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科学_第1页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_第2页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_第3页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_第4页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学生实验报告单班级          姓名         实验日期实验课题:杠杆的研究实验目的:通过做杠杆尺的实验,使学生了解杠杆的工作原理。实验器材:杠杆尺、钩码。实验原理: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杠杆尺的状态会有所改变。实验步骤:1、在将杠杆尺调节到平衡状态后,首先让学生在杠杆尺左边的第二个孔上挂两个钩码,试一试分别在杠杆尺右边的第一、第二、第二、第四个孔上挂上两个钩码,杠杆

2、尺会处于一种什么状态?2、让学生分别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观察杠杆尺的状态会有什么变化?从中能发现什么规律?实验现象: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杠杆尺的状态会随之改变。实验结果:1、力点距支点的距离与重点距支点的距离一样远,且力一样大时,杠杆尺平衡。2、力点距支点远,重点距支点近,这种杠杆可以省力。3、力点距支点近,重点距支点远,这种杠杆不省力。备注:实验前应将杠杆尺调到平衡状态;学生实验报告单班级          姓名    

3、0;    实验日期实验课题:轮轴的研究实验目的:通过实验研究轮轴的特点,从而使学生知道合理使用轮轴可以省力。实验器材:轮轴实验装置。轴粗细相同,轮大小不同的轮轴、钩码、线、铁架台。实验原理:在轴的大小一定时,轮越大越省力。实验步骤:1、将一个轮轴实验装置安装在铁架台上,并在轮和轴上分别挂上钩码,直到平衡:2、将另一个轮轴实验装置也安装在铁架台上,再在它的轮和轴上分别挂上钩码,直到平衡。实验结果:1、学生发现在平衡时,轮上挂的钩码少而轴上挂的钩码多,即在轮上省力,轴上费力:2、对比两个轴大小相同而轮大小不同的轮轴,学生会发现轴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实验现象:在轴的

4、大小一定时,轮越大越省力。备注:要注意分清哪部分是轮、哪部分是轴。学生实验报告单班级 姓名 实验日期实验课题:滑轮的研究实验目的:通过模拟实验,使学生分别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特性。实验器材:定滑轮和动滑轮、铁架台、线、钩码、测力计。实验原理: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可以省力。实验步骤:1、用铁架台作支架,把一个可以转动的轮子固定在支架顶部,用一根细线当升旗绳,用纸做一面旗帜固定在细线上,当向下拉动绳子时,观察旗帜会怎样?2、在绳的一端挂上重物(专制马),试一试,在绳的另一端挂几个钩码能平衡?3、将细绳套在滑轮的槽里,左端挂在支架上,右端用手拉着,将钩码挂在滑轮架的钩上,使滑轮成为一个

5、能与重物同时升降的动滑轮。实验现象: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可以省力。实验结果:1、旗帜会随着绳子上升,这说明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2、发现两端的钩码数是相同的,由此可以说明定滑轮不能省力。3、发现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方向。备注:可以用橡筋代替测力计进行测量。学生实验报告单班级 姓名 实验日期实验课题:斜面的作用实验目的:通过科学实验,收集证据,使学生认识到斜面的省力原理。实验器材:木板(长度不同)、木块、重物、测力计。实验原理:斜面越长越省力。实验步骤:1、将一块木板的一头支在桌面上,另一头架在木块上,使其成为一个斜面。把不同的重物分别放在斜面下端,通过测力计拉着它沿斜面向上提

6、升,观察用多少力?2、还用那个木块支着,换用其他长度的木板搭一个斜面,选择一个重物,沿着这些长度不同的斜面逐一拉上去,分别观察用了多少力?实验现象:斜面越长越省力。实验结果:1、发现物体不管是有轮子的还是没有轮子的,是大的还是小的,表面是粗糙的还是光滑的从斜面拉上去用的力都小于直接把物体垂直提上去用的力。2、发现木板越长,即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直接垂直向上提重物相当于坡度为90度,一点都不省力。备注:注意沿斜面向上拉重物是否省力,要与垂直提起重物时用的力相比较才能知道。学生实验报告单班级 姓名 实验日期实验课题:形状与抗弯曲能力大小的研究实验目的:使学生了解把“一字形”材料弯折成

7、其它形状后,可以增强其抗弯曲能力。实验器材:硬纸条、砝码、瓦楞纸等。实验原理:把“一字形”材料弯折成其它形状可以增强其抗弯曲能力。实验步骤:1、学生准备两个文具盒,中间放一张硬纸条,看看能承受得起几个砝码?2、把这张硬纸条弯折成“V”、“L”、“U”、“T”或“工”字形后,再看看能承受得起几个砝码?实验现象:把“一字形”材料弯折成其它形状后可以增强它的抗弯曲能力。实验结果:1、“一字形”硬纸条只能承受得起一个砝码。2、把这张硬纸条弯折成“V”、“L”、“U”、“T”或“工”字形后,可以承受得起两个或三四个砝码。学生实验报告单班级 姓名 实验日期实验课题:电磁铁的磁力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知

8、道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可以改变的,它与串联电池的数量、线圈的圈数等有关系。实验器材:电池、漆包线、铁钉、大头针或回形针。实验原理:改变电磁铁的电池数量和缠绕圈数,可以改变电磁铁的磁力。实验步骤:1、在铁钉上缠绕一定圈数的漆包线,然后串联不同数量的电池,分别观察吸起大头针的数量。2、在同一个铁钉上先后缠绕不同圈数的漆包线,然后串联相同节数的电池,分别观察吸起大头针的数量。实验现象:改变电磁铁的电池数量和缠绕圈数,可以改变电磁铁的磁力。实验结果:1、串联电池数量多的电磁铁,吸起的大头针多,说明它的磁力大一些。2、缠绕圈数多的电磁铁,吸起的大头针多,说明它的磁力大一些。备注:电磁铁的磁力强度是由四种因

9、素决定的。回复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一)一、工具和机械1实验课题:常用工具的使用实验目的:使学生了解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作用。实验器材:克丝钳、开瓶器、剪刀、螺丝刀、钉锤等。实验原理: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使用方法,可以为我们做些不同的事情。实验过程:1、教师用克丝钳将一根铁丝夹断,让学生概括出它的使用方法。2、教师用开瓶器打开一个啤酒瓶,用剪刀把一张纸剪碎,让学生概括它们各自的使用方法。3、要将一颗铁钉从木头里起出来,看看是用螺丝刀还是用钉锤省力?实验现象: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使用方法,有些不同的作用。实验结论:1、用克丝钳能轻易地将一根细铁丝夹断。2、用开瓶器能轻易地打开一个啤酒瓶,用剪刀能轻

10、易地把一张纸剪碎。3、要将一颗铁钉从木头里起出来,应使用钉锤最省力。2、杠杆实验材料:杠杆尺、钩码、记录表。实验过程:1)        组装杠杆尺,左边代表阻力和阻力臂,中间的螺丝代表支点,右边代表用力和用力臂。2)        左边的第二格挂两个钩码,右边的第一格挂四个钩码,可以使杠杆尺保持平衡。3)        左边的第二格挂两个钩码,右边的第二格

11、挂两个钩码,可以使杠杆尺保持平衡。4)        左边的第二格挂两个钩码,右边的第四格挂一个钩码,可以使杠杆尺保持平衡。5)        左边的第二格挂两个钩码,右边的第一格挂一个钩码,第三格挂一个钩码,也可以使杠杆尺保持平衡。实验结论:1)        阻力臂小于用力臂,杠杆可以省力;2)     

12、   阻力臂大于用力臂,杠杆会费力;3)        阻力臂等于用力臂,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4)        要使杠杆尺平衡,左右必须:阻力X阻力臂=用力X用力臂,或者杠杆尺左右力与力臂乘积的和相等。3实验名称:杠杆的研究设计目的:通过做杠杆尺的实验,使学生了解杠杆的工作原理。材料:杠杆尺、钩码。实验过程:1、在将杠杆尺调节到平衡状态后,首先让学生在杠杆尺左边的第二个孔上挂两个钩码,试一试分别在杠杆尺

13、右边的第一、第二、第二、第四个孔上挂上两个钩码,杠杆尺会处于一种什么状态?2、让学生分别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观察杠杆尺的状态会有什么变化?从中能发现什么规律?实验结论:1、力点距支点的距离与重点距支点的距离一样远,且力一样大时,杠杆尺平衡。2、力点距支点远,重点距支点近,这种杠杆可以省力。3、力点距支点近,重点距支点远,这种杠杆不省力。4、轮轴实验名称:省力轮轴实验材料:支架、钩码、绳、轴1个、轮2个实验过程:1)        组装轮轴装置。2)    &

14、#160;   在轴上挂2个钩码(阻力),轮上挂1个钩码(用力)可以保持平衡,记录实验数据。3)        更换上大轮,轴不变,在轴上挂3个钩码(阻力),轮上挂1个钩码(用力)可以保持平衡,记录实验数据。实验结论:1阻力在轴上,用力在轮上,轮轴可以省力;2在轴不变的情况下,轮越大越省力。实验名称:费力轮轴实验材料:支架、钩码、绳、轴轮实验过程:1)        组装轮轴装置。2)  

15、;      在轴上挂2个钩码(用力),轮上挂1个钩码(阻力)可以保持平衡,记录实验数据。3)        更换上大轮,轴不变,在轴上挂3个钩码(用力),轮上挂1个钩码(阻力)可以保持平衡,记录实验数据。实验结论:阻力在轮上,用力在轴上,轮轴会费力;在轴不变的情况下,轮越大越费力。5、定滑轮和动滑轮实验名称:定滑轮实验材料:支架、滑轮、绳、钩码、测力计、记录表。实验过程:1)      

16、0; 组装定滑轮装置。2)        用测力计垂直提起1个钩码,读出、记录拉力的读数;3)        通过定滑轮用测力计匀速提起1个钩码,反复多做几次,读出、记录拉力的读数;4)        改变测力计拉动方向,反复多做几次,读出、记录拉力的读数;实验结论: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6实验名称:动滑轮实验材料:支架、滑轮、绳、

17、钩码、测力计、记录表。实验过程:1)        组装动滑轮装置。2)        用测力计垂直提起1个钩码,读出、记录拉力的读数;3)        通过动滑轮用测力计匀速提起1个钩码,反复多做几次,读出、记录拉力的读数;4)        改变测力计拉动方向,反复多做几次

18、,读出、记录拉力的读数;实验结论: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7实验名称:滑轮组实验目的:(1)正确组装定滑轮和动滑轮(2)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让学生探究滑轮的秘密。实验材料:简单机械实验箱、钩码、测力计实验过程:1、组装一个定滑轮、挂上钩码,用测力计测出拉力2、组装一个动滑轮,挂上钩码,用测力计测出拉力3、组装一个滑轮组,挂上钩码,用测力计测出拉力4、填好实验报告册,得出结论实验结论:1、定滑轮不省力但可改变力的方向;2、动滑轮省力但不改变力的方向;3、滑轮组既省力又可改变方向。8、斜面实验1研究的问题:斜面可以省力吗?实验材料:一块光滑的木板、支撑物、测力计、玩具小车、记录纸。实验过程:1)        搭建一个简单斜面。2)        用测力计垂直匀速提起小车,读出测力计的读数,记录下来。3)        沿斜面用测力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