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气分析一看就懂PPT课件_第1页
血气分析一看就懂PPT课件_第2页
血气分析一看就懂PPT课件_第3页
血气分析一看就懂PPT课件_第4页
血气分析一看就懂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页/共74页一、酸碱平衡的基本概念二、酸碱平衡的调节三、临床上常用的血气分析指标酸碱平衡的生理学基础 第2页/共74页一、酸碱平衡的基本概念 在生理状态下,血液的在生理状态下,血液的PHPH经常保持在一个很狭的范围内,即经常保持在一个很狭的范围内,即PHPH稳定在稳定在7.357.35 7.457.45之间,此种稳定性即为酸之间,此种稳定性即为酸碱平衡。如果体内酸或碱产生过多或不足,引起血液碱平衡。如果体内酸或碱产生过多或不足,引起血液PHPH的改变,即为酸碱失衡。的改变,即为酸碱失衡。第3页/共74页二、酸碱平衡的调节 机体的酸碱平衡的调节,可通过体液、肺、肾这机体的酸碱平衡的调节,可通

2、过体液、肺、肾这三种途径来进行。三种途径来进行。 体液缓冲系统的调节最快直接但为时不长;体液缓冲系统的调节最快直接但为时不长; 肺的调节也快,且排除的酸性代谢产生量最多;肺的调节也快,且排除的酸性代谢产生量最多; 肾的调节作用缓慢,但各类酸碱失衡的调节,最肾的调节作用缓慢,但各类酸碱失衡的调节,最终都要靠肾脏发挥作用终都要靠肾脏发挥作用。第4页/共74页(一)体液缓冲系统的调节(一)体液缓冲系统的调节体液的缓冲作用是由弱酸及其共同存在的碱所组成的体液的缓冲作用是由弱酸及其共同存在的碱所组成的缓冲对来完成的。体液中有多种缓冲对,其缓冲能力缓冲对来完成的。体液中有多种缓冲对,其缓冲能力各不相同。各

3、不相同。1 1、碳酸氢盐组(占、碳酸氢盐组(占53%53%):由):由H H2 2COCO3 3与与HCOHCO3 3- -组成,是细胞外液中组成,是细胞外液中最重要的缓冲对。因为它们不但在血液中的浓度比其它缓冲对最重要的缓冲对。因为它们不但在血液中的浓度比其它缓冲对高,缓冲能力大,约占全血缓冲能力的一半以上,而且通过高,缓冲能力大,约占全血缓冲能力的一半以上,而且通过COCO2 2与肺的调节相联,通过与肺的调节相联,通过HCOHCO3 3- -与肾的调节相关,使生理缓冲能力与肾的调节相关,使生理缓冲能力大大, ,超过一般的化学反应。超过一般的化学反应。2 2、非碳酸氢盐组(占、非碳酸氢盐组(

4、占47%47%):包括磷酸盐缓冲对;血浆蛋):包括磷酸盐缓冲对;血浆蛋白缓冲对;血红蛋白缓冲对。白缓冲对;血红蛋白缓冲对。第5页/共74页(二)肺的调节(二)肺的调节 肺脏对酸碱平衡调节作用是通过控制呼出CO2的量来调节血液中的碳酸浓度。正常活动的成人通过呼吸每天约排出20000mmo1的酸,而肾脏每天仅排出60-80mmo1酸,肺每天排酸总量为肾脏的250-300倍以上,而且呼吸中枢的化学感受器对脑脊液中H+或CO2增高均非常敏感,稍有变动就能影响通气量。 血液中H+ 增高,PO2下降,也可刺激主动脉体和颈动脉体 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地 引起呼吸中枢兴奋,增加通气量。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

5、2)是肺泡通气量与代谢产生的CO2相平衡的结果。第6页/共74页(三)肾的调节(三)肾的调节 血浆血浆HCO3-HCO3-主要靠肾脏调节,虽然在数分钟内肺的调节就主要靠肾脏调节,虽然在数分钟内肺的调节就可改变血浆可改变血浆COCO2 2水平,但肾脏调节血内水平,但肾脏调节血内HCOHCO3 3- -水平即需要数天水平即需要数天时间。肾脏的职能在于排出体内过多的非挥发性酸和碱,并时间。肾脏的职能在于排出体内过多的非挥发性酸和碱,并维持细胞外液中维持细胞外液中HCOHCO3 3- -的稳定,因此肾脏是保持体内缓冲剂的的稳定,因此肾脏是保持体内缓冲剂的贮存和保持体液处于良好反应状态的主要器官贮存和保

6、持体液处于良好反应状态的主要器官。 肾脏对酸碱平衡的调节在于肾小肾脏对酸碱平衡的调节在于肾小 管上皮细胞能排泌管上皮细胞能排泌H H+ +, ,重重吸收吸收NaNa+ +并保留并保留HCOHCO3 3- -,维持血浆碳酸氢盐的适当浓度。这种维持血浆碳酸氢盐的适当浓度。这种作用主要通过肾小管上皮细胞对作用主要通过肾小管上皮细胞对HCOHCO3 3- -的重吸收、肾小管尿内的重吸收、肾小管尿内磷酸缓冲碱的酸化、以及远曲小管上皮细胞生成和排泄氨以磷酸缓冲碱的酸化、以及远曲小管上皮细胞生成和排泄氨以促进强酸的排出等过程来完成。促进强酸的排出等过程来完成。第7页/共74页 (四)细胞内外离子交换(四)细

7、胞内外离子交换 细胞内外离子的交换有助于防止细胞外液细胞内外离子的交换有助于防止细胞外液PHPH的的急剧变化。根据细胞内外阴阳离子平衡法则,当急剧变化。根据细胞内外阴阳离子平衡法则,当细胞外液细胞外液 H H+ + 增加时,部分增加时,部分H H+ +可进入细胞内,细可进入细胞内,细胞内胞内K K+ +则移到细胞外。则移到细胞外。第8页/共74页1 酸碱度(PH):2 二氧化碳分压(PCO2)3 标准碳酸氢(SB)和实际碳酸氢(AB):4 缓冲碱(BB):指起缓冲作用的全部碱量. 5 剩余碱(BE):正常值3mmo1/L。 6 阴离子间隙 (AG): 指血清中所测定的阳离子总数和阴离子总数之差

8、。7 二氧化碳总量(二氧化碳总量(TCOTCO2 2)三、临床上常用的血气分析指标三、临床上常用的血气分析指标第9页/共74页PH值 血液血液PHPH实际是指没有分离血球的血浆实际是指没有分离血球的血浆PHPH,正常值,正常值7.35-7.45,7.35-7.45,平均值平均值7.47.4,异常最低值异常最低值6.86.8,最高值,最高值7.87.8,静脉血较动脉血低,静脉血较动脉血低0.03-0.050.03-0.05。第10页/共74页二氧化碳分压(二氧化碳分压(PCO2PCO2)二血浆中物理溶解的二氧化碳产生二氧化碳分压。 二氧化碳分压低于35mmHg为呼吸性碱中毒,高于45mmHg 为

9、呼吸性酸中毒,它是反映呼吸性酸中毒或碱中毒的重要指标。 正常范围正常范围353545mmH45mmH,异常最低值为10mmHg,最高值为150mmHg,静脉血较动脉性高57mmHg。第11页/共74页二氧化碳总量(二氧化碳总量(TCOTCO2 2) 定 义:TCO2是血浆中各种形式存在的CO2的总 含量,其中HCO3-结合形式占95,物理溶解约 5(CO2CP测的HCO3-中的CO2量)。 参考值:2432 mmol/L 意 义:T CO2HCO3-+PCO20.03mmol/L 由此可见受呼吸和代谢两方面因素影响,但主 要受代谢因素影响而改变。第12页/共74页碱过剩(BE): 将隔绝空气的

10、全血标本在38、PaCO2 5.332kPa(40mmHg)、血红蛋白100氧合的标准条件下,用强酸或强碱滴定至pH为7.40时所需的酸或碱量。 它反映血中碱量增多或减少的具体程度。正值表示碱剩,负值表示碱欠。正常值为3mmol/L(mEq/L)。超过+3表示碱多,低于-3表示酸多,代表代谢性酸碱平衡紊乱的指标。第13页/共74页实际碳酸氢根(AB)和标准碳酸氢根 (SB): 当二氧化碳分压为40mmHg,血红蛋白氧饱和度为100,温度为37时测得的碳酸氢根值为标准碳酸氢根,AB是指人体内血浆中碳酸氢根的实际含量,正常人SB=AB, 平均正常值24 mmol/L(2227)。 SB不包括呼吸因

11、素的影响,反映代谢因素的影响。不能反映体内碳酸氢根的实际含量。 第14页/共74页 AB受呼吸因素的影响,AB值与SB值的差值,反映了呼吸对酸碱平衡影响的程度。 AB代表采样时体内碳酸氢根的含量,如ABSB=SB0呼吸性酸中毒; ABSB=SB0呼吸性碱中毒; AB=SBSB0失代偿性代谢性碱中毒; AB=SB=SB0既无呼吸性也无代谢性酸碱紊乱备注备注:SB0表示既无代谢性酸碱紊乱也无呼吸性酸碱紊乱时的正常值第15页/共74页BB(缓冲碱): 为血液中所有能起缓冲作用的碱量之和(包括碳酸氢根、血红蛋白、血浆蛋白及磷酸盐)。正常值为4555mmol/L,在血浆蛋白稳定的情况下,它的增减决定于标

12、准碱。 第16页/共74页第17页/共74页AG正常值=816mmo1/L,平均12mmo1/L。根据电中性原理,细胞外液所含阴电荷总和=阳电荷总和 即NaNa+ +UC=(Cl+UC=(Cl- -+HCO+HCO3 3- -)+UA )+UA Na Na+ +-(Cl-(Cl- -+HCO+HCO3 3- -)=UA-UC)=UA-UC AG=Na AG=Na+ +-(Cl-(Cl- -+HCO+HCO3 3- -) ) AG=UA-UC AG=UA-UC第18页/共74页( (二)反映血液氧合状态的指标二)反映血液氧合状态的指标1 1、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分压(PaOPaO2 2) )

13、:正常值为正常值为8080 100100mmHgmmHg。随着年龄随着年龄增长,增长,PaOPaO2 2逐渐下降,在成人,不同年龄的逐渐下降,在成人,不同年龄的PaOPaO2 2可按以下公可按以下公式计算:式计算: PaO PaO2 2=102=102(0.33(0.33年龄年龄)0.1330.133KpaKpa 或或PaOPaO2 2=102-=102-(0.330.33年龄年龄) )mmHgmmHg PaO PaO2 2是决定血氧饱和度的重要因素,反映血氧合状态是决定血氧饱和度的重要因素,反映血氧合状态较敏感,故一般以较敏感,故一般以PaOPaO2 2的降低程度作为低氧血症的分的降低程度作

14、为低氧血症的分级依据。级依据。第19页/共74页2 2、 动脉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饱和度(SaOSaO2 2):):SaOSaO2 2为动脉血中血红蛋白实为动脉血中血红蛋白实际结合的氧量与所能结合的最大氧量之比。际结合的氧量与所能结合的最大氧量之比。SaOSaO2 2正常值:正常值:96963%3%。3 3、 氧含量(氧含量(CaOCaO2 2) ):为血液实际结合的氧总量,包括血红为血液实际结合的氧总量,包括血红蛋白氧含量及物理溶解的氧量,健康人蛋白氧含量及物理溶解的氧量,健康人20.320.3ml%ml%。4 4、 氧解离曲线和氧解离曲线和P P50 :50 :表示表示PaOPaO2 2与

15、与SaOSaO2 2关系的曲线称为氧解关系的曲线称为氧解离曲线,该曲线呈离曲线,该曲线呈S S形。形。 P50 P50是在是在PH=7.40PH=7.40,PCOPCO2 2=40mmHg=40mmHg条件下,条件下,SaOSaO2 2为为 50% 50%时的时的PaOPaO2 2,正常值正常值2626(2424-28-28)mmHgmmHg。P P5050表明氧解表明氧解 离曲线的位置。离曲线的位置。P P5050增加,表明曲线右移,增加,表明曲线右移,HbHb与与O O2 2结合结合 力下降,有利于氧的释放和组织摄取。力下降,有利于氧的释放和组织摄取。第20页/共74页氧离曲线: SaO2

16、与 PaO2的相关曲线第21页/共74页解离曲线要点解离曲线要点 解离曲线的3、6、9法则 PaO2 30mmHg SaO2 60% 60mmHg 90% PaO2 60mmHg 以下, SaO2 急减 PaO2提高到100mmHg以上并非有益第22页/共74页5、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2:正常人呼吸空气时,为515mmHg,此值随年龄增加,在50岁以上不超过20mmHg,70岁时不超过28mmHg。导致P(A-a)O2增加的原因有:肺泡弥散障碍,生理分流增加或病理性左-右分流,通气/血流比值严重失调等。第23页/共74页血气分析测定方法 仪器简介(略) 血样的采集与保存 第24页/

17、共74页血样的采集与保存血样的采集与保存 (一)采血:嘱患者安静,勿紧张或呻吟。采血前记录体温、Hb浓度。 1 动脉血:首选采血部位,选股动脉、桡动脉或肱动脉。采用肝素化的注射器抽血。 2 动脉化毛细血管血:多选用指尖、耳垂或足跟(小儿)部位。(二)血样保存: 20min内测定,如因各因素需要放置,应将血样置于0C的碎冰块中或冰箱内,并于2h内分析完毕。 (血液离体后,如在室温下保存,由于红细胞的代谢作用而耗氧,可使PO2下降,Paco2升高和PH下降)。第25页/共74页 一、核实血气分析的结果有无误差 二、判断原发与代偿 的变化 三、判断混合性酸碱失衡 四、结合临床综合判断 酸碱失衡的判断

18、步骤酸碱失衡的判断步骤第26页/共74页一、核实血气分析的结果有无误差一、核实血气分析的结果有无误差 首先将pHpH换算成 H H+ + ,然后将 H H+ + 、PaCOPaCO2 2和 HCOHCO3 3- - 三个变量代入HendersonHenderson公式,如等式成立,则表明血气分析结果正确,反之则否。(一)PHPH换算成 H H+ + PH=7.35-7.45 PH=7.35-7.45(7.40); 7.40); HH+ + 35-45(40nmo1/L), 35-45(40nmo1/L),二者呈负相关。pHpH在7.107.10-7.50-7.50范围内,两者近似于直线关系,即

19、PHPH每变化0.010.01单位, H H+ + 则向相反方向变化1 1nmo1/Lnmo1/L。第27页/共74页PHPH换算成换算成 H H+ + 例例1.PH7.461.PH7.46比比7.407.40增加增加0.060.06, 故故H H+ +应比应比40nmol/L40nmol/L下降下降6nmol/L,6nmol/L,即即H H+ +为为 34nmol/L34nmol/L例例2. PH7.312. PH7.31比比7.407.40下降下降0.090.09, 故故H H+ +应比应比40nmol/L40nmol/L增加增加9nmol/L,9nmol/L,即即H H+ +为为49nm

20、ol/L49nmol/L例例3. PH7.30,3. PH7.30,用用“0.80.81.251.25”法估计,法估计,H H+ +=40=401.25=50nmol/L1.25=50nmol/L。例例4. PH7.50,4. PH7.50,用用“0.80.81.251.25”法估计,法估计, H H+ +=40=400.8=32nmol/L0.8=32nmol/L。第28页/共74页(二)H+、PaCO2和HCO3-三个变量代入Henderson公式 Henderson公式: H+=24PaCO2/ HCO3-例5. PH7.45. PH7.4、HCOHCO3 3- -24mmol/L24m

21、mol/L、COCO2 240mmHg.40mmHg.判断: H H40nmol/L40nmol/L,将数值代入代入HendersonHenderson公式:40=24:40=2440/24,40/24,等式成立,表明此结果是正确的。例6. PH7.356. PH7.35、HCOHCO3 3- -36mmol/L36mmol/L、PCOPCO2 260mmHg.60mmHg.判断:PH7.35PH7.35较PH7.4PH7.4降低了0.050.05单位, , 故H H 应比40nmol/L40nmol/L高5nmol/L,5nmol/L,即H H=45nmol/L, =45nmol/L, ,将

22、数值代入代入HendersonHenderson公式,4524452460603636,表明此结果有误。第29页/共74页二、判断原发与代偿二、判断原发与代偿 的变化。的变化。一般以为单纯性酸碱失衡, ,PHPH是由原发酸碱失衡所决定, ,如PH7.40PH7.40PH7.40,原发失衡可能为碱中毒 。例1 1:PH 7.34PH 7.34,HC0HC03 3- - 15mmo1/L15mmo1/L,PaCOPaCO2 2 28mmHg 28mmHg。分析PaCOPaCO2 2 2840 mmHg2840 mmHg,可能为呼碱 ;HC0HC03 3- - 15 24mmo1/L15 24mmo

23、1/L,可能为代酸。但因PH 7.347.40PH 7.3440mmHg, 6040mmHg,可能为呼酸; ; HC0HC03 3- - 3224mmo1/L, 3224mmo1/L,可能为代碱, ,但因PH 7.35 7.40PH 7.351.5HCO3- +8+2;代酸代酸+呼碱:呼碱:实测PaCO21.5HCO3-+8-2。4、例举 pH7.32,PaCO2 30mmHg,HCO3- 15mmo1/L。分析:HCO3- 1524mmo1/L,且pH7.32正常PaCO2+0.9 HCO3-+ 5 代碱代碱+ +呼碱呼碱:实测PaCO224mmo1/L,pH7.497.40偏碱,可诊断为代

24、碱。预计:PaCO2=正常 PaCO2+0.9 HCO3-5=40+0.9(36 - 24)5 = 50.8 5(mmHg)实测:PaCO2 48mmHg,落在此范围内。结论:代碱。第38页/共74页(三)呼酸(三)呼酸 指原发性肺泡通气量减少,导致PaCO2 增高的临床过程。病因病因 (1)神经肌肉疾患:如颅内高压、脑炎等。(2)胸肺顺应性下降:如大量胸腔积液、张力性气胸等。(3)COPD.判断判断(1)具有肺泡通气量降低和PCO2 增高的临床过程.(2)PaCO2增高,HCO3- 及BE代偿性增高。(3)pH(4)慢性呼酸预计代偿公式: HCO3-=0.35 PCO25.58第39页/共7

25、4页慢性呼酸慢性呼酸:实测 HCO3-落在正常 HCO3-+0.35 PCO25.58范围内。慢性呼酸慢性呼酸+代酸:代酸:实测HCO3-正常HCO3-+0.35 PCO2+5.58慢性呼酸慢性呼酸+代酸:代酸:实测HCO3- 40mmHg,pH7.34正常HCO3- +0.5 PaCO2 +2.5 慢性呼碱慢性呼碱+代酸:代酸:实测HCO3 - 正常HCO3 - +0.5 PaCO2 -2.5例举:pH7.42,PaCO2 29mmHg,HCO3- 19mmo1/L。分析:PaCO2 297.40 偏碱, 诊断为呼碱。预计:HCO3- =正常HCO3- +0.5 PaCO2 2.5=24+0

26、.5(29-40)2.5=18.52.5=1621mmo1/L。实测:HCO3- 19mmo1/L落在此范围内.结论:诊断慢性呼碱。第42页/共74页二、二重性酸碱失衡二、二重性酸碱失衡 二重性酸碱失衡系指二种单纯性酸碱失衡同时存在的病理生理状态。具有以下几种类型。(一)呼酸(一)呼酸+代碱代碱1血气特点血气特点 (1) 呼酸合并不适当升高 HCO3- ,或代碱合并不适当升高的PaCO2 (2) PaCO2 升高HCO3 - 升高,pH升高、正常或下降。2例举例举 pH7.40,PaCO2 67mmHg ,HCO3- 40mmo1/L。 分析:PaCO2 67 40mmHg,提示呼酸存在。 预

27、计: HCO3- =正常 HCO3- +0.35 PaCO2 5.58 =24+0.35(67- 40)5.58=27.8739.03mmo1/L。 实测: HCO3- 4039.03mmo1/L,提示代碱存在。 结论:慢性呼酸+代碱。第43页/共74页(二)呼酸(二)呼酸+代酸代酸1血气特点 (1)呼酸合并不适当的 HCO3- 下降,或代酸合并不适当 PaCO2 增加. (2)乳酸酸中毒为常见原因,测定AG值有助于诊断。 (3)PaCO2升高,正常或轻度下降, HCO3-下降正常或轻度升高, pH下降。 2例举 pH7.15,PaCO2 50mmHg , HCO3- 17mmo1/L,AG

28、20mmo1/L.分析: HCO3- 1724mmo1/L,pH7.15(33.52),提示呼酸存在.结论:呼酸+代酸第44页/共74页(三)呼碱(三)呼碱+代碱代碱1血气特点血气特点(1)血浆 HCO3- 增加合并PaCO2 减少。(2)PaCO2 可下降、正常或轻度升高,HCO3- 可升高、正常或轻度下降,pH明显升高。2 例举例举 pH7.65, PaCO2 30mmHg, HCO3- 32mmo1/L, AG 15mmo1/L。分析:HCO3- 3224mmo1/L,PaCO2 3021.5mmo1/L,提示代碱存在。结论:呼碱+代碱第45页/共74页(四)呼碱(四)呼碱+代酸代酸1血

29、气特点 (1)代酸伴不适当PaCO2 下降或呼碱伴不适当 HCO3- 下降。 (2)AG升高,PaCO2 下降,HCO3- 下降, pH上升、正常或降低。2例举 pH7.39,PaCO2 24mmHg, HCO3- 14mmo1/L, AG 20mmo1/L。分析: HCO3- 1424mmo1/L,提示代酸存在。 预计:PaCO2=1.5 HCO3+82=1.514+82=(292)mmHg。 实测:PaCO2 24 HCO3- 下降数,而pH、HCO3- 和PaCO2 变化不大或正常。(2)单纯高AG, 代酸 的AG升高数= HCO3- 减少数,则未测定阴离子替代了 HCO3- . (3)

30、一旦代碱发生则 HCO3 - 和AG变化不成比例。2例举例举 pH7.40,PaCO2 40mmHg,HCO3- 25mmo1/L, AG 20mmo1/L。分析:AG 20mmo1/L12mmo1/L,为高AG代酸。预计: HCO3- 下降数=AG升高数=20-12=8 mmo1/L HCO3- =24-8 mmo1/L=16 mmo1/L。实测: HCO3- 2516 mmo1/L,提示代碱存在。结论:高AG 代酸+代碱第47页/共74页三、三重酸碱失衡三、三重酸碱失衡三重酸碱失衡系指一种呼吸性酸碱失衡( (呼酸或呼碱) )合并代酸加代碱。(一)呼碱(一)呼碱+代酸代酸+代碱代碱1 1 病

31、因 见于慢性呼衰急性发作期,由于严重代酸,在通过呼碱代偿基础上又给予过量补碱;或由于严重代碱,高度烦躁不安,或其他原因引起通气过度发生呼碱的基础上,又合并重度低氧血症所致的代酸。2 2 血气特点 AGAG升高,PaCOPaCO2 2 下降及HCOHCO3 3- - 变化与AGAG升高不成对等比例。pHpH值取决于三种失衡的相对严重程度,因是两种碱化过程和一种酸化过程的叠加,故pHpH值多升高。第48页/共74页例举 pH7.47,PaCO2 28mmHg, HCO3- 20 mmo1/L,AG22 mmo1/L。分析:HCO3- 2024mmo1/L,提示代酸存在。预计:PaCO2 =1.5

32、HCO3- +82=1.520+82=382实测:PaCO2 2812mmo1/L,提示代酸。AG升高数= HCO3- 下降数=22-12=10mmo1/L。预计: HCO3- =24-10=14mmo1/L。实测: HCO32014mmo1/L,提示代碱。结论:结合pH7.47,可诊断为呼碱+代酸+代碱。呼碱+代酸+代碱第49页/共74页(二)呼酸(二)呼酸+代酸代酸+代碱代碱1 病因 见于严重的肺心病呼吸衰竭时,在呼酸的基础上给予过量补碱,又因严重缺氧,肝、肾功能衰竭或休克等而发生代酸。2 血气特点 AG升高,PaCO2 升高, HCO3- 变化与AG升高不成对等比例,pH升高、正常或降低

33、,取决于三种失衡的相对严重性。第50页/共74页 例举例举 pH 7.34, PaCO2 66 mmHg, HCO3- 39 mmo1/L AG 29 mmo1/L。分析:PaCO2 6640mmHg ,提示呼酸。预计: HCO3- =正常 HCO3- +0.35 PaCO2 5.58 =24+0.35(66-40)5.58=27.5238.68 mmo1/L。实测: HCO3- 39 38.69mmo1/L,提示代碱。分析:AG 2912mmo1/L,提示代酸。 。结论:结合 pH7.34,可诊断为呼酸+代酸+代碱。 呼酸呼酸+ +代酸代酸+ +代碱代碱第51页/共74页一、呼酸 二、呼酸合

34、并代碱 四其他如呼碱和呼碱合并代碱 三、呼酸合并代酸 五 三重性酸碱失衡肺心病血气变化与酸碱失衡肺心病血气变化与酸碱失衡第52页/共74页一、呼酸一、呼酸 为肺心病酸碱失衡最常见的类型,其生发生率41.578.2%,其中代偿性呼酸占34.4%,失偿性呼酸为25.4%。(一)病因:1、呼吸道感染为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导致呼酸的主要原因。2、部分患者由于镇静剂使用不当或吸氧浓度过高所致。(二)血气及电解质改变 PaCO2 原发升高,HCO3- 代偿升高,前者升高幅度大于后者:pH下降。血钾升高,血氯降低,血钠正常或降低。(三)治疗:在原有治疗基础上增加肺泡通气量,降低PaCO2 ,原则上不予补碱。

35、只有当pH在7.20以下时,可适当输注5%碳酸氢钠,以达到暂时调整pH的作用。第53页/共74页二、呼酸合并代碱二、呼酸合并代碱 占肺心病酸碱失衡的第二位。其发生率为10.934.0%。(一)病因:常发生于肺心病呼衰竭治疗过程中或治疗后。1 利尿过猛或大量皮质激素的应用,导致低钾低氯; 2过量补碱;3过度的机械通气。4呕吐、利尿及进食不足所致低钾。(二)血气及电解质改变 PaCO2 升高,HCO3- 升高, HCO3- 0.35 PaCO25.58,pH升高,正常或下降,PO2 下降 。血电解质常为低钾、低氯和低钙,血钠正常或下降。第54页/共74页(三)碱中毒对机体的危害(三)碱中毒对机体的

36、危害 1碱中毒时氧离曲线左移,组织缺 O2 加重;2碱中毒时肾小管细胞酸化功能受抑制,泌氢减少,而Na+、K+、Ca 2 +等离子排出增多,导致血容易下降,促发循环衰竭;3 碱中毒可引起脑血管收缩,协同低O2 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可引起脑水肿;4 碱中毒时pH上升,抑制呼吸中枢,加重CO2潴留;5 碱中毒后血中游离Ca2+减少,可引起手足搐搦,肌张力增强,肌肉震颤和神经反射亢进,使病情复杂化。(四)治疗 1 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时,应避免CO2 排出过快;2 避免长期使用利尿剂和皮质激素;3 补钾;4 精氨酸治疗。第55页/共74页三、呼酸合并代酸三、呼酸合并代酸 占肺心病酸碱失衡的第三位,其发生

37、率为5.2013.1%。(一)病因 1 严重缺严重缺O2 ;2 肝肾功能不全引起的酸性代肝肾功能不全引起的酸性代谢产物增加和氮质血症;谢产物增加和氮质血症;3 严重感染和休克;严重感染和休克;4 全身衰全身衰竭、脱水、摄入不足及营养不良等均可引起大量有机酸、竭、脱水、摄入不足及营养不良等均可引起大量有机酸、磷酸盐及硫酸盐的堆积而产生代酸。磷酸盐及硫酸盐的堆积而产生代酸。(二)血气及电解质改变 PCO2 升高,升高,HCO3- 下下降、正常或轻度升高,降、正常或轻度升高,pH明显下降明显下降,实测实测HCO3- 24+0.35 PCO2 +5.58; PO2下降;血钾正常或下降;血氯下降。血乳酸

38、值与AG升高呈同向变化,但AG升高值大于血乳酸升高值,提示呼酸型TABD具有乳酸中毒存在,然而,血乳酸值增高仅为AG升高的原因之一。第61页/共74页2)呼碱型)呼碱型TABD: pH 升高、正常或下降,但多为升高或正常; PCO2 下降; AG升高; HCO3- 下降、正常或升高,但多为下降或正常, 且符合: 潜在HCO3- =实测 HCO3- + AG24+0.5 PCO2 +2.5; 血钾下降或正常;血氯下降或正常。 同样,呼碱型TABD的AG升高,提示亦有乳酸中 毒的存在,但血乳酸值升高仅为AG升高的一部分原第62页/共74页3、TABD的判断的判断 据报道,符合下列条件者即可诊断为据

39、报道,符合下列条件者即可诊断为TABD:呼酸时呼酸时 HCO3- 增高,超过了代偿上限增高,超过了代偿上限(呼酸合并代碱)(呼酸合并代碱)或呼碱时或呼碱时HCO3- 下降不足,甚至增高下降不足,甚至增高(呼碱合并代碱);(呼碱合并代碱);AG升高升高第63页/共74页(1)判断)判断TABD的两项重要指标的两项重要指标:1 1)阴离子隙()阴离子隙(AGAG):):AGAG取决于未测定阴离子(取决于未测定阴离子(UAUA)与未测定阳离子(与未测定阳离子(UCUC)浓度之差,即浓度之差,即AG=UA-UCAG=UA-UC。因此,任何阴、阳离子的增减,均可影响因此,任何阴、阳离子的增减,均可影响A

40、GAG。AGAG正正常值为常值为8 8-16mmo1/L-16mmo1/L,平均平均1212mmo1/Lmmo1/L。AGAG升高表明机体内乳酸、酮体、磷酸根和硫酸根等升高表明机体内乳酸、酮体、磷酸根和硫酸根等积蓄,即高积蓄,即高AGAG代酸,如能排除代酸,如能排除AGAG增高的因素,高增高的因素,高AGAG代酸即为代酸的同义词。代酸即为代酸的同义词。肺心病患者当慢性呼酸合并代酸时,前者因肺心病患者当慢性呼酸合并代酸时,前者因 PaCOPaCO2 2 明显升高,较易判断,后者虽明显升高,较易判断,后者虽 HCOHCO3 3- - 可降低,但因可降低,但因呼酸代偿的结果,常可高于正常。此时只有升

41、高的呼酸代偿的结果,常可高于正常。此时只有升高的AGAG值可作为判断代酸的有力佐证。值可作为判断代酸的有力佐证。AGAG对判断代酸,对判断代酸,特别对包括有代酸的各种混合性酸碱失衡尤其是特别对包括有代酸的各种混合性酸碱失衡尤其是TABDTABD具有重要的价值。具有重要的价值。第64页/共74页2)潜在)潜在 HCO3- (potential HCO3- ) : 近年来许多作者提出近年来许多作者提出“潜在的潜在的” HCOHCO3 3- - 的概念,如高的概念,如高AGAG代酸消耗代酸消耗 HCOHCO3 3- - 数和代碱数和代碱 HCOHCO3 3- - 增加数完全相等时,因增加数完全相等时

42、,因消耗的消耗的 HCOHCO3 3- - 的数必将导致等量的数必将导致等量AGAG的升高(的升高( AGAG), ,因此计算因此计算“潜在潜在” HCOHCO3 3- - = =实测实测 HCOHCO3 3- - + AG+ AG。意义:意义:意义:1 1)排除并存高)排除并存高AGAG代酸对代酸对HCO3-HCO3- 掩掩 盖作用,盖作用, 正确反映高正确反映高AGAG代酸时等量的代酸时等量的HCO3-HCO3-下降。下降。 2 2)揭示被高)揭示被高AGAG代酸掩盖的代碱和三重酸碱失衡中代酸掩盖的代碱和三重酸碱失衡中 代碱的存在。代碱的存在。第65页/共74页潜在 HCO3- 例如实测的

43、例如实测的 HCO3HCO3- -为为3232mmo1/Lmmo1/L,AGAG为为2525mmo1/Lmmo1/L, “潜在潜在”HCO3HCO3- - =32+ =32+(25-1625-16)=32+9=41mmo1/L=32+9=41mmo1/L, 实测的实测的HCO3HCO3- -32mmo1/L32mmo1/L为表现(为表现(apparentapparent)HCO3HCO3- - 潜在潜在HCO3HCO3- - 为新近提出的论点,对临床上错综复杂的病情,特为新近提出的论点,对临床上错综复杂的病情,特别是别是TABDTABD能进一步明确诊断,具有临床实用的参考价值。能进一步明确诊断

44、,具有临床实用的参考价值。第66页/共74页2)TABD的判断举例1)呼酸型)呼酸型TABD: 患者pH7.26,PCO2 65mmHg ,HCO3- 32mmo1/L,AG 25mmo1/L。按慢性呼酸预计代偿性公式:HCO3- =正常HCO3-+ HCO3-=24+0.35(65-40)5.58 =27.1738.83 mmo1/L 。现实测 HCO3-为32mmo1/L,故判断为慢性呼酸。又因AG 25 16mmo1/L ,提示高AG代酸。按AG升高数=HCO3- 降低数,则25-16=9 mmo1/L“潜在” HCO3- =实测 HCO3-+ AG =32+(25-16) =32+9=41mmo1/L。4138.33mmo1/L,提示代碱。故诊断为呼酸合并代酸和代碱,即呼酸型TABD。第67页/共74页2)呼碱型)呼碱型TABD:患者pH7.55,PCO2 28m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