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例产妇分娩巨大儿的临床分析_第1页
218例产妇分娩巨大儿的临床分析_第2页
218例产妇分娩巨大儿的临床分析_第3页
218例产妇分娩巨大儿的临床分析_第4页
218例产妇分娩巨大儿的临床分析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18例产妇分娩巨大儿的临床分析    赵囡囡朱红云姚洁【摘要】 目的:探讨巨大儿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妊娠结局,为临床孕期监控提供依据,从而降低剖宫产率,减少分娩并发症。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足月单胎分娩巨大儿(新生儿体重4000 g)的218例产妇作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足月单胎分娩正常体重新生儿(新生儿体重25004000 g)218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对其孕期资料及妊娠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的年龄、分娩前bmi、产次、男胎分娩率、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宫高+腹围、胎儿双顶径、胎儿股骨长度及胎儿腹围均

2、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剖宫产率、胎儿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巨大儿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医师应积极进行孕期监控及干预,严格控制孕期体重,预防巨大儿的发生,对产检提示考虑有巨大儿可能的产妇,临产时需加强监护,必要时放宽剖宫产指征,从而提高产科质量。【关键词】 巨大儿; 妊娠期糖尿病; 剖宫产率; 头位难产doi:10.14033/ki.cfmr.2017.6.022 b 1674-6805(2017)06-0039-02巨大儿指胎儿体重达到或超过4000 g者。我国巨大儿发生率7%左右。影响分

3、娩的四因素是产力、产道、胎儿及精神心理因素1。若其他三因素均正常,仅胎儿巨大,即可出现分娩困难,增加母婴生产并发症,影响分娩结局。目前,分娩巨大儿的影响因素尚不完全明确,临床对巨大儿的预测也没有明确的依据。本研究把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足月单胎分娩巨大儿的218例产妇和同期分娩正常体重新生儿21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巨大儿分娩的影响因素及妊娠结局,为临床孕期监控及干预提供依据,预防巨大儿的发生,降低剖宫产率,减少母婴并发症,提高产科质量。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4年1月-2015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妇产科共收治产妇2710例,其中足月单胎分娩巨大儿共218

4、例,发病率8.04%。把分娩巨大儿的218例产妇作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足月单胎分娩正常体重新生儿的218例产妇作为对照组。1.2 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两组产妇及新生儿的临床基本资料,分析比较产妇年龄、孕龄、分娩前bmi、产次、男胎分娩率、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宫高+腹围、胎儿双顶径、胎儿股骨长度、胎儿腹围、剖宫产率、胎儿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量。1.3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用字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观察组产妇的

5、年龄、分娩前bmi、产次均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 两组产妇宫高+腹围、胎儿双顶径、胎儿股骨长度及胎儿腹围的比较观察组产妇产前宫高+腹围高于对照组产妇,观察组产前1周内彩超测量:胎儿双顶径、胎儿股骨长度及胎儿腹围均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2.3 两组产妇妊娠结局比较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胎儿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率、男胎分娩率、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3 讨论巨大儿是产科常见的妊娠高危因素,

6、容易引起难产或产伤2,需引起产科医生的高度关注。巨大儿的发生原因复杂,其发生率升高的原因可能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孕妇在孕期营养的过多摄入,活动量减少,加之缺乏孕期保健意识有关。本研究显示,笔者所在医院近两年巨大儿的发病率8.04%。巨大儿易发生在经产妇、男性胎儿、肥胖孕妇、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与孕龄无关。孕妇肥胖常合并糖、脂肪代谢紊乱。胎儿长期处于母体高血糖所致的高胰岛素血症环境中,体内蛋白质、脂肪合成增多,从而导致胎儿躯体的过度发育,巨大儿的产生。有研究显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孕期血糖水平越高,新生儿体重越大3。因此降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血糖水平,控制孕妇体重增长速度是降低巨大儿发生率的关键

7、。对于有生育计划的肥胖患者孕前通过健康合理的方式降低体重后再进行妊娠;妊娠后需指导孕妇孕期合理膳食,控制孕期体重合理增长。美国国家科学院医学院(iom)的孕期增重推荐值为:肥胖孕妇适宜增长范围为59 kg,超重孕妇711.5 kg,低体重孕妇为12.518.5 kg4。产检过程中注意检查孕妇血糖情况,在孕2428周常规行糖耐量筛查,对于有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因素患者孕晚期可复查糖耐量筛查,以提高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率,及时诊断,早期对其进行规范管理和行为干预。80%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通过饮食控制及适量运动后,能使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其余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则需接受胰岛素治疗5。巨大儿的产前预测对提高产

8、科质量意义重大,但目前尚无明确的指标进行准确预测。有研究显示,产前3 d内超声测量:(1)胎儿双顶径98 mm;(2)胎儿股骨长度78 mm;(3)胎儿腹围350 mm;(4)产妇临产后宫高+腹围140 cm;(5)孕婦孕期增重超过20 kg;其(1)(3)只要有两项符合再加上(4)、(5),即诊断为巨大儿,准确率达84.38%6。本研究显示巨大儿组产妇宫高+腹围、胎儿双顶径、胎儿股骨长度及胎儿腹围均高于对照组产妇(p<0.05)。若临产后宫高+腹围>142.67 cm,产前1周内彩超测量:胎儿双顶径>97.28 mm、胎儿股骨长度>75.02 mm及胎儿腹围>3

9、61.54 mm,要高度怀疑巨大儿的发生,临产后应充分和待产妇沟通,结合产力、产道检查从而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如选择阴道分娩,需加强产程管理,从而减少分娩并发症。 本研究提示观察组产妇的剖宫产率、胎儿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剖宫产指征中头位难产占近半数,考虑主要是胎儿头径大且骨骼硬,不易变形,从而造成相对性头盆不称,胎头不能顺利完成俯屈、内旋转等,导致持续性枕横位或枕后位,致使阴道分娩发生困难。本研究中观察组剖宫产率为55.96%,对照组为38.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显示正常胎儿体重产妇的剖宫产率远远低于观察组,孕期应加强监护,合理控制体重

10、、增加运动,减少巨大儿的发生,从而有效降低剖宫产率。另外阴道分娩过程中,巨大儿常引起胎儿窘迫、新生儿产伤、窒息甚至死亡,产妇产道裂伤,产后出血等风险7。本研究足月单胎分娩巨大儿新生儿窒息率8.72%,但均为轻度窒息,预后良好,无新生儿产伤发生,无新生儿死亡发生,这可能与产程中对怀孕巨大儿可能产程进展缓慢的产妇临产后中转剖宫产有关。故巨大儿不是剖宫产手术的绝对指征,但对于有巨大儿高危可能的产妇,在阴道试产的过程中,应严密观察胎头下降情况及胎心变化情况,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另外,巨大儿使产妇产后出血率明显增高,故无论何种分娩方式,临床怀疑巨大儿可能的待产妇均应做好各种预防产后出血准备工作,尽量减少

11、产后出血率和产后出血量8。综上所述,巨大儿的发生因素繁多且预测困难,常常引起严重的产科并发症,故需加强巨大儿的一级预防,减少巨大儿的发生,让孕产妇认识到巨大儿的危害,指导孕妇平衡膳食、合理控制体重、选择合理的分娩方式9-12。临床工作中遇到产妇宫高+腹围>142.67 cm,产前1周内彩超测量:胎儿双顶径>97.28 mm、胎儿股骨长度>75.02 mm及胎儿腹围>361.54 mm,需警惕巨大儿可能。产前需与产妇及其家属充分沟通,在试产过程中须注意产程观察,情况异常及时剖宫产终止妊娠。参考文献1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16-

12、117.2易子云,刘娴,周岩,等.产前预测巨大儿及经不同分娩方式对分娩结局的影响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16,38(1):72-76.3刘英姿,李坤.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水平与新生儿体质量的关系j.中国临床研究,2014,27(11):1385-1386.4巴合提努尔·托命托孙,彭久君.巨大儿与母亲孕前体质指数及孕期增重的相关性j.大家健康,2016,10(6):174.5范岩峰,黄秋云,蔡李倩,等.分娩巨大儿影响因素和妊娠期糖尿病营养治疗效果的干预治疗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19):3246-3250.6杨春芳,任雁林,曹慧兰,等.128例巨大儿的产前诊断与分娩方式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2014,25(11):1660-1662.7蔣励帅,万玉婷.529例初产妇妊娠合并巨大胎儿相关因素及分娩方式分析j.安徽医学,2015,36(11):1336-1338.8陈林雅,杜玲玲.巨大儿对产妇产后出血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2015,8(12):150-151.9张相芳.经产妇分娩巨大儿临床分析j.慢性病学杂志,2010,13(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