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构造与工作原理_第1页
发动机构造与工作原理_第2页
发动机构造与工作原理_第3页
发动机构造与工作原理_第4页
发动机构造与工作原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Ningbo Tuopu Vibro-Acoustics TechnologySystem Development发动机构造与工作原理发动机构造与工作原理 徐利Apr 16, 2009目录目录一一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总体构造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总体构造二二曲柄连杆机构曲柄连杆机构三三配气机构配气机构四四汽油机供给系统汽油机供给系统五五冷却系统冷却系统六六润滑系统润滑系统七七点火系统点火系统八八启动启动系统系统九九废气涡轮增压废气涡轮增压 2009-4-162汽车总体构造汽车总体构造2009-3-133汽车总体构造汽车总体构造2009-3-134汽车总体布置形式汽车总体布置形式2009-3-135一

2、: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总体构造一: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总体构造2009-4-166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2009-4-167压缩比压缩比2009-4-168柴油机与汽油机的比较柴油机与汽油机的比较2009-4-169发动机的总体构造发动机的总体构造2009-4-1610发动机的主要性能指标与特性发动机的主要性能指标与特性2009-4-1611发动机的主要性能指标与特性发动机的主要性能指标与特性2009-4-1612发动机的主要性能指标与特性发动机的主要性能指标与特性2009-4-1613二:曲柄连杆机构二:曲柄连杆机构2009-4-1614汽缸的排列形式:汽缸的排列形式:20

3、09-4-1615活塞连杆组活塞连杆组20094-1616曲轴飞轮组曲轴飞轮组2009-4-1617曲轴曲轴2009-4-1618发火次序发火次序2009-4-1619直列四缸发火次序直列四缸发火次序2009-4-1620直列六缸发火次序直列六缸发火次序2009-4-1621V型型8缸发火次序缸发火次序2009-4-1622曲轴扭转减震器曲轴扭转减震器2009-4-1623橡胶摩擦式扭转减震器橡胶摩擦式扭转减震器2009-4-1624扭转减震器扭转减震器2009-4-1625飞轮飞轮2009-4-1626三:配气机构三:配气机构2009-4-1627凸轮轴的布置形式凸轮轴的布置形式2009-4

4、-1628凸轮轴的传动机构凸轮轴的传动机构2009-4-1629配气定时配气定时2009-4-1630配气定时配气定时2009-4-1631VVT2009-4-1632凸轮轴凸轮轴2009-4-1633四:汽油机供给系统四:汽油机供给系统2009-4-1634汽油喷射系统汽油喷射系统2009-4-1635汽油机供给系统汽油机供给系统2009-4-1636电控单元电控单元2009-4-1637电控单元电控单元2009-4-1638电控单元电控单元2009-4-1639电控单元电控单元2009-4-1640五:发动机冷却系统五:发动机冷却系统2009-4-1641冷却系统冷却系统2009-4-16

5、42六:发动机的润滑系统六:发动机的润滑系统2009-4-1643润滑系统润滑系统2009-4-16442009-4-1645润滑油润滑油七:发动机的点火系统七:发动机的点火系统2009-4-1646点火系统的组成点火系统的组成2009-4-1647分电器分电器2009-4-1648点火提前角点火提前角2009-4-1649燃烧压力降低,发动机功率下降。燃烧压力降低,发动机功率下降。影响点火提前角的因素影响点火提前角的因素2009-4-1650点火系统的类型点火系统的类型2009-4-1651八:发动机的启动系八:发动机的启动系2009-4-1652启动机启动机2009-4-1653:九:废气

6、涡轮增压九:废气涡轮增压涡轮增压(turbo):是废气涡轮增压的简称,增压器有两个相互隔绝的涡轮室,里面的两个涡轮同轴相连。(如图)两个涡轮室分别连接进气歧管和排气歧管,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推动涡轮转动,同时带动另一个涡轮转动压缩空气。由于是气体推动,所以涡轮增压器的转速可以轻松达到100,000rpm甚至更高,并且增压压力早已突破2.0kg/c的超增压境界,单就效率而言,涡轮增压系统能以“倍数”来提升引擎动力输出,在1988年F1赛车禁止使用增压发动机之前,排量1.5升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可以产生1200匹的马力!远远超过了如今F1赛车3升自然吸气式发动机的900匹马力。 但是涡轮增压也存在一些

7、弊端。由于涡轮有一定的惯性,在引擎转速较低时排出的废气量不足以驱动涡轮转动,增压器无法发挥作用。而在需要急加速时,动力输出会出现短暂的迟滞,在起步、超车或者急加速时显得力不从心。于是发动机设计人员研究出了种种方法想要解决增压迟滞问题,比如采用一大一小两个涡轮串联,分别在低速和高速时启动;也有一种可变叶片角度涡轮,在低速时用比较大的迎风面而高速时将迎风面变小,等等。但是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改进,迟滞现象至今无法彻底解决。 中冷器:是增压系统的一部分。当空气被高比例压缩后会产很高的生热量,从而使空气膨胀密度降低,而同时也会使发动机温度过高造成损坏。为了得到更高的容积效率,需要在注入汽缸之前对高温空气进行冷却。这就需要加装一个散热器,原理类似于水箱散热器,将高温高压空气分散到许多细小的管道里,而管道外有常温空气高速流过,从而达到降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