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 152 2初二数学下册知初二数学下册知识点大全识点大全021 初二数学下册知识点大全有哪些?学好数学关键在于思考。看似枯燥无味的数学公式,细心品味其内涵与外延,也能触摸到深刻的美丽。一起来看看021 初二数学下册知识点大全,欢迎查阅!初二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一般地,用符号(或),(或)连接的式子叫做不等式.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不等式的解不,把所有满足不等式的解集合在一起,构成不等式的解集.求不等式解集的过程叫解不等式.由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所组成的不等式组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不等式组的解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各个不等式的解2
2、/ 15集的公共部分.等式基本性质:在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整式,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基本性质:在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为 0),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二、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注:移项要变号,但不等号不变.)性质 2: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性质 3: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若 ab,则 a+b+c;2、若b,则 acb若 c0,则c 不等式的其他性质:反射性:若,则b,且 b,则 ac三、解不等式的步骤:、去分母;2、去
3、括号;3、移项合并同类项;4、系数化为 1.四、解不等式组的步骤:、解出不等式的解集 2、在同一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五、列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1)审题;(2)设未知数,找(不等量)关系式;(3)设元,(根据不3 / 15等量)关系式列不等式(组)(4)解不等式组;检验并作答.六、常考题型:1、求 4x-67x-12 的非负数解.2、已知3(x-)=x-a+1r 的解适合(5)a,求 a 的范围3、当 m 取何值时,3xm-2(m2)=3m+的解在-5 和5 之间.第二章分解因式一、公式:1、m+mb+mc=m(+b+c)、a2-2=(a+b)(a-b)3、2b+b2=(ab
4、)2 二、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这种变形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1、把几个整式的积化成一个多项式的形式,是乘法运算.2、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是因式分解3、m+m+cm(a+b+)4、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是相反方向的变形.三、把多项式的各项都含有的相同因式,叫做这个多项式的各项的公因式.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就是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形式.找公因式的一般步骤:(1)若各项系数是整系数,取系数的公约数;(2)取相同的字4 / 15母,字母的指数取较低的;(3)取相同的多项式,多项式的指数取较低的.(4)所有这些因式的乘积即为公因式.四、分解因式的一般步骤为:(
5、1)若有先提取-,若多项式各项有公因式,则再提取公因式.(2)若多项式各项没有公因式,则根据多项式特点,选用平方差公式或完全平方公式.(3)每一个多项式都要分解到不能再分解为止.五、形如 a2+2ab+b2 或-2a2 的式子称为完全平方式.分解因式的方法:1、提公因式法.2、运用公式法.第三章分式注:1 对于任意一个分式,分母都不能为零.分式与整式不同的是:分式的分母中含有字母,整式的分母中不含字母.3 分式的值为零含两层意思:分母不等于零;分子等于零(中0 时,分式有意义;分式中,当 B=0 分式无意义;当=0 且 B时,分式的值为零.)常考知识点:1、分式的意义,分式的化简.2、分式的5
6、 / 15加减乘除运算.、分式方程的解法及其利用分式方程解应用题.第四章相似图形一、定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比例.如果 a 与 b 的比值和与 d 的比值相等,那么或 ab=cd,这时组成比例的四个数 a,b,c,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内项.即 a、为外项,c、b 为内项.如果选用同一个长度单位量得两条线段 A、C的长度分别是、,那么就说这两条线段的比(raio)ABCD=mn,或写成,其中,线段 AB、CD 分别叫做这两个线段比的前项和后项如果把表示成比值 k,则=k 或B=CD.四条线段 a,b,c,d 中,如果 a 与 b 的比等于 c 与的比,即,那么这四条
7、线段 a,b,c,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黄金分割的定义:在线段 AB 上,点把线段 AB 分成两条线段C 和 BC,如果,那么称线段 AB 被点 C 黄金分割(gldensecon),点叫做线段 AB 的黄金分割点,AC 与 AB 的比叫做黄金比其中 0.18引理:平行于三角6 / 15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相似多边形: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多边形叫做相似多边形相似多边形:各角对应相等、各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多边形叫做相似多边形.相似比:相似多边形对应边的比叫做相似比.二、比例的基本性质:1、若d=bc(a,b,c,d
8、都不等于 0),那么.如果(b,d 都不为 0),那么 ad=bc.2、合比性质:如果,那么3、等比性质:如果=(+d+n0),那么.4、更比性质:若那么5、反比性质:若那么三、求两条线段的比时要注意的问题:()两条线段的长度必须用同一长度单位表示,如果单位长度不同,应先化成同一单位,再求它们的比;(2)两条线段的比,没有长度单位,它与所采用的长度单位无关;(3)两条线段的长度都是正数,所以两条线段的比值总是正数.四、相似三角形(多边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角平分线的比和对应中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相似多边形的周长比等7 / 15于相似比,面积比
9、等于相似比的平方.五、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有:,A,AS,SS,直角三角形除此之外再加 H六、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判断方法有:.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2.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3.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4.定义法: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5、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在特殊的三角形中,有的相似,有的不相似.1、两个全等三角形一定相似.2、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一定相似.、两个等边三角形一定相似.4、两个直角三角形和两个等腰三角形不一定相似.七、位似图形上任意一对对应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等于
10、位似比如果两个图形不仅是相似图形,而且每组对应点所在的直线都经过同一个点,那么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位似图形,这个点叫位似中心,这时的相似比又称为位似比.八、常考知识点:1、比例的基本性质,黄金分割比,位8 / 15似图形的性质.2、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相似多边形的性质.第五章数据的收集与处理()普查的定义:这种为了一定目的而对考察对象进行的全面调查,称为普查(2)总体:其中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称为总体.()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个考察对象称为个体(4)抽样调查:(salinnvesigai):从总体中抽取部分个体进行调查,这种调查称为抽样调查.(5)样本(smpe):其中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
11、总体的一个样本(6)当总体中的个体数目较多时,为了节省时间、人力、物力,可采用抽样调查.为了获得较为准确的调查结果,抽样时要注意样本的代表性和广泛性.还要注意关注样本的大小.(7)我们称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为频数.而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为频率.数据波动的统计量:极差:指一组数据中数据与最小数据的差.方差:是各个数据与平均数之差的平方的平均数标准差:方差的算术平方根.识记其计算公式.一组数9 / 15据的极差,方差或标准差越小,这组数据就越稳定还要知平均数,众数,中位数的定义刻画平均水平用: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刻画离散程度用:极差,方差,标准差.常考知识点:1、作频数分布表,作频数分
12、布直方图.2、利用方差比较数据的稳定性.3、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标准差的求法.、频率,样本的定义第六章证明一、对事情作出判断的句子,就叫做命题即:命题是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一般情况下:疑问句不是命题.图形的作法不是命题每个命题都有条件(conitio)和结论(cncluion)两部分组成.条件是已知的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断出的事项.一般地,命题都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其中如果引出的部分是条件,那么引出的部分是结论.要说明一个命题是一个假命题,通常可以举出一个例子,使它具备命题的条件,而不具有命题的结论这种例子称为反例.10 / 15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
13、等于80度1、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思路是将原三角形中的三个角凑到一起组成一个平角.一般需要作辅助线.既可以作平行线,也可以作一个角等于三角形中的一个角.2、三角形的外角与它相邻的内角是互为补角.三、三角形的外角与它不相邻的内角关系是:()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四、证明一个命题是真命题的基本步骤是:(1)根据题意,画出图形.(2)根据条件、结论,结合图形,写出已知、求证.(3)经过分析,找出由已知推出求证的途径,写出证明过程.在证明时需注意:(1)在一般情况下,分析的过程不要求写出来.(2)证明中的每一步推理都要有根据
14、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相互平行3.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斜边上的高是斜边的一半常考知识点:1、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三角形外角定11 / 15理2 两直线平行的性质及判定.命题及其条件和结论,真假命题的定义.初二数学常考知识一次函数1、函数一般地,在某一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 x 与 y,如果给定一个 x 值,相应地就确定了一个 y 值,那么我们称 y 是 x的函数,其中 x 是自变量,是因变量。2、自变量取值范围使函数有意义的自变量的取值的全体,叫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一般从整式(取全体实数),分式(分母不为 0)、二次根式(被开方数为非负数)、实际意义几方面考虑。
15、3、函数的三种表示法及其优缺点关系式(解析)法两个变量间的函数关系,有时可以用一个含有这两个变量及数字运算符号的等式表示,这种表示法叫做关系式(解析)法。列表法把自变量的一系列值和函数的对应值列成12 / 15一个表来表示函数关系,这种表示法叫做列表法。图象法用图象表示函数关系的方法叫做图象法。4、由函数关系式画其图像的一般步骤列表:列表给出自变量与函数的一些对应值。描点:以表中每对对应值为坐标,在坐标平面内描出相应的点。连线:按照自变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把所描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概念一般地,若两个变量 x,间的关系可以表示成 ykxb (,b
16、为常数,不等于 0)的形式,则称是 x 的一次函数(x 为自变量,y 为因变量)。特别地,当一次函数 ykx+b 中的=0 时(为常数,k不等于 0),称 y 是 x 的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的图像:所有一次函数的图像都是一条直线。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图像的主要特征13 / 15一次函数 y=kx+b 的图像是经过点(,)的直线初二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一次函数一、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形如=kx(k 为常数,且0)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其中叫做比例系数。一般地,形如 y=kx(k,b 为常数,且 k0)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当 b=0 时,b 即为=kx,所以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特例.二、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1)图象:正比例函数 ykx(k 是常数,k0)的图象是经过原点的一条直线,我们称它为直线 y=k。(2)性质:当 k时,直线 y=kx 经过第三,一象限,从左向右上升,即随着的增大 y 也增大;当,b0 图像经过一、二、三象限;()k,blt;0 图像经过一、三、四象限;14 / 15()0,=0 图像经过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整栋房产分割协议书
- 文艺汇演服务协议书
- 楼板空洞补办协议书
- 教育实习基地协议书
- 买铲车购车合同范本
- 文设计印刷合同范本
- 防水材料回收合同范本
- 楼顶搭棚安全协议书
- 手绘效果图实训试题带答案
- 铁路工作人员试题题库及答案
- GB/T 12135-2025气瓶检验机构技术条件
- ISO28000:2022供应链安全管理体系
- 全媒体运营师-国家职业标准(2023年版)
-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毕业生就业推荐表
- 工业视觉基础知识课件
- YY 0270-2003牙科学义齿基托聚合物
- GB/T 5785-2000六角头螺栓细牙
- 深圳市失业人员停止领取失业保险待遇申请表样表
- 疱疹病毒课件
- 精神病监护人责任承诺书范文
- 山丹事业编招聘考试《行测》历年真题汇总及答案解析精选V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