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论语》对学生人格的教化作用_第1页
浅谈《论语》对学生人格的教化作用_第2页
浅谈《论语》对学生人格的教化作用_第3页
浅谈《论语》对学生人格的教化作用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浅谈论语对学生人格的教化作用    林李春摘要: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其伦理、教育思想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对培养中学生人文素养方面具有不可动摇的核心地位和固本正源的重要作用。本文从论语的人格教育思想,联系中学生人际交往的实际,分四个方面来分析。关键词:论语;教化作用;学生人格:g632.0 :a :1992-7711(2017)06-0049论语作为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其精神内核是讲求仁、义、礼、智、信之类的人文素养,它堪称中国古代圣哲修身明德的经典文本,对于后人心灵的洗礼、思想的陶冶以及为人处世的熏陶有深刻的启示。论语作为传统文化经典中的

2、经典,其伦理、教育思想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对培养中学生人文素养方面具有不可动摇的核心地位和固本正源的重要作用。我们在对学生情感教育时,要在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的原则下学习经典,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提升中学生人文素养。本文从论语的人格教育思想,联系中学生人际交往的实际,分为四个方面来分析。一、对待自己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孔子随时随地诱导着学生做人!赞美崇敬美好的东西,规避鞭挞丑恶的东西,以此教育学生不断向 “善”,其人文精神在于使学习者成为“君子”。可以说,在论语中,最具影响力的就是孔子提出的“君子”理想人格。这一理想人格境界,蕴涵着深刻的价值观、道德观和形象观。为此,孔子提出了内省、反

3、思、好学、见贤思齐、择邻而居、内修外化等要求与方法!通过自己在思想、言行、知识、人格等方面的成长与修炼,内修外美、文质彬彬、言行一致、言必行、行必果,以期达到君子境界,树立庄重、稳重、重礼、守信、谦逊、好学的形象。作为最理想的人格:1. 孔子首先强调人格的独立,他认为君子应与别人合群但不与人勾结,只有小人才与人勾结而不与人团结。如“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并且,“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强调有志、经得起考验,才有良好的社会形象。2. 要重视“仁”。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人格发展的基础。论语·颇渊中,子曰:“克

4、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一旦做到言行符合礼仪,天下的人就会赞许你为仁人了。可见,“仁”不是先天就有的,乃是后天“修身”“克己”的结果。当然孔子还提出仁德的外在标准,即刚强、果断、质朴、语言谦虚等品质。在论语·阳货中,孔子提出了实践仁德的五个标准:恭、宽、信、敏、惠。对人恭谨就不会招致侮辱,待人宽厚就会得到别人拥护,诚信交往才能取得别人信任,做事勤敏才能取得成功,给人慈惠就能够得到别人帮助。仁德思想,作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最复杂的,但是其中处事原则的实用价值却没有因为时代的发展而有丝毫褪色。特别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译成英文悬挂在联合国总部大楼里,学会宽恕、宽容,

5、这是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宗教团体对于孔子道德思想宝贵价值的最高认识和一致认同。仁德既然是一种相对宽泛的道德思想概念的总称,在初中道德教育中,教师可以将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有礼貌、宽容、诚信”等道德维度,做逆向总结说明,告诉学生两千五百年前的先哲是如何说、如何做的,套用今天的事例加以解释说明。二、对待亲人孔子“以人为本”的教育,自觉拓展并延伸到了家庭教育。“家庭”方面,孔子强调,孝悌为人之根本,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认为,如果不用心孝敬父母,那么赡养父母与饲养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而且这里的“孝”不仅是赡养父母的孝,更是在情感精神上尊重父母,

6、要做到孝、悌、恭、敬、亲,如他强调子女应担心父母的身体健康,敏感于父母的年龄,注意对父母的赡养、孝顺与恭敬,谨慎对待父母的去世。在祭祀祖先时,他不仅强调仪式的规范,更注重人参加仪式时态度、心情的真挚与恭敬,认为不能马虎对待,只有“尊祖追远”,才能尊重人以及人的精神价值。尤其是针对现代家庭亲情教育的缺失,要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反哺与感恩父母,理解孝、力行孝,得到心灵洗礼。三、对待别人“人际态度”方面,孔子主张善待他人,“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劝原思接受俸米,救助乡邻,充满了善待邻里乡亲的人情味。论语倡导,在处理社会关系时,要做到仁、义、礼、智、信;将“仁、义、

7、礼、智、信”的儒家传统“五常”,作为人际交往的基本道德准则,要求学生不过于自我,不傲慢对待他人,善于学习,与人合作等,无疑是引导学生形成良好人格修养的基本原则。所以,学生要学会对同学、他人、社会的关心而不是冷漠。只有对人恭谨才不会招致侮辱,待人宽厚才能得到大家尊重,交往讲信誉才会赢得他人信任,做事勤敏才会取得成功,帮助别人才会得到别人的支持。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正直地为人处事,做到言行一致,言出必行,讲究信誉,以此立足社会,真正成为有远大抱负的新一代。四、对待社会孔子认为,“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强调治理国家既要严谨认真地处理国家大事,又要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爱护官吏臣僚,督促百姓应不误农时。他强调德治,反对暴政,主张先富后教,反对滥用刑罚,这无疑是对社会管理者的一种告诫,又是对民生的人性化关怀。初中是学生人格发展和培养的敏感时期,我们的道德教育要抓住这个有利時机,根据初中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该时期人格状况的独特性,对学生施以引导和帮助,而非说教和训导。论语对于学生的人格养成,有积极的引导、构建、完善、提升和保障作用。多年来,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