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社区养老设施的现状与老住宅改造探索 曹海东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60周岁及以上人口24090万人,占总人口的17.3%,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15831万人,占总人口的11.4%。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中国老年人口比例严重超标。老旧社区中老年人口数量大,对养老设施的需求最为迫切,然而目前老旧社区养老设施严重不足,难以支撑居家养老。老旧社区场地条件有限,难以新建集约型、大规模的养老设施;
2、而另一方面,社区中也存在着较多空闲的老旧住房,如果将这些闲置的资源通过空间整合转化为小规模社区养老设施,不失为未来解决社区养老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也是一种资源的有效再利用;同时,在不切断人缘、地缘,维系老旧社区的社会关系上也是一种居住文化的持续。1老旧社区及养老设施现状1.1老旧社区现状问题1)老旧社区数量大据统计,老旧小区的数量庞大,建筑面积可观。2)城中心老旧社区中老年人口数量大1.2社区养老设施现状1)社区养老设施数量少,床位不足在社区养老方面,设施数量和床位数量均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养老设施还体现出其位置分布和床位数量与老年人分布不匹配的特点。2)老旧社区的养老设施种类单一从目前我国社
3、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的种类来看,大多数社区基本配备了社区老年活动站、社区医疗站等相关服务设施,但服务于老年人日常生活的照护设施(日间照料)和护理设施(夜间托养)的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对于社区而言,养老服务强度和覆盖有限。2国内老旧社区的现状2.1老旧住宅基本情况住宅适老化改造是建立在对既有住宅空间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展开的,原始住宅空间的模式、尺寸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改造后养老设施的功能、空间布局等。2.2住宅改造成服务设施的前期实践社区中存在很多服务设施是通过住宅改造而成的,有着先驱性实践,并呈现出以下特点。1)住宅改造的服务设施种类丰富住宅改造为服务设施较为灵活,改造类型也较为丰富,尤其在老旧
4、社区中,由于缺少建设用地,许多个体经营者便通过对自家住宅进行改造,将居住功能转换为具有服务性的设施。如将住宅改造为保健室、理发室、洗衣店、口腔门诊、小卖部等,或将住宅改造为供老年人日间活动的活动室、棋牌室,夜间托养的养老照料设施等针对性强的养老服务设施。2)住宅改造的服务设施数量大3改造方案3.1护理型养老设施护理型养老设施服务于半自理老年人、失智失能老年人和患有疾病需要康复的老年人。可以为老年人提供夜间住宿和康复护理服务。无法自理的老年人可以居住在护理型养老设施中,并通过生活照料、专业护理、康复训练等专业性服务,使老年人康复后重新回到原宅。适合改造为护理型养老设施的原始住宅为一梯三户、一梯多
5、户或内廊/外廊式。由于其空间规模包含居住、护理、活动等空间,其综合性较强,需要选择标准层面积较大的住宅建筑。1)改造方法护理型养老设施改造方法主要通过置换法、加建法和合并法。通过单空间置换法和合并法可以将住宅改造成为小型护理设施;“整层置换+合并法”可以设置成为中型护理设施;“整体置换+加建法+合并法”的改造方式面积较大,可以设置大型护理设施。以某住宅进行改造设计研究。通过对原住宅进行空间置换,将住宅功能替换为具有护理、服务功能的居住空间;通过合并的方式,将原有住宅的非承重墙体打通,形成开敞空间,成为老年人的活动空间。公共活动空间配置起居室、开放式餐厅、阅览室和卫生间。空间整合模式是将公共活动
6、单元置于整体护理单元的中央区域,两侧分别设置居住单元,形成围合形式,增强护理单元的聚合感,将辅助空间(卫生间)与居住单元和公共活动单元相邻布置,方便老年人就近使用。在护理单元的入口处设置门禁系统和监控系统,确保进出者的安全。配置护理人员服务用房,提供对老年人的全面护理。居住单元床位预留护理单元,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加设卫生间。通过外部增建或拆除非承重墙体的方式,可以将多个护理单元进行连接,从而扩大空间面积,形成一个中型护理设施。居住空间主要改造为单人间和双人间两种类型。由于原住宅居住空间的面积为10-18平,根据养老设施建筑设计规范规定,居住空间建筑面积不应低于6平/床的要求,在居住空间中应设
7、置一张双人床位或两张单人床位。尽量在双人床位的居住单元内设置卫生间;如条件不允许则可以通过公共单元中的卫生间进行如厕。3.2照料型养老设施照料型养老设施以介助老年人为服务对象,针对生活无法独立自理、需要照料服务、但未达到需要持续性医疗和养护服务的老年人。照料型养老设施的服务内容主要为早晚接送、日间照护、餐饮服务、个人护理、娱乐活动等服务内容。内部空间可分为多功能活动空间、护理空间和后勤空间。在照料型养老设施的空间组织关系中,可以分为3种模式,即围合型、并列型、混合型。围合型是将护理空间和后勤空间围绕多功能活动空间布置,使多功能活动空间成为日间照料设施的核心;并列型将护理空间和后勤空间进行整合,
8、与多功能活动空间并列设计,减少两种空间相互之间的干扰;混合型是将护理空间与后勤空间采用围合与并列两种方式布置。结合围合型与并列型的方式,以多功能活动空间为核心,护理空间与后勤空间整合并围绕多功能活动空间布置,使其功能效率最大化。较适合作为照料型养老设施的住宅为一梯两户、一梯三户、一梯多户等类型。如果设施较小,而住宅面积较大,则可以通过单户住宅空间进行设计;反之则可以通过其他改造方法进行改造设计。方案主要使用的改造方法为增建法(两栋住宅之间加建)、合并法(水平合并)和重组法。多功能活动室是照料型设施改造设计的重点。因此,在多功能活动的设计中,需要满足不同功能需求的变化,空间面积过大容易产生疏远感
9、,为交流带来障碍;空间过小容易产生紧迫感,使老年人不愿意参与到活动中。因此应该营造出集体活动的大空间与个体活动的小空间相结合的空间模式,通过设计设定多样化的环境,从而吸引老年人自发地到活动室参加集体活动。如在两栋住宅建筑之间,通过加建建筑体量的方法增加建设日间照料中心。另一方面,将两栋住宅改造为护理型养老设施,与日间照料设施进行结合,形成一个围合型的多功能养老服务设施,提供老年人护理、日间照料、短期居住、访问等综合需求。保留原有社区环境中的道路、绿植、绿地和住宅出入口,同时增加了方便日间照料中心使用的单独出入口、楼梯和无障碍电梯。通过钢结构体系将日间照料中心附加在两栋住宅楼之间,从建筑体量上形成一个具有围合感的空间。通过护理空间与日间照料中心相互结合,使居住在护理空间内的老年人可以前往日间照料中心活动。社区中其他老年人也可以通过单独的出入口进出日间照料中心。在日间照料中心和护理中心连接处设置监控门,老年人佩戴护理中心的门卡往返于日间照料和护理中心,其他老年人無法进入护理中心,增强护理中心的安全度。另一方面,两个功能模块可以独立运营,日间照料中心在夜间的关闭,不影响护理中心的使用。将日间照料设施与护理中心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山东淄博建衡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招聘6人笔试历年常考点试题专练附带答案详解试卷3套
- 区域普惠养老中心项目建设工程方案
- 2025北京易兴元石化科技有限公司人力资源岗招聘1人笔试历年备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试卷3套
- 2025云南交投集团下属物流公司人才引进2人笔试历年典型考点题库附带答案详解试卷3套
- 2025上海吉祥航空数据信息高级专员招聘1人笔试历年备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试卷3套
- 安置房项目技术方案
- 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建设工程方案
- 2025年及未来5年中国高碳醇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规划研究报告
- 大庆公务员考试应届生试题及答案
- 智能按摩器生产制造项目建设工程方案
- 大学生创新创业:宠物殡葬服务
- 知识产权对新质生产力的法制保护
- 2025年版船舶拆解合同范本(废旧船舶处理)
- 2025年上海市各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打包16套无答案)
-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培训课件》
- 2024-2025学年北京西城区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 【绘本】小猫钓鱼故事儿童故事-课件(共11张课件)
- 不典型中枢性眩晕病例分享
- 楼梯销售合同范本
- 地面硬化合同范例
- 制茶机相关项目实施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