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江夏城区园林植物应用的研究_第1页
武汉市江夏城区园林植物应用的研究_第2页
武汉市江夏城区园林植物应用的研究_第3页
武汉市江夏城区园林植物应用的研究_第4页
武汉市江夏城区园林植物应用的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武汉市江夏城区园林植物应用的研究    章璐 舒常庆摘要:为进一步提升该地的园林绿化水平,创造优美宜居的人居环境,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江夏城区园林绿化中园林植物应用方面的现状,归纳总结了其特点,分析了其存在的不足,结合该地的实际情况,探讨了优化园林植物应用的对策,为江夏城区园林绿化建设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果对于提升江夏城区的园林绿化水平,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关键词:江夏区;城区;园林植物;多样性;应用:tu986:a:1674-9944(2018)07-0107-031 引言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10多年来,我国的城市园林得到了快

2、速发展。对于城市园林植物应用的研究从未中断过,园林植物在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美化城市景观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生态环境质量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园林植物应用成为当前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江夏区位于武汉市东南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资源丰富。江夏区总面积2018.3 kn2,整个江夏区分为纸坊、流芳、金口、郑店等15个区域。本研究的江夏城区即纸坊,位于江夏区中北部,地理位置约为北纬30.33。东经114.33。,地势较平,属于梁子湖大断裂地带,耕地、山林和水面的面积各占了总体面积的1/3。江夏区全年温暖湿润,四季鲜明,平均温度约为16.8,属于亚热带湿

3、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为1347.7mm,78月多暴雨。日照时数为14502050 h之间,全年无霜期268 d。植物品种丰富,根据湖北植物志资料,湖北种子植物170科,1140属,3928种,其中包括大量的资源植物。这些树木种类目前许多在武汉及江夏地区均有一定的分布。2 材料与方法首先通过文献查阅等方法收集资料,掌握该区域园林植物应用的基本情况及国内城市园林植物应用与研究进展。然后选取江夏城区的主要道路、城区广场、办公及居住小区绿地,对其中的植物进行详细的调查,现有植物种类、生长状况、功能性、多样性及其与所在位置环境的配置形式等。最后,归纳分析现有园林植物应用中存在的不足,并对进一步提升园

4、林绿地植物有效应用进行探讨。3 结果与分析3.1 江夏城区园林植物的种类根据调查结果,江夏区城区应用的园林植物98科、236属、312种。其中,裸子植物5科、9属、16种,被子植物93科、227属、296种。江夏城区园林植物的应用中,植物种类最多的是菊科和蔷蔽科,分别占到所有应用的园林植物种类的7.55%和5.35%;其次是百合科和豆科的植物,所占比例为4.4%和3.77%;禾本科、木樨科的植物数量也都不少于10种。表1列出了江夏应用的植物种类数大于或等于5种的科。3.2 江夏城区园林植物的习性江夏城区中应用的木本植物共1 67种。其中,乔木106种,占有比例最大为63.47%;灌木52种,占

5、31.14%;藤本9种,占5.48%。167种木本植物中,常绿的90种,占53. 89%;落叶的77种,占46.11%;常绿与落叶的比例为1:0.86;落叶乔木最多,共56种,占总数的35.53%,具体情况见表2。3.3 江夏城区园林植物的观赏类型江夏城区应用较多的常色叶植物有紫叶李、金叶女贞及彩叶草等;在春季发芽或者换叶过程中所呈现彩色变化的即为春色叶,江夏城区使用较多的为红叶石楠、香樟、黄连木等;在秋季由于叶黄素、叶红素以及叶绿素发生变化而产生颜色上变化的即为秋色叶,变化后主要是红、黄两种颜色,江夏城区多见银杏、三角枫、鸡爪槭、爬山虎、香樟等。江夏区城区园林植物应用的观花植物应用较丰富,共

6、42科、91属、111种。其中,菊科、蔷薇科、木兰科植物应用较多,在观花植物种类中分别占到13.51%、8.11%和6.31%。根据观花季节不同,对江夏城区应用的园林植物进行了归类统计。春季观花植物最多,有53种,如早春观赏的樱花、桃、白玉兰、紫玉兰、迎春花等,春末观赏的广玉兰、杜鹃、仙客来等;夏季观花植物40种,如睡莲、合欢、茉莉、昙花等;秋季观花植物17种,比较代表性的有桂花、万寿菊、一串红等;冬季观花植物仅有腊梅1种,具体情况见表3。3.4 主要绿地的园林植物应用分析在调查的19条主要城区道路中,龙柏、悬铃木、樟树和广玉兰是江夏区城区道路最常见的植物,多采用列植和对植手法进行行道树植物配

7、置,突出整齐和对称。另外,从观赏特性来看,以观叶和观花树种居多,如桂花、紫薇、香樟、红叶石楠这些常见的植物。通过调研还发现,江夏城区的行道树几乎都是乔木,很少有灌木等其它植物,且常绿植物所占得比例比较高。目前江夏城区主要道路中,江夏大道主要以桂花、红花檵木和雀舌黄杨为主要观赏树种,一年中以春秋两季为最佳观赏季节,春季艳红,秋季金黄。文化大道和文华路则多选用紫薇、红花檵木和红叶石楠這些植物,春季为一年中最佳的观赏季节,五彩缤纷,花色艳丽。观花植物和观叶植物在江夏区城区广场绿化使用中所占比重最多,各有26种;其次是观干形的植物有8种,包括二球悬铃木、凤尾竹、香樟、紫竹、棕榈等;观果植物最少,仅有5

8、种。观花的植物种类丰富,能够营造绚丽多变的景观效果,观叶植物中以常绿居多,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四季常青的效果,丰富的植物种类使得其植物颜色的季相变化丰富。江夏城区的办公及居住小区根据其景观类型可以分为观叶、观花、观果、观干形。以观叶和观花植物居多,其中观叶植物主要有银杏、复羽叶栾树、苏铁、棕榈、雪松、鸡爪槭、十大功劳等;观花植物有桂花、广玉兰、红花檵木、栀子花、月季、紫荆、日本晚樱等。从植物配置的角度分析.可以发现上层乔木有银杏、复羽叶栾树、龙柏、红叶石楠、法国冬青、杜英、棕榈、雪松、桂花、广玉兰等;中层灌木包括雀舌黄杨、金森女贞、红花檵木、栀子花、月季、茶梅、鸡爪槭、十大功劳等;下层草本包括麦冬

9、、马尼拉草等,通过乔灌草的合理搭配,丰富生物多样性。4 结论与讨论4.1 江夏城区的园林植物应用特点江夏城区应用的园林植物种类较少,总数不到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保育植物资源11726种的1/10。江夏城区应用的园林植物大多为木本植物。观花植物四季不均,冬季的观赏性一般较低。观果、观干植物较少;常绿植物多,落叶植物少。江夏城区应用的园林植物多数适应该地环境,生长良好,但也有少数适应性相对比较弱。4.2 江夏城区园林植物应用中存在的不足整个区域的植物绿地的规划落后于城市的发展。植物绿化一味的追求形式,致使效果不佳,而更适合自身的乡土树种没有得到更好地应用。城区植物绿化的程度不够完善,栽植形式、栽植

10、手法、修剪程度都存在着问题,绿化效果、档次、管理问题都显而易见,建筑周围绿化少,绿地结构不合理,区域绿地中乔木比例小,最终会导致绿地的生态作用相应的减弱。植物的配置过于形式,结构及其不合理,种类的配置不能因地制宜,配置趋同化严重,淡化了整个城区的个性。对引种植物和乡土植物的配置和推广的力度不够,没有形成自身的特色。4.3 进一步优化江夏城区园林植物应用的建议(1)加强绿地建设的规划,将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合理搭配。城市植被的绿化应该符合将城市园林化处理、城郊森林化的处理方式,遵循合理的生态和景观效益的原则,科学的制定相关的规划方案,做到效率最高,从而减少不必要的盲目。江夏区作为重点开发的地区,城

11、镇建设的发展是重要的方面,而城镇建设中绿化的建设也是十分重要的。具体在绿化的建设中要依照江夏区的人文、气候和城市的发展要素,在树种、遮荫、季节变化上实施相应的配置,做到因地制宜。(2)保持植物配置结构的稳定性和种类的多样性。江夏区的植被环境要考虑植物配置结构的稳定性.绿地和植被的选择要将生态建设、景观建设和经济因素综合的考虑,达到功能性和形式感的完美结合.在植物的配置过程中要采用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具体在植物的配置过程中采用:“同时”的原则:常绿植物、彩叶植物、珍惜植物同时到位。“三层次”的原则:乔木、灌木、地被三种植物分清层次。“三结合”的原则: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相结合;常规树种和珍稀树种相结

12、合;乡土植物和外来植物相结合。在选择植物进行配置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漫生的树种和速生植物树种的比例。(3)因地制宜,根据地域特色选择植物的配置。当地的水土气候、历史文化影响着城市的发展,而树种的选择也应适应当地的生态环境,这就要求适地适树,根据地域的条件选择不同的树种。江夏区的地域和气候条件是四季分明的,为了体现江夏区的地方特色,这就要求提供丰富的乡土植物进行配置。乡土的植物配置能够充分的体现地域的特色环境。具有地域特色的植物配置是符合地域环境的、适应当地文化内涵的,野生的植物资源是最适宜的配置,如侧柏、龙柏、紫荆、杜鹃、杜英、海桐等植物的配置,可以充分体现江夏区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4)重

13、视乡土树种,权衡乡土树种和引用树种之间的关系。乡土树种是重要的选择之一,它适应能力较强,适应当地气候的条件也很强,不会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生长起来也比较茂盛,对养护的需求不是特别的强烈,繁殖简单,这些条件促使其成为城市绿化的主体。乌桕作为武汉市的乡土树种,可以在江夏区广泛种植。乌桕不但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耐短期积水,耐干早瘠薄,且对毒气有较强的抗性,各种条件下均能生长。乌桕是一种观叶植物,春秋季叶色呈艳红色,非常美丽;且根、皮、叶均可入药,是一种非常好的经济树种。(5)将植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江夏园林建设相结合。在市政规划中,将园林作为主体而不是城市,在细节中改善生态问题。需充分利用现代城市规划中的生态概念“绿带”,将植物作为城市规划的主导,把原本的自然群落衔接起来,形成一個整体的生态绿带。参考文献:1陈宇靖.园林植物色彩应用分析j.现代园艺,2015(4):111.2蔡绍平.我国园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