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9-2020 年八年级物理考点归类训练 杠杆的动态平衡2019-2020 学年八年级物理考点归类训练杠杆的动态平衡考点一:根据力、力臂判断杠杆状态1. 若一根杠杆两端放有两截蜡烛,如图原来杠杆平衡,过一段时间后,蜡烛以相同的燃烧速度燃烧掉质量相同的一段,此时杠杆A. 仍保持平衡B. 左端下降C. 右端下降D. 无法判断2. 如图所示杠杆刚好在水平位置平衡。已知每个钩码质量相同,杠杆上的每格距离相同。在不增减钩码的情况下,若将两端钩码同时外移一格,将出现的现象是()A. 杠杆依然平衡B. 杠杆左端下降C. 杠杆右端下降D. 无法判断3. 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M形硬质轻杆可绕中间转轴O灵活转动
2、杆两端分别用细绳悬挂两个质量相等的重物。现保持平衡状态。用手使两个右端的重物略微下降一小段距离后再松手,能恢复到原来平衡位置的是()A. 只有甲B. 只有乙C. 甲和乙D. 都不能4. 工人师傅使用如图所示的剪刀修剪树枝时,常把手尽量远离剪刀轴O,这样做的目的是:()A. 增大阻力臂更省力;B. 减小阻力臂更省力;C. 增大动力臂更省力;D. 减小动力臂更省力。考点二:根据杠杆状态判断动力变化1. 在如图所示的杠杆中,OA=1.2 m, OB 0.5 m,物体的重力G=240N,拉力F与杠杆OA成 30°角,杠杆在拉力 F 的作用下处于水平平衡状态,杠杆自身的重力忽略不计,下列说法中
3、正确的是()A. 拉力 F 的力臂为B. 拉力 F 的大小为100NC. 此时杠杆为费力杠杆D. 拉力 F 从实线位置转到虚线位置时, F 的大小逐渐变小2. 如图所示,作用在杠杆一端且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将杠杆缓慢地由位置A经过B拉至位置C,在这个过程中动力F()A. 变大B. 变小C. 先变小后变大D. 先变大后变小3. 如图所示,杠杆自重忽略不计,用方向始终垂直于杠杆的动力F 将重物从A位置缓慢提升到B位置,则在这个过程中()A. 阻力臂一直变大B. 阻力臂先变大后变小C. 动力 F 保持不变D. 动力 F 先变小后变大A 处施加一竖直向上的力F,使箱体从图示4. 如图, O为拉杆式旅
4、行箱的轮轴,OA为拉杆。现在拉杆端点位置绕O点缓慢逆时针转至接近竖直位置。则力F 的大小(A. 一直变大B. 始终不变C. 一直变小D. 先变小后变大5. 如图所示,O为杠杆的支点,在杠杆的右端挂一重为G的物体,第一次在力F1 的作用下,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第二次在力F2的作用下,杠杆仍在原位置保持平衡。则(A.B.C.D.6. 如图所示,用一个可以绕点转动的硬杆提升重物,若在提升重物的过程中动力始终垂直硬棒,则在如(硬杆重力忽略不计):A. 变大B.变小C. 保持不变D.先变大后变小7. 重为 G 的均匀木棒竖直悬于O点,在其下端施一水平拉力F,让棒缓慢匀速转到图中虚线所示位置。在转动的过程
5、中()A. 动力臂逐渐变大C. 动力和动力臂的乘积逐渐变大B. 阻力臂逐渐变小D. 阻力和阻力臂的乘积逐渐减小8. 如图所示,一根粗细均匀的铁棒AB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现用力F 将铁棒从水平地面拉至竖直立起. 在这个过程中,力F作用在 B端且始终与铁棒垂直. 则力F的变化情况为( )A. 逐渐变大B. 逐渐变小C. 保持不变D. 先变小后变大9. 如图是过去农村用的舂米工具的结构示意图,它是应用杠杆平衡原理进行工作的。图中O为固定转轴,杆右侧的A端连接着石球,脚踏杆左侧B 端可以使石球升高到P处,放开脚,石球会落下击打稻谷。假定在石球从最低点升起到P 处的过程中,每个位置杆都处于平衡状态,若脚用
6、力F,并且方向始终竖直向下,则()A. 力 F 的大小始终不变B. 力 F先变大后变小C. 力 F 和它的力臂的乘积始终不变D. 力 F和它的力臂的乘积先变小后变大10. 如图所示,为一可绕O点转动的杠杆,在A端通过绳作用一竖直向下的拉力F使杠杆平衡,此时AB部分水平,保持重物静止不动,而使绳绕A点从如图所示的位置沿图中的虚线CD转动,则A. 顺时针转, F 先变小后变大,F与对应力臂的乘积不变B. 顺时针转, F先变小后变大,F与对应力臂的乘积先变小后变大C. 逆时针转, F 逐渐变大, F 与对应力臂的乘积逐渐变大D. 逆时针转, F先变小后变大,F与对应力臂的乘积先变小后变大11. 如图
7、所示,OA是一杠杆,AB是不可伸长的细绳,CD是圆心在A点的一段圆弧形支架。将绳端点B由 C向 D 移动过程中,则细绳AB 所受拉力的大小会()C. 先变大后变小D. 先变小后变大12. 如图所示,O为杠杆的支点,杠杆右端挂有重为G的物体,杠杆在力F1 的作用下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用力F2代替力F1 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A.B.C.D.33 / 2413. 密度均匀的直尺放在水平桌面上,尺子伸出桌面部分A.B. 5 NC. 10 ND. 无法确定14. 如图为吊车的工作示意图。利用伸缩撑杆可使吊臂绕O点转动;伸缩撑杆为圆弧状,伸缩撑杆对吊臂的支持力始终与吊臂垂直。下列
8、关于这个吊车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CB是全尺长的1/3 ,当 B 端挂上5N的物体时,直尺的A端刚好没有翘起。如图,则此直尺受到的重力是(A. 吊臂是一个省力杠杆B. 使用这种吊车, 好处是可以少做功C. 匀速顶起吊臂的过程中, 伸缩撑杆的支持力大小保持不变D. 匀速顶起吊臂的过程中, 伸缩撑杆的支持力渐渐变小15. 用图中的杠杆提升重物,施加在A端的拉力始终竖直向下,将物体缓慢的移动一定高度,在此过程中F的大小变化情况()A. 逐渐变小B. 保持不变C. 逐渐变大D. 无法判断16. 如图所示,AOB为一根杠杆,O为支点,杠杆自重不计,且AO=BO,在杠杆右侧A处挂一个重为G的物体,当AO段
9、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在B端需施加的最小力为Fl;当B0 段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加在B端的最小力为F2,则()A.B.C.D. 无法比较17. 如图所示,一较重的光滑长直均匀杆AB, A端支在墙角处不动,开始时小张用肩膀在距B端较近的P处扛起AB杆,此后小张持原有站姿,向左缓慢移动,使AB杆逐渐竖起。在竖起AB杆的过程中,小张的肩膀对杆的作用力()A. 越来越小B. 越来越大C. 一直不变D. 先增大后减小18. 用图示装置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保持左侧的钩码个数和位置不变,使右侧弹簧测力计的作用点A固定,改变测力计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动力臂L 也随之改变,所作出的“ ”图象和“ ”图象中,正确的是19
10、. 如图所示,轻质杠杆的中点悬挂有重为60N的物体,在A端施加一竖直向上的力F,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则力 F 的大小是。 保持 F 的方向不变,将杠杆从A位置匀速提升到B位置的过程中,力F将 杠杆。20. 如图所示,OB为一轻质杠杆,O为支点,将重30N的物体悬挂在B点,当杠A点至少需加 N的拉力 如保持拉力的方向不变,使杠杆缓慢上升,则拉力 (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1. 如图所示,重力为G的均匀木棒竖直悬于O点在其下端施一个始终垂直于棒的拉力F,让棒缓慢转到,阻力臂,动力 F。 ( 选填“变大”)考点一:根据力、力臂判断杠杆状态1. 若一根杠杆两端放有两截蜡烛,如图原来杠杆平
11、衡,过一段时间后,蜡烛以相同的燃烧速度燃烧掉质量相同的一段,此时杠杆2019-2020 学年八年级物理考点归类训练杠杆的动态平衡参考答案A. 仍保持平衡B. 左端下降C. 右端下降D. 无法判断【答案】B【解析】(1 )由图可知,GALA=GBLB, LA< LB;( 2)蜡烛燃烧速度相同,过一段时间后,蜡烛减少的质量m相同,减少的重力G相同,左边(GA-G)LA=GALA-GLA,右边(GB-G)LB=GBLB- GLB,因为GALA=GBLB,G相同,LA< LB,所以GALA- GLA> GBLB- GLB即:左边力与力臂的乘积大于右边力与力臂的乘积,杠杆不再平衡,左端
12、下沉。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2. 如图所示杠杆刚好在水平位置平衡。已知每个钩码质量相同,杠杆上的每格距离相同。在不增减钩码的情况下,若将两端钩码同时外移一格,将出现的现象是()A. 杠杆依然平衡CB. 杠杆左端下降C. 杠杆右端下降D. 无法判断【解析】解:设杠杆的分度值为L,一个钩码的重为G原来3G× 5L=5G× 3L;若将两端钩码同时外移一格,左边=3G× 6L=18GL,右边=5G× 4L=20GL,左边右边,杠杆右边下沉。故选:C。3. 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M形硬质轻杆可绕中间转轴O灵活转动杆两端分别用细绳悬挂两个质量相等的重物。现保持平
13、衡状态。用手使两个右端的重物略微下降一小段距离后再松手,能恢复到原来平衡位置的是()A. 只有甲B. 只有乙C. 甲和乙D. 都不能【答案】B【解析】解:如图所示的甲乙M形硬质轻杆,处于保持平衡状态。由于悬挂的两个重物质量相等,则作用在M形硬质轻杆两端的上的拉力相等,则杠杆示意图分别如下图:甲硬质轻杆,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GL1=GL2,则:L1=L2;乙硬质轻杆,同理可得:GL3=GL4,则:L3=L4;用手使两个右端的重物略微下降一小段距离后,则杠杆示意图分别如下图:L1 <L1,L2>L2,则:GL1<GL2,所以,甲杆右端的重物继续下降,则不能恢复到原来平衡位置。乙
14、硬质轻杆,L3>L3, L4<L4,则:GL3>GL4,所以,乙杆左端的重物会下降,则能恢复到原来平衡位置。故选:B。做出杠杆示意图,根据力臂的变化得出力与力臂的乘积的变化,然后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分析即可判断是否恢复到原来平衡位置。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杠杆平衡条件的了解和掌握,判断力臂变化是本题的关键。A. 增大阻力臂更省力;B. 减小阻力臂更省力;D. 减小动力臂更省力。4. 工人师傅使用如图所示的剪刀修剪树枝时,常把手尽量远离剪刀轴O,这样做的目的是:()C. 增大动力臂更省力;【答案】C【解析】解:图中剪刀在使用过程中,阻力和阻力臂一定,双手越靠近剪刀柄的末端,动力臂越长,
15、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 1=F2l 2可知,动力臂越长,越省力。所以把双手尽量往剪刀柄的末端靠近,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增大动力臂,省力。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考点二:根据杠杆状态判断动力变化1. 在如图所示的杠杆中,OA=1.2 m, OB 0.5 m,物体的重力G=240N,拉力F与杠杆OA成 30°角,杠杆在拉力 F 的作用下处于水平平衡状态,杠杆自身的重力忽略不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拉力F 的力臂为B. 拉力F 的大小为100NC. 此时杠杆为费力杠杆D. 拉力 F 从实线位置转到虚线位置时, F 的大小逐渐变小A. F1 的力臂如图所示:则,故A错误;B. 若
16、使杠杆在如图所示位置平衡,由F1L1=G? OB得,故 B错误;C. 由A分析知,动力臂为0.6 m,阻力臂为0.5 m,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动力小于阻力,为省力杠杆,故C错误;D. F1 的方向从图示位置转到虚线所示的位置的过程中,阻力乘以阻力臂没变,动力臂变大,F1 逐渐变小,故 D 正确。故选D。2. 如图所示,作用在杠杆一端且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将杠杆缓慢地由位置A经过B拉至位置C,在这个过程中动力F()A. 变大B. 变小C. 先变小后变大D. 先变大后变小【答案】D【解析】由图示可知,将杠杆缓慢地由位置A拉到位置B 的过程中,动力臂不变,阻力不变,阻力臂变大,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
17、=F2L2可知,动力变大;由图示可知,在杠杆有OB位置缓慢转到OC位置的过程中,阻力不变,动力臂不变,阻力臂变小,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动力变小;由此可见,将杠杆缓慢地由位置A拉至位置C的过程中,动力先变大后变小,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3. 如图所示,杠杆自重忽略不计,用方向始终垂直于杠杆的动力F 将重物从A 位置缓慢提升到B 位置,则在这个过程中()A. 阻力臂一直变大B. 阻力臂先变大后变小C. 动力F 保持不变D. 动力F 先变小后变大BA位置缓慢提升到B位置,如图所示:AB. 由图可知,当杠杆在水平位置时,阻力的力臂最大,所以阻力臂先变大后变小,故A不正确,B正
18、确;CD. 由于动力F 方向始终垂直于杠杆,所以动力臂长度为杠杆的长且大小不变;由于阻力大小不变(等于物重),而阻力臂先变大后变小,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 L1 =F2L2可知,杠杆转动的过程中动力先变大、后变小,故 CD不正确。故选B。4. 如图,O为拉杆式旅行箱的轮轴,OA为拉杆。现在拉杆端点A处施加一竖直向上的力F,使箱体从图示位置绕 O点缓慢逆时针转至接近竖直位置。则力F 的大小()A. 一直变大B. 始终不变C. 一直变小D. 先变小后变大O 点缓慢逆时针转至接近竖直位置时,箱子的重力不变,即阻力不变,阻力臂逐渐减小。由于在拉杆端点A处施加一竖直向上的力F,则动力臂逐渐减小。由于阻力和
19、动力的作用点不变,根据几何知识可知:动力臂与阻力臂的比值不变,所以,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知,要使力F的大小保持不变。故选:B。5. 如图所示,O为杠杆的支点,在杠杆的右端挂一重为G的物体,第一次在力F1的作用下,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第二次在力F2的作用下,杠杆仍在原位置保持平衡。则()A.B.C.D.【答案】A【解析】解:第一次在力F1 的作用下,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F1 的力臂为O到F1作用点的杆长L1,重物拉力的力臂为L2,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1? L1=G? L2,由图可知:L1< L2,所以F1> G;第二次在力F2的作用下,杠杆仍在原位置保持平衡时,
20、F2的力臂为L1(如上图),由图知力臂L1 <L1,为使杠杆仍在图中位置保持平衡,因重力 G和阻力臂L2均不发生变化,又F2的力臂L1<L1,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F2> F1;所以F2> F1> G,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6. 如图所示,用一个可以绕点转动的硬杆提升重物,若在提升重物的过程中动力始终垂直硬棒,则在如图所示的过程中,动力(硬杆重力忽略不计):A. 变大B. 变小C. 保持不变D. 先变大后变小【答案】B【解析】将杠杆缓慢地由位置A拉到位置B,动力臂L1不变,阻力F2不变,阻力臂L2在水平位置时最大,后变小,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变小,故B
21、正确,ACD错误。故选B。7. 重为 G 的均匀木棒竖直悬于O点,在其下端施一水平拉力F,让棒缓慢匀速转到图中虚线所示位置。在转动的过程中()A. 动力臂逐渐变大B. 阻力臂逐渐变小C. 动力和动力臂的乘积逐渐变大D. 阻力和阻力臂的乘积逐渐减小【答案】C【解析】A. 当硬棒在竖直位置时,F 的力臂是杠杆的长度,且力臂最长,当杠杆转过后,力与杠杆不再垂直,所以动力臂变小,故A错误;8. 杠杆在转动的过程中符合杠杆平衡的条件,即阻力为硬棒的重力,大小不变,硬棒在竖直位置时,重力的力臂为0,转过角后,重力力臂(阻力臂 )逐渐增大,故B错误;CD. 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可得,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增大,故
22、动力动力臂的乘积也逐渐变大,故C正确,D错误。故选C。8. 如图所示,一根粗细均匀的铁棒AB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现用力F 将铁棒从水平地面拉至竖直立起. 在这个过程中,力F作用在 B端且始终与铁棒垂直. 则力F的变化情况为( )A. 逐渐变大B. 逐渐变小C. 保持不变D. 先变小后变大【答案】B【解析】如图所示:在抬起的过程中,阻力F2不变,F 与铁棒始终垂直,以动力臂L1不变,由于铁棒的位置的变化,导致了阻力F2的阻力臂L2在变小,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F1L1=F2L2,可知,L1、 F2都不变,L2变小,所以F也在变小,故B 正确。故选B。9. 如图是过去农村用的舂米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23、它是应用杠杆平衡原理进行工作的。图中O为固定转轴,杆右侧的A端连接着石球,脚踏杆左侧B 端可以使石球升高到P处,放开脚,石球会落下击打稻谷。假定在石球从最低点升起到P 处的过程中,每个位置杆都处于平衡状态,若脚用力F,并且方向始终竖直向下,则()A. 力F 的大小始终不变B. 力F先变大后变小C. 力F 和它的力臂的乘积始终不变D. 力F和它的力臂的乘积先变小后变大【答案】A【解析】由力臂的定义可知,动力臂L1=0Bcos,阻力臂L2=OAcos ,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得:F× 0Bcos =G× OAcos,因为OA、 OB的长度不变,cos =cos(与为
24、对顶角),石球受到的重力G保持不变,所以动力F的大小保持不变。又因为动力F 大小不变,cos先变大后变小,所以动力F 和它的力臂的乘积先变大后变小。由上叙述可知选项A正确,BCD错误。故选A。10. 如图所示,为一可绕O点转动的杠杆,在A端通过绳作用一竖直向下的拉力F使杠杆平衡,此时AB部分水平,保持重物静止不动,而使绳绕A点从如图所示的位置沿图中的虚线CD转动,则A. 顺时针转,F 先变小后变大,F与对应力臂的乘积不变B. 顺时针转,F先变小后变大,F与对应力臂的乘积先变小后变大C. 逆时针转, F 逐渐变大, F 与对应力臂的乘积逐渐变大D. 逆时针转,F先变小后变大,F与对应力臂的乘积先
25、变小后变大【答案】A【解析】如图,连接OA,此时OA是最长动力臂;已知阻力(物重)不变,阻力臂不变;由杠杆的平衡条件:F 动 L 动 =F 阻 L 阻 ,知:在 F 阻 L 阻 不变的情况下,F 与对应力臂的乘积不变,动力臂越长越省力;因此以OA为动力臂时,动力F 最小;由图可知:当绳从图示位置沿顺时针方向旋转时,力F 先变小后变大。沿逆时针方向旋转时,力F 变大。所以选项BCD错误,A正确。故选A。11. 如图所示,OA是一杠杆,AB是不可伸长的细绳,CD是圆心在A点的一段圆弧形支架。将绳端点B由 C向 D 移动过程中,则细绳AB 所受拉力的大小会()A. 逐渐变大B. 保持不变C. 先变大
26、后变小D. 先变小后变大【答案】D【解析】由题意可知, 在圆环转动中, A的位置保持不变, 故杠杆始终处于平衡状态;因为重力与重力的力臂的乘积不变, 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可得, 动力臂越大, 动力会越小, AB 垂直与OA位置时 , 力臂最大, 动力最小, 所以从C 端移动到D 端的过程中, 动力会由大到小, 再由小到大,即先变小后变大,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12. 如图所示,O为杠杆的支点,杠杆右端挂有重为G的物体,杠杆在力F1 的作用下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用力F2代替力F1 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A.B.C.D.【答案】A【解析】AB. 设动力臂为L2,杠杆长
27、为L(即阻力臂为L);由图可知,F2与杠杆垂直,因此其力臂为最长的动力臂,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F2为最小的动力,则Fl> F2,故 A正确,B错误;CD. 用力F2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时,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2? L2=G? L,由图知L2< L,所以F2> G;故C错误;因为Fl> F2, F2> G,所以Fl> F2> G,故 D错误。故选A.13. 密度均匀的直尺放在水平桌面上,尺子伸出桌面部分CB是全尺长的1/3 ,当B 端挂上5N的物体时,直尺的A端刚好没有翘起。如图,则此直尺受到的重力是()A.B. 5 NC. 10 ND. 无法确定由
28、题知,直尺G是密度均匀的,其重心在直尺的中点O,所挂重物G, LCB= LAB, LCA= LAB, LOC= LAB- LAB= LAB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得:G× LOC=G×LCB,即:G×LAB=5N× LAB,解得:G=10N;故选:C。14. 如图为吊车的工作示意图。利用伸缩撑杆可使吊臂绕O点转动;伸缩撑杆为圆弧状,伸缩撑杆对吊臂的支持力始终与吊臂垂直。下列关于这个吊车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吊臂是一个省力杠杆B. 使用这种吊车, 好处是可以少做功C. 匀速顶起吊臂的过程中, 伸缩撑杆的支持力大小保持不变D. 匀速顶起吊臂的过程中, 伸缩撑杆
29、的支持力渐渐变小【答案】D【解析】A. 吊臂是一个费力杠杆,故A错误;B. 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故B错误;CD. 匀速顶起吊臂的过程中,重物的阻力臂逐渐变小,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伸缩撑杆的支持力渐渐变小,故 C 错误,D 正确。故选D。15. 用图中的杠杆提升重物,施加在A端的拉力始终竖直向下,将物体缓慢的移动一定高度,在此过程中F的大小变化情况()A. 逐渐变小B. 保持不变C. 逐渐变大D. 无法判断【答案】B【解析】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如图中由几何关系可知:L1 与L2 之比始终等于两边的杆长之比,即两力臂之比是常数;,即 F 为定值,故不论杆怎样变换位置,力 F 都是不变的,故B
30、正确,ACD错误。故选B。16. 如图所示,AOB为一根杠杆,O为支点,杠杆自重不计,且AO=BO,在杠杆右侧A处挂一个重为G的物体,当AO段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在B端需施加的最小力为Fl;当B0 段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加在B端的最小力为F2,则()A.B.C.D. 无法比较【答案】A【解析】如图所示:在 B 端施加最小的力,力的方向与杠杆垂直,为动力臂;当OB段在水平位置平衡时,阻力臂为,;,则,故,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17. 如图所示,一较重的光滑长直均匀杆AB, A端支在墙角处不动,开始时小张用肩膀在距B端较近的P处扛起AB杆,此后小张持原有站姿,向左缓慢移动,使AB杆逐渐竖起。在
31、竖起AB杆的过程中,小张的肩膀对杆的作用力()A. 越来越小B. 越来越大C. 一直不变D. 先增大后减小【答案】D【解析】解:下面图 1 中, O为支点,G为均匀杆AB的重力,作用点在其中心,小张的肩膀对杆的作用力为动力F, OP为动力臂,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F 动 L 动 =GL阻 ,则 F 动 = × G ,开始时,动力臂为OP,阻力臂为OH, OP> OH,则由可知F 动 < G;由题意可知,扛起AB杆过程中,小张保持原有站姿,向左缓慢移动(动力作用点也向左移动),使AB杆逐渐竖起,图 2 中,在AB杆逐渐竖起的过程中,当动力臂为OD,阻力臂为OC, OD=OC
32、,由知,F动 =G;图 3 中,在AB杆逐渐竖起的过程中,当动力臂为OB,阻力臂为OE, OB> OE,由知,F 动 < G;故小张的肩膀对杆的作用力先增大后减小,只有D正确。故选:D。分别分析使AB杆逐渐竖起的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变化关系,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分析动力与AB重力的关系大小。本题考查杠杆的平衡条件的运用,难点是在这个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都在变化。18. 用图示装置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保持左侧的钩码个数和位置不变,使右侧弹簧测力计的作用点A固定,改变测力计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动力臂L 也随之改变,所作出的“ ”图象和“ ”图象中,正确的是CA. 由实验装置图可知:当夹角等于 90 °时,动力臂最大,动力最小;当拉力 F 的方向由水平向从0°到90°到0°,F 对应的动力臂是先变大再变小,则动力F 是A错误;B. 当角等于90°时,动力臂最大,动力最小但不为零,故B 错误;CD.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L=F2L2可得:,由于F2、 L2不变,则F和 L成反比,故C正确,D错误。C。19. 如图所示,轻质杠杆的中点悬挂有重为60N的物体,在A端施加一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灌云教育城域网培训教材
- 女性健康怀孕医学科普
- 急诊科护士工作总结模版
- 小儿斜视全麻术后护理
- 2024二年级上黄山奇石教学设计
- 4曹冲称象 课件
- 医学研究生文献阅读汇报
- 三年级下册《体验下排键》教学设计
- 面试技巧培训课件
- 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生涯发展展示
- 福州市历史建筑保护管理办法(试行)
- JHA及SCL风险评价方法讲解(参考)
- DB11T 1933-2021 人乳库建立与运行规范
- 1.3.1动量守恒定律课件(共13张PPT)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授权委托书(用电)
- 白黑白装饰画欣赏黑白装饰画的特点黑白装饰画的表现形式黑白装饰 bb
-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全文解读ppt课件
- 调度指挥与统计分析课程教学设计
- 常暗之厢(7规则-简体修正)
- 终端塔基础预偏值(抬高值)计算表格
- 海外医疗服务委托合同协议书范本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