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瓜地膜覆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_第1页
冬瓜地膜覆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_第2页
冬瓜地膜覆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_第3页
冬瓜地膜覆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冬瓜地膜覆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摘 要:结合商丘地区冬瓜种植模式,针对冬瓜地膜覆盖栽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技术难点,该文着重从品种选择、培育壮苗、科学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适时采收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冬瓜地膜覆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要领,以期为进一步完善冬瓜优质高产技术体系提供参考,为广大冬瓜种植户提供技术指导。关键词:冬瓜;地膜;高产高效;栽培s642.4 a 1007-7731(2020)11-0054-02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使蔬菜生产尤其是冬瓜生产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优势蔬菜产业之一。冬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种植品种日益丰富,产量明显

2、提升,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但冬瓜地膜覆盖栽培对种植户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种植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对冬瓜的品质和产量造成影响,进而影响农户的经济效益。因此,针对冬瓜地膜覆盖栽培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和问题,笔者着重从品种选择、培育壮苗、科学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适时采收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冬瓜地膜覆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要领,以期为进一步完善冬瓜优质高产技术体系提供参考,为广大的冬瓜种植户提供技术指导。1 品种选择选择抗病、优质、高产、商品性好、适合市场需求的品种。小型品种有“北京一串铃”、“吉林小冬瓜”等。大型品种有“广东青皮”、“上海白皮冬瓜”等。2 栽培季节一般3月上旬育苗,4

3、月中旬定植。春季提前塑料小拱棚栽培,可于2月上旬采用塑料大棚内套小拱棚播种育苗,3月中旬定植。3 培育壮苗3.1 催芽播种 播前将种子晾晒23h,然后进行消毒处理。可采用温汤浸种法,将种子放入种子量56倍的55热水中,不断搅拌,维持水温15。浸种后进行催芽处理,将消毒之后的种子包好置于恒温箱中,温度保持在3035,催芽57d,大部分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冬瓜大田栽培用种量3000g/hm2。每营养钵1粒,播后覆盖过筛的细土1cm,夜间加盖小拱棚并盖上草苫。3.2 苗期管理 从播种至齐苗,日温2832,夜温1820,短时间最低夜温不低于15;齐苗至第1真叶展开,日温2528,夜温1518,短时间低

4、温不低于13;第1真叶至第3真叶展开,日温2830,夜温1315,短时间最低夜温不低于11;定植前57d进行炼苗,小拱棚夜间不盖,日温2225,夜温1015,短时间最低夜温不低于8。早春幼苗在底水浇足的前提下不需要再浇水。4 科学定植当苗龄达到3040d、幼苗有34片真叶时即可定植。定植前选择排灌良好的沙壤土田块,结合整地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90000kg/hm2、尿素525kg/hm2、过磷酸钙825kg/hm2、硫酸钾750kg/hm2。将整平的地浇透水,待表土不发粘时即可起垄作畦。作畦高度1015cm、宽4045cm,小型品种沟宽60cm,大型品种沟宽150cm。栽培密度:大型品种450

5、06000株/hm2,小型品种1200015000株/hm2。5 田间管理5.1 温度管理 定植后管理重点是促进缓苗,小拱棚内气温白天保持在2830,夜间保持在1315。缓苗后,可选晴天逐渐放风,开花坐果期白天保持在2528,夜间保持在1518。当外界最低气温达到15以上时便可去掉小拱棚。5.2 肥水管理 缓苗后浇缓苗水,松土除草,控水蹲苗。当第1个瓜坐住膨大时结束蹲苗,浇催瓜水,结合浇水追施催瓜肥,用硫酸钾复合肥150kg/hm2。当冬瓜果实进入旺盛生长期后,根据墒情沟浇23次,浇水时防止大水漫灌,采收前7d停止浇水2。5.3 植株调整 摘心整枝:当瓜坐住后,要随时全部摘除瓜前面的侧枝,保留

6、23蔓。小型品种蔓长到1518片叶时摘心,大型品种2025片叶时摘心,及时摘除侧枝。瓜迅速膨大后,在最后1个瓜前方留数片叶后摘心。一般早熟品种瓜前留1015片叶摘心。引蔓、压蔓:当茎蔓伸长到6070cm时,按需要的方向挖1个半圆形57cm深的沟,把茎节和叶柄顺着盘入沟内,盖土压紧,使茎前端的23片叶露出地面。5.4 疏花疏果及定瓜 小型品种选留56朵雌花,瓜坐住后,在10叶节以后留34个发育快、柄粗、子房肥大、果型周正的果实;大型品种选留45朵雌花,瓜坐住后,在13叶节以后留12个,其余全部摘除。5.5 翻瓜和垫瓜 爬地栽培因果实是贴地面生长,上下受光不均匀,易造成果实发育和色泽不对称。栽培中

7、要进行翻瓜,使果实各部分受光均匀,发育匀称,皮色一致,以提高品质。翻瓜时,每次轻轻翻动约1/4,注意不要扭伤或扭断茎叶,可每隔58d翻1次。翻瓜宜在晴天中午或下午进行。爬地栽培时,果实贴地生长还易受虫害和病菌的侵染,若再遇到高温高湿,则极易造成果实腐烂。因此,生产中应用草垫、平整的石块或木片等物体将果实垫起,让瓜与地面隔离。6 病虫害防治苗床主要病虫害有猝倒病、立枯病、蚜虫,田间主要病虫害有霜霉病、疫病、枯萎病、炭疽病、病毒病、蚜虫、白粉虱、黄守瓜3。猝倒病在发病初期,用64%的噁霜灵+50%代森锰锌500倍液喷雾,每35d喷施1次,连续3次。立枯病在发病初期,用72.2%霜霉威水剂800倍液

8、喷雾,每57d喷施1次,连续3次。早疫病在发病初期可用72%克露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百菌清粉尘剂15kg/hm2。晚疫病在發病初期可用25%瑞毒霉或70%克霉净400500倍液防治,每57d喷施1次,连续3次。枯萎病在发病初期,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每57d喷施1次,连续3次。炭疽病在发病初期可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每57d喷施1次,连续3次。病毒病在发病初期可用n-83增抗剂100倍液喷雾。细菌性角斑病在发病初期可用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或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喷雾,每57d喷施1次,连续3次。蚜虫发生时,可用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喷雾,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雾,每57d喷施1次,连续3次。黄守瓜发生时,可用10%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喷雾,每57d喷施1次,连续3次,防治效果较好。7 适时采收小型冬瓜以采收嫩瓜为主,果实生长到12kg时即可采收,大型冬瓜至完全成熟时再采收。参考文献1刘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