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历史考前冲刺Ⅲ名师预测(1)_第1页
2012高考历史考前冲刺Ⅲ名师预测(1)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用心爱心专心12012考前冲刺历史皿 名师预测(1)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56 分)1.史记周本纪:“(周)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地名),黄帝之 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圭寸。圭寸尚父于营丘,曰齐。圭寸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下列对该材料的理解与史实不相符 的是()A. 周武王分封诸侯以巩固统治B. 先代贵族和功臣均可受到分封C. 姬姓贵族在分封对象中居少数D. 周武王认为姜尚是灭商的最大功臣【解析】西周分封的对象有先代贵族、功臣、姬姓贵族等,其中分封的主体是姬姓畫族.【答案】C2西周时分封的诸侯国,“如姬姓的随、唐

2、等国到达了汉水以东地区;建都于蓟(今北京)的燕国更延伸到了东北遥远的地方;改封到今江苏丹徒一带的宜侯更是延伸到了东南遥远的地方”。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 安抚有功的贵族功臣B. 扩大周王朝的统治区域C. 确保贵族的政治垄断D.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答案】B3.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的规定严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 “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本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 西周社会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B. 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C. 西周手工业中冶铜业十分落后D. 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解析】“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说明西周时期周王是按照

3、级别来规定墓葬用品的,这充分体现了西周时期社会等级森严的特征,故A 项符合题意。【答案】A用心爱心专心24中国姓氏产生的方式有很多,有以时令为姓的,有以出生地、居住地为姓的,有以古分封的国名为姓的,有以封邑为 姓的,有以神话中的传说为姓的,有以赏赐的爵号为姓的,有以避讳或某种原因改姓的,有以谥号为姓的就产生方式而言,下列四个姓氏中区别于其他三个姓氏的是()A.齐 B .鲁 C .卫 D .司马【解析】A B、C 三项是以古分封的国解释:周武王克商灭纣,建立周朝,封微子(商王后裔)于商丘,建立宋国,共传36 代,亡于楚国。宋亡国后,原王公之族散居各地,以原国“宋”为姓,乃成宋姓。上述解释中不能得

4、出的历史信息是()A. 周朝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B. 周礼是维护中央集权统治的有利工具C诸侯争霸是宋亡国的主要原因D.反映了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答案】B6. 祠堂是族人们祭祖的地方,福建农村王姓家族还保持着家族祠堂。该家族从高至低的辈 分排序中,有一组是:怀、宗、维、大,民国元年除夕主持祭祖的是“宗”字辈的王宗烨。按照宗法制,这个人在“宗”字辈中一定不是()A.小宗B.大宗C .嫡长子D.族长【解析】小宗是没有资格主持祭祖的。【答案】A7. 西周时期,我国政治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实行宗法制度,然而血缘纽带在几代之后就会松弛和疏远,这在政治上带来的最主要的不利影响是()A. 使世卿世禄的

5、贵族特权自生自灭B. 权力世袭制度渐渐消亡C. 中央和地方的政治隶属关系失控D. 贵族普遍转化为庶民用心爱心专心3【解析】注意限定词“政治上带来的最主要的不利影响”。【答案】C8. 图一是北京天安门东侧的一座古代建筑,是明清皇帝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地方,称为太庙。图二是民间祭祀祖宗的场所,称为祠堂。这种现象源于我国早期的一项政治制度。其特点不 包括()A. 嫡长子继承制B. 神权与王权的结合C. 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结合D“国”与“家”结合图一太庙图二祠堂【解析】太庙、祠堂反映的是宗法制,A、C、D 三项都是宗法制的特点。太庙、祠堂是祭祀祖先的地方,而不是供奉神灵的地方,故未体现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6、答案】B9.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诗云1“秦王扫天合,虎视何雄哉!猝剑击浮云,诸侯尽西来.关于诗 中的“秦王撷统治时出现的情况,下列哪种表述可能是真实的()是被周天子封在秦地次王公元前器8年某日.一官员称呼其“大王3未受斥公元 前2归年某月,他将张某任命为杲郡郡守他任用商鞅变法,秦朝走向强大A.B.C.D.【解析】李白诗中的秦王指的是秦始皇嬴政,再结合其完成统一的时间是公元前221 年,即可得出正确。【答案】B10. 据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载:“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逢明天子,人人自以为更生。”此段文字表明司马迁认为秦朝统一的意义是()A. 使人民脱离了诸侯国的统治B. 为我国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C.

7、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D. 使人民有了生产的安定环境,符合各族人民的愿望【解析】由“得免于战国” “自以为更生”等关键词可知,司马迁认为秦朝统一使人民有了安定的生活环境,符合各族人民的愿望。用心爱心专心4【答案】D11公羊传说:“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 讳,为贤者讳。”如秦始皇名“嬴政”,为避讳 把“政月”改为“正月”,且读平声,这就是今天的“正月”。下列对这段材料的理解正确的 是()说明秦始皇意气用事 “政月”改为“正月”是为了维护皇帝的独尊避讳是指为了尊重别人而用避开或换用某些字词的方法改变原来正常的称谓避讳只存在于中国封建社会A.B.C.D.【解析】避讳,大约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至清

8、代更趋完善,民国成立后废除。那时,人 们对皇帝或尊长是不能直呼或直书其名的,否则就会因犯讳而坐牢甚至丢脑袋。避讳常见的方法是用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别的字来代替要避讳的字。“政月”改为“正月”是为避讳,并非秦始皇意气用事。从材料可知,春秋(不是封建社会)当时已有避讳,故避讳并非只存 在于中国圭寸建社会。所以错误。【答案】C12.对下图“秦朝统治机构示意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星帝1秦律通行全中央机构1I御史大夫郡县制A.秦朝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B.秦朝是一个法制国家C. 秦朝中央机构职责明确D. 秦朝地方实行郡县制【解析】图中尽管有通行全国的秦律,但也是为维护皇帝的专制统治服务的。【答案】B13

9、.明代王夫之说: “郡县之制, 垂二千年而勿能改,用心爱心专心5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 而能然哉。”郡县制“勿能改”的主要原因是()A.符合中央集权需要B.二千年惯性使然C.符合地方发展需要 D.古今上下皆安之【解析】郡县制的确立,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 的基础,符合中央集权的需要,所以“勿能改”。【答案】A14. 谭嗣同一针见血地指出“两千年之政皆秦政也”,毛泽东也强调“百代皆行秦政制”。谭嗣同、毛泽东的观点()A. 都揭露了中国古代专制主义的本质B. 都肯定了秦朝政治制度的深 远影响C. 都对秦朝的政治制度推崇备至D. 都认为专制主义是古代政治的本质【解析】谭嗣同、毛泽

10、东均指出中国古代自秦以来的政治制度都是秦代政治制度的延续,肯 定了秦朝政治制度的深远影响.D项偷换了槪忿,将秦职来的政治换廡了中国古代的政治, 故不符合二人的论断.二人在这里只是强调了秦朝创立的政治制度的聚响, 没有讨其进行褒 贬评价, 故A、C两项不符合题目夢求口【答案】B二、非选择题(15 小题 20 分,16 小题 24 分,共 44 分)15.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周)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史记周本纪材料二 三年,(周)幽王嬖爱

11、褒姒。褒姒生子伯服,幽王欲废太子。太子母申侯女,而为后。后幽王得褒姒,爱之,欲废申后,并去太子宜臼,以褒姒为后,以伯服为太子。周太史伯阳读史记(当时各国记载的历史皆称史记)曰:“周亡矣。”史记周本纪材料三“夏商周断代工程”于 1996 年正式设定,成为中国“九五”期间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为了使工程规定的目标能顺利实现,国务院成立了由国家科委副主任邓楠为组长、七个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封建制度用心爱心专心6部委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李铁映、宋健二人为工程特别顾问。聘任历史学家李学勤、碳14 专家仇世华、考古学家李伯谦 、天文学家席泽宗为工程“首席科学家”,主持由 21 位不同学科的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工作

12、。陈宁“夏商周断代工程”争议难平(1 )根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分封的对象主要有哪几类? (6 分)(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析,为什么“周太史”发出“周亡矣”的感叹?( 6 分)(3)史料一般分成原始史料与二手史料两大类。从研究西周历史的角度看,材料一、二所引用的史料属于哪一类?材料三中“夏商周断代工程”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有什么特点? (8分)【答案】(1)古代帝王的后代、功臣、王族。(2)(按以下三个层次给分。第一层:说出西周的基本政治制度。第二层:简要说明宗法制和分封制的作用。第三层:说出周幽王行为的危害,得出结论。)西周的基本政治制度是宗法制和分封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互为表里

13、,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与分封制的结合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周幽王的行为破坏了嫡长子继承制, 进而影响分封制,动摇西 周统治。因此,周太史发出“周亡矣”的感叹。(3)二手史料;特点:多学科综合研究、利用现代科技进行研究、政府主导。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二十六年 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 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 。他如议。”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 其宁息,岂不难哉!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