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师对中药注射剂使用的干预作用分析_第1页
临床药师对中药注射剂使用的干预作用分析_第2页
临床药师对中药注射剂使用的干预作用分析_第3页
临床药师对中药注射剂使用的干预作用分析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临床药师对中药注射剂使用的干预作用分析    徐兆景【摘要】 目的 分析临床使用中药注射剂时临床药师的干预作用。方法 随机收集医院2013年1012月(未实施临床药师干预)使用中药注射剂的病历资料377份, 为对照组;收集2014年36月(实施临床药师干预后)使用中药注射剂的病历资料377份, 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中药注射剂使用率及不合理使用问题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中药注射剂使用率及不合理用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临床药师;干预作用doi:10.14163/ki.11-5547/r.2016.1

2、3.144中药饮片、中草药和中药注射剂都取材于自然药用植物, 但与中药饮片和中草药相比, 中药注射剂起效迅速、作用快, 在临床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近年来, 临床使用中药注射剂时, 频繁的发生不良反应事件, 降低用药安全性, 不利于患者康复。本院对中药注射剂使用实施临床药师干预, 并统计中药注射剂使用率及不合理用药发生率, 分析临床药师干预作用,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收集医院2013年1012月(未实施临床药师干预)使用中药注射剂的病历资料377份, 为对照组。其中男243例, 女134例;年龄1382岁, 平均年龄(45.6±23.0)岁;心脑血管疾病99例,

3、 胃癌56例, 脑卒中78例, 颅脑损伤23例, 肺炎45例, 类风湿性关节炎64例, 卵巢癌12例。收集2014年36月(实施临床药师干预后)使用中药注射剂的病历资料377份, 为实验组。其中男212例, 女165例;年龄1179岁, 平均年龄(43.6±22.7)岁;心脑血管疾病89例, 胃癌47例, 脑卒中80例, 颅脑损伤25例, 肺炎40例, 类风湿性关节炎60例, 卵巢癌3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1. 2 方法 对照组未实施临床药师干预。实验组实施临床药师干预。具体方法如下。1. 2. 1 临床药师干预方法 制定

4、用药规范:依据卫计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相关规定, 制定中药注射剂用药规范, 按照药品说明书, 整理医院现有的中药注射剂品种, 编制使用指南。查房、审核医嘱:临床药师对使用中药注射剂治疗的患者定时查房, 观察用药情况, 一旦发现不合理用药, 及时提出相应的建议, 如患者为过敏体质, 用药时严密的观察患者病情变化1。行政干预:成立中药注射剂使用调查小组, 组员中包含临床药师、专家等, 对医院近期内使用量排名连续靠前的中药注射剂进行调查分析, 如存在不合理用药, 上报医务科, 给予通报批评或经济处罚。医务科组织经验丰富的临床药师开展合理用药的宣传教育, 增强医师合理用药的意识;同时, 监督护士执行

5、医嘱的情况。患者用药教育:针对患者“中药安全无毒”的片面认识, 临床药师加强对患者的用药教育, 帮助患者正确的认识中药的不良反应, 提高用药的安全性。1. 2. 2 调查方法 回顾性分析随机选择的干预前及干预后的患者病历资料, 统计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及不合理用药发生情况。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 1 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比较 对照组使用中药注射剂78份, 使用率为20.7%;实验组使

6、用中药注射剂34份, 使用率为9.0%。实验组中药注射剂使用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 2 不合理用药发生情况比较 实验组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 讨论近年来, 中药注射液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但随着不良反应事件的频繁发生, 合理用药问题成为各医疗机构使用中药注射液时重点关注的问题2。临床使用中药注射剂时, 不合理用药的情况主要包含超适应证用药、单次用药剂量过大、未按说明书规定溶媒、溶媒稀释药物使用量不足等, 影响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3。针对上述情况, 依照药品使用说明书, 临床药师对

7、中药注射剂的使用进行干预, 经过干预后, 可以有效地减少中药注射剂不合理使用问题, 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同时, 还可以减少患者的住院费用, 节约医疗资源。临床药师干预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时, 结合药品说明书及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中的规定, 制定合理的用药规范, 并发放到医院的各科室中, 加强医师及护士的学习, 提升临床用药的合理性, 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4。本研究结果显示, 实验组中药注射剂使用率及不合理用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临床药师的干预可提升中药注射剂使用的合理性。综上所述, 临床使用中药注射剂时, 通过临床药师的干预, 可降低不合理用药的发生率, 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参考文献1 管鸽, 周鹏, 孟菲.临床药师就临床中药注射剂不合理应用研究.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1(9):4714-4715.2 吴丹娜, 凌春燕, 方芸.我院常用19种中药注射剂配伍及使用情况分析.中国药房, 2013, 24(35):3356-3358.3 张策, 张晗.临床药师参与中药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