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结构专业统一技术措施(2009版)1 一般要求2.1.2 1本技术要求适用于位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7度、8度地区的髙层、小高层及多层建筑。结构体系包括框架结构(包括界形柱)、板柱-剪力墙结构、部分框支剪力墙(包括短肢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包括短肢剪 力墙)结构、框架-核心筒结构和筒中筒结构等。2 材料2.1.3 1混凝土3.1.3 1. 1*现浇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2.2.2 合理采用高性能、髙强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选用如下:受弯构件釆用c20c30;受压构件采用c30c40;预应力构件采用c30c50;高层建筑底层柱采用c50c60:钢管混凝土柱釆用c70、c80。2
2、. 1.3混凝土的配合比要求地f室底板、侧壁和地下室各层楼板的混凝土,要求控制其水灰比不人于0.45。2.5.1 1.4混凝土的原材料及配比,应在正式施工前的混凝土试配工作中,通过混凝上工作性、强度和耐久性指标测定,并通过抗裂性能的对比试验后确定。(试验方法按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附录a执行)。2. 1. 5大体积混凝土应介理选择原材料(如采用低热水泥加适量粉煤灰等)和配合比,尽量控制水泥用量,控制混凝土浇灌温度和采取其他降低混凝土水化热和减少混凝土干缩的冇效措施,采用冇效的保温保湿,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不超过 25°c,温度陡降不超过10°c,避免产牛裂缝。保湿养护
3、时间不少丁 14昼夜。2. 1. 6用于填充的陶粒混凝土容重1000kg/m3o2. 钢筋3.1.2 合理采用高强度钢材。梁采用hrb400级钢筋()fy=360n/mm2作为纵筋,箍筋可用hpb235级钢筋()fy=210n/mm2及hrb335级钢筋() fy=300n/mm2;板可用hpb235及hrb335级钢筋作为受力钢筋(对于无延性要求的板可以采川冷轧带肋钢筋);墙柱采用hrb335级钢筋作为纵筋,箍筋可用iipb235及hrb335级钢筋;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以鬲强、低松弛钢丝、钢绞线为主导钢筋。4.2. 2. 2由裂缝宽度控制的构件采用hrb335级钢筋()作为受力钢筋。8.1.3
4、 2. 3钢筋防腐措施受力钢筋可采用锌基涂镀对钢筋表面进行防腐处理。采川锌基涂镀(不应采川热浸锌)进行防腐时,耍求涂层厚度不得小于 35 u m,要求干膜锌含量为9497%。8.2 抗震等级为一、二级的框架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采用普通钢筋时,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 25;且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人于1. 3。8.2. 2. 5当钢筋的品种,级别或规格需作变更时,应办理设计变更文件。8.2.2 砌体10.1.3 3.1砌体除特别说明外均不作承重用。地上部分内、外隔墙采用轻质砌块,容重w1100kg/m3,强度等级mmu5。砂浆采用mb5水泥右灰
5、混介砂浆。10.2.4 室外地坪以下采用灰砂砖,强度等级pmu10。砂浆采用m7.5水泥砂浆。4型钢及钢板1建筑结构用钢有碳素结构钢(q235)和低合金结构钢(q345、q390、q420)。钢材选用的基本瓯则有结构重要性、所受荷载情况、应力特征、连接方法、工作温度、钢材厚度、环境条件 等。碳素结构钢(q235) 般从13级质量等级选用,其强度较低,适合用于细长压杆以及由幣体稳定、疲劳强度 或刚度控制设计的构件。低合金结构钢(q345、q390、q420)适合用于由强度控制设计的受拉利受弯构件、内力大的粗短柱。5合理钢筋用量新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和贯他相关规范实施后,钢筋用量冇较大幅度提高
6、,这是宏观政策趋势。钢筋 用量应该分结构类型、建筑高度、冇无地下室、抗震设防等來考察。5. 2合理采用iirb400级钢筋能节省钢筋用量。5. 3方案或初步设计时向校审人员提供主耍桧量和钢筋量汇总以便选择恰当方案。施工图设计后向校'巾'人员提供主耍栓量和钢筋量汇总,以便适当调整设计达到经济指标。主要指标:。.全楼水平构件(梁、板)合计每平方用量;b.全楼竖向构件(柱、剪力墙)合计毎平方用量;c.标准层(统 计中间楼层)每层每平方用量(包括梁、板、柱、剪力墙);d.转换层每层每平方用量(包括梁、板、柱、剪力墙);e. 总计每平方用量。5. 4根据工程统计,下列结构形式的钢筋用量可
7、作为参考:框架别墅的钢筋用量为40-50 kg/m2;多层框架住宅结构的标准层钢筋用最为40-50 kg/m2:鬲层住宅结构的标准层钢筋用量为60-90 kg/m2:高层框剪结构的转换层钢筋用量为120-130 kg/m2;平战结合地f室的钢筋用量为170-190 kg/m2o3 结构计算分析3.1 结构计算分析原则1. 1结构计算分析是根据结构的简化模型和作用在结构的简化荷载來进行计算分析的,计算结果的误差來自荷载的不确定性、材料弹性和弹利性的假设、计算模型与实际结构的差异和分析过程的误差等方而。对计算结果应进行合理性确 定。1.2结构的内力和位移按弹性方法计算。在竖向荷载作川下,框架梁及连
8、梁等构件可考虑梁端塑性变形内力重分布的影响对梁端负弯炬进行调幅。当竖向荷载效应和水平作用效应组合时,应先对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梁的弯炬进行调幅, 再与水平作用产生的框架梁的弯矩进行组合。对于罕遇地震的第二阶段设计,不要求进行内力计算。对要求进行罕遇地震弹塑性分析的结构,其弹刻性层 间位移角应满足规范要求的限值。对带转换层的结构、带加强层的结构、连体结构应选用合适的计算单元进行分析。在整体分析后,应对简化 处理过的转换层、加强层及连接体进行应力分析。在内力和位移计算中,楼板一般可假定在其自身平面内为刚度无限大,平面内只有刚体位移,包括两个方向 的平移和楼板的整体转动。在楼而有较大的开洞或缺口,楼而
9、宽度狭窄、平而上有较长的外伸段、底层人空间剪力墙结构的转换层楼而、 楼面整体性较差等情况下,应对采用刚性楼面假定的计算结果进行修止,或采用楼板面内为半刚性的计算方法。1.7一般情况下不考虑楼板的出平面刚度,在无梁楼盖中需要考虑,此时楼板的出平面刚度即作为等效框架梁的刚度。1.8对于高层建筑结构,应在重力荷载效应分析时考虑墙和柱子轴向变形的影响。宜考虑丿施工过程分层適加竖向荷载这一因素,施工过程的模拟可根据需要采用适当的简化方法。1. 9分析方法杆系结构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和弹性力学问题的有限元分析;静力分析和动力分析;儿何非线性分析和材料非线性分析。10.1.4 2结构分析程序种类8.3. 2.
10、1平而结构空间协同法适用于平而布置较为规则的框架、框架剪力墙和剪力墙结构等。8.1.4 2. 2三维空间分析法现阶段最常用的分析方法,将结构作为空间体系,梁和柱均采用空间杆单元,剪力墙单元模型冇开口薄樂杆件单元、空间膜 元、板壳单元以及墙组元模羽。楼板冇无限刚和弹性两种刚度假定。其中,板壳单元模拟的剪力墙既冇平面内刚度,又冇平 面外刚度,是接近实际情况的模型。常用分析程序整体结构计算程序:pkpm软件中的satwe模块;etabs分析程序;sap2000分析程序;midas分析程序;ansys分析程序等。 局部结构有限元分析程序:sap2000分析程序;mdas分析程序;ansys分析程序;a
11、buqus分析程序等。5.2. 3总信息调整参数3. 3.1周期折减系数框架结构为0. 60.8;框剪结构为0.7 '0.9;剪力墙结构为0. 9'1.0«3. 3. 2框架-剪力墙结构任一层框架部分承担地慝力调整系数框架部分承担至少20%的基底剪力与1.5倍放人楼层剪力两者z较小值。地震作用调整系数此系数可用于放大或缩小地震作用,一般情况下取1.0。取值范ffl 0. 851. 50o2.5.2 3.4计算振型数鬲层建筑结构地震作用振型数至少取9;当考虑扭转藕联计算时,振型数不应小于15:对多塔结构则振型数不应小于多塔数 x9;计算振型数应保证振型参与质量不小于总质
12、量的90%.3. 3. 5梁端弯矩调幅系数现浇框架梁取0. 80. 9o框架梁端负弯犯调幅后,梁跨中弯犯根据平衡条件相m增大。4.1.3 3. 6梁弯矩放大系数一般可取1.0,按活荷载不利布置计算。2.1.4 3. 7连梁刚度折减系数抗震设计的框架剪力墙或剪力墙结构中的连梁在内力和位移计算中,刚度折减系数可取0. 5;当结构位移由风荷载控制时, 连梁刚度折减系数不宜小于0. 8o3. 3.8梁刚度增大系数现浇楼面的边框架梁可収1. 2'1. 5;中间框架梁町取1. 52. 0。3. 3. 9梁扭矩折减系数梁扭矩折减系数一般可取0.40.6。当结构中存在利用梁扭转刚度及强度时,梁的配筋设
13、计时需用1.0进行核算。4. 框支梁与框支柱的分析3. 4. 1计算模型的选取町以选取框支梁所在层数以下的框架以及框支梁所在层数以上2、3层楼层进行分析计算。3. 4. 2单元划分原则框支梁与框支柱的单元长度一般可取200、300;剪力墙单元长度一般可取300500.4. 计算结果判断和调整原则3. 5.1对于重要的高层结构、复杂的高层结构,应至少采用两个不同的力学模黑的结构分析程序进行计算比较,并对计算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确认其可靠性后才可用于工程设计。4. 关于周期、振型和地震力的合理性结构第一周期一般在以下范围:框架结构t=0. 100. 15n;框剪结构t=0.08、0. 12n;剪
14、力墙结构t=0. 040. 08n;筒中筒结构 t=0. 060.10no其中,n为结构计算层数。振熨曲线光滑连续,零点位置符合一般规律。对于第一周期小于3. 5秒的结构,底部总剪力与总质量的比值一般为:1.6%2.8%(7度、ii类土); 3. 2旷5% (8度、i类 土)。4. 关于位移的合理性位移曲线应上下渐变,不应出现大的突变,位移值必须满足规范有关要求。在确定荷载下,位移值与结构总体刚度成反比。 高度不大于150m的常规高度高层建筑层间位移角的限值按不同的结构体系在1/10001/300之间収值。3. 5.4关于构件配筋的合理性包插以下儿方面:一般构件的配筋值是否符合构件的受力特性;
15、柱、剪力墙的轴压比是否满足规范要求;竖向构件的加强部 位的配筋是否有反映;个别构件超筋的判断和处理。5.5内外力平衡校核分析在单一重力荷载或风荷载作用下内外力平衡条件是否满足。4 荷载与作用1重力荷载2.1.5 1. 1巫力荷载包括恒载和活载,主婆由以下4部分组成:结构口重,包插楼屋面板、梁柱、剪力墙(简体)口重,通常占重力荷载的60%80%;楼地面粉刷、吊顶自重,屋面找坡、防水、保温层等自重;填充墙及门窗自重;使用活荷载,包括人员、家具、设备等各类使用荷载。重力荷载的计算要点:计算梁向重时,要注意扌ii去梁板重叠部分的板重,尤其在扁梁、宽扁梁结构中更需注意。此部分引起总重力荷载増人的谋差 通
16、常为10犷20%;设备房要考虑足够荷载;屋而、阳台、懈台考虑绿化荷载;地卜室顶板考虑覆土及绿化荷载。使用活荷载的计算耍注懣折减。一般情况下,折减系数可以采用与活荷载质量折减系数一致,取0.5。根据大量工程的统计,采用普通轻质填充墙(墙质量密度10001300 kg/m3)的各类现浇钢筋混凝土民用高 层建筑结构平均质量:框架结构为0.旷1.2 t/m2;框剪结构为1.c1.4 t/m2;剪力墙结构为1. 41. 7 t/m2«5.1.3 1.4典型荷载墙体荷载轻质砌块,砌体密度w1100kg/m3;灰砂砖,砌体密度1900kg/m3o外墙水磨石墙面:0. 55kn/m2;外墙大理石、花
17、岗岩墙w: 1. 16kn/m2;外墙贴锦砖墙面:0. 72kn/m2;内墙贴瓷墙面:0.5kn/m2。墙体开洞折减荷载系数:当开洞面积占墙体50%及以下时収1. 0:当开洞面积占墙体50旷70%时取0. 7;当开洞面积占墙体70%以上时取0. 5。附加恒荷载楼板面层:1.2kn/m2 (塔楼),1.5kn/m2 (裙楼);梯间前室、走道吊顶:0.2kn/m2o消防年荷载1220kn7m2;施丁荷载5kn/m2。屋顶防水及保温层:2. 2kn/m2 (找坡另按实计)。停车库找坡层荷载3kn/m2 (按平均厚度150计)。沉板填充荷载12kn/m3 (轻质陶粒混凝土)。5. 风荷载2.2.5 风
18、荷载是一种动力荷载,通常将这种动力荷载转化为静力等效荷载,通过控制风荷载作用下的结构侧移、与 重力荷载组合作用下的结构承载力、稳定、抗倾覆等來满足抗风要求。2.2.5 对丁特别高柔的建筑物利复杂巫要的髙层建筑,通常还需通过风洞试验研究,摸淸风荷载的作用特点,以控 制结构风振加速度响应为主耍目标,来满足高层建筑舒适度使用耍求。4. 2. 3基本风压取值原则对于舒适度控制设计时,基本风压重现期采用10年;对于高度小于60m的一般高层建筑抗风设计时,基本风压重现期采用 50年;对于高度人于60m的高层建筑,进行承载力设计时棊本风压重现期采用100年,进行位移控制设计时棊本风压重现 期采用50年。2.
19、5.3 2.4体型系数us取值原则对于矩形、十字形平面,ii/bw4, l/b>1.5的高层建筑,体型系数采用1.3;对于矩形、十字形平面,ii/b>4, l/bv1.5的高层建筑,体型系数采用1.4;对于圆形、椭圆形的高层建筑,体型系数采用0.8;对于正多边形的高层建筑,体型系数采用0. 8卜1.2/no. 5;对于v形、y形、弧形、井字形、l形、ti形的高层建筑,体型系数采用1.4。4. 3地震作用4. 3. 1小震、中震、大震的定义设防区地慝设防烈度是50年发生概率为10%的烈度,即中震的概念。抗震设计时小震是50年发生概率为63%的烈度,一般 比设防烈度小1.5度左右,地面
20、峰值加速度绘大值是中震的1/2.8左右。大震是50年发生概率为2、3%的烈度,一般比设防 烈度大1.0度左右(9度设防时大震只提高了半度左右,50年发生的概率估计取3%左右),地面峰值加速度最大值是中震 的2.0左右。6.2. 3. 2地震作用计算方法目前地震作用计算主要是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是一种拟静力法。对于多质点体系采用振型分解法计算(考虑扭转藕联或 者不考虑扭转藕联)各阶地震作用,然后采用cqc (藕联计算)或者srss (非藕联计算)组合方法求得各质点(刚性楼板为 各楼层)地震力。现在建筑物地震作用的计算都是棊于地而运动加速度实测记录,规范屮的特征周期和场地类別也是根据地 面以下土
21、层覆盖序度和剪切波速來确定的。8.1.5 3. 3结构任一楼层的最小水平地震剪力限定楼层的最小水平地震剪力控制主耍是为了反映地震作用不确定性及地面地震运动速度、位移对结构的作川影响,弥补加速度 反映谱的不足。8.4. 3.4竖向地震作用高位连体结构、高位大跨度转换结构中的连体转换部分及其支承的主体结构的竖向振动效应放人明显,设计时必须予以考虑。 应直接采用适合场地类別频谱特性的地震波、适合结构类别工作状态的结构阻尼比和相应设防水准及设计使用年限对应的峰 值加速度,进行小震或中震的三向弹性时程分析。抗震性能目标的选用抗震性能目标指在设定的地震地面运动水准下建筑物的预期性能水准。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
22、、抗震设计的设防烈度、结构及 非结构的性能和造价、空后的各种损失和修复难度等來选用抗空性能目标。建筑物的性能水准包括结构性能水准和非结构性 能水准的若干组合。4.4非荷载作用1竖向温差效应季节变化、太阳辐射等造成的结构温差町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外表构件自身内外表面的温差局部温差;另一类是外表构 件中面和室内构件中面的温差一整体温差。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可以考虑混凝土的徐变应力松弛特性,将弹性计算的温差 内力乘以徐变应力松弛系数0.3,作为实际温差内力标准值进行设计;同时可以考虑刚度折减,折减系数为0.85。温差效应 与重力荷载效应组合时,温差效应的分项系数为1.2,温差效应的组合系数为0.8。2水
23、平温差收缩效应楼屋盖结构所受的水平温差收缩影响冇两部分:一部分是楼屋盖中而在施丁和使用屮所经受的温差(各地区季节平均温度和 混凝土终凝温度的差值)效应;另一部分是现浇混凝土的收缩应变,累计极限值可达(24) x10-4,可以通过收缩当量温差 來考虑。10.1.5 4. 3差异沉降效应差异沉降引起结构内力來源于差异沉降变形受到约束。对于钢筋混凝七结构可以考虑混凝土的徐变应力松弛特性,将弹性计 算的沉降内力乘以徐变应力松弛系数0.3,作为实际沉降内力标准值进行设计;同时可以考虑刚度折减,折减系数为0.85。 沉降效应与重力荷载效应组合时,沉降效应的分项系数为1.2,沉降效应的组合系数为0.8。4.
24、 4混凝土徐变效应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混凝土徐变效应,既有缓和竖向构件应力集中的有利因素,乂有增加楼屋面梁内力的不利因素,且 对上部连梁和非结构构件有彩响,应全面分析综合考虑。在混合结构设计屮,必须考虑在后期雨力荷载作用下混凝土筒体的 徐变收缩对钢框架结构产生的不利影响。5 基础设计1基础设计方法10.1.6 1. 1采用satwe中的d+l工况的柱底内力设计值除以1. 25来作为标准值,或采用jccad所选用的荷载组合值。水平荷载较大时要进行最大应力复核。8.5. 1.2采用重力荷载效应标准值确定基础:pk wfa,采用重力荷载效应标准值+水平荷载效应标粧值复核基础:pk w1.25 (组
25、合风荷载);pk w1.2©a fa (组合地震作用)8.1.6 2天然基础7.2. 2.1筏板基础、柱下条形基础和十字交叉形基础应采用弹性地基梁板模烈考虑上部结构刚度进行整体分析计算,柱下条形基础也町按倒梁法计算;筏板基础宜按照冇限元法计算具内力及配筋;5. 2.2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柱下条形基础、十字交叉形基础翼板、梁板式筏板基础底板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率不应小于0.15%。基础梁的配筋率不宜小于0. 3%,梁、板上部钢筋全跨贯通,底部钢筋应不少于1/2全跨贯通。梁两侧腰筋不 小于 12250。桩基础5. 3.1计算承台钢筋时,应按实际桩反力來计算。承台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率不应小于
26、0.1%。梁式承台受力钢筋应满足梁最小配筋率要求。承台受力钢筋不宜小于14,分布钢筋不宜小于12;2.5.4 3.2在无底板情况下,单桩承台间拉梁应按拉弯构件计算,弯矩取两端墙柱底弯矩,拉力按两端柱的鼓大轴力的1/15 (7度)、1/10 (8度)取值。对一般为协调变形而设置基础拉梁,应按非抗震框架设计,纵向拉力应按两端柱的最大 轴力的1/15取值。5. 3. 3抗拔桩的配筋原则:常规做法采用裂缝宽度0. 2作为控制条件进行配筋设计,配筋率比较大;根据现阶段工程实践,可采用裂缝宽度0.3作为控制条件进行配筋设计,并耍求钢筋进行抗腐蚀处理,可以降低抗拔桩的配筋率。6 地下室设计6. 1方案设计要
27、求以层高为主要指标,通常柱距为7.88.4叭根据荷载情况可选择梁板布置方式冇:无梁楼盖、宽扁梁、井字梁和主次梁。 应进行方案经济综合比较,并考虑半地f室的可能性。2.5.5 2地下室设计要求地下室外墙计算简图:一般情况按上端钱支,下端嵌固计算。当地下室顶板与墙身厚度相近时,可采用两端 嵌尚计算,此时地下室外墙顶部配筋应与地下室顶板配筋同时考虑;6. 2. 2迎水而钢筋保护层厚度取50mm0当冇外防水时钢筋保护层可适当减少;地下室外墙及其付壁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宜相同(塔楼柱兼做付壁柱除外);纵筋应相匹配。为防止或减少 竖向裂缝的产生,其水平构造筋单边配筋率宜大于0. 2%,水平筋的间距不宜大于1
28、50ninu6. 2.4地下室防水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应符合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有关规定:工程埋置深度h<10m时,设计抗渗等级为s6, 10mwhv20m时,设计抗渗等级为s8。侧壁抗渗等级应根据埋置深度分级确定。地下室底板(无梁结构)配筋设计时,应通过调幣基础(承台)的平面尺寸,使得底板仅需配通长板筋即能满足底板受力和裂缝控制要求,可以减少钢筋用量且施工方便。8.2. 3施工期间,地下室降水要求应根据上部结构建造进度逐渐调整降水标高。6.4抗拔锚杆的设计原则抗拔锚杆的布置要求:应该考虑地下室底板的抗弯刚度,在水浮力作用下区格中板跨中变形戢大,接近柱子 部分板变形最小,基于这种受力机理,锚
29、杆所承受上拔力的人小与板的变形相关,而不是与其从属而积绝对相关,应该通过 锚杆的合理布置來使其受力尽量均匀,充分发挥每根锚杆的抗拔承载力。8.1.7 4.2锚杆孔直径宜取3倍锚杆筋体直径,且不得小于1倍锚杆筋体直径加50mm。锚杆孔直径一般可取130、150、180、200inni,正帘情况下采用150mm较为常见。锚杆筋体宜采用带肋钢筋,水泥砂浆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30,细石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对于永久性抗拔锚杆应考虑抗腐蚀要求,可以采用锌基涂镀(不应采用热浸锌)对钢筋农面进行防腐处理。锚杆筋体如必须接驳时,应采用机械连接,并满足同一连接区段接头率为25%。7 剪力墙设计8.1.8
30、1剪力墙布置及尺寸确定原则9.2. 1. 1结构布置尽量避免短肢剪力墙结构避免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可获得较优的经济指标,同时简化设计且结构具冇更高的可靠度。5.9 2控制合理剪力墙折算厚度剪力墙折算厚度即该楼层的剪力墙混凝土体积与楼层的结构面积之比值。12层左右小高层结构的标准层剪力墙折算厚度控 制在90" 100mm左右;当为18层左右时,控制在120" 130mm左右;当为25层左右时,控制在140150mm左右。6.2.9 剪力墙厚度原则上控制为200mm。剪力墙长度原则上人于等于1600mm (满足超过短肢墙规定)。加强区优先 采用增加墙长度的做法满足墙的轴压比限制。
31、7. 2剪力墙抗震等级及约束边缘构件配置范围的确定原则5.9 1一般剪力墙多层结构对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不小于4的剪力墙均按一般剪力墙考虑。一、二级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及其上一层需设约束 边缘构件,三、四级剪力墙全高只需设构造边缘构件。7. 2. 2短肢剪力墙短肢剪力墙的抗震等级需比其他相同条件的一般剪力墙提高-级,一、二、三级墙轴压比限值分别为0.5、0.6、0.7,且底 部约束边缘构件纵筋配筋率不小于1. 2%,其他部位的构造边缘构件纵筋配筋率不小于1. 0%o错层结构的剪力墙对错层交接处平面外受力的剪力墙,抗震设计时厚度不应小于250mm,并均应设置与z乖直的墙肢或扶壁柱,抗農等级应提 高一
32、级。错层处剪力墙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0. 5%o2.5.6 2.4大底盘多塔楼结构的剪力墙塔楼中与裙房连接体相连的剪力墙,从固定端至裙房屋面上一层的為度范围内,设置约束边缘构件,按二级构造配筋,当已为二级的短肢剪力墙时,抗震等级不再提高。8 柱设计2.5.7 1框架柱8. 1.1采用高强混凝土控制柱子轴压比,从而控制柱子的截面尺寸,提高使用面积。& 1. 2柱的截面宽度和高度均不宜小于300mm;圆柱直径不宜小于350mm。柱的轴压比、柱纵向钢筋最小配筋率、柱箍筋加密区的箍筋体积配箍率、箍筋间距和肓径必须满足建筑抗震 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柱
33、的纵向钢筋宜对称配置:截面尺寸大于400mm的柱,纵向钢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柱总配筋率不应大于 5%o& 1. 5柱箍筋加密区箍筋肢距,一级抗震不宜大于200mm;二、三级抗農不宜大于250mm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值;四级抗震不宜大300mm。柱箍筋非加密区箍筋体积配箍率不宜小于加密区的50%, 、二级抗震箍筋间距不应人于10倍纵向 钢筋直径,三、四级抗震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5倍纵向钢筋直径。框支柱1框支柱截面宽度抗震设计时不宜小于450mm,非抗震设计时不宜小于looinni;框支柱截面高度不宜小于宽度,抗震设计时不宜小于框支梁跨度的1/12,非抗震设计时不宜小于框支梁跨度的l
34、/15o框支柱不宜采用短柱,柱净髙与柱截面為度不宜小于4,当不满足此项要求时,宜加人框支楼层的层高。10.2. 2. 3当抗震等级为特一级时,框支柱宜采用型钢混凝土柱或钢管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柱柱端加密区绘小配箍特征值比一级抗震等级增大0. 03,且箍筋体积配箍率不应小于1. 6%;全部纵向钢筋最小构造配筋率1. 6%o8.3异形柱& 3. 1异形柱结构适用于多层及小高层住宅建筑,其填充墙优先采用轻质墙体材料。8. 3. 2异形柱的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c25,也不应高t c50o8.1.9 3.3杲形柱截而的離筋应采用复合掘筋形式,严禁采用有内折角的箍筋,且篩筋必须做成封闭式。3.4异形
35、柱纵向钢筋的最小总配筋率宜略高于矩形柱结构,通常为相应抗震等级各类矩形柱总配筋率加0. 05%。9 梁板设计1梁设计8.1.10 1. 1原则上边梁必须统一為度,以满足建筑立面要求;可以利用窗台髙度做反梁,增加结构幣体抗扭刚度。原则上梁的宽度为200mm。对于跨度较小的梁且梁下为户内隔墙时,梁宽可以为150mm。9. 1. 3合理截面高度及配筋率梁的合理截面高度可为(1/101/20) i|-算跨度,梁净跨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宜小于4,梁截面的高宽比不宜大于4。梁的合理 配筋率为0. 6%1. 5%o11.2. 1.4框架梁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应人于2.5%。梁端截面的底面和顶而纵向钢筋配筋
36、虽:的比值,除计算确定外,-级抗震不应 小于0.5,二、三级抗震不应小于0.3。梁端篩筋加密区的长度、篩筋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必须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相 关规定。沿梁全长顶面和底面的纵向钢筋,一、二级抗震不应小于214,且分别不应小于梁两端顶面和底面纵向钢筋屮较大截面面积的1/4,三、四级抗震不应小于2 12。梁端加密区的箍筋肢距,-级抗震不宜人于200mm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人值,二、三级抗農不宜人于250mm和20倍箍筋肓 径的较大值,四级抗震不宜大于300mm。9. 1. 5框支梁框支梁截面宽度不宜大于框支柱相应方向的截面宽度,不宜小于其上墙体截面厚度的2倍,且不宜小于400晌 梁截面高
37、度, 抗震设计时不应小于计算跨度的1/6,非抗震设计时不应小于计算跨度的1/8;框支梁可采用加腋梁。框支梁混凝土等级不应低于c30,其上下主筋的最小配筋率抗震设计时特一、一、二级抗震等级分別为0.6%、0.5%、0. 4%, 非抗震设计为0.3%。纵向钢筋不宜有接头;有接头时,应采用的等强机械接头,且同一截而内钢筋接头而积不应超过全部 主筋截面积的50%o框支梁应按偏心受拉构件设计,上部主筋至少应有50%沿梁全长贯通,主筋间距不应大于200nim (抗震设计)和250mm (非 抗震设计),且不小于80mm,下部主筋应全部贯通伸入柱内按充分受拉锚尚。框支梁与框支柱截面中线宜重合,尽量避免多级转
38、换,且上部墙、柱与框支梁截面中线宜重合。当上部墙、柱截而小心与框 支梁截面中心冇偏心布置时,需设置横向梁减少框支梁扭转彩响,且计算要计入此偏心彩响,设计要对框支梁抗扭、相连梁 板抗弯配筋了以加强。2.5.8 1.6连梁抗震设计时,沿连梁全长箍筋的构造应按框架梁梁端加密区箍筋的构造耍求采用。墙体水平分布筋应作为连梁的腰筋在连梁 范围内拉通连续配置;当连梁截面高度大于700mm时,其两侧面沿梁高范围设置的纵向构造钢筋(腰筋)的直径不应小于 loinni,间距不应大于200nun;对跨高比不大于2. 5的连梁,梁两侧的纵向构造钢筋(腰筋)的面积配筋率不应小于0.3%。1. 7坡屋而梁布置原则优先考虑
39、建筑室内美观要求并结合受力要求。当坡屋而跨度较小时,可以采用折板结构形式,并在坡底设置封闭圈梁,承受 坡屋面产生的水平推力;当坡屋面跨度较大时,可以沿屋脊线布折梁,同样需要在坡底设置封闭圈梁。板设计考虑穿管要求及耐久性,板厚一般不小于100mm。顶层楼板厚度不宜小于120mm,宜双层双向配筋。转换层及其上下层的各楼板及转换层以上相邻楼层的楼板应加强,转换层楼板厚度不宜小于180mm,应双层 双向配筋,且每层每方向的配筋率不宜小于0.25%,转换层以上柑邻广2层楼板厚度不宜小于120mm;转换层楼盖不应冇人洞 口,在平面内宜接近刚性,转换层楼板的边缘和较大洞口周边应设置边梁,其梁宽不宜小丁板片的2倍,纵向钢筋配筋率不 应小于1.0%,钢筋接头宜采川机械连接,楼板钢筋应锚网在边梁内。对于平面凹凸较大,局部楼板平面刚度削弱严重应加厚楼板,一般不小于150mm,并采用双层双向配筋。2.4对于异型且跨度较大的楼板,板厚不宜小于120mm,且宜采用板中暗梁构造,暗梁宽度为500mm,底面纵筋414,箍筋 80150(4),9. 2. 5无梁楼板 无梁楼盖的板柱结构体系适用于非抗震设计的多高层建筑,也可用于承担竖向荷载且侧向力很小的地下室范围内。无梁楼板的板厚除应满足抗冲切要求外,尚应满足刚度要求,其厚度不宜小于(1/301/40)跨度,且不应小于150mmo当板厚为150mm时,受力钢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考历史总复习初中历史必考120个重点知识填空汇编
- 车队运输安全合同协议
- 车辆垫资结清协议合同
- 小企业联保循环额度借款合同
- 办公室保洁服务合同
- 车架废铁采购合同协议
- 爸妈离婚协议书
- 《演讲者张华》课件
- 个人健康保险代理合同
- 连锁宾馆加盟合同协议
- 书香校园读书主题班会 课件
- 2025年度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核心考点复习汇编
- 2025专利代理师笔试考试题库带答案
- 第3课《校园文化活动我参与》教案 海燕版综合实践活动 三年级下册
- 域名解析换编码 课件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信息科技七年级上册
- 整形美容医院医患沟通流程
- 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运动康复专业》生涯发展展示
- 高楼遮光补偿协议书范本
- 课题申报书: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高职教学变革研究
- 2025-2030专用车产业规划及发展研究报告
- 《自由现金流折现法对东鹏特饮公司的财务估值实例分析》2000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