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相变材料的研究进展和应用_第1页
高温相变材料的研究进展和应用_第2页
高温相变材料的研究进展和应用_第3页
高温相变材料的研究进展和应用_第4页
高温相变材料的研究进展和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温相变材料的研究进展和应用高温相变材料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摘要:随着全球性能源与坏境的不断恶化,能源充分利丿ij和新能源开发成为业界关注的 重点。相变储热是利用和变材料在其物相变化过程中从环境吸收热(冷)量或向环境释放热 (冷)量,从而达到能量的储存或释放的fi的,并能与新能源结合应用。分析了高温相变材 料的种类和各自特点,介绍了其在各行各业的应用情况,并对高温和变材料的未来发展进 行了展望。关键词:相变材料;储热材料;相变1引言物质相变过程是一个等温或近似等温过程,在这个过程屮伴随有能量的吸收或释放。相 变储热是利川相变材料在其相变过程中,从环境吸收或释放热量,达到储能或放能的冃 的。高温相变

2、材料貝有相变温度高,储热容量人,储热密度高等特点,它的使用能提高能 源利用效率,有效保护环境,|_1前已在太阳能热利用、电力的“移峰填谷”、余热或废热 的冋收利用以及工业与民用建筑和空调的节能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阶段,人们关 心比较多的新能源是太阳能,但是太阳能利用和废热回收存在吋间和空间上的不匹配的问 题。相变储能材料可以从环境中吸收能量和向环境释放能量,较好地解决了能量供求在时 间和空间上不匹配的矛盾,有效地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同时相变储能材料在相变过程屮 温度基本上保持恒定,能够用于调控周闱环境的温度,并h能重复使用。相变储能材料的 这些特性使得其在电力“移峰填谷”、工业与民用建筑

3、和空调的节能、纺织甜以及 军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2相变储热技术1储热方法通常冇3种:显热储热、化学反应储热和潜热储热(相变储热)。和变储热可以 实现能量供应与人们需求在时间和空间达到一致的a的,又具有节能降耗的作用。相变储 热材料按相变方式一般分为4类:固一固相变、固一液相变、固一气相变及液一气相变材 料圈;按和变温度范围可分为高温、中温和低温储热材料;按材料的组成成分可分为无机 类和有机类(包括高分了类)储热材料。由于固一气相变材料相变时体积变化太大,使用时 需要很多的复杂装置,在实际应用中很少采用。相变储热材料在储热、放热过程中,温度 波动范围很小,材料近似恒温,故可控制温度。其储

4、热容量大,储热密度高,单位质量、 单位体积的储热量要远远超过显热储热材料;且较z于化学反应储热,相变储热具有设备 简单、体积小、设计灵活、使用方便等优势。3高温相变储热材料3. 1高温固一液相变材料同一液相变材料是指在温度高于相变点时物相由固相变为液相,吸收热量当温度下降时 物相又由液相变为固相,放出热量的一类相变材料。u前固一液相变材料主要包括结晶无 机物类和有机物类2种。无机盐高温相变材料主要为高温熔融盐、部分碱、混合盐。高温熔融盐主要有氟化物、氯化物、硝酸盐、硫酸盐等。它们具有较高的相变温度,从几百摄 氏度至几千摄氏度,因而和变潜热较大。例如lili相对分子质量小而熔化热大(2 840

5、j/ g)o碱的比热容高,熔化热大,稳定性好,在高温下蒸气压力很低,口价格便宜,也是一 种较好的中高温储能物质。例如naoh在287°c和318°c均有相变,比潜热达330 j / g,在 美国和h本已试用于采暖和制冷工程领域。混合盐熔化热大,熔化时体积变化小,传热 较好,其最大优点是熔融温度对调,对以根据需要把不同的盐配制成相变温度从几百摄氏 度2至上千摄氏度的储能材料。表1列出了部分无机盐高温相变储能材料热物性值阻。3. 2高温固一固相变材料固一固相变蓄热材料是利用材料的状态改变来蓄热、放热的材料,与固一液相变材料相 比较,固一固和变蓄热材料的潜热小,但它的体积变化小、

6、过冷程度轻、无腐蚀、热效率 高、寿命长,其最大的优点是相变后不生成液相,不会发生泄漏,对容器要求不高。具有 较大技术经济潜力的高温固一固相变蓿热材料冃前有无机盐类、高密度聚乙烯坷。无机盐 类材料主要是利用固体状态下不同种晶型的变化进行吸热和放热,通估它们的相变温度较 高,适介于高温范围内的储能和控温,冃前实际中应用的主要有层状钙钛矿、lio so.、 ni-hscn. khf2等物质。其中,khf2的熔化温度为196°c,熔化热为142 kj / kg; nh, scn从室温加热到150°c发生相变时,没有液相生成,相转变焙较高,相转变温度范围 宽,过冷程度轻,稳定性好,不

7、腐蚀,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储能材料。高密度聚乙烯的 特点是使用寿命氏、性能稳左、基木无过冷和分层现象、冇较好力学性能、便于加工成 形。此类固一固相变材料,具有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熔点通常都在125°c以上,但高密 度聚乙烯在加热到100°c以上会发生软化,一般通过辐射交联或化学交联之后,具软化点 可以提高到150°c以上。3. 3高温复合和变材料近年來,高温复合相变储能材料应运而生,其既能冇效克服单一的无机物或冇机物和变 储能材料存在的缺点,乂可以改善和变材料的应用效果以及拓展其应用范围。因此,研制 高温复合相变储能材料u成为储能材料领域的热点研究课题z一。研究表

8、明,在高温储热系统中,特别是储热系统工作温区较大的高温储热系统, 其组合相变材料储热系统对以显著提高系统效率,减少蓄热时间,提高潜3热蓄热量,而 ii能够维持和变过程相变速率的均匀性。380360340.111320300基准pcm分数1单一 pcm和各组合pcm在不同基准pcm质量分数下的相变完成时间图1、图2是组合和变材料较之于单一组分的和变材料的性能比较。其中各单一pcm的 相变温度均在3070°c之间,而各鲍合pcm接组分和变温度分为55 cc、50°c、45°c; 60°c、50°c、加。c; 65°c、50°c、

9、30°c; 70°c、50°c、30°c的 4 种组合方式。和变温度 t. =50°c的相变材料作为基准pcm,且其质量分数为图中横坐标,各组合pcm中其余2种 材料的质量比为1。从图1可以看到,对于4种组合pcm,在不同的基准pcm质量分数 下,其相变完成时间人多数都少于单一 pcm,这说明利川组合pcm可以使系统储热速率增 大。而由图2可知,在不同基准pcm质量分数下,a、b、c、d这4类组合pcm都存在最大 潜热储热量,较单一 pcm的潜热储热量分别提升了 8. 5%、15. 3%、13. 8%和11. 7%。相变材料研究的发展迅速,但大

10、多数均停留在实验阶段,进行市场化和产业化的情况却 比较少。而在如今全球严峻的能源人坏境下,相变材料具有的节能优势又是被补会所需要 的。因而如何将产、学、研有机的结合起來是当前应着力解决的重点问题2。再者,随 着相变材料的优势逐渐被各能源相关领域所认同,相变材料的研究越发深入,英种类也越 来越多。但是在很多应用实践中,却还未确4左1种或几种经典的(复合)和变材料及它的 制备方法、匹配程度以及材料物性等,从而能在业内受到普遍认同。这也是相变材料在实 际应用中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表3列出了几种h前关注度较高的仃机物相变储能材料物性参数的参考值。表3几种有机物的物性参数有机物相变温度 比相变潜热固

11、相比热容 /kjg-kt1液相比热容 /kj(kgk尸硬脂酸54456.0186.52.832.38劇旨酸6l0203.42.202.48肉豆蔻酸515204.52-802-42切片石蜡56458.0146.0一月桂酸4w3.0211.6l762.27正十四烷5.8227.0l682.68正式五烷9.6168.03.083.53正十六烷18-1236.01.752.22正十八烷27.7243.5一乙酰胺81.024l0乙酰苯胺118.9222.04高温相变换热材料的发展和应用相变储能材料经过多年的研究已取得了巨人的进步和发展,特别是在储能相变材料的性 能、选配及其热物性的测定、相图相率、晶体生

12、长、相变传热、相变储能设计及相变储能 的应川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其研究和应用涉及材料学,太阳能,空调和采暖及工业 余、废热利用等领域。4. 1相变技术与太阳能利川1993年,dlr(德国航天航空研究中心)与弱w(德国太阳能及氢能研究中心)共同提出了 pc胁显热储热材料/ pcm混合储热方法,并发布了一些可用于级联储热的pcmoz,证实了 级联和变储热的可行性。d. g. karalis等四利用高聚光比的太阳能熔化铝合金进行了研 究,但他们的冃的不是储热,而是进行焊接。+王永川等5酬提出了运用新型组合相变储 热材料结合太阳能供暖系统的方案,利用组合相变储热材料的均匀等速相和连续性。加拿 大的

13、concordia大学建筑研究中心啕寸太阳能莆热建筑进行了研究。他们用49%的丁基硬 酯酸盐和48%的丁基棕桐酸盐的混合物作相变材料,采用掺混法与灰泥砂浆混合,然后再 按工艺要求制备出和变墙板,并对和变墙板的熔点、凝固点、导热系数等方面进行了实验 测试。结杲表明,通过此种方法制备的相变墙板比相应的普通墙板的贮热能力增加10 倍。美国oak ridge国家实验室圈的模拟显示,对于类似美国山纳西洲气候类型的地区, 使用和变墙板能使采暖设备选型减少1, 3,而对于类似丹佛气候类型的地区,使用相变墙 板能使采暖设备选型减少1/2。4. 2相变技术与制冷日前,莆冷空调工程应用较多的是水蒂能和冰莆冷。但是

14、,水莆冷是利用水的显热蓿 冷,因此蓄冷装置体积庞大,冷损耗大,保温麻烦;而冰蓄冷是用冰作为蓄冷介质,由于 冰的冰点低(0°c),因此制冷机的cop低,造成能源浪费。用和对高温和变材料作为蓄冷 介质则克服了水蓄冷的蓄冷密度小和冰蓄冷的蒸发温度过低的缺点。李晓燕等p研制一种 相变温度为7. 48. 0o c的相对高温相变材料,在小型蓿冷空调实验台上,对其在球内 的固液相变传热问题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不同工况下莆冷量和球内相界面位置随时间的变 化关系,证明了该新型高温相变介质具有较好的凝固特性,为蓄冷空调系统节能、优化设 计和运行管理捉供了依据。李小玲毒产观捉出了一种太阳能和变蓄热空调制冷系

15、统。该系 统避免了以往太阳能空调系统存在的不稳定性和间断性问题;太阳能相变蓄热装-置具有体 积小蓄热量大、放热温度均匀、便丁控制等特点,适用丁存储太阳能并为空调制冷系统 捉供加热热源。64. 3相变换热与t业窑炉为了实现工业窑炉高温烟气余热回收,以提高燃料的利用率和保护环境,将新型高温显 热膳热复合和变蓄热材料作为高温窑炉蓄热燃烧系统中的蓄热材料的研究成为近年来的热 点。计算表明嘲,新型高温显热,潜热复合相变蓄热材料若用于炼铁工业中的热风炉。可 以代替温度一般低于1 000°c的語热室中、下部布置的耐火格了砖。在相同的条件下,该 材料的蓄热量是普通耐火格子砖的2-3倍,所以在满足相同

16、的蓄热量和热风温度下,蓄 热室体积可以减少34. 7%-40. 5%,高度可降低8. 09. 4 m,单座热风炉的建造费用 对以降低7. 7%-10. 5%。昆明理工人学王华等碌用熔浸工艺,进行了高温熔融盐相变 储能材料和不同高姓能陶瓷复合的研究,成功制备出燃料工业炉用nvlhc03-na2co,高温 相变复合材料,可用于工业高温余热的回收。广东工业大学李爱菊等研究了高温显热,潜 热储能材料有na2s0jsi02> na2c03-baco州tgo和nan03 / mgo等。这些新型高温显热诺 热复合相变储能材料作为高温家炉蓄热燃烧系统中的蓄热材料用以代替格了砖,可以提高 燃料的利用率,实

17、现保护环境的冃的。5结束语相变材料是相变换热技术的核心。高温相变储能材料的种类较多,但是性能良好、能用 于实际生产的材料却很少,所以开发新型的高温相变材料是今后发展的重点。高温相变材 料目前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固一固相变材料的升华和热传导性能差的问题,潜热型相变 材料共同存在的材料泄漏和体积膨胀问题等。这些问题制约了其在实际中的应用。复合相变材料能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因而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方法、匹配性选择、材料储 能性能的研究水平,是能否将高温相变材料推向产业化的关键。7随着社会对能源需求量的不断增加,能源短缺将进一步加剧,所以节能和能源的合理利 用研究是目前的重屮z重。高温相变材料因具有相变温度适宜,储热容量大,储热密度高 和单位质量、单位体积的储热量高,不易产生过冷等优势为其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6参考文献:【1】张东,周剑敏,吴科如.相变储能材料的和变过程温度模型。同济大学学报, 2006, 34(7); 928932.2 林怡辉,张止国,王世平.复合相变蓄能材料的研究进展。新能源,2000, 22(7); 3538.3 尚燕,张雄.储能新技术相变储能。上海建材,2004。(6); 18-20.4 葛新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