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环境影响评价教学的改革与创新_第1页
浅析环境影响评价教学的改革与创新_第2页
浅析环境影响评价教学的改革与创新_第3页
浅析环境影响评价教学的改革与创新_第4页
浅析环境影响评价教学的改革与创新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浅析“环境影响评价”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安莹,胡晨燕,周振摘要:环境评价是环境专业一门重要的综合性专业课,国家对从事环境评价的技术人员有资质要求。为了提升该课程教学质量,将案例教学、执业资格考试内容和计算机软件引入课堂教学,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案例教学;计算机模型:g642.0 文献标志码:a :1674-9324(2017)46-0126-02从培养准环境影响评价师的角度,结合国家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的考试难点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应用热点,增加环境影响评价案例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十分重要。一、案例强化教学1.增加案例

2、分析教学的课时量。“环境评价”课程内容广博、繁杂,是按教材思路逐章学习水、气、声、生态等单项环境评价方法和内容,这种教学存在着理论知识点偏多、学生参与感不强和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1-2。因此有必要增加案例教学的课时量,用学生演讲,老师点评的形式促进案例教学的广度。2.注重案例分析教学的实用性。教学过程中以案例教学的模式让学生理解相应的理论知识,结合国家环境保护部公布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进行讲解,让学生对最新公示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进行关注,并能用所学知识解释相应的内容、分析同类型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引入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案例分析中的实际案例,使教与学的过程变得轻松而且易于掌

3、握3。3.执业资格考试内容融入课堂。注册环境评价工程师考试中,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是最难的一门专业考试,通过率很低。因为这一类型的题目涉及内容广泛,是其他各类知识的有机结合,需要考生具有较强的综合判断能力和实践经验。针对这样的情况,课程需训练学生注意以下几方面的技巧和答题的规则。(1)熟悉各类非污染型项目评价的特点。非污染性项目在案例考试中占比较重,所以要在授课中强化水电、交通、机场、输变电项目的相关内容。(2)掌握污染型项目环境评价的大致套路,而非错综复杂的生产工艺。对于有着不同行业背景的污染型项目,不可能要求学生掌握所有的工艺流程,但是对于其中共同的部分,比如工程分析的要点和污染源强的确定

4、,都是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3)计算类的题目重点在于物料衡算和元素分析,可以结合相关的考试真题进行课堂练习。(4)问答题的阐述要点需突出,切忌无限制展开。这是注册环境评价考试中许多考生容易犯的错误。让学生在平时练习中掌握题目的回答脉络,切勿让旁枝末节的内容冲淡了答题要点。4.教学与软件的结合。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其中最主要的部分就是计算各种大气扩散模式下的地面污染浓度,然后据此结果做出评价。大气扩散和质量模式,实质上是对各种污染物在大气中运动和转化过程的数学描述4-5。近年来,基于数学模型的计算机仿真技术已经在环境工程理论和实践教学中的广泛应用6-7。为了让学生了解

5、预测模型,在案例教学中采用自主开发的大气扩散模型软件系统。二、计算机动态仿真模型介绍计算机动态仿真模型是为方便大气环境评价人员对大气扩散模式浓度的计算及气象资料的整理而建立的,因此从用户的角度出发,设计了初始数据输入文件、气象资料整理界面、点源扩散浓度计算界面,图表打印程序等。然后用主界面将以上各部分子界面以按钮形式相连接。1.软件功能介绍。(1)可利用气象站原始数据资料,统计计算得出环境评价所需的各类气象资料结果;(2)可用于单点源典型气象条件下一次浓度计算(包括有风、小风和静风),并在评价范围内绘制出浓度等值线图;(3)可用于单点源典型气象条件下日均浓度计算,并在评价范围内绘制出浓度等值线

6、图;(4)可用于单点源长期平均浓度计算,并在评价范围内绘制出浓度等值线图;(5)可用于不同氣象条件下,单点源地面最大一次或日均浓度、落地距离和发生概率的计算,并输出表格;(6)可用于不同气象条件下,单点源非正常排放模式、尘模式干湿沉积、化学转化模式地面一次浓度计算,并在评价范围内绘制出浓度等值线图4;(7)可用于不同气象条件下,熏烟模型地面最大浓度计算8。2.主要软件运算图形结果。通过相关按钮的控制操作可以得到3.1节所述的各类功能图形。以下是其中部分计算图形结果。风向分布频率的风玫瑰图如图1所示,具体数据在matlab程序窗口可得。该软件还可以结合软件整理的常年联合频率分布情况,得出点源长期

7、浓度计算结果如图2所示。可利用matlab软件进行图形拷贝、剪切、粘贴、保存、打印等操作,也可在office软件中编辑。三、结语环境评价是环境专业一门重要的综合性专业课,国家对从事环境评价的技术人员有资质要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强化案例教学,接轨执业资格考试,引入计算机模型软件也十分必要。参考文献:1梁晶,刘际洲,史永纯.对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改的探讨j.科教创新导报,2014,(9):150-151.2张春晖,何绪文,于彩虹,等.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的现状与改进思路环境j.科学与管理,2011,36(11):18-20,48.3王建宏,陈家庆.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式教学实践与体会j.中国现代

8、教育装备,2010,95(7):105-106.4柳知非.高架点源大气扩散的数值计算法j.环境工程,2000,18(3):56-585刘峻峰,李金龙,白郁华.大气化学模式的数值计算方法j.环境科学研究,2000,13(1):44-496周振,张萍,王罗春,等.计算机仿真在环境工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2014,(5):186-187.7morgenroth e,arvin e,vanrolleghem p.the use of mathematical models in teaching wastewater treatment engineering.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2,45(6):229-233.8wei s,zu t,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