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试卷解析栏目及要求解析栏目题干:(请核对原题,确保准确无误)答案:(请核对原题,确保准确无误)【考点解剖】固定格式:本题考查了,解题的关键是要求:先指出本题的考点,在针对本题的考点进行简单分析,如本考点要注意的地方。【解题思路】要求:主要介绍本题解题方法,分析题意,使将题目和所学知识的考点联系起来,从中掌握分析题目的技巧.要求:解题的思路分析如果有若干步,则用“1,2,3”来标明步骤,如果解答题中含有多小题必须按照小题编写解题思路,不能笼统编写;不要出现较详细的解答过程和答案. 【解答过程】解:要求:给出详细的解答过程,选择填空解答题,一定要有解题过程;注意需要和解题思路配套;解答题的过程一定
2、要详细,按照中考标准做注意点:对于解答题中出现的填空题、选择题等小题目,必须有详细的解答过程,不允许直接出现答案。【易错点津】固定格式:此类问题容易出错的地方是要求:分析题目当中容易出错的地方,针对易错点进行特别强调,让学生能够引起警惕.【试题难度】要求:(最易一星,最难五星,满足7:2:1的比例)【关键词】要求:凡是涉及的主要知识点都放在上面下面三个栏目,为选择性栏目,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必选其一,请根据题目的实际情况进行处理.【归纳拓展】固定格式:主要考查形式:.,解决此类题型常用的方法是:.要求:是针对此类考题进行归纳性的总结,例如:主要考查形式:.,解决此类题型常用的方法是:.【方法
3、规律】要求:从此考点出发,拓展解答此类题的方法,目的是通过解此题,会解此类题,是针对本题的类型题进行总结,一半都采用什么方法解题,还有什么其他的方法,此类题要注意什么等. 思考方式、分析问题的方式、例题的思维拓展; 对本例题或和本例题类似的试题应注意的地方的强调; 学习本考点的提分技巧等内容.【思维模式】要求:给出解决此类题的一个解题的思考模式或思路.几点强调:1. 图:正确、清晰、无无关本题的符号等内容在图上;2. 栏目编写要求:认真负责符合编写要求,不漏不重不无病呻吟;3. 解答题中的选择题和填空题解答的要求同试卷中选择题、解答题,不允许单独直接答案;4. 解答题中如果一题含有多小题(不是
4、同一题),请单独编写栏目不得合写两个不同题目;5. 完成试卷后,试卷文件名请修改为:2014省市中考数学解析(姓名),如:2014江苏盐城中考数学解析(仓猛);6. 每人审核五份试卷,具体见解析审核安排表,审核要求:小问题请自己修改,大问题返回原编写老师修改,重大问题请返回给我,重新安排老师解析,具体审核是符合编写要求,审核后文件名为:2014省市中考数学解析(编写者姓名)(一审姓名)(二审姓名),如:2014江苏盐城中考化学解析(仓猛)(余中华)(刘东升);7. 凡是出现不符合要求的试卷,追查到具体人,一律不共享,友情提醒:特别是审核人员。特别提醒:本解析卷不合作完成、不委托他人完成、不与非
5、参与者(人或公司)共享,违者一律公开声讨并追究经济损失.附:样例2015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K-39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词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15四川南充,1,2分)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用浓硫酸在纸上写字 B葡萄酿成酒C米饭变馊 D西瓜榨汁【答案】D.【考点解剖】本题考查了物质变化类型的判断,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并掌握物理变化的本质特征【解题思路】根据变化过程中是否产生新的物质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过程】解:A、用浓硫酸在纸上写字会使纸张碳化变黑,产生了新物质,
6、属于化学变化;B、葡萄酿成酒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C、米饭变馊是因为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D、西瓜榨成汁时并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选择D .【易错点津】此类问题容易出错的地方是不能抓住物质变化的本质,只关注某些表面现象.【归纳拓展】本题是最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这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为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而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在解答时一定要抓住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进行判断【试题难度】【关键词】 变化;物理变化2(2015四川南充,2,2分)小明最近腹泻,医生建议他暂时不要吃富含蛋白质和油脂的食物,所以小明应该选择的早餐是( )A馒头和稀饭 B红烧肉盖饭和菜
7、汤C火腿三明治和牛奶 D奶油面包和酸奶【答案】A.【考点解剖】本题考查了人体所需营养素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及其主要的食物来源【解题思路】根据“暂时不要吃富含蛋白质和油脂的食物”的建议和各食物富含的主要营养素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过程】解:A、馒头和稀饭富含的主要营养素是糖类,可选择食用;B、红烧肉盖饭中富含蛋白质,根据医生建议不宜食用;C火腿三明治和牛奶中富含蛋白质,根据医生建议不宜食用;D奶油面包和酸奶中富含蛋白质和油脂,根据医生建议不宜食用,故选择A.【易错点津】此类问题容易出错的地方是不了解常见食物所含有的主要营养素,而导致错误判断.【归纳拓展】“民以食为天”,在生活
8、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人们把对健康饮食的追求提上了生活的日程,所以对六大营养素的考查也成了热点之一,特别是六大营养素包括的种类、代谢过程、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缺乏症,摄入时的注意事项等【试题难度】【关键词】 营养素;蛋白质;油脂;糖类3(2015四川南充,3,2分)下列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 B读取液体体积 C加入固体粉末 D验满【答案】C.【考点解剖】本题考查了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解题思路】对照各实验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从而作出选择.【解答过程】解:A、稀释浓硫酸时不能将水往浓硫酸中加入,因为不的密度比浓硫
9、酸小,会浮在上面,而浓硫酸溶于水时会放出大量的热,造成液滴飞溅,故A选项不正确;B、读取量筒内液体的体积时,视线应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B选项不正确;C、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应用药匙或给纸槽送入,故C选项正确;D、氧气验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部,不能伸入集气瓶中,故D选项不正确,故选择C.【易错点津】此类问题容易出错的地方是不能认真观察实验操作图示,对实验操作的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认识不到位,容易错选A.【归纳拓展】本题是实验基本操作类的题型,也是中考试题中出现较为频繁的一类试题,通常以实验基本操作图示的方式展示,解题时只要能在掌握相关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的基
10、础上,认真观察对照图示即能作出判断和选择.【试题难度】【关键词】 实验操作;稀释浓硫酸;读取液体体积;加入固体粉末;验满4(2015四川南充,4,2分)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物质分类完全对应的是( )A汞 水银 Hg 化合物B碳酸氢钠 苏打 NaHCO3 盐C过氧化氢 双氧水 H2O2 氧化物 D固态二氧化碳 干冰 CO2 有机物【答案】C.【考点解剖】本题考查了物质的俗名和分类以及化学式的书写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了角相关物质的俗名,能对物质进行分类,会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解题思路】对照片各选项的物质名称、俗名、化学式、物质分类,有错误、不对应的即可逐步进行淘汰。【解答过程】解:A、汞是
11、一种液态的金属单质,不属于化合物,故A选项不正确;B、碳酸氢钠的俗名是小苏打,不是苏打,故选项不正确;C、过氧化氢的名称、俗名、化学式、物质分类完全对应,故C选项正确;D、二氧化碳虽然含有碳元素,但不属于有机物,故D选项不正确,故选择 C.【易错点津】此类问题容易出错的地方是将碳酸氢钠与碳酸钠的俗名混淆,不能认识碳的氧化物等不属于有机物的特殊情况,因而错选B或D.【归纳拓展】在解答本题时要了解物质的俗名,理解物质分类的知识,掌握各类别物质的特点和判断方法,能区分单质、化合物及酸、碱、盐和氧化物在组成上的特点,在此题中还要知道有机物的组成特点及其例外,从而可判断二氧化碳不属于有机物.【试题难度】
12、【关键词】 俗名;分类;化学式5(2015四川南充,5,2分)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各某固体物质中加入稀盐酸,生成无色无味气体,证明该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B各碳酸钠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剂,溶液变成红色,说明碳酸钠属碱类C某有机物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证明该有机物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某化肥与碱混合研磨,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证明该化肥是铵态化肥【答案】D.【考点解剖】本题考查了推理的思维方法,解题的关键是运用正确的类推方法,注意知识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解题思路】根据加入稀盐酸,生成无色无味气体的物质可能有活泼金属和碳酸盐进行分析判断;根据碳酸
13、钠的组成中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进行分析判断;根据有机物在空气国燃烧时有氧气参加反应及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判断;根据铵盐与碱反应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过程】解:A、加入稀盐酸,生成无色无味气体的物质可能碳酸盐,还有可能是活泼金属故A选项不正确;B、碳酸钠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属于盐,故B选项不正确;C、有机物在空气中燃烧时有氧气参加反应,则不能确定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故C选项不正确;D、因为只有铵盐与碱混合研磨,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D选项正确,故选择D .【易错点津】此类问题容易出错的地方是只关注到知识的一个方面而忽视了其他方面,从而导致错误的推论.【归纳拓展】类比推理是化学学
14、习中较常用、较重要的思维方法,但在进行类推时要注意掌握知识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否则就会得出错误的推论.在判断有关类推是否正确时,就要从某知识是否存在一些特殊性进行考虑,因而在实际解题时,可以应用具体的实例来进行分析,从而作出判断和选择.【试题难度】【关键词】 推理;碳酸盐;碱;有机物 ;铵态化肥6(2015四川南充,6,2分)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Fe2O3+4HCl=2FeCl2+3H2O BCuSO4+2NaOH=Cu(OH)2+Na2SO4 C3Fe+2O2Fe3O4 D2KNO3+CaCl2=2KCl+Ca(NO3)2 【答案】B.【考点解剖】本题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15、与判断,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化学方程式书写的方法和注意点【解题思路】按照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求和注意点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过程】解:Fe2O3与盐反应应生成FeCl3,而不是FeCl2,违背了客观事实,故A选项不正确;B、该化学方程式符合客观事实,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满足化学方程书写的要求,故B选项正确;C、该反应的条件应该是点燃,而不是加热,故C选项不正确;D、该化学方程不符合复分解反应条件,故D选项不正确,故选择B .【易错点津】此类问题容易出错的地方是对反应事实认识不清而错选A,不能正确标注反应条件而错选C,不能正确理解和运用复分解反应条件而错选D.【方法规律】本题的基本解题方法是逐一对照化学反
16、应事实,并注意一些化学反应的特点,对化学方程式作出判断,应使所写的化学方程式遵守两条原则: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试题难度】【关键词】 化学方程式7(2015四川南充,7,2分)现有X、Y、Z三种金属,已知:X+Y(NO3)2=X(NO3)2+Y,把Y、Z两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硫酸中,只有Y和稀硫酸反应。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 )AZYX BYXZ CXYZ DZXY【答案】A.【考点解剖】本题考查了金属化学性质及金属活动性强弱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规律【解题思路】根据反应X+Y(NO3)2=X(NO3)2+Y,由金属与盐反应
17、的规律判断X和Y的活动性强弱;根据反应把Y、Z两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硫酸中,只有Y和稀硫酸反应,由金属与酸溶液 反应的规律判断Y和Z的活动性强弱;最后综合判断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解答过程】解:由 可知X的金属活动性大于 Y,由可知Y的金属活动性大于Z,综合上述结论可知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ZYX,故选择A .【易错点津】此类问题容易出错的地方是不注意题目中“由弱到强的顺序”而错选C.【方法规律】解答本题时,主要是利用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及金属与酸溶液反应来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活动性强的金属能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即“强换弱”的规律),活动性大于氢的金属能与酸溶
18、液反应,而活动性小于氢的金属不能与酸溶液反应,根据这些反应规律即可顺利完成此题的解答【试题难度】【关键词】 金属活动性;由弱到强8(2015四川南充,8,2分)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试剂操作方法ACaCO3(CaO)高温煅烧BKOH溶液(K2CO3)适量Ca(OH)2溶液滴加试剂、过滤CAg(Fe)适量CuSO4溶液滴加试剂、过滤DCO2(CO)适量NaOH溶液洗气、干燥【答案】B.【考点解剖】本题考查了除去物质中的杂质的方法和原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除杂的原理和注意点【解题思路】首先判断所选试剂能否与杂质反应,能否与被提纯的物质反应
19、,以及与杂质反应后是否会产生新的杂质,再判断经过相应的操作后能否得到所需要的纯净的物质.【解答过程】解:A、高不煅烧时是将所需要的物质CaCO3 分解转变成了CaO,故A选项不正确;B、加入适量Ca(OH)2溶液与K2CO3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同时还得到KOH,再经过过滤即可达到除杂的目的,故B选项正确;C、加入适量CuSO4溶液能与Fe反应除去Fe,但却生成了新杂质铜,故C选项不正确;D、通入装有NaOH溶液的洗气装置时,CO不反应,反而将CO2吸收反应了,故D选项不正确,故选择B.【易错点津】此类问题容易出错的地方是C选项中没有考虑到会反应生成Cu而成为新的杂质,从而错选C.【归纳拓展】物质
20、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试题难度】【关键词】 除杂;煅烧;过滤;洗气;干燥9(2015四川南充,9,2分)工业上用甲和乙反应制备燃料丙。根据下列微观示意图得出和结论中,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A甲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 B反应中甲、乙、丙的分子个数比为2:1:1C丙中质量分数最大的是碳元素 D甲、乙、丙都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答案】C.【考点解剖】本题考查了微观粒子及其模型与物质组成和结构的关系,解题的关键是能根据原子模型判断分子的构成并写出其化学式【解题思路】根据甲、乙、
21、丙的分子模型分析判断写出甲、乙、丙的化学式;根据四的化学式计算其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根据甲、乙、丙的化学式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进行配平,从而化学计算量数判断它们的分子个数比;根据丙的化学式计算其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从而可比较得出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根据甲、乙、丙的分子模型判断分子中含有的的原子,从而判断三种物质中含有的元素.【解答过程】解:由甲、乙、丙的分子模型分析判断,可写出甲、乙、丙的化学式分别为C2H4、H2O、C2H5OH,由:A、甲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4)=6:1,故A选项不正确;B、根据分析可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2H4+
22、H2O=C2H5OH,则其分子个数比为1:1:1,故B选项不正确;C、丙(C2H5OH)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相对来说原子质量的总和分别是24、6、16,由此可知丙中质量分数最大的是碳元素,故C选项正确;D、根据分子模型或化学式可知乙()含有氢和氧两种元素,故D选项不正确,故选择B .【易错点津】此类问题容易出错的地方是将甲中碳、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当作质量比,从而错选A.【归纳拓展】本题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用微观示意图来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建立微观粒子模型的知识,在解题时如能够识别原子、分子的的模型,在将分子模型与物质的化学式联系起来,也就能够顺利地进行答题了.【
23、试题难度】【关键词】微观示意图;质量比;分子个数比;元素质量分数10(2015四川南充,10,2分)已知:2KMnO4K2MnO4+MnO2+O2。下列图象表示一定质量的受热过程中某些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其中正确的是( )O时间固体质量/gO时间氧元素质量/gO时间MnO2的质量分数/gO时间O2的体积/L A B C D【答案】A.【考点解剖】本题考查了坐标图象的分析,解题的关键是分析反应的实质和有关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解题思路】根据反应2KMnO4K2MnO4+MnO2+O2,判断反应开始时固体质量、氧元素质量、MnO2的质量分数及氧气的体积的大小,反应过程中各量的变化及反应完全后各量的大
24、小,对照图象加以分析解答.【解答过程】解:A、由反应可知,反应前的固体为KMnO4,随着反应的进行,由于生成了氧气使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少,完全反应后固体的质量为生成的K2MnO4和MnO2的质量,故A选项正确;B、由于化学反应中各元素的质量不变,故B选项不正确;C、由于MnO2是一种生成物,开始时质量分数为0,随着反应的进行,其质量分数增大,但当完全反应后质量分数应不再改变,故C选项不正确;D、反应开始时氧气的体积应为0,故D选项不正确,故选择A .【易错点津】此类问题容易出错的地方是只看到反应产生了氧气,从而错选B.【方法规律】本题是化学反应中定量关系和图象相结合的题型,题目难度较大要准确解答
25、此类题,关键要对化学反应知识熟练,并能结合图象的数学意义,综合考虑,可快速解答图象的意义要抓住三点:抓图象的起点,抓图象的终点,抓图象的变化过程【试题难度】【关键词】 图象二、完成下列各题(本大题包括4个小题,共16分)11(2015四川南充,11,4分)用适当的符号表示: (1)地壳上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最多的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2)3个二氧化氮分子 (3)2个铵根离子 (4)火碱 【答案】(1)Al2O3 (2)3NO2 (3)2NH4+ (4)NaOH【考点解剖】本题考查了化学用语的书写,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化学式和离子符号的书写和意义【解题思路】判断地壳上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最多的非
26、金属元素,再根据其化合价书写化学式;根据化学式的意义和二氧化氮进行分析解答;根据离子符号的意义及铵根原子团进行分析解答;根据氢氧化钠俗称火碱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过程】解:(1)地壳上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根据铝显+3价、氧显-2价,则它们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l2O3;(2)二氧化氮的化学式为NO2,则3个二氧化氮分子可表示为3NO2;(3)铵根离子的符号学为NH4+,则2个铵根离子写为2NH4+ ,(4)火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其化学式为NaOH,故答案为(1)Al2O3;(2)3NO2;(3)2NH4+;(4)NaOH .【易错点津】此类问题容易出错的地方是:(1)
27、将地壳上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判断错误,或是不知道铝的化合价为+3,错误地写为AlO;(3)将铵根的符号和氨气的化学式混淆,而错误地写成2NH3+或将电荷标错;(4)将火碱与纯碱混淆而错写成碳酸钠的化学式Na2CO3.【归纳拓展】化学用语的书写和识别是中考的常见考点,题目设计往往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包括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化学用语应用广泛,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了解它们的含义、书写方法和区别是解题的关键.【试题难度】【关键词】 地壳中元素含量;化合物;分子;离子12(2015四川南充,12,3分)根据右图中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02
28、050溶解度/gabct1t2温度/ (1)温度为 时,a和c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2)要使接近饱和的a物质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措施是 。 (3)在t2时,75克c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剂的质量是 g。【答案】(1)t1 (2)降温(或加入a物质、蒸发水) (3)50 【考点解剖】本题考查了有关溶解度、溶解度曲线、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溶解度曲线的意义【解题思路】a和c物质的溶解度相同则在图象上找出这物质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该交点的横坐标所对应在的温度即为答案;对于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物质,使其接近饱和的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降温、加入溶质、
29、蒸发溶剂;从溶解度曲线查找到在t2时c物质的溶解度,然后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过程】解:(1)由溶解度曲线可看出,a和c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交点的横坐标为t1,则说明在温度为t1时,a和c物质的溶解度相同;(2)因为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此要使其接近饱和的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降温、加入溶质、蒸发溶剂;(3)从溶解度曲线可看出,在t2时,c物质的溶解度为50g,其意义为该温度下,50g的c物质溶解于100g 水中恰好成为饱和溶液,则25g的c物质溶解于50g 水中也恰好成为饱和溶液,所得饱和溶液的质量为75g,即75克c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剂的质量是 50g,故答案为(1)t1
30、;(2)降温(或加入a物质、蒸发水);(3)50 .【易错点津】此类问题容易出错的地方是第(3)小题将75g错作溶质质量进行解答.【归纳拓展】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通过本题可以加强学生对固体溶解度的理解,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本题的解答中,着重理解溶解度的概念、温度改变时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以及溶解度曲线中两条曲线交点的意义等.【试题难度】【关键词】 溶解度;溶解度曲线;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13(2015四川南充,13,6分)“五一”、“十一”小长假外出旅游是许多人喜爱的一种休闲方式。 (1)为防止旅途中皮肤意外擦伤后感染,常备碘酒,碘酒
31、中的溶剂是 (写物质名称)。 (2)有时遇到蚊虫叮咬,蚊虫会分泌一些酸性物质使皮肤奇痒难忍,你认为可选用下列 来涂抹止痒。(填序号)A食醋(含醋酸) B氢氧化钠 C食盐水 D牙膏或肥皂水 (3)户外取泉水,往往用干净的棉纱口罩罩住水杯口,再经过口罩将水倒入杯中以备用,这个操作属于物质分离中的 (填写操作名称)。 (4)旅途中会产生一些生活垃圾,提倡分类处理,下列垃圾应放入金属类垃圾箱的是 ,应放入塑料类垃圾箱的是 。(填序号)A矿泉水瓶 B铝制易拉罐 C瓜果皮 D纸质参观劵 (5)景区常见“珍珠粉”(主要成分是CaCO3)作为名贵中药材和保健品出售,请写出它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
32、(1)酒精 (2)D (3)过滤 (4)B A (5)CaCO3+2HCl=CaCl2+CO2+H2O【考点解剖】本题考查了有关化学与生活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溶液组成、酸碱中和、混合物分离、材料分类及化学方程式书写等【解题思路】根据溶液的组成进行分析解答;根据酸碱中和的原理进行分析解答;根据固体和液体的分离方法进行分析解答;根据材料分类知识进行分析解答;根据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过程】解:(1)碘酒即是碘的酒精溶液,其中的碘为溶质、酒精为溶剂;(2)蚊虫叮咬时会分泌一些酸性物质使皮肤奇痒难忍,可涂抹碱性物质来止痒,A、食醋(含醋酸)呈酸性;B、氢氧化钠
33、虽然显碱性,但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涂抹在皮肤上;C、食盐水呈中性;D、牙膏或肥皂水呈弱碱性,可与酸性的发生反应,从而赶到止痒的效果;(3)该操作的作用即是使固体的与液体分离开来的措施,属于过滤;(4)A、矿泉水瓶是塑料制品; B铝制易拉罐是金属制品; C、瓜果皮是食物垃圾;D、纸质参观劵既不是塑料类的也不是金属类的;(5)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CO2+H2O,故答案为(1)酒精;(2)D;(3)过滤;(4)B;A;(5)CaCO3+2HCl=CaCl2+CO2+H2O .【易错点津】此类问题容易出错的地方是第(1)小题中错
34、将溶剂写成溶质,第(2)小题不能考虑到氢氧化钠的腐蚀性而错答B.【归纳拓展】本题从生活的实际出发联系所学化学知识,使我们明白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材料的分类等知识本题的难度不大,但涉及的知识点较多,需要我们时刻留意、关心生活,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从而提高人类自身的生存质量.【试题难度】【关键词】 溶剂;材料;过滤;化学方程式14(2015四川南充,14,2分)已知镁可以在某种气体中燃烧,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Mg+X2MgO+C,则X的化学式为 ,该反应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标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 。【答案】CO2 置换 O 【考点解剖】本题考查了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反应类
35、型的判断及化合价等等方面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会根据化学反应的特征判断反应类型,会正确标元素的化合价【解题思路】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推断X的化学式;根据反应物为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物也为一种单质和化合物进行分析判断;运用化合价标的方法和注意点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过程】解: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所以X中含有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则Xr化学式为CO2;反应物中镁为单质、二氧化碳为化合物,生成物中碳为单质、氧化镁为化合物,所以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可表示为O,故答案为CO2;置换
36、;O .【易错点津】此类问题容易出错的地方是不能正确标注化合价,只写为+2或表示为O.【方法规律】运用质量守恒定律来判断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中某一未知物质的化学式,是很常见的一种题型,解题这类试题可以用如下方法和格式来进行分析(仍以本题为例说明): Mg C O左 2 0 0右 2 1
37、 2X 0 1 2所以X的化学式为CO2.【试题难度】【关键词】化学方程式;反应基本类型;化合价;质量守恒定律三、实验探究(本大题包括1个小题,共9分)15(2015四川南充,15,9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探究发现,铜绿Cu2(OH)2CO3受热分解后,除生成CO2和水蒸气外,试管中还有一些黑色粉末状固体。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F (1)写出标号仪器a的名称 。 (2)实验室分解铜绿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填序号)。初中实验室制取CO2收集装置也可用E(长
38、进短出),试分析其原因: 。 (3)若向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少量CO2,可观察到的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用化学方程式表达: 。 (4)充分反应后,兴趣小组对试管中的黑色粉末状固体进一步探究 a提出问题黑色固体是什么? b猜想与假设黑色固体可能是:氧化铜 炭粉 c查阅资料炭粉和氧化铜均为黑色固体。炭粉不与稀酸反应,也不溶于稀酸。而氧化铜可与稀酸反应而溶解。 d设计实验方案向试管中的黑色固体滴加足量的试剂为 (填序号) (AH2SO4 BNaOH CNaCl DH2O),完成下列实验报告:实验现象实验结论黑色固体全部溶解,溶液呈蓝色猜想正确猜想正确猜想正确 如果猜想正确,猜想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9、为: 。【答案】(1)集气瓶 (2)B CO2密度比空气大 (3)Ca(OH)2+CO2=CaCO3+H2O (4)b氧化铜与炭粉 dA 黑色固体不溶解 黑色固体部分溶解,溶液呈蓝色 H2SO4+CuO=CuSO4+H2O 【考点解剖】本题考查了实验室制取气体和有关实验探究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实验室制聚气体质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懂得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解题思路】根据对化学实验仪器的认识和仪器a的用途判断仪器a的名称;根据铜绿的状态和铜绿分解的条件确定的反应和发生装置;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分析判断选择收集装置的原因;根据可能的黑色固体及已有的猜想补充猜想;根据两种黑色固体能否与稀酸溶液反应进行分析解答,并完成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解答过程】解:(1)根据仪器a的用途可知其名称为集气瓶;(2)因铜绿是固体,且实验室分解铜绿时需要进行加热,故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B;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故实验室制取CO2收集装置也可用E(长进短出);(3)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少量CO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反应生成了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碳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4)根据氧化铜和炭粉为黑色及猜想和,可知猜想为氧化铜与炭粉;根据炭粉不与稀酸反应,也不溶于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日本学前教育现状与发展分析
- 生态文明建设设计方案
- 2025合同法规定临时合同有效性 管理文件
- 2025服务合同范本(中英对照)
- 2025新商业办公房预售买卖合同范本
- 2025年关于合同法的新视角与挑战
- 交通工程设施设计第13章:交叉口精细化设计
- 2025精简版借款合同
- 2024 - 2025春统编版(2024)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 和大家在一起》说课课件
- 2025高中生物学教师课标考试试卷及答案
- 医院培训课件:《产前准备-为顺产做准备》
- 《管理学原理》(课件)
- 长城汽车2025人才测评答案
- 幼儿园法制教育讲座
- 河道的管理和防护课件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知识培训
- 技能人才评价命题技术规程
- 中职不等式的试题及答案
- 深信服aES产品技术白皮书-V1.5
- 浙江省金华义乌市稠州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独立作业英语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 Unit+2+Expressing+yourself+PartB(课件)【知识精研】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