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课堂结合思维导图在基础化学教学中的应用_第1页
雨课堂结合思维导图在基础化学教学中的应用_第2页
雨课堂结合思维导图在基础化学教学中的应用_第3页
雨课堂结合思维导图在基础化学教学中的应用_第4页
雨课堂结合思维导图在基础化学教学中的应用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雨课堂结合思维导图在基础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何玉海 王荣 单丽娜摘 要:探析雨课堂结合数字思维导图在基础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选择我校2019级检验1班为实验班,采用雨课堂结合数字思维导图的教学法,2班为对照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对两班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分析两班的理论考试成绩、优秀率和合格率,发现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问卷调查发现,实验班学生对混合教学法评价较好;基础化学教学中引入该教学模式,效果显著,存在推广价值。关键词:雨课堂;数字思维导图;医学类高校;基础化学:g4  

2、;   :a      doi:10.19311/ki.1672-3198.2020.20.088雨课堂是清华大学与学校共同开发、以微信为平台的一款教学工具,线上虚拟教室与线下教室的高效衔接,保证了课前准备、课堂活动、课后复习等环节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思维导图是由大脑研究者布赞首次提出的一种记笔记的技巧。布赞表示,思维导图被用来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它不是由句子组成的,而是我们思想向图形、图画和文字的转换。基础化学课程是高校医学和药学类专业本科生的基础课之一。医学院校课程多且教学内容密度大,要求记忆的知识点多,本课程虽难度适中,

3、但知识点广度大。本文通过应用雨课堂结合数字思维导图的混合教学模式,用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并和传统教学方法在期末理论成绩及课上调查问卷结果方面进行比较,以评价教学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研究起止时间为2019年9月至2020年1月。实验对象选取锦州医科大学2019级检验1、2班,检验1班为对照组,检验2班为实验组,每班各30人。对照组年龄为(20.4±0.8),实验组年龄为(20.4±0.7);对照组性别:16女,14男;实验组性别:17女,13男。两个班学生教学老师相同,高考入学成绩分别为检验1班(479.6±34.4)、检验2班(480.3&

4、#177;38.9),对两个班入学成绩进行t检验,n=30,t=0.77,p>0.05,说明两个班基础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没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班采用雨课堂结合数字思维导图教学法。1.2 研究方法实验组在基础化学教学中,老师根据雨课堂结合数字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将教学过程大致分为相互促进的三个阶段,具体步骤如下:教师方面主要分为三个方面,课前准备、课中实施调整、课后总结。课前准备:联系班长,指导其掌握雨课堂和数字思维导图的使用方法,并让其教会班级同学。制作适合智能手机雨课堂的幻灯课件,课件内容要丰富、生动。通过雨课堂软件将ppt推送到学生端,要求学生提前

5、预习课件内容。安排学生课前绘制数字思维导图,上课前一天反馈给上课老师。通过雨课堂的投票功能,选出具有代表性的3张数字思维导图进行完善,并分享给学生。准备课堂测验练习题(随堂测试,考查学生掌握情况)和课后练习题。归纳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便于掌握学生复习的难点,有针对性的进行重点讲解。课中实施调整:对学生完成预习完成情况进行点评,导入新课内容。授课老师根据学生的实时反馈,调整课堂进度,实现师生的实时互动交流,教师借此观察学生的总体表现。课程尾声,带领学生分析挑选出的数字思维导图,理清章节思维脉络,加强学生的理解与记忆。将事先准备好的课后练习题,通过于课堂软件推送给学生。课后总结:通过课后练

6、习题的完成和反馈情况,了解学生课上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总结上课讲解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学生方面:通过手机微信登录,下载老师的推送的ppt,提前预习和绘制数字思维导图;学生根据自身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课上向教师反馈,还可以通过弹幕功能,向老师发送自己的观点。结合上课学习情况和数字思维导图,清晰课程知识点和脉络,着重复习薄弱环节,也可在线上与老师提问互动。1.3 评价方法经过同一授课教师的教学后,授课教师通过雨课堂的投票功能,通过投票情况了解两组学生对教学过程的评价。通过学生回答问题、课堂互动情况等,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最后对学生进行理论考试。学生填写“基础化学教学的自我评价调查问卷,对调查结果进行

7、统计学分析”。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值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分析对照组和实验组学生的理论考核平均分、优秀率、不及格率如表1,发现实验组学生理论考试平均分、优秀率和合格率明顯优于对照组学生。应用t检验,t=0.009,p<0.01,具有显著差异,应用雨课堂结合数字思维导图教学方法后,期末理论考试成绩有明显提高。问卷调查每项按照百分制打分,发现实验组学生在学习兴趣、交流沟通技巧、知识掌握程度、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培养的方面

8、均高于对照组,应用t检验,两组数据具有显著差异,见表2。3 讨论基础化学作为医学院校主要基础理论课之一,开设该课程学生人数较多,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形式较为单一,往往存在灌输式、填鸭式教学,学生的吸收内化过程大多选择放在缺少帮助的课后环节,导致课堂缺乏师生互动、同伴协作和交流。同时,由于基础化学内容繁多,知识不易理解,学生缺乏完整的知识体系,不易于知识的掌握。由于学生与教师的知识储备量和站位的差异,加之新生刚脱离家长陪护和班主任监督的学习方式,缺乏学习主观能动性。雨课堂旨在连接师生的智能终端,在课前课上课后的每个环节赋予学生全新的体验,最大限度地释放教与学的能量,推动教学改革。通过融入power

9、point和微信,在课外预习与课堂教学间建立沟通桥梁,让课堂互动永不下线。为师生提供数据支持,让教与学更明了。思维导图的核心思想是将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相结合,使完整的知识脉络或思维过程形象化地呈现在一个树状结构图上,运用线条、符号、词汇、图像、颜色、联想辅助理解和记忆。因此,本研究将雨课堂与数字思维导图相结合,优势互补,用于检验技术专业基础化学的教学。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基础化学的理论考核成绩、优秀率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自我评价情况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学生的学习兴趣、思维掌握、解决问题能力等均有明显提高。这种教学模式通过构建数字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增强记忆,对于培养学生的思考逻辑、提高专业能力和学术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这种教学法值得推广。目前国内外将这两种教学法结合应用于学生教学报道较少,需要我们继续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摸索和改进。参考文献1李宁,王顺,杨菁,等.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在生物化学脂代谢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8,20(06):491-493.2wang r j, yin zh h. application of rain classroom on flipped classroomj. modern computer,2018,1(4):38-40.3蔡竞春,敬小丽,王怡.思维导图在分析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