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测量技术与实验学院中德工学院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年 级09姓名学号日 期_2011 年_4_月7_日实验目录金属箔式应变片一一单臂电桥性能试验 4金属箔式应变片-半桥性能试验 7金属箔式应变片全桥性能试验 8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半桥、全桥性能比较 11直流全桥的应用一一电子秤实验 12金属箔式应变片的温度影响实验 14光电转速传感器测速实验 15电涡流传感器位移实验 17被测体材质对电涡流传感器特性影响 20被测体面积大小对电涡流传感器的特性影响实验 24气敏传感器实验 28湿敏传感器实验 30金属箔式应变片一一单臂电桥性能试验1.1 实验目的了解金属箔式应变片的应变效应,单臂电桥工作原理和性能
2、1.2 实验原理电阻丝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发生变化,这就是电阻应变效应,描述电阻应变效应的关系式为:R / R = 式中;R/ R 为电阻丝电阻相对变化,K为应变灵敏系数,L/L为电阻丝长度相对变化。金属箔式应变片就是通过光刻、腐蚀等工艺制成的应变敏感元件,通过它状花被测部位受力状态变化。电桥的作用完成电阻到电压的比例变化,电桥的输出 电压反映了相应的受力状态。对单臂电桥输出电压Uo1 =EK ;/41.3 实验器材及单元一 1主机箱(4V、15V、电压表)、应变式传感器实验模板、托盘、砝码、4 位数显万用表(自备)2固定螺丝/加热丝应变片1.4 接线示意图S A h接主机辑&
3、#177;1別RiO应变传感器实验模板接 主 机 箱+4VI 11.1“4 _ 111 IE+EO 5+5*2 o加热器接主机箱电压表1.5 实验步骤:应变传感器实验模板说明:实验模板中的R1、R2、R3 R4为应变片,没有文字标记的5个电阻符号下面是空的。其中4个组成电桥模型是为实验者组成电桥方便而设,途中的粗黑曲线表示连接线。根据接线图。传感器中 4片应变片和加热电阻已连接在实验模板左上方的R1、R2、R3、R4和加热器上。传感器左下角应变片为R1;右下角为R2;右上角为R3;左上角为R4。当传感器托盘指点受压时,R1、R3组织增加,R2、R4阻值减小放大器输出调零:将实验模板上放大器的两
4、输入端口引线暂时脱开,再用导线将两输入端短接(Vi = 0);调节放大器的增益电位器RW3大约到中间位置(先逆时针旋到底,再顺时针旋转2圈);将主机箱电压表的量程切换开关打到2V档,合上主机箱电源开关;调节实验模板放大器的调零电位器 RW4,使电压表显示为零。应变片单臂电桥实验:拆去放大器输入端口的短接线,将暂时脱开的引线复原(见 接线图)。调节实验模板上的桥路平衡电位器RW1,使主机箱电压表显示为零;在应变传感器的托盘上放置一只砝码,读取数显表数值,依次增加砝码和读取相应的数显表值,直到200g (或500g)砝码加完。记下实验结果填入表1画出实验曲线。表一重 量(g)电压(mv)根据表1计
5、算系统灵敏度 S= A U/ W ( U输出电压变化量, W重量变化量)和非线性误差S,S =A m/yFS X 100%式中A m为输出值(多次测量时为平均值)与拟合直线的 最大偏差:yFS满量程输出平均值,此处为 200g (或500g)。实验完毕,关闭电源。1.6 实验原始数据及结果重 量(g)20406080100120140160180200电压(mv)0.0080.0160.0230.0300.0370.0430.0520.0570.0640.0701.7图1.2 电压-重量曲线图灵敏度S=10A-41.8 实验思考单臂电桥时,作为桥臂电阻应变片应选用:(1 )正(受拉)应变片(2
6、 )负(受压)应变片(3)正、负应变片均可以。答:正(受拉)应变片金属箔式应变片-半桥性能试验1.1 实验目的:比较半桥与单臂电桥的不同性能、了解其特点。1.2 实验原理不同受力方向的两只应变片接入电桥作为邻边,电桥输出灵敏度提高,非线性得到改善。当应变片阻值和应变量相同时,其桥路输出电压UO2= EKs /2。1.3 实验器材及单元:主机箱、应变式传感器实验模板、托盘、砝码。1.4 实验步骤将托盘安装到应变传感器的托盘支点上。将实验模板差动放大器调零:用导线将实验模板上的土 15v、丄插口与主机箱电源土 15v、丄分别相连,再将实验模板中的放大器的两输入口短 接(Vi = 0);调节放大器的
7、增益电位器 RW3大约到中间位置(先逆时针旋到底,再顺时针旋转 2圈);将主机箱电压表的量程切换开关打到2V档,合上主机箱电源开关;调节实验模板放大器的调零电位器RW4,使电压表显示为零。+5*2 0加热器加益山阴托盘直矗樓主机箱+4V接王机箱上1典应变传感器实验模板拆去放大器输入端口的短接线,根据图2接线。注意R2应和R3受力状态相反,即将传感器中两片受力相反(一片受拉、一片受压)的电阻应变片作为电桥的相邻边。调节实验模板上 的桥路平衡电位器RW1,使主机箱电压表显示为零;在应变传感器的托盘上放置一只砝码, 读取数显表数值,依次增加砝码和读取相应的数显表值,直到200g (或500 g)砝码
8、加完。记下实验数据填入表2画出实验曲线,计算灵敏度 S2= U/W,非线性误差S。实验完毕, 关闭电源。重 量(g)电压(mv)1.5实验原始数据及结果重 量20406080100120140160180200(g)图2.1 电压-质量曲线S=3.9*10A-51.6 实电压(mv)0.0100.0210.0310.0410.0510.0610.0700.0810.0910.100验思考应放在:(1)对边(2)邻边。选半桥测量时两片不同受力状态的电阻应变片接入电桥时,(2)桥路(差动电桥)测量时存在非线性误差,是因为:(1)电桥测量原理上存在非线性(2)应变片应变效应是非线性的(3)调零值不是
9、真正为零。选(1)金属箔式应变片 全桥性能试验1.1 实验目的:了解全桥测试电路的优点1.2 实验原理:全桥测量电路中,将受力方向相同的两应变片接入电桥对边,相反的应变片接入电桥邻边。当应变片初始阻值: R1= R2= R3= R4,其变化值 R1= A R2= A R3= A R4时,其桥路输出电压 U03 =KE£。其输出灵敏度比半桥又提高了一倍,非线性误差和温度误差均得到改善。1.3 实验器材和单元与实验二相同。1.4 实验步骤将托盘安装到应变传感器的托盘支点上。将实验模板差动放大器调零:用导线将实验模板上的土 15v、丄插口与主机箱电源土 15v、丄分别相连,再将实验模板中的
10、放大器的两输入口短 接(Vi = 0);调节放大器的增益电位器RW3大约到中间位置(先逆时针旋到底,再顺时针旋转2圈);将主机箱电压表的量程切换开关打到2V档,合上主机箱电源开关; 调节实验模板放大器的调零电位器 RW4 , 使电压表显示为零。OO O O应变佞感器实验模板142拆去放大器输入端口的短接线,根据图31接线。实验方法与实验二相同,将实验数据填入表3画出实验曲线;进行灵敏度和非线性误差计算。实验完毕,关闭电源。重 量(g)电压(mv)1.5实验结果重 量(g)20406080100120140160180200电压(mv)0.0200.0430.0600.0830.1050.123
11、0.1450.1600.1900.201S=1.8*10A-41.6实验思考161.1测量中,当两组对边(R1、R3为对边)电阻值 R相同时,即 R1= R3, R2= R4,而 R1M R2时,是否可以组成全桥:(1)可以(2)不可以。答:不可以161.2某工程技术人员在进行材料拉力测试时在棒材上贴了两组应变片,如图,如何利用这四片应变片组成电桥,是否需要外加电阻。答:将这两组应变片分别按照两个不同的方向贴在棒材上面就可以了,然后利用不同的两组测量值就可以组成一个全桥电路,进而获得测量加过,无需再引入外界电阻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半桥、全桥性能比较1.1 实验目的比较单臂、半桥、全桥输出时的灵
12、敏度和非线性度,得出相应的结论1.2 实验原理:从左至右(a)( b)( c)(a)、U0= UU=(R1 + A R1)/(R1 + A R1+ R2) R4/(R3+ R4)E=(1 + R1/R1)/( 1 + R1/ R1 + R2/ R2) ( R4/ R3)/( 1 + R4/ R3)E设 R1 = R2= R3=只4,且厶 R1/ R1VV 1。U0 (1 /4)Q R1/R1)E所以电桥的电压灵敏度 :S= U0/ ( R1/ R1戶kE= (1/4)E(b)、同理:U0沁(1/2)( R1/ R1)ES= (1 / 2)E(C卜同理:U0沁( R1/ R1)ES= E1.3
13、实验器材及单元:主机箱、应变传感器实验模板、托盘、砝码1.4 实验步骤根据实验一、二、三所得的单臂、半桥和全桥输出时的灵敏度和非线性度,从理论上进行分析比 较。阐述理由(注意:实验一、二、三中的放大器增益必须相同)。实验完毕,关闭电源。1.5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也可看出全桥是半桥的两倍,半桥是单臂的两倍,也就是说,灵敏度:全=2*半=4*单。直流全桥的应用一一电子秤实验1.1 实验目的:了解应变直流全桥的应用及电路的标定1.2 实验原理:数字电子秤实验原理如图,全桥测量原理。本实验只做放大器输出U0实验,通过对电路调节使电路输出的电压值为重量对应值,电压量纲(V)改为重量量纲(g)即成为一台原
14、始电子秤。1.3 实验器材:主机箱、应变式传感器实验模板、砝码1.4 实验步骤:实验模板差动放大器调零:将实验模板上的土 15v、丄插口与主机箱电源土 15v、丄分别相连。用导线将实验模板中的放大器两输入口短接(Vi = 0);调节放大器的增益电位器RW3大约到中间位置(先逆时针旋到底,再顺时针旋转2圈);将主机箱电压表的量程切换开关打到2V档,合上主机箱电源开关;调节实验模板放大器的调零电位器RW4,使电压表显示为零。按图3-1直流全桥接线,合上主机箱电源开关,调节电桥平衡电位RW1,使数显表显示 0.00V。将10只砝码全部置于传感器的托盘上,调节电位器RW3 (增益即满量程调节)使数显表
15、显示为 110.200V(2V 档测量)或0.200V。拿去托盘上的所有砝码,调节电位器R W4 (零位调节)使数显表显示为0.00V。重复2、3步骤的标定过程,一直到精确为止,把电压量纲V改为重量纲g,就可以称重。成为一台原始的电子秤。把砝码依次放在托盘上,并依次记录重量和电压数据填入下表6。根据数据画出实验曲线,计算误差与线性度。实验完毕,关闭电源。重 量(g)电压(mv)1.5 实验结果质量(g)20 40 6080100120140160180200电压(mv)20 40 60801001201401601802002巳a昱"APSO1001W(9误差为0线性度r=1金属箔式
16、应变片的温度影响实验1.1 实验目的:了解温度对应变测试系统的影响1.2 实验原理:电阻应变片的温度影响,主要来自两个方面。敏感栅丝的温度系数,应变栅的线膨胀系数与弹性 体(或被测试件)的线膨胀系数不一致会产生附加应变。因此当温度变化时,在被测体受力状态 不变时,输出会有变化。1.3 实验器材与单元:主机箱、应变传感器实验模板、托盘、砝码、加热器(在实验模板上,已粘贴在应变传感器左下 角底部)。1.4 实验步骤按照实验三。142将200g砝码放在砝码盘上,在数显表上读取数值U01。将主机箱中直流稳压电源+5v、丄接于实验模板的加热器+6v、丄插孔上,数分钟144后待数显表电压显示基本稳定后,记
17、下读数Uot ,Uot-U01即为温度变化的影响。计算这一温度变化产生的相对误差:Uot -Uo1Uo1100%v实验完毕,关闭电源。1.5 思考题:金属箔式应变片温度影响有哪些消除方法?答:消除温度影响的措施是温度补偿。在常温应变测量中温度补偿的方法是采用桥路补偿法。它 是利用电桥特性进行温度补偿的。1 .补偿块补偿法 把粘贴在构件被测点处的应变片称为工作片,接入电桥的AB桥臂;另外以相同规格的应变片粘贴在与被测构件相同材料但不参与变形的一块材料上,并与被测构件处于相同温度条件下,称为温度补偿片,将它接入电桥与工作片组成测量电桥的半桥,电桥的另外两桥臂为应变仪内部固定无感标准电阻,组成等臂电
18、桥。有电 桥特性可知,只要将补偿片正确的接在桥路中即可消除温度变化所产生的影响。2.工作片补偿法这种方法不需要补偿片和补偿块,而是在同一被测构件上粘贴几个工作应变片,根据电桥的基本特性及构件的受力情况,将工作片正确地接入电桥中, 即可消除温度变化所引起的应变,得到所需测量的应变。光电转速传感器测速实验1.1 实验目的:了解光电转速传感器测量转速的原理及方法1.2 实验原理光电式转速传感器有反射型和透射型二种,本实验装置是透射型的(光电断续器),传感器端部二内侧分别装有发光管和光电管,发光管发出的光源透过转盘上通孔后由光电管接收转换成电信号,由于转盘上有均匀间隔的6个孔,转动时将获得与转速有关的
19、脉冲数,将脉冲计数处理即可得到转速值。1.3 实验器材及单元:主机箱、转动源、光电转速传感器一一光电断续器(已装在转动源上)1.4 实验步骤E斟同凰孔光电晰揍器接主机箱接主詁茹直速调节2-2钊4肛电压安览剧ET时转动源FirTisk-Hffi将主机箱中的转速调节2-24V旋钮旋到最小(逆时针旋到底)并接上电压表;再按图所示接线,将主机箱中频率/转速表的切换开关切换到转速处。检查接线无误后,合上主机箱电源开关,在小于 12V范围内(电压表监测)调节主机箱的转速 调节电源(调节电压改变电机电枢电压 ),观察电机转动及转速表的显示情况。从2V开始记录每增加IV相应电机转速的数据(待转速表显示比较稳定
20、后读取数据);画出电机的v n (电机电枢电压与电机转速的关系)特性曲线。根据表 24数据画出实验曲线,计算测量范围1mm时的灵敏度和非线性误差。实验完毕,关闭电源。1.5 实验原始数据及结果电压(V)23456789101112转速0010233446627999114129Vo tags (VAU1S0.0763iW13.11.6 实验图3.1 转速-电压实验曲线验思考已进行的实验中用了多种传感器测量转速,试分析比较一下哪种方法最简单、方便答:我觉得光电测速传感器较为简单,因为只要通过知晓脉冲数,即可求得他的转速.相比之下,霍尔测速电路则要分为信号拾取,信号处理和显示电路,相比之下比较麻烦
21、电涡流传感器位移实验1.1 实验目的了解电涡流传感器测量位移的工作原理和特性1.2 实验原理通过交变电流的线圈产生交变磁场,当金属体处在交变磁场时,根据电磁感应原理,金属体内产 生电流,该电流在金属体内自行闭合,并呈旋涡状,故称为涡流。涡流的大小与金属导体的电阻 率、导磁率、厚度、线圈激磁电流频率及线圈与金属体表面的距离x等参数有关。电涡流的产生 必然要消耗一部分磁场能量,从而改变激磁线线圈阻抗,涡、流传感器就是基于这种涡流效应制 成的。电涡流工作在非接触状态(线圈与金属体表面不接触),当线圈与金属体表面的距离X以外 的所有参数一定时可以进行位移测量。1.3 实验器材及单元主机箱、电涡流传感器
22、实验模板、电涡流传感器、测微头、被测体1.4 实验步骤观察传感器结构,这是一个平绕线圈。测微头的读取与使用可参阅实验九;根据图安装测微 头、 被 测 体、 电 涡 流 传 感 器 并 接 线ysJL叭苹用圧±调节测微头使被测体与传感器端部接触,将电压表显示选择开关切换到20V档,检查接线无误后开启主机箱电源开关,记下电压表读数,然后每隔0.1mm读一个数,直到输出几乎不变为止。将数据列入表8-1 。X (mm)V(v)根据表19数据,画出V X曲线,根据曲线找出线性区域及进行正、负位移测量时的最佳 工作点(即曲线线性段的中点),试计算测量范围为 1mm与3 mm时的灵敏度和线性度(可
23、 以用端基法或其它拟合直线)。实验完毕,关闭电源。1.5 实验原始数据记录及结果表格1铁片位移-电压曲线x(mm)v(v)x(mm)v(v)0.000.008.204.330.200.008.404.350.400.008.604.370.600.128.804.390.800.359.004.411.000.599.204.421.200.829.404.441.401.009.604.451.601.229.804.471.801.4510.004.492.001.6310.204.512.201.8410.404.522.402.0210.604.532.602.1910.804.542
24、.802.3511.004.553.002.5311.204.563.202.6711.404.563.402.8011.604.573.602.9411.804.583.803.0512.004.594.003.1712.204.594.203.2712.404.604.403.3812.604.614.603.4712.804.614.803.5313.004.625.003.6113.204.635.203.7013.404.635.403.7513.604.645.603.8113.804.645.803.8714.004.656.003.9314.204.656.203.9714.4
25、04.656.404.0314.604.666.604.0814.804.666.804.1115.004.667.004.1515.204.677.204.1815.404.677.404.2115.604.677.604.2415.804.677.804.2716.004.678.004.301.6 思考题1.6.1 电涡流传感器的量程与哪些因素 有关,如果需要测量土5mm的量程应如何设计传感器? 答:电涡流的大小与金属导体 的电阻率c,厚度t,线圈的励 磁电流角频率3以及线圈与金 属块之间的距离x等参数有关。 若固定某些参数,就能根据电 涡流的大小推算出另外某一参 数量程越大,探头线圈也
26、要随着大用电涡流传感器进行非接触位心心小泛移测图8.2位移-电压1-3mm曲线量r=0.99878时 ,如何根据量程使用选用传感器。答:电涡流传感器对金属材料的成分比较敏感,一般选择推荐的标准材料,例如45钢;般来说电涡流传感器擅长微小位移的检测,例如0.0001mm,此时最大量程一般在几毫米的最常用。如果量程较大,则分辨率下降,线圈直径也较大。被测体材质对电涡流传感器特性影响1.7实验目的了解不同的被测体材料对电涡流传感器性能的影响1.8实验原理:涡流效应与金属导体本身的电阻率和磁导率有关,因此不同的材料就会有不同的性能。1.9实验器材与单元:与实验八相同1.10实验步骤1.10.1实验步骤
27、与方法同实验八。1.10.2将实验十九的被测体铁圆片换成铝和铜圆片,重复实验十九步骤, 进行被测体为铝圆片和铜圆片时的位移特性测试,分别将数据列入表8 2 和表 8-3。表8-2被测体味铝片时的唯一为输出电压数据X (mm)V(v)表8-3被测体为铜片时的位移与输出电压数据X (mm)V(v)根据表8 -2和表8-3画出实验曲线分别计算量程为1mm和3mm时的灵敏度和非线性误差(线性度)。分别比较实验八和本实验所得结果进行小结。实验完毕,关闭电源。1.11实验原始数据记录及结果表格2铝片位移实验数据X(mm)V(v)X(mm)V(v)01.717.64.700.22.057.84.710.42
28、.3284.710.62.588.24.720.82.798.44.7213.018.64.731.23.178.84.731.43.3394.731.63.489.24.731.83.639.44.7323.749.64.742.23.849.84.742.43.95104.742.63.9910.24.752.84.0610.44.7534.1210.64.75X(mm)V(v)X(mm)V(v)3.24.1710.84.753.44.22114.753.64.2611.24.753.84.3011.44.7544.3411.64.754.24.3811.84.754.44.42124.7
29、64.64.4412.24.764.84.4612.44.7654.4912.64.765.24.5012.84.775.44.53134.775.64.5313.24.775.84.5413.44.7764.5613.64.776.24.5713.84.776.44.57144.776.64.6014.24.786.84.6114.44.7874.6114.64.787.24.6914.84.787.44.70154.78,:岂mS 刍 B =x(mm)v(v)x(mm)v(v)0.000.008.204.330.200.008.404.360.400.008.604.380.600.138
30、.804.400.800.369.004.431.000.599.204.441.200.829.404.451.401.039.604.461.601.259.804.471.801.4610.004.482.001.6510.204.502.201.8610.404.522.402.0310.604.532.602.2110.804.542.802.3511.004.553.002.5411.204.553.202.6711.404.563.402.8011.604.573.602.9311.804.583.803.0712.004.594.003.1712.204.604.203.261
31、2.404.604.403.3812.604.614.603.4712.804.614.803.5213.004.625.003.6313.204.635.203.6913.404.635.403.7313.604.635.603.8113.804.645.803.8814.004.646.003.9214.204.656.203.9914.404.656.404.0214.604.666.604.0914.804.666.804.2315.004.667.004.1415.204.667.204.1915.404.677.404.2115.604.677.604.2515.804.677.8
32、04.2716.004.678.004.32Linear Fitof SlfCm taruw mm)图表2铁片位移-电压线性拟合(1mm-3mm)图表3铁片位移-电压曲线被测体面积大小对电涡流传感器的特性影响实验1.1 实验目的:了解电涡流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其位移特性与被测体的形状和尺寸有关。1.2 基本原理:电涡流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由于被测体的形状,大小不同会导致被测体上涡流效应的不充分, 会减弱甚至不产生涡流效应,因此影响电涡流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所以在实际测量中,往往必须 针对具体的被测体进行静态特性标1.3 实验器材:主机箱、电涡流传感器、测微头、电涡流传感器实验模板、二个不同形状铝被
33、测体(被测体面积不同)1.4 实验步骤:传感器、测微头、被测体安装见图8-1,实验步骤和方法与实验八相同。142在测微头的测杆上分别用二种不同面积的被测铝材进行电涡位移特性测定,并分别将实验数据列入表10-1。实验完毕,关闭电源。 表10-1不同尺寸时的被测体特性数据X( mm)被测体1被测体2根据表10-1数据画出实验曲线计算二种被测体1号、2号的灵敏度、并说明理由。1.5 实验原始数据及结果表格4铝片#1 (小面积)位移电压实验数据X(mm)V(v)X(mm)V(v)0.001.584.604.560.201.764.804.580.402.085.004.590.602.395.204.
34、630.802.725.404.641.002.935.604.651.203.175.804.661.403.366.004.671.603.536.204.681.803.686.404.692.003.806.604.702.203.926.804.712.404.037.004.712.604.207.204.712.804.187.404.713.004.253.204.323.404.373.604.413.804.444.004.484.204.514.404.547.604.717.804.728.004.72图表4铝片#1 (小面积)位移-电压曲线Crita*-ce mm图表
35、5铝片#1 (小面积)位移电压线性拟合( 1mm-3mm)X(mm)V(v):X(mm)V(v)表格2铝片#2 (大面积)位移电压数据01.717.64.630.22.067.84.630.42.3384.630.62.598.24.640.82.808.44.6413.038.64.651.23.188.84.651.43.3494.661.63.499.24.661.83.629.44.6623.729.64.672.23.819.84.672.43.89104.672.63.9710.24.672.84.0610.44.6834.1110.64.683.24.1510.84.683.44
36、.21114.693.64.2511.24.693.84.2911.44.6944.3311.64.694.24.3611.84.694.44.39124.704.64.4212.24.704.84.4412.44.7054.4612.64.705.24.4812.84.715.44.51134.715.64.5213.24.715.84.5313.44.7164.5413.64.716.24.5513.84.716.44.56144.716.64.5714.24.726.84.5914.44.7274.5914.64.727.24.6114.84.727.44.63154.72Distarw
37、 mm':图表6铝片位移-电压实验曲线C itjr es.7_一 0B5OA图表7铝片#2线性拟合(1mm-3mm)气敏传感器实验1 实验目的:了解气敏传感器原理及应用。2 实验原理:气敏传感器(又称气敏元件)是指能将被测气体浓度转换为与其成一定关系的电量输出的装置或器件。它一般可分为:半导体式、接触燃烧式、红外吸收式、热导率变化式等等。本实验所采用的SnO2 (氧化锡)半导体气敏传感器是对酒精敏感的电阻型气敏元件;该敏感元件由纳米级 SnO2及适当掺杂混合剂烧结而成,具微珠式结构,应用电路简单,可将传导性变化改变为一个输出信号,与酒精浓度对应。传感器对酒精浓度的响应特性为:三、需用器件与单元: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年云南工程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必刷测试卷及答案1套
- 2026年安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职业技能考试必刷测试卷附答案
- 2026年南阳农业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必刷测试卷必考题
- 厦门市中医院清洗消毒效果ATP荧光检测实操考核
- 宣城市人民医院产科安全管理考核
- 宁波市人民医院后勤管理信息化系统操作专业考核
- 无锡市中医院出凝血疾病患者教育考核
- 淮安市人民医院皮肤软组织B超考核
- 烟台市人民医院病案安全防护考核
- 宁德市中医院设备管理员资格认证
- 会议系统故障应急处理预案
- 关于2025年全市低空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
- 2025年德州市中考英语试卷真题(含答案)
- 达标测试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综合训练试题(解析卷)
- 退休支部换届工作报告
- 水域救援技术知识培训
- 花篮拉杆式悬挑脚手架工程技术交底
- 多媒体技术及病毒防治
- 冷冻干燥技术-课件
- 互联网+教育APP创业计划书
- 高质量SCI论文入门必备从选题到发表全套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