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借景在园林艺术中的应用_第1页
浅谈借景在园林艺术中的应用_第2页
浅谈借景在园林艺术中的应用_第3页
浅谈借景在园林艺术中的应用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浅谈“借景”在园林艺术中的应用    廖逸群【摘要】有意识地把园外的景物“借”到园内视景范围中来。借景是中国园林艺术的传统手法。一座园林的面积和空间是有限的,为了扩大景物的深度和广度,丰富游赏的内容,除了运用多样统一、迂回曲折等造园手法外,造园者还常常运用借景的手法,收无限于有限之中。【关键词】借景;园冶;借景应用借景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的置景方法,也是中华民族审美的重要特点。它是指将一建筑物的布局,巧妙地与另一建筑物或自然景色取得呼应,使人在这一建筑物中,也能感受到另一建筑物或自然景物的美,在主观情致与广泛的外界物境交融中获取新的意境

2、。把园林绿地以外的好景观,组织到游人观赏范围以内的造园手法称为借景。借景能使有限的空间加以延伸,内外景色连成一片。避免了园林中因空间狭小所造成的封闭、压抑感。 借景又分实借、虚借。实借可借山水树木、亭台楼阁,虚借可借风霜雷雨、经声佛号、花香鸟鸣。计成在园冶中对借景的描述有很多独到的见解。他强调造园的规则不是固定不变的,但借景的方式却有可遵循的规律。他对借景设计的手法做了总结和归纳并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园冶中提出"园林巧干因借,精在体宜.因借无由,触情俱是"。在借景一篇的开篇,计成论述了造园应注意的规则。造园要依据环境的特点而进行设计。如在水边林间可以设置提供休息的场所,因为那

3、里的环境多是植物幽静深邃,给人宁静悠远的感觉,适宜静心修养。如果在城市中造园,则要尽量选择偏离闹市的地点。因为园林的幽静与闹市不相协调。借景把园林的空间进一步扩展到园外,使有限的空间表现出无限的景观。中国园林或傍山林,或近河流,或邻乡野,或滨湖泽,都是为着借景,使园外的景物成为园林景观看一个组成部分。这种巧妙地利用自然的环境,略加修饰即成景观的方法,很早就在园林艺术中普遍加以运用。“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就是一种十分巧妙的借景。一 借景的种类借景可分为:1,近借,在园中欣赏园外近处的景物。2,远借,在不封闭的园林中看远处的景物,例如靠水的园林,在水边眺望开阔的水面和远处的岛

4、屿。3,邻借,在园中欣赏相邻园林的景物。4,互借,两座园林或两个景点之间彼此借资对方的景物。5,仰借,在园中仰视园外的峰峦、峭壁或邻寺的高塔。6,俯借,在园中的高视点,俯瞰园外的景物。7,应时借,借一年中的某一季节或一天中某一时刻的景物,主要是借天文景观、气象景观、植物季相变化景观和即时的动态景观。二 借景的方法大体有三种:1,开辟赏景透视线,对于赏景的障碍物进行整理或去除,譬如修剪掉遮挡视线的树木枝叶等。在园中建轩、榭、亭、台,作为视景点,仰视或平视景物,纳烟水之悠悠,收云山之耸翠,看梵宇之凌空,赏平林之漠漠。2,提升视景点的高度,使视景线突破园林的界限,取俯视或平视远景的效果。在园中堆山,

5、筑台,建造楼、阁、亭等,让游者放眼远望,以穷千里目。3,借虚景,如朱熹的“半亩方塘”,圆明园四十景中的“上下天光”,都俯借了“天光云影”;上海豫园中的花墙下的月洞,透露了隔院的水榭。三 借景的内容有以下几类:1,借山、水、动物、植物、建筑等景物。如远岫屏列、平湖翻银、水村山郭、晴岚塔影、飞阁流丹、楼出霄汉、堞雉斜飞、长桥卧波、田畴纵横、竹树参差、鸡犬桑麻、雁阵鹭行、丹枫如醉、繁花烂漫、绿草如茵。2,借人为景物。如寻芳水滨、踏青原上、吟诗松荫、弹琴竹里、远浦归帆、渔舟唱晚、古寺钟声、梵音诵唱、酒旗高飘、社日箫鼓。3,借天文气象景物。如日出、日落、朝晖、晚霞、圆月、弯月、蓝天、星斗、云雾、彩虹、雨

6、景、雪景、春风、朝露等。此外还可以通过声音来充实借景内容,如鸟唱蝉鸣、鸡啼犬吠、松海涛声、残荷夜雨。四 借景实例寄畅园是江南古典园林之一,位于江苏无锡市西郊惠山之麓。如建于明正德年间(公元1506-1521年),原司秦姓私园,初名"凤谷行窝"。借王羲之“寄畅山水荫”诗意,改名寄畅园。明未清初,秦氏后裔又请当代著名造园家重行布置,疏泉立石,园景益胜。由于它所处环境绝佳,布局上巧于因借,浑合自然,在江南园林中别树一帜。无锡寄畅园向来以其精湛的造园技艺和独特风格享有盛名,借景是其造园的重要手法。它得天独厚地坐落在锡、惠二山之间,一旁自然之美,绿影一堆,另一旁是人工之趣,塔光回环,

7、其间还有一道清清的泉水,悄悄地流入园中。寄畅园的建造者面对美景,胸有成竹,方寸不乱。首先引泉入园,以水造景,堂堂五十二景竟因水占去大半。寄畅园内的锦汇漪为全园精华,借景手法在这里得到充分运用。仰观惠山,一座绿嶂对面而峙,满目青山;回头望,锡山塔影悠悠忽忽,神迷英测;眼前是一池春水,塔影徘徊,山色轻浮,好一幅天然图画。锡山、惠山不在园中,胜在园中,本来只有二亩半的窄长地段,而景物都层层叠叠,深远无垠。假山的堆叠,在不足两亩的面积中,具备了层叠岗峦、幽深的岩壑、清浅的涧流,在布局上与惠山九峰内外呼应,二泉水流血脉相承,使得游人游过寄畅园假山后,浮想联翩,仿佛还有无限的景色,蕴藏在那连绵巍峨的九峰中。这也就能令人在游览观感中得景外之景,味外之味,玩之无穷,涉趣无尽。寄畅园背山临流,右邻锡山,后倚惠山,近控寺塘泾,远挹惠山浜,周围有丰富的自然山水可供借资,这是此园所以能够得景多而视野广的客观条件。设计者充分利用了天赋的地理环境条件,而且在因借环境的自然美方面,对园外自然山水通过人为风景的布置点缀,进行了精心的剪裁组合,达到了远山近水虽非我有而若为我备的境界。从而使得在绝对尺度较小的轩中,产生了广阔的意境,突破了园林空间的局限,纳千里于咫尺之中,使咫尺有千里之势。【参考文献】1计成园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