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学与胚胎学_石小玉、张垒_实验指导(麻醉、口腔、影像、检验、临床药学等专业)_第1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_石小玉、张垒_实验指导(麻醉、口腔、影像、检验、临床药学等专业)_第2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_石小玉、张垒_实验指导(麻醉、口腔、影像、检验、临床药学等专业)_第3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_石小玉、张垒_实验指导(麻醉、口腔、影像、检验、临床药学等专业)_第4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_石小玉、张垒_实验指导(麻醉、口腔、影像、检验、临床药学等专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hu s实验室规则2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3一般制片过程5观察切片的注意事项6实验一上皮组织8实验二疏松结缔组织、软骨、骨 10实验三肌组织、神经组织13实验四循环系统、免疫系统17实验五消化管、消化腺20实验六呼吸系统、泌尿系统24实验七内分泌系统、男性生殖系统27实验八女性生殖系统31冃u s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指导的修订是为了适应我国高等医学 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耍。是以国家教委制定的医学专业(五年制)组 织学与胚胎学课程基本要求为依据并结合教学实际情况而编写的 实验教材。涉及到人体各系统的器官组成以及它们的组织结构特点。 在教学方法上主要通过学生自己观察切片,每次实验课都配有与实 验内容相

2、关的多媒体讲解、电镜图片及教学模型等,以期获得更好 的实验教学效果。本实验指导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三基能力(基本理论、基本知 识和基本技能)方面起指南作用。同时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严谨的学风和科学态度方面起重要作用。木实验指导的实验选题设8项,供麻醉、口腔、影像、检验、临床药学等专业用。实验室规则1. 实验课前应预习实验指导及相关教材,了解该次实验内容、目的耍求和操作,以便 实验效果更佳。2. 按时参加实验,不得迟到、早退,不随意请假。上实验课要穿工作衣,按号入座。 认真观察切片,可以小声讨论问题,但不能大声喰哗,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有疑问 请举手向教师示意。3

3、. 实验课要带实验指导、课本、实验报告等。作业应按要求课堂或课后独立完成。4. 实验时每人一盒组织切片,看一张拿岀一张,用后立即按号插回原处。组织切片一 般为苏木紫一伊红(iie)染色,细胞核呈紫兰色,细胞质呈红色。5. 显微镜属于贵重教学仪器,要注意保护。搬动时要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朋,置于 胸前,稳拿轻放。不得随意拆卸零件。未经教师允许,不得使用他人的显微镜。擦拭镜面 必须用擦镜纸或绸子。如有损坏,应立即报告带教教师。6. 实验结束时,要把切片盒放回原处,绝对不能带出实验室。显微镜罩好防尘罩放于 指定位置。每次实验后,值日生打扫卫生,并关好水电及门窗。7. 实验课的学习态度,课堂作业,实验

4、器材爱护等方面,作为实验课平时成绩的依据。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一)普通光学显微镜(光镜)的结构1. 机械部分:主要包括镜座、镜柱、镜臂、调节器(粗细升降螺旋)、物镜转换器、 镜台(载物台)、夹片器、标本移动器(前后左右推进器)。(图1)2. 光学部分:主要包括反光镜、聚光锐、光圈(虹彩)、目镜和物镜、物锐分低倍镜、 高倍镜和汕镜。(二)普通光学显微镜使用方法:1. 拿显微镜时,应以右手握锐臂,左手托镜朋,放置时动作要轻。2. 观察时,显微镜应放于身体的正前方,以便观察。3. 调节光线时,首先旋转物镜转换器,将低倍镜对准镜台孔。上升聚光镜,打开光圈, 将反光镜的凹面对向光源,使光线射

5、入镜筒内;从目镜观察,调节反光镜的方向,以求得 到最明亮的视野。4. 将玻片标本(注意盖玻片向上!)置于镜台上,用夹片器固定。把标本移至镜台孔 屮心,转动粗螺旋,使载物台上升,靠近物镜。从目镜观察,调节粗螺旋,使载物台徐徐 下降,直到视野中出现标木的物像为止,再调节细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调节粗细螺旋用 左手,调节推进器用右手。5. 如需要换用高倍镜观察,则把要观察的部分移到视野中央,转动物镜转换器,使高 倍物镜对准标本;然后-面从目镜观察,一面小心地调节细螺旋,以得到清晰的物像。6. 离开座位时,将显微镜置于离实验台边15cm以上处。7. 实验完毕时,将切片标木放回原处,擦净显微镜;将物镜转离

6、镜台孔。(三)显微镜下的长度单位:lmin (毫米)=10um3 (微米)=106nm (纳米) 正常红细胞直径二7. 5微米(四)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倍数x物镜倍数(五)显微镜对光要点:反光镜对正,聚光镜升高,光圈打开,物镜i古i定好。一般制片过程常用切片制作过程:一、冃的和要求:初步了解一般组织切片的棊木制作过程。二、方法:教学录像或器材陈列,分纽示教。三、内容:一般石蜡切片制片过程。1. 取标本:材料要新鲜。2. 固定:常用10%福尔马林。3. 流水冲洗。4. 去水:50%70%80%90%95%100%酒精。5. 透明:常用二甲苯。6. 包埋:用石蜡。7. 切片:厚约610微米。8.

7、 贴附:用蛋白甘油。9. 染色:二甲苯去骑,纯酒精,90%80%70%50%酒精,水洗,苏木粹 染色(紫色),1%盐酸分化,水洗,伊红染色,50%70%90%95%100%酒精脱 水。二甲苯透明。10. 封藏:加盖玻片,用加拿大树胶封片。观察切片的注意事项同学们在镜下所见的结构有吋与理论不完全一致,甚至每个同学所见的相同的切片标 本都不完全一样,英原因主要有下面儿方面,这是同学们观察标本时必须注意的。(一)人工伪像的产牛活细胞或纟fl织在制片过程屮会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如脂肪细胞内脂滴被溶解示形成 空泡,细胞脱水后皴缩变形现彖,以及组织结构z间的裂隙和染料残渣、刀痕、气泡等都 属于人工伪像,观

8、察吋注意加以区别。(二)取材时组织和细胞牛.理状态的不同也会产牛不同的图像。如杯状细胞充满分泌物 时细胞顶端膨人如杯形;当分泌物排空时,细胞变成柱状。(三)切面和立体的关系组织学切片标木甚薄,同学们观察时必须时刻想到,切片标木上所见的图像只是该结 构的一个平面,不是整体结构。故观察标本时要把镜下所见的结构同整体相联系,正确理 解局部与整体、平血与立体、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综合平血、局部的所见现象理解所观察 结构的立体构筑(见下图)。图2.管形结构的不同切面示意图(四)正确理解染色与显示微细结构的关系染色的目的是为了分辨不同的微细结构,但目前尚无一种染色法可同时显示出细胞内 部的所有结构。因此,在

9、观察标本时应了解其染色方法,才能理解不同染色方法所观察结 构的改变。如1e染色只能显示胶原纤维、弹性纤维,而不能显示网状纤维,而镀银法只能 显示网状纤维而不能显示其它两种纤维。所以,常常要观察不同染色法的切片,才能了解 组织或器官的全貌。因此,观察标本时,不要只注意染色深浅,或不同结构的颜色差异, 而应掌握组织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才是主要的。(五)观察标本的顺序观察标本时,首先肉眼观察,了解所观察的组织是实质性器官还是空腔性器官。实质 性器官一般从表而开始观察,而空腔性器官从腔而开始观察。然后用低倍镜观察,低倍镜 视野广、明亮、图像清晰,易于辨认器官的一般结构和特征,同时便于分辨器官的各个部 分

10、和寻找特殊结构,应尽快熟练掌握应用低倍镜观察组织器官全貌的能力。若需详细观察 切片某种结构的微细形态,可将该结构移入视野中心,转换高倍镜进行观察。高倍镜多用 于观察细胞的微细结构,但帘川的是高倍镜和低倍镜交替使丿ij,才能全面观察和掌握纽织 和器官的形态结构特点。实验项目实验一上皮组织一、【学习目的要求】(-)掌握单层柱状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复层扁平上皮的特点。(-)熟悉单层立方上皮、上皮的特点。(三)认识单层扁平上皮的特点。(四)了解腺上皮的形态结构。二、【实验教学内容】(一)多媒体教学1. 单层扁平上皮的形态结构。2. 单层立方上皮的形态结构。3. 单层柱状上皮的形态结构。4. 假复

11、层纤毛柱状上皮的形态结构。5. 复层扁平上皮的形态结构。6. 上皮的形态结构。(二)切片观察1. 单层立方上皮(19号he染色)观察内容:低倍:可见人小不等,内含红色均质胶体的滤泡,观察组成滤泡壁的上皮。高倍:滤泡壁的上皮为单层立方上皮,细胞的垂直切血高和宽大致和等,核圆形,位 于细胞中央。注意区别上皮细胞的游离面和基底面。2. 单层柱状上皮(30号he染色)观察内容:低倍:可见胆囊壁向囊腔的一-面1叫凸不平,形成许多皱褶,其表面覆盖一层着色较深 的结构,即单层柱状上皮。高倍:上皮为一层呈柱状的细胞纽成,排列紧密,核染成紫兰色,椭圆形,靠近细胞 的基底部,核的长轴与基底血利垂玄。胞浆染成淡红色

12、。注意区分游离面和基底面。3.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33号he染色)观察内容:低倍:管壁内表血有一层着色较深的结构,即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高倍:上皮由单层细胞组成,基底端均附于基膜,此种上皮rti柱状上皮、梭形细胞和 锥体形细胞等组成,因细胞高矮不等,核的位置高低不齐,从垂肓切面看,易谋认为复层 上皮,较高的柱状细胞游离而有密集的纤毛,柱状细胞之间夹杂有少许色浅的杯状细胞。4. 复层扁平上皮(21号he染色)观察内容:低倍:食管管腔不规则,找到紧靠腔面的上皮,此种上皮为上皮中最厚的一种,上皮 游离面较平整,基底面呈波纹状。高倍:上皮层由多层细胞纟fl成,细胞形状不一,紧贴基膜的一层细胞为低柱状

13、,核椭 圆形,染色深,位于基底部,中层为多层多边形细胞,核圆,位于中央,接近表面的细胞 渐变为梭形或扁平状。5. 变移上皮(36号he染色)观察内容:低倍:膀胱粘膜有许多皱襲,在其腔面找到覆盖的上皮,此上皮为复层上皮。高倍:上皮由多层细胞组成,表层细胞较大,为宽立方形,冇时冇两个核,靠近游离 面的胞质染色较深,中层细胞呈多边形或梨形,基层细胞较小,矮柱状或立方形。(三)示教切片1. 单层扁平上皮(he染色)观察内容:低倍:在切片染色较深的外部(皮质)找到圆球形结构(血管球),此球周围冇一裂隙, 裂隙外围有一层单层扁平上皮。高倍:上皮很薄,由一层扁平细胞组成,核椭圆形,较扁,核所在部位细胞略厚,

14、细 胞浆很少,细胞界限不清。2. 腺上皮(he染色)低倍:在食管上皮组织深面的结缔组织内可见上皮细胞围成的囊泡状腺泡,冇时可见 腺泡有导管连通食管管腔。(四)电镜图片1. 小鼠小肠上皮细胞电镜像:示微绒毛与细胞连接。2. 大鼠输卵管上皮细胞纤毛电镜像:示纤毛横切和纵切。三、【复习思考题】(一)上皮组织的一般特点及功能。(-)被覆上皮的分类及各类上皮的分布。(三)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四)名词解釋:嗜酸性、嗜碱性四、【专业英语词】1. epithelial tissue 上皮组织2. endothelium内皮3. mesothelium 间皮4. mi crovi1lus微绒毛5. ciliu

15、m 纤毛6. basement membrane 基膜7. desmosome 桥粒8. junction complex 连接复合体9. serous gland 浆液性腺10mucous gland粘液性腺实验二 疏松结缔组织、软骨、骨一、【学习目的要求】(一)掌握疏松结缔组织四种主要细胞及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形态结构特征。(-)掌握骨组织的一般结构及密质骨中骨板的排列特点。(三)熟悉结缔组织切片的形态结构特征。(四)熟悉透明软骨的基木结构。(五)了解脂肪组织的形态结构特征。(六)了解纤维软骨和弹性软骨的形态结构特征。二、【实验教学内容】(一)多媒体教学1. 疏松结缔组织的形态结构。2. 脂

16、肪组织的形态结构。3. 透明软骨、纤维软骨、弹性软骨的形态结构。4. 骨磨片的形态结构。(二)切片观察1. 疏松结缔组织铺片(2号 苏木精、伊红、台盼蓝、地衣红染色) 观察内容:肉眼:见铺片呈紫红色,选择铺得较薄而均匀的区域观察。低倍:可见纤维纵横交错,排列疏松。粉红色的带状纤维为胶原纤维。紫色细丝为弹 性纤维。纤维z间分布冇许多细胞。高倍:(1)胶原纤维 排列成束,粗细不等,波浪形互相交织,呈粉红色。(2)弹性纤维 多单根走行,细丝状,末端有弯曲或分支,折光性强,染成紫红色。(3)成纤维细胞数量较多,胞体大,不规则,细胞界限不清范,胞质弱嗜碱性,染 色很浅。胞核椭圆形,染色浅,核仁明显。(4

17、)巨噬细胞 胞体不规则或圆形。胞核小而圆,染色深。胞质丰富,呈嗜酸性。胞 质内可见被吞噬的大小不等、分布不均的蓝色的台盼蓝颗粒。2. 结缔组织切片(46号he染色)观察内容:肉眼:表面染色较深部分为表皮,下方红色部分为真皮与疏松的皮下组织。低倍:先找到真皮,主要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可分为乳头层和网织层。(1) 乳头层:为凸向表皮底部的结缔纟fl织,纤维较细密,呈乳头状。(2) 网织层:在乳头层的下方,较厚,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3) 皮下组织:在真皮深部,由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构成。高倍:致密结缔组织胶原纤维集成粗细不等的朿,并交织成致密的网,可见纤维束的 各种切面,细胞成分相对较少,多为成

18、纤维细胞和纤维细胞。弹性纤维不易区分。3. 脂肪组织(46号he染色)观察内容:肉眼:表面染色较深部分为表皮,其下方浅红色为真皮,再下方的部分为皮下组织。低倍:在真皮下方的皮下组织内可见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高倍:脂肪纽织由大量脂肪细胞堆积在一起,形成脂肪小叶,其间隔以疏松结缔纽织。 脂肪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密集存在时则为多边形。细胞质呈空泡状,胞核常被挤在周边, 呈半刀形,着色深。4. 透明软骨(33号he染色)观察内容:肉眼:管壁中央染成紫蓝色的部分为透明软骨。低倍:软骨的表面有一层致密结缔纟r织构成的软骨膜,软骨膜分内、外两层:外层纤 维多、细胞少;内层则相反。深部为软骨组织。软骨边缘

19、的软骨细胞小r扁圆。软骨深部 的软骨细胞体积较大,多成群分布,称同源细胞群。高倍:软骨基质呈均质状,弱嗜碱性,染成淡蓝色,软骨陷窝周围的基质嗜碱性强, 染色深为软骨囊。软骨细胞位于软骨陷窝内,大小不一,胞质弱嗜碱性,其小常见到12 个空泡,由于细胞收缩,细胞与软骨囊之间常有空隙。5. 骨磨片(3号he染色)观察内容:低倍:(1) 外环骨板 在骨的外表面,由数层骨板组成,并与骨表面平行排列。(2) 内环骨板 在骨髓腔周国,骨板层次较少,排列不整齐。(3) 骨单位 位于内、外环骨板z间,由中央管和骨板组成,数层骨板围绕中央管呈同 心圆排列。(4) 间骨板位于骨单位之间,为一些排列不规整的骨板。(5

20、) 穿通管 为穿行于内、外环骨板,并连接骨单位小央管之间的横行管道。高倍:在骨板内或骨板之间可见许多黑点状的骨陷窝,从骨陷贞向周围发出的许多黑 色细线即骨小管,相邻骨陷窝z间骨小管相通。(三) 示教切片1. 浆细胞(h.e染色)观察内容:高倍:圆形或椭圆形,人小不等。胞质嗜碱性,在近胞核处有一浅染区。胞核小而圆,常偏于细胞一侧,染色质常密集在核膜内而,呈辐射状排列。(四)电镜图片1. 巨噬细胞观察内容:可见细胞表面有不规则的突起和微绒毛,胞质内可见较多的溶酶体、吞噬体及高尔基 复合体等超微结构。2. 浆细胞观察内容:可见胞质内有大量板层状排列的粗血内质网和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中心体等结构。3.

21、 肥大细胞观察内容:可见胞质内充满着由单位膜包裹而内部结构呈多样性的颗粒,以及粗面内质网和高尔 慕复合体等超微结构。三、【复习思考题】(一)结缔纽织的一般结构特点和功能。(二)成纤维细胞的光镜、电镜结构和功能。(三)巨噬细胞的光镜、电镜结构和功能。(四)长骨的结构特点。(五)名词解释:分子筛、同源细胞群、骨单位四、【专业英语词汇】2. fibroblast成纤维细胞1. connective tissue 结缔组织3. macrophage 巨噬细胞4. plasma cel 1 浆细胞5. mast cell 肥大细胞6. collagenous fiber 胶原纤维7. elastic f

22、iher 弹性纤维& hyal ine carti lage 透明软骨9. osteocyte 骨细胞10. osteon骨单位实验三肌组织、神经组织一、【学习目的要求】(一)掌握三种肌纤维的形态结构。(二)掌握多极神经元及假单极神经元的形态结构特点。(三)掌握化学突触的光镜、电镜结构。(四)熟悉周围神经系统有髄神经纤维的结构。(五)熟悉神经的结构。(六)了解触觉小体、坏层小体、运动终板的结构特点。二、【实验教学内容】(-)多媒体教学1. 骨骼肌、心肌、平滑肌的形态结构。2. 神经元、突触、神经胶质细胞、神经纤维及神经末梢的形态结构及功能。(二)切片观察1. 骨骼肌(23号he染色)观

23、察内容:低倍:红色长条形的为骨骼肌纤维纵切,红色多边形或不规则的为骨骼肌纤维横切,肌 纤维间有着色较浅的薄层结缔组织,即肌内膜。高倍:肌纤维粗细不等,横切呈多边形或不规则圆形,纵切面见明暗相间的横纹即明 带和暗带,无分支,边缘为肌膜。细胞核多个,呈椭圆形,位于细胞周缘,肌原纤维呈小 红点的断而。2. 心肌(14号he染色)观察内容:低倍:心肌纤维纵切为短柱状,横切为不规则形。纤维间有薄层结缔组织。高倍:心肌纤维为细长形,并有分支互相连接,肌纤维屮着色较深的横形或阶梯形粗 线,即闰盘(冇的切片可能没显示),横纹不及骨骼肌明显,核呈卵圆形,位于细胞中央。 横切面町见肌纤维形状不规则,有的切到了核,

24、有的没切到核。3. 平滑肌(28号he染色)观察内容:低倍:平滑肌纤维纵切呈长梭形,横切为人小不等的圆点。高倍:横切的肌纤维呈人小不等的红色圆点,有的切面可见圆形或椭圆形细胞核。纵 切的肌纤维为梭形,中间粗,两端细。核为长椭圆形,位于肌纤维的中央,当肌纤维收缩 吋,可见核扭曲为螺旋形。4. 多极神经元(5号he染色)观察内容:肉眼:脊髓屮央呈蝴蝶形(或h形)染色较深的部分为脊髓灰质;周围染色较浅的部 分为脊髓白质。灰质内一对较圆饨的膨大突起为前介,一对细而长的突起为后角,将前角 置低倍镜下观察。低倍:白质中多为有髓神经纤维的横断血。灰质中含有神经元的胞体、大量神经胶质 细胞和无髓神经纤维等。前

25、角屮町见胞体较人的多突起细胞即为多极神经元(前角运动细 胞)。选择其中结构完整的神经元,换高倍镜观察。高倍:多极神经元胞体大,呈圆形或多角形,细胞质着浅红色;细胞核大而圆,多位 丁胞体屮央,核内界染色质较少,故染色浅呈空泡状,核仁清楚可见;胞质内的紫蓝色小 块状或颗粒状结构为尼氏体。胞突多为数个,长短不一,胞质内见有颗粒状尼氏体的胞突 为树突;起始部呈圆锥形,内无尼氏体,染色浅的胞突为轴突。在神经元周围有很多小而 圆形的胞核为神经胶质细胞核。5. 假单极神经元(7号he染色)观察内容:肉眼:切片上呈椭圆形或长椭圆形。低倍:神经节外围有致密结缔组织被膜,实质内神经元被神经纤维束及结缔纽织分隔 成

26、群,其胞体人小不等。神经纤维人部分是有髓神经纤维。高倍:选择一个较大的神经元进行观察。胞体近圆形,突起较难见到;胞核大而圆, 染色浅,有明显的核仁;胞质嗜酸性,内有细颗粒状染成紫蓝色的尼氏体。每个节细胞的 胞体均被一层扁平或立方形的卫星细胞所包裹。6. 周围神经(横切)(6号he染色)观察内容:肉眼:切片上圆块状为神经横切面,每一切面内含冇很多冇髄神经纤维。低倍:在整个神经外面包围的结缔组织即为神经外膜,其屮含有血管脂肪细胞等。 结缔组织伸入神经内将其分成大小不等的神经纤维朿,包在神经纤维朿外面的结缔组织为 神经束膜;伸入神经纤维束内,包在每条神经纤维外面的薄层结缔组织为神经内膜。高倍:见神经

27、纤维为人小不等的圆形结构。其屮央染成紫红色的小点是轴突横切而, 轴突周围浅染区是髓鞘。髓鞘外围染成红色的环状结构为神经膜(即施万细胞的外侧胞质、 胞膜及施万细胞外的基膜)。有些还可见施万细胞的细胞核。7. 周围神经(纵切)(10号he染色)观察内容:肉眼:切片上长条状为神经纵切而。低倍:在整条神经外面有神经外膜,内有紧密平行排列的神经纤维。高倍:神经纤维中央染成紫红色的一线状结构为轴突;轴突两边呈泡状或网格状结构 部分为髄鞘;髄鞘外缘染成浅红色的细线状结构为神经膜,并可见蓝色的椭圆形施万细胞 核。神经纤维上每隔一段距离,神经膜向内凹陷,髓鞘中断形成一个狭窄区即为郎飞结, 两郎飞结之间的一段神经

28、纤维为一个结间体。(四)示教切片1. 触觉小体(46号he染色)观察内容:肉眼:表血染色较深部分为表皮,下方红色部分为结缔组织真皮,结缔组织向上皮底 部突岀的部分为真皮乳头。低倍:在真皮乳头内可见椭圆形小体,即触觉小体。高倍:触觉小体呈卵鬪形,外包冇结缔组织被囊,小体内冇许多横列的扁平细胞。2. 环层小体(46号he染色)观察内容:肉眼:紫红色的一侧为表皮;卜方红色的为真皮。真皮下粉红色部分为皮下纽织。环 层小体在真皮深层或皮下纽织。低倍:在真皮深部或皮下组织的结缔组织内,可见体积较大的圆形或椭圆形小体,即 环层小体。高倍:环层小体-般以横切面为多,呈圆形,小体的中央有一染成红色的小点,为神

29、经纤维末梢的横切面,周围有很多层由扁平细胞呈同心i员i排列。纵切面则呈椭圆形,小体 的屮央有一均质圆柱体。3. 运动终板(11号氯化金染色)观察内容:低倍:可见骨骼肌纤维染成浅紫色,而神经纤维染成黑色。神经纤维其分支的终末膨 人形成爪状末梢附着在骨骼肌纤维上。高倍:可见运动终板的爪状末端常呈扣状膨人,附着在骨骼肌纤维上。(五)电镜图片1. 多极神经元观察内容:(1)胞体可见细胞核、粗面内质网、游离核糖体、高尔基复合体、神经丝、微管、线 粒体、多泡体及脂褐素等超微结构。(2)胞突 树突内结构与核周质相近似,其表面可见树突棘;轴突内只冇神经丝、微管、 微丝、线粒体、滑面内质网和一些小泡等超微结构。

30、突触突触前成分可见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线粒体以及微管、神经丝、微丝、滑 而内质网等;突触间隙;突触后成分可见突触后膜。2. 周帼有髓神经纤维2. skeletal muscle 骨骼肌4. sarcoplasm 肌浆6. cardiac muscle 心肌& nissl body 尼氏体10. dendrite 树突12. synaptic vesicle 突触小泡观察内容:可见轴突、髓鞘板层、施万细胞胞质等超微结构。三、【复习思考题】(一)骨骼肌纤维的光镜及电镜结构?(二)骨骼肌与心肌的光镜及电镜结构的异同点?(三)周用有髓神经纤维的结构特点?(四)化学突触的结构和功能?(五)名词解

31、释:肌节、闰盘、尼氏体、突触、神经纤维四、【专业英语词汇】i. muscle tissue 肌组织3. myofibri 1肌原纤维5. transverse tubule 横小管7. smooth muscle 平滑肌9. neuron神经元ii. axon 轴突13. myel inaled nerve fiber 有髓神经纤维实验四循环系统、免疫系统一、【学习目的要求】(一)掌握心脏、中动脉、大动脉的光镜结构特点。(二)掌握淋巴结、脾脏的结构。(三)熟悉血管壁的一般结构,动静脉的镜下区别,小动静脉的结构。(四)了解大静脉、毛细血管的结构。(五)了解胸腺的结构。二、【实验教学内容】(一)多

32、媒体教学1. 屮动静脉、小动静脉、主动脉、人静脉、毛细血管、心脏的结构。2. 淋巴结、脾脏和胸腺的结构。(二)自看切片1. 中动静脉(12号he染色)观察内容:低倍:(1)中动脉:管腔圆而整齐,管壁较厚。近管腔处冇一条红色波浪状反光性较强的曲 线即内弹性膜:其内表面附有蓝紫色的内皮细胞核:内皮下层因制片时组织收缩,通过窗 孔进入肌层,故切片中不见。中膜为多层平滑肌。外膜与中膜厚度相近,山疏松结缔组织 构成;与中膜交界处有时可见红色呈波浪状的外弹性膜(薄而断续)o(2)屮静脉:管腔人而不规则,管壁较薄。内弹性脫不发达或无;屮膜的平滑肌层比 伴行的中动脉薄很多;外膜较中膜厚,无外弹性膜。2. 小动

33、静脉(21号he染色)观察内容:低倍:分布于各器官的结缔组织中。较人的小动脉有内弹性膜,无外弹性膜,中膜与 外脫厚度差不多。小静脉没有内、外弹性膜,中脫有1数层平滑肌。3. 主动脉(13号he染色)观察内容:低倍:管壁的大部分为中膜,由几十层红色发亮的弹性膜及其间的环行平滑肌和少量 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组成。内弹性膜与中膜的弹性膜和连,故内膜与中膜分界不清;外膜 较薄,无明显的外弹性膜。4. 心脏(14号 he染色)观察内容:低倍:心内膜:内表面较大不平整,由内皮、内皮下层及心内膜下层组成,在心室的 心内膜下层可见到粗大的、中央染色浅的蒲肯野纤维。心肌膜:厚,山螺旋状和环形的心 肌组成。心外膜:

34、外表较平整,由结缔纽织和间皮构成,其屮含有较人的血管和脂肪纽织。5. 淋巴结(15号 he染色)观察内容:低倍:淋巴结外周有薄层结缔组织被膜,被膜伸入实质形成小梁,实质内充填着网状 组织,作为淋巴组织的微细支架。实质的外周部分着色较深,为皮质,包括:(1) 淋巴小结:呈圆形或卵圆形,人小不一,数量不定,主要由b淋巴细胞密集而成。 冇的淋巴小结中心部着色较浅为生发中心。(2) 副皮质区:位丁淋巴小结z间和皮质深层,为弥散淋巴组织,主要由t淋巴细胞组 成,乂称胸腺依赖区。(3) 皮质淋巴窦:皮质内的淋巴窦主要是被膜下淋巴窦,是淋巴的通道。淋巴结中心部染色浅,为髓质,由髓索及其间的髓窦组成。髓索上要

35、是由b淋巴细胞 组成的索状结构,髓窦淋巴窦的结构与皮质淋巴窦相同。高倍:窦壁由扁平的内皮细胞围成,窦腔内有少量淋巴细胞和多突起星形细胞,并可 见散在的、胞体较大呈卵圆形的巨噬细胞。6. 脾脏(16号 11e染色)观察内容:低倍:脾的结缔组织被膜较厚,表面冇间皮。被膜仲入脾实质构成小梁。被膜和小梁 内含有散在的平滑肌。小梁中的血管即小梁动脉和小梁静脉,脾实质内充填着网状组织作 为微细支架。实质分白髓和红髓。(1) 口髓:主要由密集的淋巴细胞组成,着紫蓝色。它包括:动脉周围淋巴鞘:为紧贴屮央动脉周围的弥散淋巴纟fl织,上要由t淋巴细胞纟r成,属 胸腺依赖区。淋巴小结:位于动脉周围淋巴勒一侧,结构为

36、淋巴结的淋巴小结相似,主要由b细胞 构成。在小结内的一侧有12条中央动脉分支穿行。(2) 红髓:位于被膜下,小梁周围及白髓z间,包括脾索和脾血窦。脾索相互连接成网, 与血窦相间排列。当血窦内充满血液时,与脾索之间的界限不易区分。高倍:脾索由富含血细胞的索状淋巴组织构成。血窦形态不规则,窦壁由长杆状的内 皮细胞纵向平行排列而成。在血窦的横切面上,可见圆形的内皮细胞核突向窦腔。7. 胸腺(50号 he染色)观察内容:低倍:胸腺表面有薄层结缔组织构成的被膜,被膜伸入实质形成小叶间隔,将胸腺分 成许多小叶。实质充填着上皮性网状细胞构成的微细支架,每一小叶的周边,淋巴细胞密 集,染色较深,为皮质,中央部

37、分淋巴细胞较少,染色浅,为髓质。小叶间隔没冇完全把 每一个小叶分隔开,故个小叶的髄质相互连通。髄质内可见圆形红色的胸腺小体。高倍:胸腺小体由数层扁平的上皮性网状细胞构成,中央的细胞已变性,核消失,细 胞质呈均质的嗜酸性。(三)示教切片1. 毛细血管(21号h.e染色)观察内容:低倍:在结缔组织中找到细小的管腔即毛细血管。高倍:管壁ftl 1-3个扁平梭形的内皮细胞围成。2. 大静脉(17号he染色)观察内容:低倍:管腔大,管壁薄。内弹性膜不发达或无;屮膜不发达,为几层环行平滑肌;外 膜很厚,常含有较多的纵行平滑肌朿。(四)电镜图片:1. 连续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周围的基膜连续,在内皮细胞内可见许

38、多吞饮小泡,多数小泡呈孤立性分布, 有的融合形成穿内皮通道。2. 有孔毛细血管:可见连续的基膜,内皮较薄,细胞器和质膜小泡数量少,在内皮细胞菲薄部有窗孔,3. 脾血窦:内皮细胞呈长杆状,冇不完整的基膜,内皮细胞依血窦长轴平等排列,呈梭形,两端 较细,含核部较粗并向窦腔内膨出,细胞间隙很大。三、【复习思考题】(一)比较屮动静脉管壁结构的异同点。(二)简述毛细血管的结构及分类。(三)简述心脏壁的结构。(四)淋巴组织的分类和基本结构?(五)简述淋巴结的结构和功能?(六)简述脾脏的结构和功能?(七)名词解釋:淋巴细胞再循环、单核吞噬细胞系统、胸腺小体2. pericyte 周细胞4. tunica i

39、ntima 内膜6. tunico adventitia 夕卜膜 & lymphoid nodule 淋巴小结 10. germinal center 生发屮心 12. lymphoid sinus 淋巴窦四、【专业英语词汇】i. capi 1 lary 毛细血管3. sinusoid 血窦5. tunica media 中膜7. myocardium 心肌膜9. diffuse lymphoid tissue 弥散淋巴组织ii. thymocyte 胸腺细胞13. paracortex zone 副皮质区实验五消化管、消化腺一、【学习目的要求】(一)掌握食管、胃底、十二指肠、空肠、回

40、肠和结肠的光镜结构。(三)掌握胰腺和肝脏的结构特点。(四)了解阑尾、颌下腺和胆囊的一般结构。(五)了解潘氏细胞的结构特点。二、【实验教学内容】(一)多媒体教学1. 食管、胃底、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和阑尾的结构特点。2. 颌下腺、胰腺、肝脏和胆囊的结构特点。(二)切片观察1. 食管(21号he染色)观察内容:低倍:食管壁从内向外分为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四层,并可见粘膜和粘膜下 层突入腔面,形成皱裳。(1)粘膜分三层。上皮:为未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固有层:为细密的结缔组织(在 食管上端及卜端内可见少量的粘膜性腺,但也可缺如)。粘膜肌层:由纵行平滑肌束组成。(2)粘膜下层为疏松结缔组织,

41、内可见粘液性的食管腺。(3)肌层分内环行、外纵行两层,依所含肌纤维的特征可判断该切片属食管的哪一 段。(4)外膜为纤维膜。2. 胃底(22号he染色)观察内容:低倍:可区分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四层,并可见皱製形成。(1) 粘膜分上皮、固冇层和粘膜肌层,上皮凹陷处为胃小凹。上皮:胃粘膜和胃小凹 处为单层柱状上皮,主要由表面粘液细胞组成,该细胞因顶部胞质充满粘原颗粒,故着色 淡。固有层:内充满紧密排列的胃底腺,腺之间有少量结缔组织。胃底腺为分支管状腺, 开口于胃小凹。粘膜肌层:由薄层平滑肌纽成,分内坏行、外纵行两层。(2) 粘膜下层为较致密的结缔组织,内可见血管、淋巴管和神经等。(3) 肌层

42、 较厚,由内斜行、中环行及外纵行三层组成。(4) 外膜为浆膜。高倍:可见胃底腺的三种主要细胞。壁细胞:多分布于腺体的上半部。胞体人,多呈圆锥体形,核圆居中,有的可见双核。 胞质为强嗜酸性,故染成红色。主细胞:数量多,主要分布在腺体下半部。细胞呈柱状,核圆位细胞基底部;基部胞质嗜 碱性,顶部胞质充满酶原颗粒,由于这种颗粒不易保存,故在标本小常呈空泡状,着色淡。颈粘液细胞:数量较少,多在腺体顶部,细胞呈楔形夹在其它细胞之间。核扁平,位 基底部。胞质顶部充满粘原颗粒,着色较淡。3. 十二指肠(24号he染色)观察内容:低倍:区分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1) 粘膜:山上皮、固有层和粘膜肌层组成。

43、可见向肠腔突出的叶状肠绒毛,上皮为 单层柱状,主要为吸收细胞,并夹杂少量杯状细胞。固有层屮见单管状的小肠腺,其开口 于绒毛根部之间,有时可见孤立淋巴小结。肠腺下见薄层粘膜肌层。(2) 粘膜下层:冇大虽粘液性十二指肠腺,腺导管穿过粘膜肌层开口于小肠腺底部。(3) 肌层:有内环行为外纵行两层平滑肌。以此可判断肠壁为横切面或为纵切面。(4) 外膜:大部分均为浆膜,后壁为纤维膜。高倍:上皮为单层柱状,其间夹有少量空泡状杯状细胞。柱状细胞游离面有染成红色 的纹状缘。绒毛屮轴的同有层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散在的平滑有的可见屮央有一条 纵行的中央乳糜管切面。镜下注意区分绒毛和肠腺的横切面。4. 空肠(25号h

44、e染色)观察内容:结构与十二指肠相似。但肠绒毛为指状,上皮中的杯状细胞稍多,固有层有时可见孤 立淋巴小结。粘膜下层无腺体。外膜为浆膜。5. 回肠(26号he染色)观察内容:结构与十二指肠相似。不同处主要表现为绒毛短而少,呈锥形;上皮中的杯状细胞较 多,固有层内含集合淋巴小结,其可穿过粘膜肌层到达粘膜卜-层。粘膜卜层无腺体。外膜 为浆膜。6. 结肠(28号he染色)观察内容:低倍:可区分管壁为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四层。粘膜面不形成绒毛,较平坦。 上皮为单层柱状,杯状细胞很多。固有层有许多长而直的大肠腺。固有层内有时可见孤立 淋巴小结。粘膜肌层为薄层内坏行、外纵行平滑肌。肌层由内坏行与外纵行

45、平滑肌组成, 环行肌较厚。外膜为浆膜。7. 颌下腺(32号he染色)观察内容:低倍:可见浆液性腺泡、粘液性腺泡及有少量混合性腺泡,混合性腺泡可见浆半月。 还可见不同切面的导管。高倍:浆液性腺细胞锥体形,着色深,核圆形,位于细胞偏基底部。粘液性腺细胞核 扁圆,位细胞的基底部,细胞着色浅,呈空泡状。&胰腺(31号he染色)观察内容:低倍:少量结缔纽织伸入腺实质内将胰腺分成许多小叶。胰腺外分泌部由浆液性腺泡 纟fl成。在腺泡之间有着色淡,人小不一的球形细胞团为胰腺内分泌部(胰岛)。高倍:外分泌腺泡具有浆液性腺泡的特点。细胞锥体形,核圆形,位于细胞偏棊底部。顶部 胞质内有丰富的嗜酸性腮原颗粒,

46、基底部胞质呈强嗜碱性。在腺泡中央有着色淡的泡心细 胞。小叶内导管为单层立方上皮小叶间导管为单层柱状上皮。胰岛细胞排列成团索状,细胞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胰岛内分泌细胞有多种类型,在 he染色中,细胞着色浅,不易区分。9.肝(29号he染色)观察内容:低倍:肝小叶:为肝的基木结构单位。人的肝小叶之间结缔组织较少,故小叶分界不明显。 而猪肝肝小叶明显。肝小叶横切面呈多边形,中央冇一空腔为中央静脉。肝细胞以中央弊 脉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成索状,为肝索,相邻肝索吻合连接。索zi'可空隙为肝血窦,肝血 窦相互吻合最后开口于中央静脉。门管区:位相邻肝小叶间,为三角形或椭圆形结缔组织小区,内含伴行小叶间

47、动脉、 小叶间静脉和小叶间胆管。有时在肝小叶间的结缔组织屮可见一条单独的静脉即小叶下静 脉。高倍:肝细胞较大,为多边形。胞质嗜酸性,核大而圆,位于细胞中央,部分肝细胞有双核。 肝索z间的肝血窦腔大而不规则,窦壁主耍由内皮细胞围成,窦腔内有形状不规则的肝巨 噬细胞,核卵圆,着色深。门管区小叶间胆管由单层立方或柱状上皮围成。(三)示教切片1. 阑尾(27号he染色)观察内容:低倍:管壁分四层。无绒毛,大肠腺短而少。固有层内有大量淋巴小结和弥散淋巴组 织,多侵入粘膜卜层,以致粘膜肌层很不完整,难以观察。肌层薄,为内坏行、外纵行平 滑肌。外膜为浆膜。2. 潘氏细胞(he染色)观察内容:高倍:位于小肠腺

48、底部,三五成群,细胞呈锥体形,胞质顶部充满粗大嗜酸性颗粒。3. 胆囊 (30号iie染色)观察内容:低倍:胆發壁由粘膜、肌层和外膜三层构成.粘膜:形成许多高而分支的皱製,粘膜上皮为单层柱状,固有层为薄层结缔组织,皱 裳间的上皮常向凹入固有层形成称粘膜窦。肌层:为较薄的平滑肌,纵行或螺旋形排列。外膜:较厚,为疏松结缔纟r织,人部分为浆膜。(四)电镜图片1. 壁细胞超微结构模式图壁细胞游离血细胞膜内陷形成细胞内分泌小管,小管腔血有许多细长的微绒毛,细胞 质屮无分泌颗粒,分泌小管周围有表面光滑的小管和小泡(即微管泡系统),还町见丰富的 线粒体。2. 主细胞超微结构模式图主细胞的核周胞质内有大量的粗面

49、内质网,核上方有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及许多圆形 的酚原颗粒。3. 肝细胞及其与肝血窦、窦周隙、胆小管的关系:肝细胞胞质内可见丰富的细胞器和内含物,如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和滑而内质网、游 离核糖体、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糖原颗粒、脂滴等。肝细胞的胆小竹面:胆小管的壁 为肝细胞膜局部凹陷形成。胆小管腔面有许多微绒毛,胆小管周围的肝细胞膜处可见紧密 连接,可封闭胆小管。肝血窦窦壁主要山内皮细胞组成,内皮细胞间有间隙,含核部分略 厚,凸向窦腔。窦腔内可见肝巨噬细胞。肝血窦内皮细胞与肝细胞之间有一狭小间隙。肝 细胞表面有许多微绒毛伸入其中,窦周隙内有时可见散在的、形态不规则的含脂滴的贮脂 细胞。三、【复习思

50、考题】(-)试述消化管壁的一般结构。(二)联系功能比较食管、胃、小肠及人肠的组织学结构特点。(三)比较i-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段的结构特点。(四)(五)(六)(七)四、【专业英语词汇】i. mucosa粘膜层3. adventitia 外膜5. serosa 浆膜7. plica 皱裳9. parietal cell 壁细胞ii. pancteas islet 胰岛13. hepatocyte 肝细胞15. bile canaliculi 胆小管2. submucosa粘膜下层4. fibrosa 纤维膜6. intestinal villus 肠绒毛& chief cel 1 主细胞

51、10. fundic gland 胃底腺12. hepatic lobule 肝小叶14. hepatic sinusoid 肝血窦16. central vein 中央静脉试述胃底腺主细胞、壁细胞的结构特点及其功能。 试述胰腺内、外分泌部的结构特点及其功能。试述肝小叶的结构和功能。名词解释:皱裳肠绒毛胰岛肝小叶窦周隙门管区实验六呼吸系统、泌尿系统一、【学习目的要求】(一)掌握肺的镜下组织结构,比较各级管道的特点。(二)掌握肾单位的结构。(三)熟悉球旁复合体,气管壁的结构。(四)了解膀胱、输尿管的结构。二、【实验教学内容】(一)多媒体教学1. 气管、肺的结构。2. 肾、膀胱的结构。(二)切片观

52、察1. 气管(33号he染色)观察内容:低倍:町见气管壁大致可见分为三层:粘膜、粘膜下层、外膜。高倍:粘膜:表面覆以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内有杯状细胞,基膜清楚;固有层内多 弹性纤维。粘膜下层:为疏松结缔组织,可见气管腺(为混介腺),此层与固冇层无明显分 界。外膜:可见染成紫兰色的“c”形透明软骨,缺口处有平滑肌及混合腺。2. 肺(34号he染色)观察内容:低倍:蜂责状的结构为肺泡,肺泡之间有各级支气管及伴随的血管。高倍:(1) 小支气管:粘膜上皮为假复层纤毛柱状,软骨片围绕于粘膜外,固冇层外冇少许平 滑肌和混合腺。(2) 细支气管:粘膜形成纵形皱裳,上皮为单层纤毛柱状细胞,杯状细胞较少,软骨片

53、 和腺体极少,平滑肌明显。(3) 终末细支气管:管径更小,上皮为单层柱状,软骨片、杯状细胞和腺体消失,平滑 肌形成完整的环形层。(4) 呼吸性细支气管:管壁不完整,可见肺泡开口,上皮为单层立方,在肺泡开口处移 行为单层扁平,平滑肌减少。(5) 肺泡管:由许多肺泡围成的管道,管壁结构很少,相邻肺泡开口之间呈结节状膨大。(6) 肺泡囊:多个肺泡的共同开口,无管壁结构,无结节状膨大。(7) 相邻的肺泡z间为薄层结缔组织和大量毛细血管。3. 肾(35号h.e染色)观察内容:低倍:肾表面为结缔组织被膜,肾实质浅部染色较深者为皮质,具屮有肾小体,深部 染色綾浅者为髓质。二者之间可见较人的血管即弓形血管。高

54、倍:(1) 皮质:1) 肾小体:为球形结构,由血管球和肾小囊组成。血管球是盘illi的毛细血管球,与入球小动脉和岀球小动脉相连,肾小囊的壁层为单层 扁皮上皮,脏层紧贴毛细血管,由特殊的上皮细胞一足细胞构成,光镜下不易与血管内皮 细胞及系膜细胞区别。二层z间的间隙为肾小囊腔。2) 近曲小管:管腔小而不规则,管壁由锥形上皮细胞组成,细胞大,染成深红色,细 胞分界不清,游离血有刷状缘。3) 远|11|小管:管腔较人较平整,细胞较小呈立方形,染色较浅,基底纵纹明显,近肾 小体血管极侧的细胞窄而高,核密集,为致密斑。(2) 髓质:1) 近、远端小管直部特征基本同近、远曲小管,只是上皮细胞略矮。2) 细段

55、:管腔最小,为单层扁皮上皮,核卵圆,染色深。3) 集合小管:管腔人而平整,细胞立方或柱状,着色浅,分界清楚。4. 膀胱(36号h.e染色)观察内容:低倍:可区分出粘膜、肌层和外膜三层结构。高倍:上皮为变移上皮,固有层为细密的结缔组织;肌层发达,排列疏松,大致可区 分出内纵、中环、外纵形三层平滑肌;外膜为纤维膜。(三) 示教切片1. 尘细胞(he染色)高倍:在肺泡隔和肺泡腔内,可见含冇黑色灰尘颗粒的细胞即尘细胞。2. 肾的血管(血管注射)低倍:血管球是一团毛细血管,可见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与其相连,入球小动脉 由小叶间动脉发出。注意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口径的粗细。(四)电镜图片1. ii型肺泡细胞超微结构模式图ii型肺泡细胞呈圆形或立方形, 游离面有微绒毛,核圆,细胞器发达,胞质内含许 多板层小体。2. 足细胞扫描电镜图肾小囊脏层由特殊的上皮细胞一足细胞构成,其胞体较大,突向肾小囊腔,由胞体发 出的较人的初级突起,从初级突起发出指状的次级突起相互穿插镶嵌,形成栅栏状紧贴毛 细血管。镶嵌的次极突起间的空隙为裂孔,覆以裂孔膜,是滤过膜的主要结构z-。3. 滤过屏障(滤过膜)小间结构是一层较厚的基膜,分为三层,屮层电子密度高,两侧电子密度低,血管球 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