脊尾白虾对溶解氧的适应能力也存在显著差异,随着体长的增加,窒息点也随之增大,这与其耗氧量、耗氧量随着个体增大而增加有关,且上升幅度不断增加。脊尾白虾为杂食性动物,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食性也不近相同,饵料肿种类是否对幼体变态率、时间存在影响尚无明确定论,人工培育溞状

4、幼体喜食卤虫无节幼体,随着生长发育,幼虫的捕食率、日粮也明显增加,铺食率增幅受养殖密度影响较显著。脊尾白虾成体摄食极广,甚至会捕食小虾、藻类、有机碎屑。脊尾白虾具有一定的相残行为,也是人工特别是池塘高密度养殖面临的主要问题,饵料不足、养殖密度过大都可能促使脊尾白虾相残。二、脊尾白虾生长与繁殖特性国内一项池养报道显示,脊尾白虾体重与体长关系,回归方程为w=0.015948l2.948969(r=0.09650),体长5.0cm以上个体肥满度明显高于其他个体,对于体长>5,0cm个体,生长与体重高度相关。在饲料充足、水温20-23情况下,体长、体重、月龄公式为lt=10.51-e-0.141

5、2(t+0.54),wt=19.301-e-0.1412(t+0.54)3。脊尾白虾繁殖期较长,野外脊尾白虾繁殖期410月份,12.526.8是其繁殖的最佳温度。在繁殖盛期,池塘养殖的磁虾性腺持续发育,幼体孵化不久,便又可进行下一次抱尾,1年可多次繁殖。幼体8-10月份性腺成熟又可开始抱尾,当子代一般在次年发育成熟。一项沿海人工养殖报告也证实了这一点。脊尾白虾抱卵量受个体大小影响,粒数在1006000粒,正常8002000,池塘养殖绝对抱卵x=904.34l(体长,cm)-2988.628(r=0.9310),x=516.025w(体重,g)+24.762(r=0.9450),抱卵量与体重关系

6、更密切。池养脊尾白虾繁殖期雌雄比例约为1-1.41:1,比例受养殖环境影响较显著。三、池塘养殖脊尾白虾的生长与繁殖注意事项1.养殖当前,池养脊尾白虾生长仍采用相对粗放的养殖方法,通过控制池内温度、温度、盐度、溶解氧,以调节成虾生长。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尝试开展规模化标准养殖,对于变态到仔虾并达到较好(约20日龄),即投放到水箱养殖。以虾片、饵料或卤虫为饲料,每日7、12、17点投放饲料,同时注意换水,在养成期(约80日),便可转移到池塘养殖,雌雄分开养殖。在池塘中悬挂网片,以增加脊尾白虾附着面积,避免残食,投放饵料、大卤从、蛤蜊肉,同时注意吸污。饵料头发据日龄而定,定期投放动物性饵

7、料,每日投放量相当于成虾体重的2-3%,投喂后2h内吃完为准。近年来,有学者配合中药药饵料喂食,以提高存活率,刺激生长,增强其免疫力,取得一定进展。2.人工繁殖人工繁殖应在水箱内,通过捕获的抱卵的亲虾,在网箱或水泥池养殖,挑选健康、抱卵量大的个体,放入孵化池自行繁殖。目前,幼体培育仍集中在小型室内试验,受培育条件影响较大,综合其它学者研究,50l塑料桶中仔虾成功率最高3.仍待解决问题目前关于温度、盐度等环境因素对幼体发育的影响机理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今后仍需进行大量基础性的研究工作,为完全实现人工繁育提供指导意见。参考文献:1王兴强,阎斌伦,马甡,等.脊尾白虾生物学及养殖生态学研究进展j.齐鲁渔业, 2005, 32(8): 21-23.2丁理法,陈飞,李永富,等.锯缘青蟹与脊尾白虾生态养殖技术研究j.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