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道路广场(gungchng)与植物造景第五(d w)讲第一页,共80页。道路广场与植物(zhw)造景第二页,共80页。 城市道路的植物造景 园林道路的植物造景 高速公路(o s n l)的植物造景 城市广场的植物造景第三页,共80页。第四页,共80页。城市道路的植物(zhw)造景 城市道路的植物造景(zo jn)的原则 城市道路分类与绿地类型 一般城市道路的植物造景(zo jn) 林荫道和步行街的植物造景(zo jn)第五页,共80页。概念:指街道两侧、中心环岛和立交桥四周、人行道、分车带、街头绿地等形式的植物种植设计,以创造出优美的街道景观,同时为城市居民提供日常休息的场地,在夏季为街道提供
2、遮荫。城市交通与植物景观关系:在道路中间设置中央分隔带,可减少车流(ch li)之间的相互干扰,合车流(ch li)单向行使,保证行车安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设置分隔带,则有利于缓和快慢车混行的矛盾,使不同车速的车辆在各自的车道上行使在交叉路口布置的交通岛、立体交叉进行植物造景,可以起到组织交通、保证行车速度和交通安全的作用 第六页,共80页。一、城市道路植物一、城市道路植物(ZH W )造景的原则造景的原则城市道路植物造景应统筹考虑道路的功能、性质(xngzh)、人行和车行要求、景观空间构成、立地条件,以及与市政公用及其他设施的关系。第七页,共80页。(一)保障行车(一)保障行车(H NGC
3、H)、行人安全、行人安全道路植物造景,首先要遵循安全的原则,保证(bozhng)行车与行人的安全。注意行车视线要求、行车净空要求、行车防眩要求等。武汉东湖路第八页,共80页。1.行车视线(shxin)要求道路中的交叉口、弯道、分车带等的植物造景对行车的安全影响最大,这些路段(l dun)的植物景观要符合行车视线的要求。如在交叉口设计植物景观时应留出足够的透视线,以免相向往来的车辆碰撞;弯道处要种植提示性植物,起到引导作用。 建设(jinsh)大道第九页,共80页。行车视距:机动车辆行驶时,驾驶人员必须(bx)能望见道路上相当的距离,以便有充足的时间或距离采取适当措施,防止交通事故发生,这一保证
4、交通安全的最短距离。第十页,共80页。停车视距:行车视距的一种,指机动车辆在行进过程中,突然(trn)遇到前方路上行人或坑洞等障碍物,不能绕越且需要及时在障碍物前停车时所需要的最短距离。当有人行横道从分车带穿过时,在车辆行驶方向到人行横道间要留出足够大的停车视距的安全距离,此段分车绿带的植物种植高度应低于0.75 m。 第十一页,共80页。 视距三角形: 当纵横两条道路呈平面交叉时,两个方向的停车视距构成(guchng)一个三角形。 进行植物景观设计时,视距三角形内的植物高度也应低于0.7 m,以保证视线通透。第十二页,共80页。2行车净空(jn kn)要求各种道路设计已根据车辆行驶宽度和高度
5、的要求,规定了车辆运行的空间各种植物的枝干(zh n)、树冠和根系都不能侵入该空间内,以保证行车净空的要求。第十三页,共80页。3行车(hngch)防眩要求在中央分车带上种植绿篱或灌木球,可防止相向行驶车辆的灯光照到对方(dufng)驾驶员的眼睛而引起其目眩,从而避免或减少交通意外。如果种植绿篱,参照司机的眼与汽车前照灯高度,绿篱高度应比司机眼睛与车灯高度的平均值高,故一般采用1. 52.0 rn。如果种植灌木球,种植株距应不大于冠幅的5倍。第十四页,共80页。(二)妥善处理植物景观(二)妥善处理植物景观(JN UN)与道路设施与道路设施的关系的关系现代化城市中,各种架空线路和地下管网越来越多
6、。这些(zhxi)管线一般沿城市道路铺设,因而与道路植物景观产生矛盾。第十五页,共80页。1.架空线 一般而言,在分车绿带和行道树上方不宜设置架空线,以免影响植物生长,从而影响植物景观效果(xiogu)。 必须设置时,应保证架空线下有不小于9m的树木生长空间。架空线下配置的乔木应选择开放形树冠或耐修剪的树种。 树木与架空电力线路的最小垂直距离应符合规定:第十六页,共80页。2.管线(gunxin)新建道路或经改建后达到规划红线宽度的道路,其绿化树木与地下管线外缘的最小水平距离宜符合(fh)有关规定。第十七页,共80页。2.管线(gunxin)当遇到特殊情况不能达到规定的标准时,树木根颈中心至地
7、下管线外缘(wi yun)的最小距离可采用表5-4中的规定。最小距离是指以树木根颈为中心,以表5-3中规定的最小距离为半径,包括水平和垂直距离。通过管线合理深埋,充分利用地下空间来解决两者的矛盾。第十八页,共80页。第十九页,共80页。2.管线(gunxin) 此外,进行道路植物造景还要充分考虑其他要素(yo s),如路灯灯柱、消防栓等公共设施。第二十页,共80页。(三)行道树的选择与应用(三)行道树的选择与应用(Y NGY NG)原则原则 城市道路植物景观面貌如何,主要取决于园林植物特别是行道树的选择。 行道树植于道路两边和分车带中,以美化(mihu)、遮荫和防护为目的并形成景观。女贞(n
8、zhn)第二十一页,共80页。1.行道树的选择(xunz) 首先应当能够适应(shyng)城市街道这个特殊的环境,对不良因子有较强的抗性。 要选择那些耐干 旱瘠薄、抗污染、耐损伤、抗病虫害、根系较深、干皮不怕阳光曝晒、对各种灾害性气候 有较强抵御能力的耐粗放管理的树种。 一般选择乡土树种,也可选用已经长期适应(shyng)当地气候和环境的外来树种。第二十二页,共80页。其次,行道树还应能方便(fngbin)行人和车辆行驶,不污染环境,因此要求 花果无毒、无臭味、落果少、无飞毛。一般选择乔木或小乔木,要求主干通直,分枝点 高,冠大荫浓,萌芽力强、耐修剪,基部不易发生萌蘖,落叶期短而集中,大苗移植
9、易于成活。第二十三页,共80页。2. 行道树的选择(xunz)要求定干高度:根据其功能要求(yoqi)、交通状况,道路的性质、宽度及行道树距车行道距离而定。遮荫作用:要求(yoqi)对行人、车辆起到遮荫作用,而且能临街建筑防止强烈的西晒。遮荫时期的长短:与城市纬度和气候条件有关。我国一般自45月至89月,约半年时间内都要求(yoqi)有良好的遮荫效果,低纬度的城市更长些。第二十四页,共80页。3.常用(chn yn)的行道树常用的行道树有悬铃木、银杏、国槐、毛白杨、白蜡、合欢、梧桐、银白杨、圆冠榆、白榆、旱柳、柿树、樟树、广玉兰、榉树、七叶树、重阳木、小叶(xioy)榕、银桦、凤凰木、相思树、
10、糖胶树、洋紫荆、木棉、蒲葵、大王椰子等。杭州的行道树种有樟树、无患子、栾树、珊瑚朴、悬铃木、杜英、乐昌含笑、广玉兰等。北京的行道树有国槐、泡桐、毛白杨、银杏、柏树、油松、白蜡等。第二十五页,共80页。(四)近期(四)近期(J N Q)与远期相结合与远期相结合道路植物景观从建设开始到形成较好的景观效果往往需要十几年时间。因此要有长远的观点,近期(jn q)、远期规划相结合,近期(jn q)内可以使用生长较快的树种,或者适当密植,以后适时更换、移栽,充分发挥道路绿化的功能。第二十六页,共80页。道路(dol)绿地率我国现行城市规划有关标准规定:园林景观路(林荫道)绿地率不得小于40%;红线宽度大于
11、50 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30%:红线宽度在4050 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 25%;红线宽度小于40 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0%;但在旧城区要求植物景观宽度大多是比较困难的。旧城区由于路窄人多,交通量大,给植物景观营造造成很大困难;新建区有较宽的绿带,形式也丰富多彩(fng f du ci),既达到其功能要求,又美化了城市面貌;第二十七页,共80页。二、城市道路分类与绿地二、城市道路分类与绿地(L D )类型类型道路绿地的类型与道路的分类(fn li)是对应的,一般按照所处位置、设计等级、功能等进行划分。不同位置、等级、功能的道路,其环境、安全辅助要求、景观要求等状况均不同,在植物景观设
12、计、施工及养护管理工作中应区别对待合。世纪(shj)大道小游园第二十八页,共80页。(一)城市道路分类(一)城市道路分类(FN L I)此分类按照(nzho)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 CJJ 37 - 90)规定。第二十九页,共80页。1.道路(dol)分类以道路在城市道路网中的地位和交通功能为基础,同时考虑对沿线的服务功能:城市道路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以及(yj)支路4类按道路的承载体分:列车行驶的铁路、汽车行驶的汽车路(包括公路和城市道路),人行的步行街、人行道(城市道路的一部分)等按道路所处位置分:市区道路和市外道路第三十页,共80页。2.道路绿地(l d)组成城市道路绿
13、地指红线之间的绿化用地,包括人行道绿带、分车绿带、交通岛绿地等。城市道路绿地表现了城市设计的定位。主干道的行道树和分车带的布置是城市道路植物景观(jn un)的主要部分。进行城市道路植物造景设计前,首先要了解道路的等级、性质、位置及苗木来源,施工养护技术水平等情况,设计出切实可行的方案。第三十一页,共80页。第三十二页,共80页。(二)道路绿地断面(二)道路绿地断面(DU N MI N)布置形式布置形式城市道路绿地断面布置形式与道路性质和功能密切相关。一般城市中道路由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等组成。道路的断面形式多种多样,植物景观形式也有所不同。我国现有(xin yu)道路多采用一块板、两
14、块板、三块板式等,相应道路绿地断面也出现了一板二带、二板三带、三板四带以及四板五带式。第三十三页,共80页。1一板二带式绿地(l d)一板二带式是最常见的道路绿地形式。中间是车行道(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不分),两侧是人行道,在人行道上种植一行或多行行道树。特点(tdin)是简单整齐、管理方便,用地比较经济,但当车行道过宽时行道树的遮荫效果较差,而且景观效果比较单调。同时,车辆混合行使,不利于组织交通,易出车祸。第三十四页,共80页。2二板三带式绿地(l d)二板三带式绿地除了将在车行道两侧的人行道上种植行道树之外,还用一条有一定宽度的分车绿带将车行道分成双向行驶的两条车道。分车绿带宽度不宜小于2.
15、5米,以5米以上景观(jn un)效果为佳,可种植12行乔木,也可只种草坪、宿根花卉或花灌木。特点:主要用于城市干道和高速公路,如工业 区、风景区的干道,适于机动车较多而人流量较少的地段,可减少车辆相向行驶时的干扰。第三十五页,共80页。3三板(snbn)四带式绿地利用两条分车绿带将车行道分成三条,中间为机动车道,两侧为非机动车道,加上车道两侧的行道树共4条绿带。分车绿带宽1.52.5米的,以种植花灌木或绿篱造型植物为主,在2.5米以上时可以种植乔木。特点:常用于主干道宽度可以达到40米以上,车速一般不超过60千米/时。这种造景(zo jn)形式景观效果和夏季蔽荫效果好,并且解决了机动车和非机
16、动车混行、互相干扰的矛盾,交通方便、安全,尤其在非机动车多的情况下合适。第三十六页,共80页。4四板五带式绿地(l d)利用3条分车绿带将行车道分成4条,2 条机动车道,2条非机动车道,使非机动车道和机动车道都 分成上下行,使其互不干扰。保证行车安全。特点:适于车速较高的城市主干道或城市环路系统(xtng),用地面积大,但其中的绿地可考虑用栏杆代替以节约城市用地。第三十七页,共80页。(三)行道树种植(三)行道树种植(ZH NGZH )方式方式行道树是城市(chngsh)道路的主要的景观形式,也是迄今为止最为普遍的植物造景形式。行道树主要是为行人及非机动车提供庇荫。在一个城市(chngsh)中
17、,行道树的种植代表着城市(chngsh)的整体形象,不同的地区与环境中树种的选择与种植方式不同。但一般而言,行道树的种植主要有树池式与树带式两种。第三十八页,共80页。1树池式与树带式树池式:在交通量大,行人较多而人行道较狭窄的地方,宜采用树池式。树池以正方形为宜,边长不小于1.5米,若为长方形,边长以1.2米1.5米*2.02.2米为宜。若为圆形,其直径不宜小于1.5米。行道树宜栽植于树池的几何中心。为了防止行人踏实,可使树池边缘高于人行道810CM。若树池低于路面,应在上面加有透空的池盖,与路面同高。树带式:在人行道和行车道之间留出一条不加铺装的种植带。可直到分隔护栏的作用。种植带宽度一般
18、不小于1.5米,可种植一行乔木或者绿篱,或视不同宽度可种植多行乔木,并与花灌木、宿根花卉、地被结合(jih)。一般在交通量不大的地段采用这种方式 ,利于树木生长。第三十九页,共80页。理工大校园(xioyun)干道关山(gunshn)二路第四十页,共80页。三、一般三、一般(YBN)城市道路绿带的植物城市道路绿带的植物造景造景一般(ybn)城市道路的绿带分为人行道绿带、分车带、交通岛、交叉路口等。第四十一页,共80页。(一)人行道绿带的植物(一)人行道绿带的植物(ZH W )配置配置人行道绿带是指从车行道边缘至建筑红线(hn xin)之间的绿地,包括人行道和车行道之间的隔离绿地(行道树绿带)以
19、及人行道与建筑之间的缓冲绿带(路侧绿带或基础绿地)。第四十二页,共80页。常见绿带乔木与灌木(gunm)搭配方式第四十三页,共80页。1行道树绿带行道树绿带的布置形式多采用对称式,两侧的绿带宽度相同,植物(zhw)配置和树种、株距均相同。道路断面不规则时或道路两侧绿带的宽度不同时,宜采用不对称布置形式。 如山地城市或老城市道路较窄时采用一侧种植行道树,一侧设置照明路灯和地下管线。在弯道上或道路交叉口时,行道树的种植,其树冠不得进入视距三角形范围内,以免遮挡驾驶员视线,影响行车安全。 第四十四页,共80页。1.1行道树配置(pizh)方法在行道树的树种配置方式上,常采用的有单一乔木、不同树种间植
20、、乔灌木搭配等。其中单一乔木的配置是一种较为传统的形式,多用树池种植的方法,树池之间为地面硬质铺装。在同一街道采用同一树种、同一株距的对称方式,沿车行道及人行道整齐排列,既可起到遮荫、减噪等防护功能,又可使街景整齐雄伟而有秩序性,体现整体美,尤其是在比较庄重、严肃的地段,如通往纪念堂、政府机关(jgun)的道路上。若要变换树种,一般应从道路交叉口或桥梁等处变更。第四十五页,共80页。1.2 行道树种植(zhngzh)要求行道树要有一定的枝下高(根据分枝角度不同,枝下高一般应在2.53.5 m以上),以保证车辆、行人安全通行。行道树株距大小要考虑交通与两侧沟通的需要、树种特性(尤其是成年树的冠幅
21、)、苗木规格等因素,同时不妨碍两侧建筑内的采光。一般不宜小于4m,如采用高大乔木,则株距应在68 m间,以保证必要的营养面积,使其正常生长,同时也便于消防(xiofng)、急救、抢险等车辆在必要时穿行。树干中心至路缘石外侧不得小于0. 75 m,以利于行道树的栽植和养护,为了树木根系的均衡分布、防止倒伏。第四十六页,共80页。2.路侧绿带的植物(zhw)造景 路侧绿带是街道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z chn b fn),在街道绿地中一般占有较大比例。 路侧绿带常见有3种情况: 建筑物与道路红线重合,路侧绿带毗邻建筑布设,也即形成建筑物的基础绿带; 建筑退让红线后留出人行道,路侧绿带位于两条人行道之
22、间; 建筑退让红线后在道路红线外侧留出绿地,路侧绿带与道路红线外侧绿地结合。第四十七页,共80页。2.1道路红线(hn xin)与建筑线重合的路侧绿带在建筑物或围墙的前面种植草皮、花卉、绿篱、灌木丛等,主要起美化装饰和隔离作用,行人一般不能入内。设计时注意建筑物做散水坡,以利排水。植物种植不要影响建筑物通风和采光。在建筑两窗间可采用丛状种植。树种选择时注意与建筑物的形式、颜色和墙面的质地等相协调。建筑立面颜色较深时,可适当(shdng)布置花坛,取得鲜明对比。在建筑物拐角处,选择枝条柔软、自然生长的树种来缓冲建筑物生硬的线条。绿带比较窄或朝北高层建筑物前局部小气候条件恶劣、地下管线多、绿化困难
23、的地带,可考虑用攀援植物来装饰。第四十八页,共80页。2.2建筑退让(turng)红线后留出人行道留出人行道的路侧绿带大多位于两条人行道之间。一般商业街或其他文化服务场所较多的道路旁设有两条人行道:一条靠近建筑物附近,供进出建筑物的人们使用,另一条靠近车行道,为穿越街道和过街行人使用。植物造景设计视绿带宽度和沿街的建筑物性质而定。一般街道或遮荫要求高的道路,可种植两行乔木;商业街要突出建筑物立面或橱窗时,绿带设计宜以观赏效果(xiogu)为主,应种植矮小的常绿树、开花灌木、绿篱、花卉、草坪或设计成花坛群、花境等。第四十九页,共80页。2.3路侧绿带与道路红线(hn xin)外侧绿地结合由于绿带
24、的宽度增加,所以造景形式也更为丰富(fngf),一般宽达8m就可设为开放式绿地,如街头小游园、花园林荫道等。内部可铺设游步道和供短暂休憩的设施,方便行人进入游憩,以提高绿地的功能和街景的艺术效果,但绿化用地面积不得小于该段绿地总面积的70%。第五十页,共80页。(二)分车带的植物二)分车带的植物(ZH W )造景造景分车带是车行道之间的隔离带,包括快慢车道隔离带(两侧(lin c)分车绿带)和中央分车带。第五十一页,共80页。1分车带植物造景(zo jn)的原则保证交通安全和提高(t go)交通效率。应结合周边条件,塑造道路景观特色。形式简洁、树形整齐、排列一致。琴台(qn ti)大道第五十二
25、页,共80页。2分车带植物造景(zo jn)的要求(一)尺度概念分车带的宽度不一,窄的仅有1M,宽的可达10 m以上。我国各城市道路中的两侧分车带最小宽度一般不能低于1.5 m,通常都在2.58.0 m大于8m宽的分车绿带可作为林荫路设计 为了便于行人过街,分车带应进行适当分段,一般以75100 m为宜,并尽可能与人行横道、停车站、大型商店和人流集中的公共建筑(n n jin zh)出入口相结。停靠站设在分车绿带上时,每一路站大约要留30 m长的停靠站,在停靠站上需留出12 m宽的地面铺装为乘客候车时使用,绿带尽量种植为乘客提供遮荫的乔木第五十三页,共80页。2分车带植物(zhw)造景的要求(
26、二)安全要求被人行道或道路出入口断开的分车绿带,其端部应采取通透式栽植。通透式栽植是指绿地上配置的树木,在距相邻机动车道路面高度0.93 m的范围内,其树冠不遮挡驾驶员视线的配置方式分车绿带上种植乔木时,其树干中心至机动车道路缘石外侧距离不能小于0. 75 m。基础设施要求分车绿带会作为道路拓宽的备用地,同时是铺设地下管线、营建路灯照明(zhomng)设施、公共交通停靠站以及竖立各种交通标志的主要地带。第五十四页,共80页。3中央(zhngyng)分车带 中央分车绿带作用:阻挡相向行使车辆的眩光。 在距相邻机动车道路面高度0.61.5 m的范围内种植灌木、灌木球、绿篱等枝叶茂密的常绿树能有效(
27、yuxio)阻挡夜间桐向行驶车辆前照灯的眩光,其株距应小于冠幅的5倍。第五十五页,共80页。3.1中央(zhngyng)分车带种植形式 中央分车带的种植形式有以下几种: (1)绿篱式。将绿带内密植常绿树,经过整形修剪,使其保持一定(ydng)的高度和形状。 (2)整形式。树木按固定的间隔排列、有整齐划一的美感。 (3)图案式。将树木或绿篱修剪成几何图案,整齐美观,但需经常修剪,养护管理要求高。 实际上,目前我国在中央分车绿带中种植乔木的很多,原因是我国大部分地区夏季炎热,需考虑遮荫,而且目前我国城市中机动车车速不高,树木对驾驶员的视觉影响较小。第五十六页,共80页。4两侧(lin c)分车带作
28、用:两侧分车绿带距交通污染源最近,其绿化所起的滤减烟尘、减弱噪声(zoshng)的效果最佳,并能对非机动车有庇护作用。第五十七页,共80页。4.1两侧分车带种植(zhngzh)方式两侧分车绿带常用(chn yn)的植物配置方式有: (1)分车绿带宽度小于1.5 m时,绿带只能种植灌木、地被植物或草坪。 (2)分车绿带宽度在1.52.5 m时,以种植乔木为主。也可在两株乔木间种植花灌木,增加色彩,尤其是常绿灌木,可改变冬季道路景观。 (3)绿带宽度大于2.5 m时,可采取落叶乔木、灌木、常绿树、绿篱、草坪和花卉相互搭配的种植形式。第五十八页,共80页。(一)交通岛绿地的植物(一)交通岛绿地的植物
29、(ZH W )造景造景交通岛在城市道路中主要起疏导与指挥交通的作用。交通岛绿地分为中心岛绿地和安全岛绿地。通过在交通岛周边的合理植物配置,可强化(qinghu)交通岛外缘的线形,有利于诱导驾驶员的行车视线,特别是在雪天、雾天、雨天,可弥补交通标志的不足。第五十九页,共80页。1中心(zhngxn)岛中心岛是设置在交叉口中央,用来组织左转弯车辆交通和分隔对向车流的交通岛,俗称转盘。中心岛一般多用圆形,也有椭圆形、卵形、圆角方形和菱形等(图5-7)。常规中心岛直径(zhjng)在25 m以上,目前我国大中城市所采用的圆形交通岛,一般直径(zhjng)为4060 m。第六十页,共80页。1.中心(z
30、hngxn)岛通常以草坪、花坛为主,或以低矮的常绿灌木组成简单的图案花坛,外围栽种修剪整齐、高度适宜的绿篱。但在面积较大的环岛上,为了增加(zngji)层次感,可以零星点缀几株乔木。在居住区内部,人流车流比较小,以步行为主的情况下,中心岛也可布置成小游园形式,增加(zngji)群众的活动场地。位于主干道交叉口的中心岛因位置适中,人流量、车流量大,是城市的主要景点,可在其中以雕塑、市标、组合灯柱、立体花坛等为构图中心,但其体量、高度等不能遮挡视线。第六十一页,共80页。东西湖金银湖路转盘(zhunpn)设计第六十二页,共80页。2安全岛在宽阔的道路上,由于行人为躲避车辆需要在道路中央稍作停留,应
31、当(yngdng)设置安全岛。安全岛除停留的地方外,其他地方可种植草坪,或结合其他地形进行种植设计。如杭州杨公堤尽头的安全岛,中间堆叠假山,假山上配以红枫、胡颓子、五针松等,周围种植四季革花,丰富了景观层次。第六十三页,共80页。(四)交叉路口的植物(四)交叉路口的植物(ZH W )造景造景交叉口绿地包括平面(pngmin)交叉口绿地和立体交叉绿地。第六十四页,共80页。1平面(pngmin)交叉口见 “安全视距” 与“视距三角形”安全视距的大小,随道路允许的行驶速度(sd)、道路的坡度、路面质量而定,一般采用3035 m为宜。第六十五页,共80页。2立体交叉(l t jio ch)立体交叉是
32、指两条道路不在一个平面上的交叉。高速公路与城市(chngsh)各级道路交叉时,快速路与快速路交叉时必须采用立体交叉。大城市(chngsh)的主干路与主干路交叉时,视情况也可设置立体交叉。立体交叉使两条道路上的车流可各自保持其原来的车速前进,互不干扰,是保证行车快速、安全的措施。第六十六页,共80页。第六十七页,共80页。2立体交叉(l t jio ch)立体交叉绿地包括绿岛和立体交叉外围绿地。为了适应驾驶员和乘客的瞬间观景的视觉要求,宜采用大色块的造景设计,布置力求简洁明快,与立交桥宏伟气势相协调。匝道附近的绿地,需人工修筑挡土墙,使匝道绿地保持一平面,便于植物种植和养护。绿岛多设计成开阔的草
33、坪,草坪上点缀一些观赏价值较高的孤植树、树丛、花灌木等形成疏朗开阔的植物景观,或用宿根花卉、地被植物、低矮的常绿灌木等组成图案。不同坡度的种植建议:1:3以下(yxi)铺草;1:3种植草坪、灌木;1:4可铺设草坪,种植灌木和小乔木第六十八页,共80页。四、林荫道和步行街的植物四、林荫道和步行街的植物(ZH W )造景造景第六十九页,共80页。(一)林荫道的植物(一)林荫道的植物(ZH W )造景造景林荫道是指与道路平行并具有一定宽度的带状绿地,也称带状街头休息绿地。林荫道利用植物与车行道隔开( ki),在其内部不同地段辟出各种不同的休息场所,有简单的园林设施,供行人和附近的居民作短时间休息。在
34、城市绿地不足的情况下,可起到小游园的作用。第七十页,共80页。1林荫道布置(bzh)的类型 (1)设在道路中间的林荫道 两边为上下行的车行道,中间有一定宽度的绿带,较为常见。 (2)设在道路一侧的林荫道 林荫道设立在道路的一侧,减少了行人与车行道的交叉,在交通比较频繁的道路上多采用此种类型。这种林荫道有时也受地形影响而定。 (3)设在道路两侧的林荫道 设在道路两侧的林荫道与人行道相连,可以使附近居民不用穿过道路就可达林荫道内,既安静,又使用方便。此类林荫道占地(zhn d)过大,目前使用较少。第七十一页,共80页。 2林荫道植物(zhw)造景的特点(一) (1)林荫道设计中的植物配置,要以丰富
35、多彩的植物取胜。道路广场面积不宜超过25%,乔木应占30%40%,灌木占20% 25%,草坪占10%20%,花卉占2%一5%。南方天气炎热,需要(xyo)更多的蔽荫常绿树,占地面积可大些;在北方,则以落叶树占地面积较大为宜。 (2)林荫道的宽度在8m以上时,可考虑采取自然式布置;8m以下时,多按规则式布置。 (3)林荫道可在长75100 m处分段设立出入口,各段布置应具有特色但在特殊情况下,大型建筑附近也可以设出人口。出入口可种植标志性的乔木或灌木,起到提示与标识的作用。在林荫道的两端出人口处,可使游步路加宽或铺设小广场,并适当摆放一些四季草花等。第七十二页,共80页。 2林荫道植物造景(zo
36、 jn)的特点(二) (4)林荫道内,为了便于居民使用,常需布置休息坐椅、园灯、喷泉、阅报栏、花架、小型儿童游戏场等设施。 (5)滨河路是城市临河、湖、海等水体的道路,由于一面临水,空间开阔,环境优美,常常可以设计成林荫道,是城市居民休息的良好场地。滨河林荫道的植物配置,取决于自然地形的特点。地势如有起伏,河岸线曲折,可结合功能要求采取自然式布置;如地势平坦(pngtn),岸线整齐,与车道平行者,可布置成规则式。临水种植乔木,适当间植灌木,利用树木的枝下空间,让路人时不时观赏到水面景观。岸边设有栏杆,并放置坐椅,供游人休息,若林荫道较宽,可布置园林小品、雕塑等。如杭州的柳浪闻莺公园的隔离带。第七十三页,共80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土地换荒地协议书
- 2026-2031中国硅片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 2026-2031中国光电鼠标市场全景评估研究报告
- 2025安全生产考试题库(含答案)
- 医院心肺复苏术理论知识比赛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机关事业单位工勤技能考试职业道德题库附答案
- 药品质量管理制度职责及岗位操作规程培训试卷及答案
- 2025公司企业防洪防汛应急预案演练脚本方案
- 2025年新闻记者职业资格考试题库含答案
- 电子工业版(第3版)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中职中职专业课电子信息类71 电子与信息大类
- 特种设备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管理制度
- MOOC 写作与表达-常熟理工学院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钢结构厂房加固施工方案
- 如何预防错混料
- 电气设备老化机理与寿命评估
- 中国梦英语讲解完美版ok
- 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根治术护理查房
- 冬季施工防冻措施
- 产品价格管理体系(制度)完整版
- 1.4.1+用空间向量研究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 【知识精讲精研】高二数学 课件(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 管道开挖安全技术交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