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第2节遥感技术及其应用学案湘教版必修3_第1页
2018版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第2节遥感技术及其应用学案湘教版必修3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节遥感技术及其应用(学习目标导航1了解遥感技术的概念、工作原理、发展历程、类型。2掌握遥感技术的特点、遥感技术系统的组成、工作过程。(难点)3了解遥感在资源普查中的应用,学会运用遥感技术原理解决实际问题。(重点)4.了解遥感技术在环境灾害监测中的应用。_ J基础初探教材整理1遥感技术阅读教材P86P90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遥感的概念与发展(1)概念:指借助对电磁波敏感的仪器,在不与探测目标接触的情况下,记录目标物对 电磁波的辐射、反射、散射等信息,揭示目标物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探测技术。(2)原理:不同物体对电磁波发射、反射和吸收的特性不同。(3)特点:监测范围大、瞬时成像、

2、实时传输、快速处理、迅速获取信息、实施动态监 测。2.遥感技术系统与遥感类型(1)组成:遥感平台、传感器、信息传输装置、数字或图像处理设备以及相关技术等。(2)遥感分类:分类依据主要类型遥感平台的高度航天遥感航空遥感近地遥感传感器是否主动向观测目标发射电磁波主动式遥感和被动式遥感电磁波的波谱范围紫外遥感、可见光遥感、红外遥感、微波遥感、多谱段遥感等应用领域或专题环境遥感、大气遥感、资源遥感、海洋遥感、地质遥感、农业遥感、林业遥感等阶殴1认知预习质疑2- o m休验o-正误判断:(1)遥感的工作原理为利用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2)遥感的关键装置是传感器。()(3)人类目前常用的遥感平台有飞机

3、、气球、卫星、火箭。()【提示】(1) X遥感是指通过传感器记录目标物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并通过分析,揭示目标物的特征、性质等的综合探测技术。(2) V因遥感工作时主要是接收、记录目标物辐射、反射的电磁波,因此,传感器是 关键装置。(3) X装载传感器的平台称为遥感平台,主要是承载传感器,火箭是指发射卫星等一 些航天探测器的运载工具。教材整理2遥感技术的应用阅读教材P91P92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遥感与资源普查(1)勘探矿产资源:蕴藏矿产的地方有许多是地质断裂或环形构造带,较容易借助遥感 技术发现”矿产的存在,人们只需要分析遥感图像就可以划定蕴藏矿产的大致区域。(2)调查生物资源:通过遥

4、感图像解译或图像处理技术,提取植被的分布、类型、结构 健康状况、产量等信息,为农业、林业、城市绿化、环境保护等部门提供服务。2.遥感与环境灾害监测(1)意义1为社会信息化提供高分辨率的信息资源。2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与交往方式,有助于人类重新审视“地球家园”。3提高人们对周围生活环境与灾害的认识。(2)洪涝灾害的监测1优点:实时和准确地收集洪水分析资料。2作用:为抗洪救灾和减灾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 o權休验o-正误判断:(1)要监测北极冰川面积的变化,应运用的主要技术手段为遥感技术。()(2)遥感技术可应用的领域有人口普查、森林火灾的监测、矿产资源的勘探、确定考察地点的高程。()(3)为了迅

5、速获取地震灾区情况,应采取的地理信息技术是RS ()【提示】(1) V要对某地理事物进行变化监测,需要利用遥感技术。3(2) X遥感技术可应用于资源勘探和环境灾害监测。(3) V遥感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信息收集方面作用巨大。质疑手记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记录,并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疑问1:.解惑:. . . .疑问2:.解惑:. . . .疑问3:. . .解惑:. . . .今天,中国已经有一整套全国、各省级行政单位、各市、各县的土地利用分布图,不仅 有地图,还有一个庞大的动态数据库,而且这个数据库是可以定期更新的一一这一切依靠的是卫星遥感技术的应用。太空有许多资源卫星在绕地飞行,有的

6、资源卫星一天就扫描地球两次,可获取大量地球资源信息。探讨1:试说明遥感技术的原理。【提示】不同物体对电磁波发射、反射和吸收的特性不同。探讨2:材料描述了遥感技术的什么特点?【提示】视域广阔,监测范围大,迅速获取信息,实施动态监测等。核心点击1.遥感技术的工作流程传感器获取电磁波,并以图像胶片或数据磁带记录下来合作探讨地物反射或辐射屯磁波4如图所示:2.航天、航空、近地遥感的比较航天遥感航空遥感近地遥感遥感平台及高度位于大气层外的人 造卫星、宇宙飞船 等,高度大于80千 米大气层内飞行的各类飞机、飞艇、气球等,高度小于25千米三角架、遥感塔、遥感车(船)、建筑物的顶部等,高度在几十米以内成像特点

7、比例尺最小,覆盖 率最大,概括性强,具有宏观的特性;多为多波段成像比例尺中等,画面清晰, 分辨率咼,可以对垂直点 地物清晰成像;多为单一 波段成像比例尺最大,覆盖率最小,画面最清晰,多为单一波段成像主要优点覆盖范围大、不受 领空限制,动态性 好,适合对某地区 连续观察, 周期性好机动性强,可根据主题选择传感器、飞行高、飞行区域灵活机动,费用较低,适合小范围探测体验评价1在遥感技术中,可以根据植物的反射波谱特征判断植物的生长状况。读下图,完成(2)题。0.45 0.55 0.65 0.75 O.S5液长(越来)植物的反射涼率X光 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1-1-i- +1-液怪(微狀)0.D05-0

8、.4- 0.761.5(1)图中,重度病害植物反射率高于健康植物反射率的波段是()红外线X光可见光紫外线A.B.5C.D.6(2)根据图中的原理,可用遥感技术直接()划分植物类型判读植物生长的土壤类型监测树木的生长状况估计粮食作物的产量A.B.C.D.【解析】第(1)题,从图中重度病害和健康植物反射波率曲线可看出,符合题意要求的波段主要集中于可见光和红外线。第(2)题,依题意,可以根据植物的反射波谱特征判断植物的生长状况,因为图中很明显地反映出不同生长状况的植物反射波率不同,由生长状况不难判断粮食作物的产量。【答案】(1)D (2)D2小明一家计划到某大型风景区旅游,为方便选择旅游地点,小明利

9、用地理信息技术将区内观光资源分层显示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1)(2)题。(1)小明发现湖泊、森林区和住宿区等一系列图片都是最新动态监测的结果,获取上述图片最便捷的技术是()【导学号:12720064】B.扫描旅游地图D.全球定位系统森林区内的住宿区是()A.C.D.【解析】第(1)题,因为该风景区是大型风景游览区,所以只有运用遥感技术,才能监测较大范围的区域,迅速获取信息和实施动态监测。第(2)题,将森林区和住宿区的图片相叠加,找出森林区和住宿区重叠的部分,即为答案(如下图所示)。A.野外测量C.遥感技术LT!B.住宿区7【答案】(1)C(2)B森林试探完点2遥感技术的应用8合作探讨2016年

10、12月25日,菲律宾东部比科尔省、东维萨亚省、卡坦端尼斯省等地受到台风“洛坦”袭击,大批房屋道路、电力系统受损,大量农田和农业基础设施破坏严重,受灾人 口达95万。探讨1:对比台风前后卫星影像图,图示区域发生了哪些变化?【提示】大批房屋、道路被摧毁,农田被破坏。探讨2:台风期间对于救援来说,增加了哪些困难?【提示】天气多变,降水增加,交通不便,人员和物资难以集中等。探讨3:遥感技术在台风灾害中具有的优势和作用有哪些?【提示】 获取信息速度快、周期短、手段多、信息量大;同时对可能诱发的次生灾害 进行实时监测,为有效开展救援提供决策依据。核心点击遥感的应用应用领域具体内容应用价值资源普查矿产资源、

11、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草场资源、野生动物资源等“发现”矿产的存在,划定蕴臧矿产的 大致区域;对农作物进行估产,为农业、 林业、城市绿化、环保等部门提供服务灾害监测旱情、水灾、滑坡、泥石流、地震、农林病虫害、森林火灾等通过遥感监测可预测灾害的发生时间、 影响范围等,灾情发生时可准确定位灾 区并及时动态地获知灾情以指导救灾, 也可为抗灾、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提供 决策依据环境监测荒漠化、土壤盐渍化、环境 污染、植被变化、海上冰川 漂流、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 响等及时了解环境质量数据, 能监测污染源 和污染物的扩散情况,也能动态了解全 球或区域性的生态系统状况,为防治污 染和改善环境质量提供参考体验评价

12、3.RS(遥感)在区域地理环境的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据此完成(1)(2)题。(1)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不属于遥感技术优点的是()9A.不受地面条件的限制B.监测范围广C.能够迅速获取信息D.能实施动态监测(2)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遥感主要应用于()资源调查人口增长预测环境监测自然灾害调查A.B.C.D.【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遥感的优点以及遥感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了解遥感的原理和特点。第(1)题,遥感技术对地面进行探测时受地面条件影响较小,但并不是完全不受地 面条件的限制。第(2)题,遥感不能对一个区域人口增长进行预测。【答案】(1)A (2)C4在遥感技术中,可以根据植物的反射波谱特征判断

13、植物的生长状况,有助于防灾减 灾。据此回答(2)题。(1)遥感技术用于防灾减灾的具体监测内容包括()旱情水灾滑坡农林病虫害A.B.C.D.(2)根据上述原理,可用遥感技术直接()【导学号:12720065】区分阔叶林与针叶林监测植物病害情况区分落叶树与常绿树监测草场退化情况A.B.C.D.【解析】第(1)题,遥感技术能够用于监测地物的原理是地物的反射或辐射的波谱可以被传感器接收,题中的旱情、水灾、滑坡、农林病虫害反射的光谱都能射向宇宙空间,可 以被传感器接收。第(2)题,注意题目资料中给出的信息的提取,“根据植物的反射波谱判断植物的生长状况”。利用这个原理题目中给出的阔叶林与针叶林、植物病害的

14、不同状况、落叶树与常绿树、草场退化的不同状况都可以视作植物的不同生长状况,都可以用遥感技术监测。【答案】(1)C (2)B几种地物的反射波谱曲线10艇长(微米)探讨1:图中所示四种地物中,哪种地物反射率较低?【提示】 泥浆。探讨2:图中的波段主要是哪两部分?【提示】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探讨3:在0.70.9微米范围内,图中四种地物反射率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提示】草地松林红砂岩泥浆 说明不同的地物在同一波段的反射率不同。探讨4:红砂岩对不同波长的光反射率一样吗?【提示】不一样。读图指导阅读上图要明确以下三个方面:(1)依据波长数值范围明确波段类型。图示波段波长范围为0.41.2微米之间,为可见

15、光和红外波段。(2)依据反射率明确各曲线反映的地物类型。(3)依据曲线变化明确同一地物在不同波长范围的差异。体验评价5.读水分含量对玉米叶子反射率的影响图,回答问题。(1)据图可知,玉米叶子水分含量与反射率的关系是 测玉米缺水状况,首(正相关或负相关)。要监200.40.60.8101.2松林 草地红砂岩70SOW机孙20100- 含水-吉水 n 如-$4%- 育水址冊昭11要采用的现代化技术是()A.全球定位系统(GPS)B.地理信息系统(GIS)C.遥感(RS)D.决策支持系统(DSS)(2)监测玉米含水量变化主要是通过监测玉米的_ 来判断玉米的生长状况。( )A.电磁波特征B.种植密度C

16、.种植面积D.形状特征(3)依据上述原理,举例说明遥感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解析】第(1)题,由图中可知玉米叶子含水量越高,反射率越低;利用遥感技术可以接收地物反射电磁波,再根据反射率差异判断玉米缺水状况。第(2)题,通过监测玉米叶子波谱特征来判断玉米缺水状况,进而判断玉米生长状况。第(3)题,可以根据农作物叶子含水量判断旱涝情况,进而估计农作物的产量。【答案】负相关C(2) A(3)通过监测农作物叶子水分含量及时监测农作物旱涝情况,为科学用水提供信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分析农作物的生长状况,估计农作物产量。课堂小结对点训练1遥感技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研制的“Y两优2号”百亩超级杂交稻试验

17、田平均亩产926.6kg,高产攻关获得成功。据此回答12题。1水稻长势监测依据的是植被指数图的对比,而植被指数图的绘制依据的是下图所示 的某地理信息技术工作的主要环节,该地理信息技术可能是()12【导学号:12720066】13A.全球定位系统B.遥感技术C.地理信息系统D.数字地球2.实时监测和预报水稻病虫害所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全球定位系统、数字地球B.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地球D.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解析】第1题,遥感技术由遥感平台、传感器、信息传输装置、数字或图像处理设备等组成,其可用于估算粮食产量。 第2题,对病虫害的实时监测可运用遥感技术,对获取

18、的信息进行分析需要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答案】1.B 2.B对点训练2遥感技术的应用2016年8月8日是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六周年纪念日,当地村民提起当年的灾害仍心 有余悸。在那次灾害中舟曲县城20多栋中高层楼房和上百户民房被整体冲入白龙江河道, 使河床抬高6io m形成堰塞湖。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冰磧物、山崩滑坡体等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堵截物质称为堰塞体。读下图,完成甲乙3.图乙中三个聚落都受到堰塞湖的不利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是()A. abcB. bcaC. bacD. cba4.为了能快速获取山体滑坡及堰塞湖的有关信息,最急需使用()35题。g刀阴9月f 導高线A堰塞湖。城钳14A. R B.GIS C.GPSD.数字地球5.与图乙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