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斜纹夜蛾发生规律及绿色防治技术_第1页
玉溪市斜纹夜蛾发生规律及绿色防治技术_第2页
玉溪市斜纹夜蛾发生规律及绿色防治技术_第3页
玉溪市斜纹夜蛾发生规律及绿色防治技术_第4页
玉溪市斜纹夜蛾发生规律及绿色防治技术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玉溪市斜纹夜蛾发生规律及绿色防治技术    张志豪 王占娣摘要 斜纹夜蛾是危害较严重的世界性农业害虫,具有世代重叠、食性杂、危害性广的特性,化学防治是目前主要的防治手段。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要求的提高和绿色食品的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在斜纹夜蛾的防治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本文综述了云南地区斜纹夜蛾的发生规律及绿色防治技术应用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提出了绿色防治技术在玉溪地区斜纹夜蛾防治中的应用策略,以期为斜纹夜蛾绿色防治技术在玉溪地区的推广和应用提供参考。关键词 斜纹夜蛾;发生规律;绿色防治技术;云南玉溪s433.4 a 1007-5739(2018)

2、22-0106-02斜纹夜蛾,又称莲纹夜蛾、夜盗虫、乌头虫,为鳞翅目夜蛾科斜纹夜蛾属害虫,是国内外重要的农业害虫,其具有生命周期短、世代重叠、繁殖速度快、产卵量大、易暴发、食性杂和抗药性强的特点,是科学界广泛关注的害虫之一,已被列为世界性的农业害虫1。斜纹夜蛾在我国各地都有发生,其寄生范围极广,多达109科300 多种植物2,十字花科植物是其主要寄主,除此之外,花卉和烟草也是其为害的主要对象3-4。在云南地区,蔬菜、花卉和烟草是主要经济作物,特别是在玉溪地区,蔬菜、烟草和花卉已成为最具有优势的特色农业产业,建成以叶菜类、菜用豆类、花椰菜类、根茎类、瓜茄椒类和葱蒜类为主的蔬菜生产基地,以白菜、甘

3、蓝、花椰菜、萝卜等十字花科蔬菜为主的江川和通海地区,成为斜纹夜蛾大量暴发的高危地区3。仅斜纹夜蛾对云南地区造成的农业经济损失占比就高达2.56%3。在倡导绿色农业和生态健康的今天,化学农药逐渐被取代,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受到广泛关注。特别是在云南玉溪蔬菜生产区,绿色防治技术是打造云南蔬菜产业“绿色食品牌”的关键。本文综述了斜纹夜蛾在云南地区的发生规律和绿色防治技术的应用现状,结合云南当地特色,提出了绿色防治技术在玉溪地区斜纹夜蛾防治中的应用策略,以期推动斜纹夜蛾绿色防治技术在玉溪地区的推广和应用。1 斜纹夜蛾在云南地区的发生规律斜纹夜蛾在云南地区的发生规律随着云南的地理位置发生变化,其在云南西双

4、版纳地区常年发生,4月以后由西双版纳地区迁移到思茅地区,之后向临沧和红河地区迁移,5月中旬进入玉溪地区,之后再向四周扩散,从西北方向进入昆明地区(图1)。在玉溪地区的元江和西双版纳地区,斜纹夜蛾危害较严重、时间长,其危害时间从3月一直持续到11月5。2 斜纹夜蛾绿色防治技术斜纹夜蛾为完全变态昆虫,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生长时期,其以幼虫为害农作物,群集啃食叶背,3龄后啃食幼虫果实、蚕食花蕾造成缺失为特点。斜纹夜蛾的防治是世界范围内普遍关注的问题,其中化学防治是主要防治手段,随着人们生态环境意识的增强,绿色防治技术逐渐成为斜纹夜蛾防治的主要手段。绿色防治技术首次在2006年全国植物保护工作会

5、議上提出,其以“绿色植保”为理念,以农业增产增收为目的,通过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态调控和农药的科学、合理、安全使用,有效控制病虫害,确保农作物、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6。斜纹夜蛾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集中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3个方面。2.1 农业防治农业防治适用于斜纹夜蛾的各个虫态,其防治策略主要是加强田间管理,通过合理布局作物的种植密度、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和前茬蔬菜残株等方法,防止残留其上的斜纹夜蛾幼虫和卵对后茬作物产生危害。斜纹夜蛾老熟幼虫在土层中化蛹,每次轮种前可以通过深耕土壤杀死土壤中的蛹;防治成虫还可以采用覆盖筛孔约25目的聚乙烯防虫网和遮阳网等方法,其在江川和

6、通海地区应用范围较广,可以根据作物的种类采取平棚、拱棚等多种不同的方式覆盖防虫网7-8。2.2 物理防治物理防治主要用于斜纹夜蛾成虫的防治,是利用光、颜色和气味调节成虫在田间的取食、交配和产卵行为的防治方法。杀虫灯利用斜纹夜蛾成虫对光的正趋性诱杀其雌性或雄性成虫,从而降低田间卵块数量。目前,杀虫灯应用最多的为频振式杀虫灯和太阳能式杀虫灯2种。频振式杀虫灯是集波、光和色为一体的昆虫诱杀装置,防治范围在2.03.3 hm2之间9。太阳能式杀虫灯是在频振式杀虫灯的基础上,利用太阳能电池作为能源的捕虫装置,是目前应用范围最为广泛的一种农业害虫绿色防治技术。在云南玉溪的江川和通海地区,部分种植大户已经安

7、装了太阳能式杀虫灯,但由于云南地区多以山地高原为主,很多蔬菜种植地区还是以农户小面积种植方式为主,加之杀虫灯成本高,只能诱杀斜纹夜蛾成虫,防治期较短,因而杀虫灯在云南地区的应用相对较少。2.3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利用生物及其代谢物控制昆虫数量的防治技术,主要利用病原微生物、天敌和植物源活性成分对害虫进行防治。2.3.1 病原微生物。用于防治斜纹夜蛾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有核型多角体病毒7、爪哇拟青霉素、莱氏野村菌、当球孢白僵菌和斯氏线虫等10,其对斜纹夜蛾幼虫的发育历期、化蛹率、成虫产卵量和寿命均有明显作用,对斜纹夜蛾的致病和致弱效果甚至可以延续多代。微生物的生长发育和感染能力与环境条件关系密切,特

8、别是其对空气中的湿度要求较高。虽然室内研究表明,微生物对斜纹夜蛾具有明显的防治效果,但其在自然条件下并不一定能达到理想的作用效果,尚需进一步研究。2.3.2 天敌昆虫。斜纹夜蛾的天敌种类很多,主要有瓢虫、蜘蛛类、蚂蚁和青蛙等11。目前研究最多的为寄生蜂,国外报道斜纹夜蛾寄生蜂有61种,分布于我国的有40多种;研究发现,侧沟茧蜂和双斑侧沟茧蜂在斜纹夜蛾生物控制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11,其对斜纹夜蛾的幼虫和卵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2.3.3 植物源活性成分。植物源性提取物可以有效防治斜纹夜蛾幼虫,大量研究发现,广藿香酮、印楝素、苦参碱、阿维菌素、鱼藤酮和菊酯类等植物活性成分对斜纹夜蛾幼虫具有触杀、胃毒

9、和拒食活性12。目前,在云南地区上市销售的生物农药种类较少,以甲维盐及其衍生物、核型多角体病毒、阿维菌素和菊酯类农药为主,主要用于防治斜纹夜蛾幼虫和卵。2.3.4 引诱剂。引诱剂利用气味源在昆虫与昆虫之间、昆虫与植物之间建立某种联系,便于昆虫交配和取食,目前的研究集中在性引诱剂和植物源性引诱剂2个方面。斜纹夜蛾性引诱剂研究较广泛,主要来源于雄性昆虫,利用气味吸引雌虫进行交配,将其诱杀在诱捕器中,降低斜纹夜蛾的产卵量,从而达到降低虫口密度的目的13。但因其成本高、防治效果慢、防治谱窄,因而在云南地区斜纹夜蛾性引诱剂的应用较少。植物源性引诱剂是利用植物释放的挥发性物质诱集斜纹夜蛾雄性成虫,目前对其

10、研究已经引起科研人员的注意。据报道,来源于石竹、薄荷和苦瓜中的石竹烯、芳樟醇等物质对斜纹夜蛾具有一定的引诱效果14-15,但这些研究仅限于实验室观察阶段,有待进一步研究。3 斜纹夜蛾绿色防治技术在玉溪地区的应用情况绿色防治技术在玉溪部分地区已经得到了应用,如玉溪市江川、通海、新平地区的很多农户安装了防虫网和诱虫灯;玉溪市元江县部分地区引进了蜘蛛、瓢虫类斜纹夜蛾天敌昆虫;玉溪市江川县青龙乡农民尝试使用广藿香酮来抑制斜纹夜蛾的繁殖,虽未成功,但也为绿色防治奠定了良好基础。即便如此,玉溪市仍有很多地区信息比较闭塞,绿色防控技术不够成熟。为了推动绿色防治技术的广泛应用,需要加大绿色防治技术的宣传力度,

11、针对不同客户,采用“互联网+”和传统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宣传。针对不会使用智能手機的农户,采用发放绘本和农村广播的方式进行宣传,使农户了解斜纹夜蛾在玉溪地区的发生规律、绿色防治方法、每种防治方法产生的预期效果以及防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提高人们对蔬菜斜纹夜蛾绿色防治的意识。针对青年农户、企业和农业技术人员,采用app、公众号、云南数字乡村网络平台、信息平台等技术,通过视频、图片和互动交流,为农户、农资销售商、企业和农业技术人员搭建桥梁,免费提供共享和分享资源。4 结语过度使用化学农药会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并造成食物污染,危害人的健康。目前,绿色防治技术在玉溪地区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但应用

12、范围较小,针对性较弱。因此,在玉溪地区进行斜纹夜蛾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是十分必要的,可以促进玉溪地区的农业全方位发展,加快农业技术更新速度,保护玉溪地区生态环境,维护玉溪地区的生态稳定。5 参考文献1 杜娟.斜纹夜蛾生物学及人工饲料的研究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16.2 罗凯,李泽生,高燕,等.斜纹夜蛾生物防治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10):126-129.3 李卫,邹万君,王立宏.昆明地区斜纹夜蛾生物学特性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06(1):85-89.4 李志敏.昆明花卉甜菜夜蛾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的初步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5.5 刘方欣,张玉诺,李晓愚

13、,等.蔗蜡高级烷酸和高级烷醇分离与降胆固醇的作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9):1772-1775.6 杨映娟,陈齐斌.农业绿色防控的策略与主要技术措施j.云南农业,2017(5):32-34.7 thomas a,elizabeth p m,fei l.the mirna-processing enzyme dicer is essential for the morphogenesis and maintenance of hair folliclesj.current biology,2006,16(10):1041-1049.8 陈秀红.蔬菜斜纹夜蛾绿色防控技术j.上海蔬菜,2018(1):50-51.9 杨吉祥,王小银,马平平,等.频振式杀虫灯杀虫原理及应用技术c/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佳多科工贸有限责任公司.频振诱控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选编(重大农业害虫频振诱控技术国际研讨会论文集)(1992-2007).桂林: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生物入侵分会,2007.10 宗瑞英.斜纹夜蛾不同家系对杀虫微生物敏感性差异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6.11 吴天德,李霜霜,许再福.斜纹夜蛾取食四种植物对马尼拉侧沟茧蜂发育和繁殖的影响j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