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透水性材料在景观铺装中的应用_第1页
浅析透水性材料在景观铺装中的应用_第2页
浅析透水性材料在景观铺装中的应用_第3页
浅析透水性材料在景观铺装中的应用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浅析透水性材料在景观铺装中的应用    雷高峰 钱娜【摘要】本文介绍了透水性铺装的优势以及种类,包括多孔性沥青混凝土铺装、透水混凝土铺装、块状或镂空铺装,着重分析了透水性铺装能够带来的效益。为保持城市的宜居及可持续发展,透水性铺装是在满足景观铺装的实用性和审美性的基础上,更适合城市环境的工艺,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随着建设生态可持续型城市步伐的加快,透水性铺装将成为景观铺装中的首选。【关键词】透水性铺装;热岛效应;生态可持续:tu50:a:1006-0278(2015)03-106-01过去开发常采取不透水铺而设计,而过度的不透水化,使得大地丧失

2、良好渗透吸水、涵养保水的能力,雨水无法进去地下涵水层辅助地下水,进而影响土壤内微生物的生存,降低了大地滋养植物的能力。因不透水铺而的不保水,影响水分蒸发及热量释放,使得调节气候的功能丧失,改变了白然环境应有的水循环,引发生活环境日渐高温化的“热岛效应”。因此,在地球只有一个且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又要清静舒适的环境,提升市民生活品质,且为未来世代的发展留存足够资源,于是积极扩大绿化空间,提供市民休憩使用为目标。而目前国内积极推动透水性铺而应用于人行道、白行车道或停车场上,唯广场绿地区块鲜少推动透水性铺而的使用。有鉴于此,为了创造悠闲、干净、整洁、开放的生活机能环境,迈向环境共生及生态可持续发展,所

3、以城市广场铺设透水性铺而即为一重要的改善方针。一、透水性铺装的优势在人口稠密的城市中,广场为市民的户外活动提供场地,但广场中的不透水铺装的增加,使得雨水入渗地而的机会大减、地表径流增加,进而提高洪患机率以及每年年均温不断上升,热岛效应也备受关注。因此,为了创造悠闲、干净、整洁、开放的生活技能环境,人们开始着重于道路的透水机能及土壤的保水功能,改施设透水性铺装,以降低不透水铺装对环境所造成的冲击。透水性铺装是将透水性良好、孔隙率高的材料运用于而层与基底层,使雨水能白然通过人工铺筑的多孔性铺装,直接渗入路基土壤,具有让水还原于地下的性能;因此透水性铺装可涵养水源,改善生态,减少洪峰流量及降低温度。

4、二、透水性铺装种类铺装大致可依其功能分为上下两部分,上为“而层”、下为“基底层”,而层通常是平整表而为耐磨材;而基地层是由砂石、级配、混凝土等所构成,使上部承载荷重能均匀传至路基土壤。积极推广透水性铺装,即是将雨水还原至地下以维护生态系统,此类路而利用渗透和表而蒸发的方式处理路而中雨水,让大地透水与透气,缓和热岛效应。以下为最常见的透水性铺装:(一)多孔性沥青混凝土( porous asphalt)铺装多孔性沥青混凝土是具有高孔隙的排水性材料,其发展最早开始于欧洲,1970年代中期在欧洲地区大量使用,日本则是于1980年代开始发展。多孔性沥青混凝土主要的原理是利用级配调整使粗细骨材间的孔隙率提

5、高至20%左右,以使将于铺而上的水可由大量的空隙迅速渗透至路基。(二)透水混凝土( pervious concrete)铺装又称无细骨材混凝土(no-fines concrete)铺装,其成分由水泥、粗粒料和水拌合而成,有时亦加入少量的细砂作为改善水泥的辅助材料;粗粒料的选择以碎石、卵石为主,甚至加入人造轻粒料或再生粒料,借由配比设计与制程控制其特性以达合适强度、高透水性、无析离等工程需求。无细粒料混凝土铺装一般而言载重能力受到限制,因增加透水性就会牺牲抗压强度,因此并不能承受太大的载重,抗压强度约在200psi(1.5mpa)至2000psl(14mpa)之间,一般使用与载重较小的区域,如人

6、行道、停车场或行人广场等。(三)块状或镂空铺装目前最常见的为混凝土铺而砖,而砖类别有透水及高压连锁转等,无论是在人行道、公园广场或某些停车场内均可常见到此种铺装。非连续性拼接块状铺装,其透水效果是利用铺装间的缝隙,缝宽度均在2035mm,于是在铺装间有很大的间隙可填入沙土,铺装下采用透水性底层如无细骨材混凝土、砂土层。镂空铺装,如植草砖,则直接提供植被生长的环境,使得人车行走于上而,而不至于造成植物坏死。由于此种铺装样式多元,因此在使用上有越来越多的趋势。三、透水性铺装效益透水性铺装具有将雨水渗透至地下,故不会导致土壤中缺氧等现象,使植物的地下生长状态良好。其亦为都市治水对策之一,若广泛采用透

7、水性铺装可降低尖峰流量15%。另一方而,工业发达区域工业用水一部分由地下水供给,过度地利用地下水不但会引起地而下沉,还会招致城市、河流、湖泊的枯竭,进而导致海水入侵,若铺设透水性铺装,将可利用其保水功能,形成一“地下水库”提供必要地水资源调度。再者,随着都市化产生的污水流出量大增,不但增加下水道等排水设施的负担,特别是采用合流制下水道的城市,于雨天时的污水流量比晴天时的单位时间最大污水量更大,致使超过了污水处理能力,而直接流放至公共水域,造成水质的污染,透水性铺装的级配层具有过滤污染物的基本能力,因此可减轻污水处理系统的负担,对于自然界的水循环有正而的功效。参考文献:1】焦玉,陈新宇透水性人行道铺装方案探讨j建筑与工程,2006(8):103.2李偉生态混凝土透水砖的研发及应用j砖瓦,2006(7):16-183徐瑞萍,郑宝骏公园和风景区道路铺装技术的探讨j科协论坛,2009(2):110.华人时刊·中旬刊2015年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