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矿产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成果实例_第1页
地质矿产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成果实例_第2页
地质矿产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成果实例_第3页
地质矿产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成果实例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地质矿产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成果实例地质矿产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成果实例摘 要: 考虑到中国乃至世界有地质矿产勘查专业(学科),却没有地质矿产研究专业(学科),笔者觉得很有必要建立地质矿产研究专业(学科),以填补世界空白。地质矿产勘查、地质矿产研究、地质矿产开发、地球物理探矿及地球化学探矿,这五个专业(学科)构成了完整的“地矿”专业(学科)体系。本文列举江西德兴斑岩铜矿矿体空间分布规律作为地质矿产研究的成果实例。关键词: 地质矿产研究;主要内容;德兴铜矿;专业(学科)建设;共和国建设终身成就奖一、地质矿产研究专业(学科)的主要内容及职业定位地质矿产研究专业(学科)以“成矿研究”为主要内容,主要研究矿床

2、的地质特征、成因类型、成矿机制、成矿机理、形成机理、形成机制、成矿地质背景、成矿大地构造背景、成矿环境、成矿条件、成矿规律、控矿因素、成矿系列、成矿系统、成矿模式及成矿预测等问题。比如,笔者对公婆泉铜矿进行研究,撰写论文甘肃公婆泉铜矿区斑岩岩浆起源及成岩成矿大地构造背景(1999年发表于中文核心期刊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 甘肃公婆泉斑岩铜矿地质特征及形成机制(2001 年发表于期刊华东地质学院学报) 、 甘肃北山公婆泉铜矿床成矿学研究(2001 年发表于21 世纪活化构造与成矿学发展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等,对公婆泉铜矿的地质特征、形成机制及成矿大地构造背景等进行了论述。地质矿产勘查(矿

3、产地质勘查)分为预查、普查、详查及勘探四个阶段。地质矿产勘查过程中,通过地质勘查工程(槽探、井探、硐探、坑探、钻探)的布置和实施来确定矿床的地质特征及矿产资源储量;需要研究区域及矿区地层、构造、岩浆岩、变质岩、围岩蚀变等,特别是要研究确定矿体的产状、形态、规模、矿石特征及矿床成因类型等。地质矿产勘查、地质矿产研究、地质矿产开发、地球物理探矿(简称“物探”)及地球化学探矿(简称“化探”),这五个专业(学科)构成了完整的“地矿”专业(学科)体系。地质矿产勘查工作是地质矿产研究工作的基础。地质矿产研究专业可与地质矿产勘查专业合起来统称为“地质矿产勘查与研究”专业(职业)、“地质矿产勘查”专业(职业)

4、或“地质矿产调查评价”岗位(职业)。这样有助于地质矿产勘查事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对地质矿产研究事业也是有利的。地质矿产研究专业(学科)的建立可以促进地矿事业的发展。二、地质矿产研究专业(学科)的建立考虑到中国乃至世界有地质矿产勘查专业(学科),却没有地质矿产研究专业(学科),笔者觉得很有必要建立地质矿产研究专业(学科),以填补世界空白。经过刻苦钻研,笔者建立了地质矿产研究专业(学科)及地质矿产研究事业基本管理制度。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1)2010 年 7 月,笔者撰写的论文地质矿产研究事业管理制度探讨获得第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大会优秀论文二等奖。(2)笔者撰写的三篇论文 2011 年发表于国

5、家级科技类期刊。地质矿产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职业定位发表于期刊科技与生活 , 地质矿产研究专业(学科)的建立发表于期刊中国科技博览 , 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主要内容探讨发表于期刊科技与生活 。(3)2012 年元月,笔者撰写的论文地质矿产研究事业管理制度探讨发表于国家级期刊中国城市经济 。2012 年 5 月,这篇论文获得四川西部文献编译研究中心“科学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理论实践成果”一等奖。笔者对地质矿产研究专业(学科)主要内容及职业定位的论述,标志着地质矿产研究专业(学科)的建立,阐述了地质矿产研究事业基本管理制度。建立管理制度,通过制度进行管理,是重要的管理方式。三、地质矿产研究的成果实例德兴铜矿

6、是中国铜都。朱训等对江西德兴斑岩铜矿进行研究,总结出该矿的矿体空间分布规律(德兴斑巖铜矿,地质出版社 1983 年出版):(1)主要铜钼矿体都产于含矿花岗闪长斑岩岩体顶部和上部的内外接触带。铜厂、富家坞两矿床各三分之二,朱砂红矿床有二分之一铜矿体在外接触带的变质岩中,斑岩中的铜矿体小于围岩中的铜矿体,且外带矿石铜钼平均品位均高于内带斑岩矿石的平均品位。(2)斑岩体上盘接触带铜矿体的规模一般大于下盘接触带矿体。上盘接触带矿体主要产在外带,含铜偏高;下接触带矿体主要产在内带,含钼偏高。产状倾斜的斑岩体的上接触带深部和下接触带浅部,有利于铜矿化富集;下接触带的深部有利于钼矿化富集。岩体的中心以及深成

7、部位,一般未形成工业铜钼矿体。(3)铜钼矿化富集中心,与偏外接触带分布的构造断裂、裂隙密集带大致相吻合。从铜钼矿化富集中心向内外两侧,钼矿化骤然减弱,由铜(钼)矿体递变为单一铜矿体;铜钼矿强度大致对称地向两侧逐渐贫化。单一钼矿体分布在矿床的深部,尤其是斑岩体的下部接触带。(4)钼矿体产生在强硅化(石英化)带中;铜矿体主要产于硅化、绢云母化、水云母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等叠加的蚀变带中,产在石英绢云母化带中的铜矿体约占全区铜矿体的三分之二以上。朱砂红矿床深部的硬石膏化与铜矿化关系也相当密切。(5)已为深部工程控制的铜矿体,其成矿高差大于 1200 米,矿体赋存空间上到海拔标高 400 米(因剥蚀

8、而未见顶)。下到海拔标高-800 米,再向深部,还有明显铜钼矿化现象存在,但矿化幅度已缩小,矿化强度已减弱。(6)在成矿空间内,矿体规模有上大下小、矿种上有上铜下钼的变化趋势。(7)主矿体内部矿化的连续性好,包含夹石甚少,铜厂、富家坞含矿系数达0.830.92;矿石含铜量变化均匀,铜矿体品位变化系数 4065%;矿体产状形态除朱砂红以外都比较稳定,厚度变化系数 3787%(朱砂红 38169%)。(8)矿田内三个矿床的矿体特征,相比之下显示出一定的递变性,从矿田北西端的朱砂红矿床到南东端的富家坞矿床,矿体倾角由陡变缓,矿体形态由复杂变简单,矿石铜钼品位由贫变富,矿床剥蚀程度由浅剥蚀变为中等剥蚀。四、共和国建设终身成就奖中华孔子学会是在民政部注册登记,隶属于教育部主管,以研究孔子、儒家学说和中国传统文化为主旨的全国性学术团体。中国儒商文化研究会(全称为中华孔子学会儒商文化研究委员会)是从事儒商文化研究的全国性学术机构。2018 年 9 月上旬,笔者收到中国儒商文化研究会寄来的贺函。贺函的主要内容“尊敬的游小毛同志:鉴于您致力于社会进步,贡献突出、成就斐然,授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