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公式总结解题方法指导_第1页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解题方法指导_第2页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解题方法指导_第3页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解题方法指导_第4页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解题方法指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中物理公式总结gao zhong wu li gong shi zong jie一、力学1、胡克定律:./ = kx (x为伸长量或压缩量,£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长度、粗细和材料 有关)2、重力:g = mg (g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gqg赤,g低纬>g髙纬)3、求f】、f2的合力的公式:f含=庆+丐+2吋2皿0两个分力垂直时:f含=丁幵+尺注意:(1)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分解时喜欢正交分解。(2)两个力的合力范ffl: |fi-f2 |<f<f!+f2(3)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4、物体平衡条件:f合

2、=0或fx合=0f,台=0推论: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任意一个力与剩余二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解三个共点力平衡的方法:合成法,分解法,正交分解法,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5、摩擦力的公式:(1)滑动摩擦力:/= rn (动的时候用,或时最大的静摩擦力)说明:n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压力),可以大于g;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 卩为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人小、接触血 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无关。(2)静摩擦力: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大小范围:0< f fm (仏为最大静摩擦力)说明:摩擦力町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对以与运动方向

3、相反。 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6、万有引力:(1)公式:f二g宀2 (适用条件: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 rg为万有引力恒量:g = 6.67x10 nnm2/kg2(2)在天文上的应用:(m:天体质最;r:天体半径;g: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厂表示卫星或行星的轨道半径,表示离地面或天体表面的高度)a、万有引力=向心力f万=fmj即 g = m = mr = mkr = ma = mg 厂r由此可得:天体的质量:gt2注意是被围绕天体(处于圆

4、心处)的质量。行星或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轨道半径越人,线速度越小。 行星或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血二 绊,轨道半径越人,角速度越小。 行星或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t= t ,轨道半径越大,周期越大。v gm 行星或卫星做匀速関周运动的轨道半径 gmt?,周期越大,轨道半径越大。v 4沪行星或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卑轨道半径越人,向心加速度越地球或天体重力加速度随高度的变化:詐性仏特别地,在天体或地球表面:严r2(7? + /?)2 go4龙彳尸天体的平均密度:p = =?4尿33加"gt2r3特别地:当r=r时:pt2 =3/rgmtnb、在地球表面或

5、地面附近的物体所受的重力等于地球对物体的引力,即吩g疋gr2 = gm o在不知地球质量的情况下可用其半径和表而的重力加速度来表示,此式在天体运动问题屮经常应用,称为黄金代换式。c、第一宇宙速度:第一宇宙速度在地血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所必须具有的速度。也是人造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1.9 km/ s第二宇宙速度:v2=11.2kin/s,使物体挣脱地球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第三宇宙速度:力=16.7km/s,使物体挣脱太阳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7、牛顿第二定律:几=加=坐(后面一个是据动量定理推导丿a/理解:(1)矢量性 (2)瞬时性 (3)独立性 (4)同体性 (5)同系性 (6)同单

6、位制牛顿第三定律:f=f,(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a=01 ,2厶 a=g1 v/0vt=vq + ats =vnt + at2i vo=oi "g匀加速玄线运动:为正值 匀滅速js拔运动:为负值h i;=2g$8、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规律:vt= vo+ a ts = vot+-at22几个重要推论:(1)_谚=2as(结合上两式知三求二)(2) ab段屮间时刻的即时速度:儿+气2(3)ab段位移屮点的即时速度:vy/2匀速:升/2=vs/2,匀加速或匀减速直线运动:w2也(4)初速为零的匀加速宜线运动,在s、2s、3sns内的位移之比为1

7、6 22:9rr32在第is内、第2s内、第3s内第ns内的位移之比为1 : 3: 5(2n-l)在第lm内、第2m内、第3m内第nm内的时间之比为1: (v2 - 1):(v3 - v2) (五 _ qn - 1)(5)初速无论是否为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连续相邻的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z 差为一常数:as = at2 (c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t:每个时间间隔的吋间)9自由落体运动vo=o, a=g10. 竖直上抛运动: 上升过程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下落过程是匀加速百线运动。全过程 是初速度为v。、加速度为-g的匀减速直线运动。(1)i升最大高度:上升的时间:t= zg上升、下落经过同

8、一位置时的加速度相同,而速度等值反向(4)上升、下落经过同一段位移的时间相等。(5)从抛出到落回原位置的时间:t二g(6)适用全过程的公式:s = vot g t2vt2 一 v°2= 2gs11、匀速圆周运动公式线速度:v= =a)r=2 7t f rt tvt = v0gt(s、vt的正、负号的理解)角速度:= 2对t t卩24龙2向心加速度:a= = co2r = r = 42/2rrt2向心力:v24沪? 2f= ma = m = mcor= m r =4m/ rrt2注意:(1)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向心力就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总是指向圆心。(2)卫星绕地球、行星绕太阳作匀速

9、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3)氢原了核外电了绕核作匀速i员i周运动的向心力是原了核对核外电了的库仑力。12、平抛运动公式:水平方向的匀速肓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肓线运动(即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水平分运动:竖直分运动:水平位移:x=v°t 竖直位移:宀gt2tgo = 匕vy = votg3vo = vcoso vv = vsino水平分速度:竖直分速度:tg0=2 tg aytgq=13、功:w = fs cosa(适用于恒力的功的计算,a是f与s的夹角)(1)力f的功只与f、s、a三者有关,与物体做什么运动无关(2)理解正功、零功、负功(3)功是能疑转化的量

10、度14、动能和势能:动能:=mv22重力势能:ep = mgh(与零势能而的重力的功一一-量度重力势能的变化电场力的功一-量度一电势能的变化*分子力的功-量度分子势能的变化合外力的功一量度一动能的变化安培力做功一量度一其它能转化为电能选择有关)15、动能定理: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增量)。公式:w=16、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条件:系统只有内部的重力或弹力(指弹簧的弹力)做功。有吋重力和弹力都做功。公式:mghi + 卯诉 =mgh2 +*加卩;具体应用:自由落体运动,抛体运动,单摆运动,物体在光滑的斜面或曲面,弹簧振了等w17、功率: p= =fv

11、 cos a (在t时间内力对物体做功的平均功率)p=fv (f为牵引力,不是合外力;卩为即时速度时,p为即吋功率;v 为平均速度时,p为平均功率;p 定时,f与v成反比)18、功能原理:外力和“其它”内力做功的代数和等于系统机械能的变化19、功能关系:功是能量变化的量度。摩擦力乘以相对滑动的路程等于系统失去的机械能,等于摩擦产牛的热q =冷相对=e? - e、20、物体的动量p=mvt*21、力的冲量 i=ft*22、动量定理: f合t=mv2vi (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它的动量的变化)23、动聚守怛定律mv +m2v2 =+m2 或gi = - ap2 或api +ap2=0 (注意设

12、正方向)适用条件:(1)系统不受外力作用。(2)系统受外力作用,但合外力为零。(3)系 统受外力作用,合外力也不为零,但合外力远小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4)系统在某一个 方向的合外力为零,在这个方向的动最守恒。完全非弹性碰撞mvl+mv2= (m+m) v (能量损失最大)24、简谐振动的回复力 f=kx 加速度a = - xm25、单摆振动周期t = 2兀$(与摆球质量、振幅无关)*26、弹簧振子周期t = 2兀招27、共振:驱动力的频率等于物体的固有频率时,物体的振幅最大 28、机械波: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形成机械波。它是传递能量的-种方式。产生条件:要有波源和介质。波的分类:横波:质点

13、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冇波峰和波谷。纵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肓线上。有密部和疏部。波长入:两个相邻的在振动过程中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总是相等的质点间的距离。注意:横波屮两个相邻波峰或波谷问距离等于一个波长。波在一个周期时间里传播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波速:波在介质屮传播的速度。机械波的传播速度由介质决定。波速v波长x频率f关系:v = y = ¥(适用于一切波)注意:波的频率即是波源的振动频率,与介质无关。29、浮力f泮=pgv30、密度 p = , m = pv , v =vp*31、力矩 m = fl*32、力矩平衡条件 m«ji=m逆二、电磁学(一)电场

14、1、库仑力:f = k畔 (适用条件:真空中点电荷) 厂£ = 9.0x109 nm2/ c2静电力恒量电场力:f = eq (f与电场强度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2、电场强度:电场强度是表示电场强弱的物理最。f定义式:e =单位:n/cq点电荷电场场强e = ®r匀强电场场强e=-d3、电势,电势能,=且,e电=g©q顺着电场线方向,电势越来越低。4、电势差u,又称电压u = uab = <pa -<pbq5、电场力做功和电势差的关系 wab = q uab1r6、粒子通过加速电场qu =-mv227、粒子通过偏转电场的偏转量1 2' q

15、e厶$ qu厶彳=at =2 2 m r022 md vl粒了通过偏转电场的偏转角qulmdv8、电容器的电容c = 2u电容器的带电量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q=cussc =4/ikd电压不变电量不变(二)直流电路1、电流强度的定义:1=t微观式:i=nevs(n是单位体积电子个数,)2、电阻定律:r = pg电阻率p:只与导体材料性质和温度有关,与导体横截而积和长度无关。单位:q m3、串联电路总电阻电压分配r=r+r?+r3功率分配4、并联电路总电阻p_ & pp2 r2 1&+r2丄=丄+丄+丄(并联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小)r r、 r2两个电阻并联r= r'r

16、<r +r2并联电路电流分配 11厶 = r2 i*& r + r2并联电路功率分配5、欧姆定律:(1)部分电路欧姆定律:p严亠pp? r、& + r2i = 变形:u=ir r = ri(2)闭合电路欧姆定律:1=r + r路端电压:u = e -i r= ir输出功率:p出=ie-i2r= i2r电源热功率:pr = i2r电源效率:6、电功和电功率:电功:w=iut焦耳定律(电热)q=tr(电功率p=iu9 u2 纯电阻电路:w=iut= i-rt = tp=iu非纯电阻电路:w=iut>/2&p=iu>/2r(三)磁场f1、磁场的强弱用磁感应强

17、度b來表示:b = (条件:b丄l)单位:t2、电流周围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由安培(右手)定则决定。(1)肓线电流的磁场(2)通电螺线管、环形电流的磁场3、磁场力(1)安培力: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公式:f= bil (b1i) (b/i 是,f=0)方向:左手定则(2)洛仑兹力: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 公式:f=q、b (blv) 方向:左手定则粒子在磁场中圆运动基本关系式qvb = r解题关键画图,找圆心画半径et=t2龙但有正负)1.直导线切割磁力线产牛的电动势e = blv (三者相互垂直)求瞬时或平均f(经常和1=r + rf 安=bil相结合运用)2.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 =

18、nasa/ a/求平均3.直杆平动垂直切割磁场时的安培力(安培力做的功转化为电能)粒r-在磁场中圆运动半径利周期4、磁通最=es有效(垂肓于磁场方向的投影是启效面积)或=bssince (q是b与s的夹角)a=厂;=bs= b's (磁通量是标量,(四)电磁感应4. 转杆电动势公式5. 感牛电量(通过导线横截面的电量)*6.自感电动势(五)交流电1.屮性面(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o m=bs,e=01=02.电动势最人值- m3sq=n 加 e , t - 03.止弦交流电流的瞬时值i=itrrsin cot(中性面开始计时)4.止弦交流电冇效值最人值等于冇效值的©倍5.理

19、想变压器u 2 n2_± =生(一组副线圈时) 厶 q*6.感抗 xl=2l电感特点:电容特点:*7.容抗(六)电磁场和电磁波*1、lc振荡电路(1)在lc振荡电路中,当电容器放电完毕瞬间,电路中的电流为授大,线圈两端电 压为零。在lc回路屮,当振荡电流为零时,则电容器开始放电,电容器的 电量将减少,电容器小的电场能达到最大,磁场能为零。(2)周期和频率 t = 2tt4lc2、麦克斯韦电磁理论:(1)变化的磁场在周围空间产牛电场。(2)变化的电场在周围空间产牛磁场。推论:均匀变化的磁场在周围空间产生稳定的电场。 周期性变化(振荡)的磁场在周用空间产生同频率的周期性变化(振荡)的电

20、场;周期性变化(振荡)的电场周围也产生同频率周期性变化(振荡)的磁场。3、电磁场: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总是相互联系的,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叫电 磁场。4、电磁波:电磁场由发牛区域向远处传播就形成电磁波。5、电磁波的特点1. 以光速传播(麦克斯韦理论预言,赫兹实验验证);2具有能量;3.可以离开电荷而独立 存在;4.不需要介质传播;5.能产牛反射、折射、干涉、衍射等现象。6、电磁波的周期、频率和波速:2v=kf=(频率在这里有时候用卩来表示)t波速:在真空中,c=3x108 m/s三、光学(一)几何光学1、概念:光源、光线、光束、光速、实像、虚像、本影、半影。2、规律:(1)光的直线传播

21、规律: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光的独立传播规律:光在传播时,虽屡屡相交,但互不干扰,保持各口的规 律传播。(3)光在两种介质交界血上的传播规律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共面;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 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的析射定律:a、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共面;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入射角的止弦跟折射角的止弦z比是常sinzsinr二常数数。即b、介质的折射率n:光由真空(或空气)射入某屮介质时,有sinzsinr只决定于介质的性质,叫介质的折射率。c、设光在介质屮的速度为v,贝山z?=- 町见,任何介质的折射率大于1。vd、两种介质

22、比较,折射率人的叫光密介质,折射率小的叫光疏介质。 全反射:a.光山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的交界血时,入射光线全部反射回光密介质中 的现象。b、发生全反射的条件: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入射角等于临界角。临界角c sinc = -n 光路可逆原理:光线逆着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方向入射,将沿曹原來的入射光线方向 反射或折射。归纳:折射率h = = - = != 4>1sinr v sinc 2 介5、常见的光学器件:(1)平面镜 (2)棱镜 (3)平行透明板(二)光的本性人类对光的木性的认识发展过程(1)微粒说(牛顿)(2)波动说(惠更斯) 光的干涉双缝干涉条纹宽度 a,y = -2 (波长

23、越长,条纹间隔越大)d应川:薄膜十涉由薄膜前后表面反射的两列光波叠加而成,劈形薄膜干涉可产生平 行相间干涉条纹,检杏平面,测最厚度,光学镜头上的镀膜。 光的衍射一一单缝(或圆孔)衍射。泊松亮斑(波长越长,衍射越明显)(2)电磁说(麦克斯韦)波长/m名称产生机理特性与应用无线电白由电子的运动波动性显著,无线电通讯1()4红外线原了外层一切物体都能辐射,具有热作 用,遥感技术,遥控器可见光电子受激发由七种色光组成10-1()紫外线一切高温物体都能辐射,具冇化 学作用、荧光效应伦琴(x)射线原子外内 电了受激发粒子性显著,穿透本领强y射线原了核受激发粒了性显著,穿透木领更强(4)光了说(爱因斯坦)

24、基木观点:光由一份一份不连续的光了组成,每份光了的能量是e = hv = 实验基础:光电效应现象 规律:a.每种金属都有发牛光电效应的极限频率;b、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光的强 度无关,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c、光电效应的产生几乎是瞬时的;d、光电流与入射 光强度成正比。 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hv = w+ ehn逸出功 w = h v()=兄o光电效应的应用:光电管可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5)光的波粒二象性光是一种具有电磁木性的物质,既有波动性,又有粒了性。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单个光 子的个别行为表现为粒子性,大量光子的运动规律表现为波动性。波长较大、频率较低吋光 的波动性较为显著,波长较

25、小,频率较高的光的粒子性较为显著。(6)光波是一种概率波四、原子物理1 .氮原子能级,半径en =4 ej= -13.6ev能量最少 r=n2rirj=0.53 xlo0 in跃迁吋放出或吸收光子的能量 e = hv = 22. 三种衰变射线本质速度特性a射线氮原子核(;屁)流v= 1 c10贯穿能力小,电离作用强。b射线高速电子(牝)流vc贯穿能力强,电离作用弱。y射线高频电磁波(光了)v=c贯穿能力很强,电离作用很弱。衰变:原了核由于放出某种粒了而转变位新核的变化。放出a粒子的叫a衰变。放出3粒子的叫b衰变。放出y粒子的叫y衰变。 哀变规律:(遵循电荷数、质量数守恒)a衰变:£丫

26、+一泡(b衰变的实质是=h +)3.4.y衰变:半衰期伴随着a衰变或p衰变同时发生。n = n°质子的发现(1919年,卢瑟福)中子的发现(1932年,查德威克)发现正电了(居里夫妇);屁+詡/一胃,曽pt曽si+:5.质能方程e=mc2 ae =u=lkg.(m/s)2lu放出的能量为931.5mev1 u=l.660566 x10'27kg6 重核裂变2裁/+加t畧9+器届+10加+ 141mev原子弹核反应堆氢的聚变屁+加+ 17.6mev氢弹 太阳内部反应六、狭义相对论力学规律在任何惯性系中都是和同的。1. 伽利略相对性原理:2. 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1)狭义

27、相对性原理:在不同的惯性系屮,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2)光速不变原理:真空屮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小都是相同的。3. 时间和空i'可的相对性:(1)“同时”的相对性:“同时”是相对的。在一个参考系中看来“同时”的,在另一个参 考系中却可能“不同时”。即 fj1 (2)长度的和对性:一条沿自身长度方向运动的杆,其长度总比静止时的长度小。v 2丿(式中/,是与杆相对运动的人观察到的杆氏,a)是与杆相对静止的人观察到的杆长)。 淫药在垂直于运动方向上,杆的长度没有变化。这种长度的变化是相对的,如果两条平行的杆在沿b己的长度方向上做相对运动, 少他们一起运动的两位观察者都会认为对方的杆缩

28、短了。ar(3)时间间隔的相对性:从地面上观察,高速运动的飞船匕时间进程变慢,飞船上的人则 感觉地面上的时间进程变慢。(时间膨胀或动钟变慢) (式中处是与e船相对静止的观察者测得的两事件的吋间间隔,at是地而上观察到的两事件的吋间间隔)。(4)相对论的时空观:经典物理学认为,时间和空间是脱离物质而独立存在的,是绝对的, 二者之间也没有联系;和对论则认为时间和空间与物质的运动状态有关,物质、时间、空间 是紧密联系的统一体。4. 狭义相对论的其他结论:* (1)相对论速度变换公式:"=上竽(式中v为高速火车相对地的速度,为车上的 u v人相对于车的速度,u为车上的人相对地而的速度)。对于

29、低速物体f 与v与光速相比很小时,根据公式可知,这时u+这就是经典物理学的速度合成法则。(2)相对论质量:加=議1这一公式仅适用于屮与v在一直线上的情况,当i?与v相反时,f取负值。(式屮mo为物体静止时的质量,m为物体以速度v运动时的质量,由公式町以看出随v的增加,物体的质量随之增人)。(3)质能方程:e = mc2常见非常有用的经验结论:1、物体沿倾角为a的斜面匀速下滑u=tana;2、物体沿光滑斜面滑下a=gsina物体沿粗糙斜面滑下a=gsina-gcosa3、两物体沿同一直线运动,在速度相等吋,距离有最人或最小;4、物体沿肯线运动,速度最人的条件是:a=0或介力为零。5、两个共同运动

30、的物体刚好脱离时,两物体间的弹力为却,加速度相等。6、两个物体相对静止,它们具有相同的速度;7、水平传送带以怛定速度运行,小物体无初速度放上,达到共同速度过程屮,摩擦生热笠 土小物体的动能。*8、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内能大小看温度做功情况看体积,吸热、放热综合以上两项用能量 守恒定律分析。9、电容器接在电源上,电压不变;断开电源时,电容器上电量不变;改变两板距离氏不变。10、磁场中的衰变:外切圆是鱼衰变,内切圆是衰变,a,卩是大圆。11、总导体杆垂直切割磁感线,所受安培力f=吆也g。12、电磁感应中感牛电流通过线圈导线横截血积的电量:o=n/r。13、解题的优选原则:满足守恒则选川守恒定律;与加

31、速度有关的则选川牛顿第二定律 f=ma;与时间直接相关则用动量定理;与对地位移和关则用动能定理;与相对位移相 关(如摩擦生热)则用能量守恒。高中物理解题方法指导物理题解常用的两种方法:分析法的特点是从待求量出发,追寻待求量公式中每一个量的表达式,(当然结合题目 所给的已知量追寻),直至求出未知量。这样一种思维方式“目标明确”,是i种很好的方 法应当熟练掌握。综合法,就是“集零为整”的思维方法,它是将各个局部(简单的部分)的关系明确以 后,将各局部综合在一起,以得整体的解决。综合法的特点是从已知量入手,将各已知量联系到的量(据题目所给条件寻找)综合 在一起。实际上“分析法”和“综合法”是密不可分

32、的,分析的目的是综合,综合应以分析为 基础,二者相辅相成。正确解答物理题应遵循一定的步骤第一步:看懂题。所谓看懂题是指该题屮所叙述的现象是否明白?不可能都不明白,不 懂z处是哪?哪个关键之处不懂?这就要集中思考“难点”,注意挖掘“隐含条件。”要养成 这样一个习惯:不懂题,就不要动手解题。若习题涉及的现象复杂,对象很多,须用的规律较多,关系复杂口隐蔽,这时就应当将 习题“化整为零”,将习题化成几个过程,就每一过程进行分析。第二步:在看懂题的基础上,就每一过程写出该过程m遵循的规律,而示对各个过程组 成的方程组求解。笫三步:对习题的答案进行讨论.讨论不仅可以检验答案是否合理,还能使读者获得进 一步

33、的认识,扩大知识面。一、静力学问题解题的思路和方法1. 确定研究对象:并将“对象”隔离出来“必要时应转换研究对象。这种转换,一种 情况是换为另一物体,一种情况是包括原“对象”只是扩大范围,将另一物体包括进来。2分析“对象”受到的外力,而且分析“原始力”,不要边分析,边处理力。以受力图 表示。3根据悄况处理力,或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或用三角形法则,或用正交分解法则,提高 力合成、分解的目的性,减少盲目性。4. 对于平衡问题,应用平衡条件ef=o, em=o,列方程求解,而后讨论。5. 对于平衡态变化时,各力变化问题,可采用解析法或图解法进行研究。静力学习题可以分为三类: 力的合成和分解规律的运用。

34、 共点力的平衡及变化。 固定转动轴的物体平衡及变化。认识物体的平衡及平衡条件对于质点而言,若该质点在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肓线运动,即加速度q为零,则 称为平衡,欲使质点平衡须有工f=0。若将各力正交分解则有:lfx = o,工fy=o o对于刚体而言,平衡意味着,没有平动加速度即q=0,也没有转动加速度即0=0 (静 止或匀逮转动),此时应有:ef=0, em=0o这里应该指出的是物体在三个力(非平行力)作用下平衡时,据ef=o nj*以引伸得出 以下结论: 三个力必共点。 这三个力矢量纟r成封闭三角形。 任何两个力的合力必定与第三个力等值反向。对物体受力的分析及步骤(一)、受力分析要点:

35、1、明确研究对象2、分析物体或结点受力的个数和方向,如果是连结体或重叠体,则用“隔离法”3、作图吋力较大的力线亦相应长些4、每个力标出相应的符号(有力必有名),用英文字母表示痂“十”上受三个力作用:力的合成法或正交分解法。 受四力以上:用正交分解法。6、用正交分解法解题列动力学方程受力平衡吋zfy=0=0受力不平衡时zfx=maxw=may7、一些物体的受力特征:绳或橡筋:不能受拉力(张力)不能传压力。 杆或弹簧:拉力、压力均可传。8、同一绳放在光滑滑轮或光滑挂钩上,两侧绳子受力大小相等,当三段以上绳子在交 点打结时,各段绳受力大小一般不相等。(二)、受力分析步骤:1、判断物体的个数并作图:重

36、力;接触力(弹力和摩擦力);场力(电场力、磁 场力)2、判断力的方向: 根据力的性质和产牛的原因去判; 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去判;a由牛顿第三定律去判;b由牛顿第二定律去判(有加速度的方向物体必受力)。二、运动学解题的基本方法、步骤运动学的基木概念(位移、速度、加速度等)和基木规律是我们解题的依据,是我们认识 问题、分析问题、寻求解题途径的武器。只有深刻理解概念、规律才能灵活地求解各种问题, 但解题又是深刻理解概念、规律的必需环节。根据运动学的棊木概念、规律可知求解运动学问题的棊木方法、步骤为(1)审题。弄清题意,画草图,明确已知量,未知量,待求量。(2)明确研究对象。选择参考系、坐标系。(3)

37、分析有关的时间、位移、初末速度,加速度等。(4)应川运动规律、儿何关系等建立解题方程。(5)解方程。三、动力学解题的基本方法我们用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分析求解动力学习题.由丁动力学规律较复杂,我 们根据不同的动力学规律把习题分类求解。1、应用牛顿定律求解的问题,这种问题有两种基本类型:(1)已知物体受力求物体运动情况,(2)已知物体运动情况 求物体受力.这两种基本问题的综合题很多。从研究对彖看,有单个物体也有多个物体。(1)解题基本方法根据牛顿定律玖=ma解答习题的基本方法是口 根据题意选定研究对象,确定m。 分析物体受力情况,画受力图,确定f合。 分析物体运动情况,确定a o 根据牛顿

38、定律、力的概念、规律、运动学公式等建立解题方程。 解方程。 验算,讨论。以上、是解题的基础,它们常常是相互联系的,不能截然分开。应用动能定理求解的问题动能定理公式为w=ek2-eki,根据动能定理可求功、力、位移、动能、速度大小、质量等。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基木方法是 选定研究的物体和物体的一段位移以明确m、so 分析物体受力,结合位移以明确w总。 分析物体初末速度大小以明确初末动能。然后是根据动能定理等列方程,解方程,验算讨论。(例题)如图45所示,木板质量1口二10千克,长3米。物体质量叫=2千克。物体与木板间摩擦系数"=0.05,木板与水平地面间摩擦系数“2=0.1,开始时,物体

39、在m2图45木板右端,都处于静止状态。现用f=33牛的水平恒力拉木板,物体将在木板上滑动,问 经过2秒后(1)力f作功多少? (2)物体动能多大? (g=10米/秒彳)应用动量定理求解的问题从动量定理i合=匕一人知,这定理能求冲量、力、时间、动量、速度、质量等。动量定理解题的基本方法是 选定研究的物体和一段过程以明确to 分析物体受力以明确冲暈。 分析物体初、末速度以明确初、末动量。然后是根据动量定理等建立方程,解方程,验算讨论。【例题8】 质量为10千克的重锤从3.2米高处自山下落打击工件,重锤打击工件后跳 起0.2米,打击时间为0.01秒。求重锤对工件的平均打击力。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求解的

40、问题机械能守恒定律公式是ek+ep严ek2+ep2知,可以用来求动能、速度大小、质量、势能、高度,位移等。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基本方法是 选定研究的系统和一段位移。 分析系统所受外力、内力及它们作功的情况以判定系统机械能是否守恒。 分析系统中物体初末态位置、速度大小以确定初末态的机械。然后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等列方程,解方程,验算讨论。四、电场解题的基本方法本章的主要问题是电场性质的描述利电场对电荷的作用,解题时必须搞清描述电场性质 的几个物理量和研究电场的各个规律。1、如何分析电场中的场强、电势、电场力和电势能(1)先分析所研究的电场是由那些场电荷形成的电场。(2)搞清电场中各物理最的符号的含

41、义。(3)正确运用叠加原理(是矢量和还是标量和)。下而简述各量符号的含义: 电蜃的正负只表示电性的不同,而不表示电蜃的人小。 电场强度和电场力是矢量,应用库仑定律和场强公式时,不要代入电量的符号,通过 运算求出大小,方向应另行判定。(在空间各点场强和电场力的方向不能简单用' + '、'一' 來表示。) 电势和电势能都是标量,正负表示人小.用£=4(;进行计算时,可以把它们的符号 代入,如u为正,q为负,则£也为负.女ii ui>u2>0, q为负,则刍v £? v 0。 电场力做功的正负与电荷电势能的增减相对应,wab为

42、正(即电场力做正功)时, 电荷的电势能减小,wab为负时,电荷的电势能增加乞<%。所以,应用 wab=q (ua-ub)=心一勺时可以代人各量的符号,来判定电场力做功的正负。当然 也可以用|q (ua-ub)|求功的人小,再由电场力与运动方向来判定功的正负。但前者可直 接求比较简便。2、如何分析电场中电荷的平衡和运动电荷在电场中的平衡与运动是综合电场;川力学的有关知识习能解决的综合性问题, 对加深有关概念、规律的理解,提高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作用。这类问题的分析 方法与力学的分析方法相同,解题步骤如下:确定研究对象(某个带电体)。(2)分析带电体所受的外力。(3)根据题意分析物理

43、过程,应注意讨论各种情况,分析题中的隐含条件,这是解 题的关键。(4)根据物理过程,已知和所求的物理量,选择恰当的力学规律求解。(5)对所得结果进行讨论。【例题4】如图73所示,如果:h 你核)和:比(氨核)垂直电场强度方向进入同 偏转电场,求在下述情况时,它们的横向位移大小的比。(1)以相同的初速度进入,(2) 以相同的初动能进入;(3)以相同的初动量进入;(4)先经过同一加速电场以后再进 入。+ + + +voo-分析和解 带电粒了在电场中所受电场力远远大于所受的重力,所以重力可以忽 略。带电粒子在偏转电场受到电场力的作用,做类似于平抛的运动,在原速度方向作匀速运 动,在横向作初速为零的匀

44、加速运动。利用牛顿笫二定律和匀加速运动公式可得yjat 丄史(上)222 m v0(1)以相同的初速度vo进入电场,因e、1、v。都相同,所以myh _ q加he _ 1x4 _zyhe qw 2x33(2)以相同的初动能ek。进入电场,因为e、1、m,都相同,所以yxqyff _ qh _ i yhe qhc 2(3) 以和同的初动量po进入电场,因为e、1、mg都相同,由1 qe i2 qeml2y =r =? * qm2 m v022(/77v0)2九=9 加"= 2(4)yhe qh 2x4 8先经过同一加速电场加速后进入电场,在加速电场觀i速后,粒子的动能1 2mv0 =

45、qu、 (ui为加速电压)f+lqe 卩 _ qel2 _ el11/ 12 m v02 4qu 4t/,因e、1、ui是相同的,y的大小与粒子质量、电量无关,所以:九=1yne 了注意 在求横向位移y的比值时,应先求岀y的表达式,由题设条件,找出y与粒子 的质量m、电量q的比例关系,再列出比式求解,这是求比值的一般方法。3、如何分析有关平行板电容器的问题在分析这类问题时应当注意(1) 平行板电容器在直流电路中是断路,它两板间的电压与它相并联的用电器(或支 路)的电压相同。(2) 如将电容器与电源相接、开关闭合时,改变两板距离或两板正对而积时,两板电 正不变,极板的带电量发生变化。如开关断开后

46、,再改变两极距离或两板正对而积时,两极 带电量不变,电压将相应改变。(3) 平行板电容器内是匀强电场,可由e = 求两板间的电场强度,从而进一步讨论, 两极板问电荷的叫平衡和运。4、利用电力线和等势面的特性分析场强和电势电力线和等势血可以形象的描述场强和电势。电荷周围所画的电力线数正比于电荷所带 电量。电力线的疏密,方向表示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顺电力线电势降低,等势面垂直电 力线等可以帮助我们去分析场强和电势【例题】有一球形不带电的空腔导体, 将一个负电荷一q放入空腔中,如图所示。问:(1) 由于静电感应,空腔导体内、外壁 各带什么电?空腔内、导体内、导休外的电场 强度,电势的人小有何特点,

47、电场强度的方向 如何?(2) 如将空腔导体内壁接地;空腔导体 内外壁各带什么电?空腔内、导体内、导体外的场强,电势有何变比?(3)去掉接地线,再将场电荷一q拿走远离空腔导体后,空腔导体内、外壁各带什么 电?空腔内、导体内、导体外部的场强、电势乂有什么变化?图7分析和解本题利用电力线进行分析比较清楚(1)把负电荷放人空腔屮,负电荷周i韦i将产 生电场,(画出电力线其方向是指向负电荷)自由 电子由低电势到高电势(电子逆电力线运动)发生 静电感应,使导体内壁带有电量为q的正电荷, 导体外壁带有电量为q的负电荷,如图7所示。 空腔导体里外电力线数一样多(因电力线数正比 于电量)空胶外电力线指向金属导体

48、(电力线止 于负电荷)。越靠近空腔导体场强越大。导体中无 电力线小,电场强度为零,空腔内越靠近负电荷q 电力线越密,电场强度也越人。顺电力线电势降 低,如规定无穷远电势为零,越靠近空腔导体电 势越低,导体内部电势相等,空腔内越靠近负电 荷q电势越低。各处的电势均小于零。(2)如把空腔导体内壁接地,电子山低电势到高电势,导体上的自山电子将通过接地线进入大地,静电平衡后导休内壁仍带正电,导体外壁不带电。由于电力线数正比于场电荷, 场电荷一q未变所以空腔内的电力线分布未变,空腔内的电场强度也不变。导体内部场强仍 为零。由于导体外壁不带电,导体外部无电力线,导体外部场强也变为零。(要使导体外部 空间不

49、受空腔内场电荷的影响,必须把空腔导体接地。)在静电平衡后,导体与地电势相等都等于零,导体内部空腔中电势仍为负,越靠近场电 荷电势越低,各处电势都比 导体按地以前高。(3)如去掉接地线,再把场电荷拿走远离空腔导体时,由于静电感应,导体外表面自 由电子向内表而运动.到静电平衡时,导体内表而不带电,外表面带正电,带电量为q。这时导体内部和空腔内无电力线,场强都变为零,导体外表面场强垂直导体表面指向导 体外,离导体越远,电力线越疏,场强越小。顺电力线电势减小,无穷远电势为零,越靠近 导体电势越高。导体上和空腔内电势相等,各点电势均人于零。当导体接地吋,导体外表而不带电,也可用电力线进行分析。如果外表而

50、带负电,就有 电力线由无穷远指向导体,导体的电势将小于零,与导体电势为零相矛盾。如果导体外表面最麻带正电,则有电力线由导体外表面指向无穷远,则导体电势将人于零,也与地等电势相 矛盾.所以,木题中将导体接地时,导体外表面不再带电。3、利用等效和类比的方法进行分析当我们研究某一新问题时,如果它和某一学过的问题类似,就可以利用等效和类比的方 法进行分析。【例题】 摆球的质量为m,带电量为q,用摆长为z的悬线悬挂在场强为e的水平 匀强电场中。求:(1)它在微小摆动时的周期;(2)将悬线偏离竖直位置多大角度时,小球 由静止释放,摆到悬线为竖直位置时速度刚好是零。五、电路解题的基本方法1、解题的基本方法、

51、步骤本章的主要问题是研究电路屮通以稳恒电流时,各电学量的计算,分析稳恒电流的题 目,步骤如下:(1)确定所研究的电路。(2)将不规范的串并联电路改画为规范的串并联电路。(使所画电路的串、并联关系清晰)。对应题屮每一问可分别画出简单电路图,代替原题屮 较为复杂的电路图。(3)在所画图中标出已知量和待求量,以利分析。(4)应注意当某一电阻改变时,各部分电流、电压、功率都要改变。可以认为电源电 动势和内电阻及其它定值电阻的数值不变。必耍时先求出£、r和定随电阻的大小。(5)根据欧姆定律,串、并联特性和电功率公式列方程求解。(6)学会用等效电路,会用数学方法讨论物理量的极值。2、将不规范的串

52、并联电路加以规范搞清电路的结构是解这类题的基础,具体办法是:(1)确定等势点,标出相应的符号。因导线的电阻和理想安培计的电阻都不计,对以 认为导线和安培计联接的两点是等势点。(2)先画电阻最少的支路,再画次少的支路从电路的一端画到另一端。3、含有电容器的电路解题方法在直流电路屮,电容器相当电阻为无穷人的电路元件,对电路是断路。解题步骤如下:(1)先将含电容器的支路去掉(包括与它串在同一支路上的电阻),计算各部分的电流、 电压值。(2)电容器两极扳的电压,等于它所在支路两端点的电压。(3)通过电容器的电压和电容可求出电容器充电电量。(4)通过电容器的电压和平行板间距离可求出两扳间电场强度,再分析

53、电场中带电粒 了的运动。4、如何联接最省电用电器正常工作应满足它要求的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要使额外的损失尽可能少,当电 源电压大于或等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用电器额定电压z和时,可以将这两个用电器串联, 并给额定电流小的用电器加分流电阻,如电源电压人于用电器额定电压之和时,应串联分压 电阻。【例】 三盏灯,l| 为“ 110v 100w”,l2 为 “110v 50w”,l3 为 “110v 40w” 电源电压为220v,要求:三盏灯可以单独工作;三盏灯同时工作时额外损耗的功率最 小,应怎样联接?画出电路图,求出额外损耗功率。5、在电路计算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在电路计算屮,可以认为电源的电动势、内电阻和各定值电阻的阻值不变,而各 部分的电流、电压、功率(或各种电表的示数)将随外电阻的改变而收变。所以,在电路计 算屮,如未给出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时,往往要先将具求出再求变化后的电流、电压、功 率。(2)应搞清电路中各种电表是不是理想表。作为理想安培计,可以认为它的电阻是零, 作为理想伏特计,可以认为它的电阻是无穷大。也就是说,将理想安培计、伏特汁接入电路, 将不影响电路的电流和电压。可以把安培计当成导线、伏特计去掉后进行电路计算。但作为 真实表,它们都具有电阻,它们既显示出电路的电流和电压,也显示它自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