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分析学习教案_第1页
人教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分析学习教案_第2页
人教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分析学习教案_第3页
人教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分析学习教案_第4页
人教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分析学习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会计学1人教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人教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jioci)分析分析第一页,共139页。第1页/共138页第二页,共139页。实验教材实验教材修订后教材修订后教材一测量一时、分、秒二万以内的加减法(二)二万以内的加减法(一)三四边形三测量四有余数的除法四万以内的加减法(二)五时、分、秒五倍的认识填一填,说一说六多位数乘一位数六多位数乘一位数数字编码七分数的初步认识七长方形和正方形八可能性八分数的初步认识九数学广角(排列组合)九数学广角集合掷一掷十总复习十总复习第2页/共138页第三页,共139页。实验教材实验教材修订后教材修订后教材一测量一时、分、秒二万以内的加减法(二)二万以内的加减法

2、(一)三四边形三测量四有余数的除法四万以内的加减法(二)五时、分、秒五倍的认识填一填,说一说六多位数乘一位数六多位数乘一位数数字编码七分数的初步认识七长方形和正方形八可能性八分数的初步认识九数学广角(排列组合)九数学广角集合掷一掷十总复习十总复习第3页/共138页第四页,共139页。第4页/共138页第五页,共139页。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万以内的加法(jif)(jif)和减法(一)和减法(一)第5页/共138页第六页,共139页。一、教学内容一、教学内容1 1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和在(和在100100以内)以内)2 2笔算笔算(b sun)(b sun)

3、几百几十加、减几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百几十3. 3. 用估算解决问题用估算解决问题第6页/共138页第七页,共139页。例例 题题教教 学学 内内 容容例1两位数加两位数(口 算)例2两位数减两位数(口 算)例3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笔算)例4用估算解决问题第7页/共138页第八页,共139页。三、编排特点三、编排特点1.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为新知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为新知识的学习的学习(xux)(xux)提供丰富的现实背景提供丰富的现实背景。2.2.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注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注意体现算法多样化。意体现算法多样化。3.3.重视估算能力的培养,突出估算重视估

4、算能力的培养,突出估算方法。方法。 第8页/共138页第九页,共139页。四、具体四、具体(jt)(jt)编排编排第9页/共138页第十页,共139页。为单元教学提供现实背景,同时(tngsh)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提供数据支持。灵活运用主题图。 主题主题(zht)(zht)图图第10页/共138页第十一页,共139页。 体现算法多样化 增加思路图 提示:怎样才能改成(i chn)已学过的口算呢? 两位数加两位数两位数加两位数第11页/共138页第十二页,共139页。 体现算法(sun f)多样化 放手让学生探索 不要强求速度,让学生说一说口算的步骤 两位数减两位数两位数减两位数第12页/共

5、138页第十三页,共139页。算法多样化小精灵提示(tsh)笔算应注意的问题点拨:能不能转化成以前学过的方法来解答? 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几百几十第13页/共138页第十四页,共139页。未学精确计算(j sun)两种方法,都估小,但选择的单位不同推理反思:合理性及估算的优势 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第14页/共138页第十五页,共139页。教教学学( (j ji i o o x xu u),为为培培养养学学生生解解决决问问题题能能力力提提供供丰丰富富而而可可操操作作的的案案例例第15页/共138页第十六页,共139页。五、教学建议五、教学建议1.1.通过通过(tnggu)(tnggu

6、)迁移类推学习新知迁移类推学习新知识。识。2.2.注意把握好计算教学的要求。注意把握好计算教学的要求。3.3.加强方法指导,培养估算能力。加强方法指导,培养估算能力。 第16页/共138页第十七页,共139页。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万以内万以内(y ni)(y ni)的加法和减法(二的加法和减法(二)第17页/共138页第十八页,共139页。一、教学内容一、教学内容1.1.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三位数加、减三位数2.2.加减法的验算加减法的验算(yn sun)(yn sun)3.3.解决问题解决问题 第18页/共138页第十九页,共139页。1.加法例1三位加三位数(不进位)例2三位数加三位数(十位向

7、百位进)三位数加三位数(百位向位进)总结计算法则例3三位数加三位数(两次连续进位)加法的验算2.减法例1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例2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总结计算法则例3三位数减三位数(被减数中间有0,连续退位减)减法验算例4解决问题第19页/共138页第二十页,共139页。三、编排特点三、编排特点1.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计算,使学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计算,使学生生 体会体会(thu)(thu)计算的作用。计算的作用。2.2.加强对计算法则的归纳与概括。加强对计算法则的归纳与概括。3.3.将将“验算验算”分散编排。分散编排。4.4.突出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选择解决问突出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选择

8、解决问题题 的策略。的策略。 第20页/共138页第二十一页,共139页。四、具体四、具体(jt)(jt)编排编排第21页/共138页第二十二页,共139页。提供信息(xnx)拓宽知识面主题主题(zht)(zht)图图第22页/共138页第二十三页,共139页。新增加(zngji)的例题明确竖式的写法从哪一位加起? 例例1 1:不进位:不进位(jnwi)(jnwi)新增加(zngji)的例题自主探索 例例2 2:进位:进位第23页/共138页第二十四页,共139页。小组讨论,总结加法(jif)计算法则注意与两位数计算对比第24页/共138页第二十五页,共139页。算法多样化验算方法验算的习惯三

9、次连续进位加迁移(qiny)类推 连续连续(linx)(linx)进位进位第25页/共138页第二十六页,共139页。新增加(zngji)的例题明确竖式的写法 例例1 1,不退位,不退位(tu wi)(tu wi) 例例2 2,退位,退位(tu (tu wi)wi)新增加的例题 自主探索第26页/共138页第二十七页,共139页。 主题主题(zht)(zht)图图小组讨论,总结加法计算法则注意(zh y)与两位数计算对比体会数学方法的抽象性和概括性。第27页/共138页第二十八页,共139页。独立解决借助计数器讲解分散难点(ndin)验算方法 连续连续(linx)(linx)退位减,中间有退位

10、减,中间有0 0第28页/共138页第二十九页,共139页。估算与精算的适用情境根据需要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提出问题和发现(fxin)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第29页/共138页第三十页,共139页。五、教学建议五、教学建议(jiny)(jiny)1.1.关注前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关注前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迁移类迁移类 推中自己探索完成计算任务。推中自己探索完成计算任务。2.2.重视错题,加强教学的针对性。重视错题,加强教学的针对性。3.3.注意培养验算的习惯。注意培养验算的习惯。4.4.注重算理,对计算速度不作过高注重算理,对计算速度不作过高要求。要求。 第30页/共138页第三十一页

11、,共139页。第六单元第六单元(dnyun) (dnyun) 多位数乘一多位数乘一位数位数第31页/共138页第三十二页,共139页。一、主要内容一、主要内容1 1口算乘法口算乘法 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 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jnwi)(jnwi))2 2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3 3解决问题解决问题 第32页/共138页第三十三页,共139页。第33页/共138页第三十四页,共139页。三、编排特点三、编排特点1.1.在具体情境中教学计算知识,培养在具体情境中教学计算知识,培养学生学生 对数学的兴趣。对数学的兴趣。2.2.突

12、出算理教学,注意借助直观操作突出算理教学,注意借助直观操作,让,让 学生在明理的基础上掌握算法。学生在明理的基础上掌握算法。3.3.为学生留出自主探索和迁移类推为学生留出自主探索和迁移类推(litu)(litu)的空间,的空间, 加强了对计算法则的归纳与概括。加强了对计算法则的归纳与概括。4.4.口算、估算、笔算教学相互配合,口算、估算、笔算教学相互配合,突出突出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 第34页/共138页第三十五页,共139页。四、具体四、具体(jt)(jt)编排编排第35页/共138页第三十六页,共139页。唤醒学生已有的关于时间的生活经验,引出本单元内

13、容的学习(xux)灵活运用主题图 主题主题(zht)(zht)图图第36页/共138页第三十七页,共139页。增加小棒图直观地认识3个20是60体现(txin)算法多样化 整十数整十数(sh (sh sh)sh)乘一位数乘一位数 新增加的例题 通过小棒图展示算理 体现(txin)算法多样化 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第37页/共138页第三十八页,共139页。算法多样化第一次出现乘法(chngf)竖式说明计算过程中每一个数的含义三位数乘一位数,利用迁移类推 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不进位(jnwi)(jnwi))第38页/共138页第三十九页,共139页。增加小棒操作(cozu

14、)增加未简写的乘法竖式“三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利用迁移类推解决 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一次进位(jnwi)(jnwi))第39页/共138页第四十页,共139页。先估算再精确计算自主探索(tn su)计算方法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两次连续进位和三次连续进位,迁移类推解决两位数乘一位数,两次连续两位数乘一位数,两次连续(linx)(linx)进位进位第40页/共138页第四十一页,共139页。通过讨论交流(jioli),逐步归纳计算法则。增加说明“在乘法,乘数也叫做因数。”。第41页/共138页第四十二页,共139页。为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作准备利用(lyng)乘法的意义得

15、出结论注意区别0的加法和乘法的不同 有关有关(yugun)0(yugun)0的的乘法乘法第42页/共138页第四十三页,共139页。 用估算判断精算(jn sun)结果 类推出计算方法 数感的培养 因数因数(ynsh)(ynsh)中间有中间有0 0简便书写方法渗透了单价、数量和总价(zn ji)的数量关系 因数末尾有因数末尾有0 0第43页/共138页第四十四页,共139页。 估算的意识 估算的方法(fngf) 第一次出现约等号 用估算用估算( sun)( sun)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第44页/共138页第四十五页,共139页。数形结合,分析信息出现综合算式(sunsh)建立数学模型渗透正比例思想

16、 解决问题解决问题 归一归一第45页/共138页第四十六页,共139页。数形结合,分析信息出现综合(zngh)算式建立数学模型渗透反比例思想 解决问题解决问题 归总归总(guzng)(guzng)第46页/共138页第四十七页,共139页。五、教学建议五、教学建议1.1.引导学生采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相引导学生采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结合 的学习方式,经历探究计算方法的过的学习方式,经历探究计算方法的过程。程。2.2.注意各种计算方法的结合,在日常教注意各种计算方法的结合,在日常教学中学中 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选择合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选择合适的适的 算法算法(sun f)(s

17、un f)的意识和能力。的意识和能力。3.3.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保证一定的训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保证一定的训练量。练量。 第47页/共138页第四十八页,共139页。第五第五(d w)(d w)单元单元 倍的认倍的认识识第48页/共138页第四十九页,共139页。一、教学内容一、教学内容 第49页/共138页第五十页,共139页。三、编排特点三、编排特点1.1.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通过多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通过多次感次感 知建立知建立“倍倍”的概念。的概念。2.2.注重方法指导注重方法指导(zhdo)(zhdo),通过解决,通过解决问题建构数学问题建构数学 模型。模型。3.3.注重几

18、何直观,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注重几何直观,帮助学生理解数学。 第50页/共138页第五十一页,共139页。四、具体四、具体(jt)(jt)编排编排第51页/共138页第五十二页,共139页。突出两个量的比较(bjio)引出“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由旧知“几个几”转化为新知识“倍”的含义 主题主题(zht)(zht)图图第52页/共138页第五十三页,共139页。 判断倍数(bish)关系 加深对倍的含义的理解 不同的排列形式 渗透比例思想第53页/共138页第五十四页,共139页。 解决问题方法(fngf)的多样 画图策略 检验方法(fngf) 指导画图的方法(fngf) 求一个求一个(y )(y

19、)数是另数是另 一个一个(y )(y )数的几倍数的几倍第54页/共138页第五十五页,共139页。 求一个求一个(y (y )数的几数的几 倍是多少倍是多少画图策略检验方法(fngf)指导画图的方法(fngf)建立数学模型第55页/共138页第五十六页,共139页。鼓励学生从比较倍数关系(gun x)的角度提出问题结果可能是不能整除,有余数的;也可能比1小明确标准量和比较量 开放性题目开放性题目(tm)(tm)第56页/共138页第五十七页,共139页。五、教学建议五、教学建议1.1.重视重视(zhngsh)(zhngsh)意义理解,多角度意义理解,多角度、循序渐进建立倍、循序渐进建立倍 的

20、概念。的概念。2.2.重视重视(zhngsh)(zhngsh)多元表征及其之间多元表征及其之间的转化,建立倍的的转化,建立倍的 模型。模型。 第57页/共138页第五十八页,共139页。2.重视多元(du yun)表征及其之间的转化,建立倍的 模型。第58页/共138页第五十九页,共139页。五、教学建议五、教学建议1.1.重视意义理解,多角度、循序渐进重视意义理解,多角度、循序渐进建立倍建立倍 的概念。的概念。2.2.重视多元表征重视多元表征(bio zhn)(bio zhn)及其之及其之间的转化,建立倍的间的转化,建立倍的 模型。模型。3.3.重视主体参与,培养几何直观。重视主体参与,培养

21、几何直观。 第59页/共138页第六十页,共139页。第60页/共138页第六十一页,共139页。第一第一(dy)(dy)单元单元 时、分、时、分、秒秒第61页/共138页第六十二页,共139页。一、教学内容一、教学内容1 1时间单位时间单位“秒秒”的认识的认识2 2对于一段时间的感受和体验对于一段时间的感受和体验(tyn)(tyn)3 3简单的时间计算:简单的时间计算: 时间单位的简单换算及计算经过时间单位的简单换算及计算经过时间时间 第62页/共138页第六十三页,共139页。第63页/共138页第六十四页,共139页。三、编排特点三、编排特点(tdin)(tdin)1.1.关注学生的生活

22、经验,加深学生对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加深学生对时间时间 概念的理解。概念的理解。2.2.设计丰富的、形式多样的活动,逐设计丰富的、形式多样的活动,逐步培步培 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养学生的时间观念。3.3.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注重基本思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注重基本思路的路的 展示和模型思想的建立。展示和模型思想的建立。 第64页/共138页第六十五页,共139页。四、具体四、具体(jt)(jt)编排编排第65页/共138页第六十六页,共139页。 主题主题(zht)(zht)图图第66页/共138页第六十七页,共139页。第67页/共138页第六十八页,共139页。第68页/共138页第六十九页,

23、共139页。 解决问题的三个步骤 多种解题策略 要使学生(xu sheng)分清时刻与时间段。 解决问题:解决问题:计算计算(j sun)(j sun)经经过时间过时间第69页/共138页第七十页,共139页。五、教学建议五、教学建议1.1.关注关注(gunzh)(gunzh)学生认识需求,切实学生认识需求,切实开展体验活动,开展体验活动,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第70页/共138页第七十一页,共139页。 体验15秒的时间究竟(jijng)有多长,渗透估计的方法。 借助标准计时工具钟表,让学生跟秒针的节奏计数,体会1分的标准时间有多长; 借助学生熟悉的活动,将1分的时间具

24、体化。 加强加强(jiqing)(jiqing)对时间长对时间长短的体验短的体验第71页/共138页第七十二页,共139页。五、教学建议五、教学建议1.1.关注学生认识需求,切实开展体关注学生认识需求,切实开展体验活动,验活动,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2.2.充分发挥钟表模型等直观教具的充分发挥钟表模型等直观教具的作用作用(zuyng)(zuyng), 突破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难点。 第72页/共138页第七十三页,共139页。五、教学建议五、教学建议1.1.关注学生认识需求,切实开展体验关注学生认识需求,切实开展体验活动,活动,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2.2

25、.充分发挥钟表模型等直观教具的作充分发挥钟表模型等直观教具的作用,用, 突破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难点。3.3.注意课内外结合注意课内外结合(jih)(jih),适当挖,适当挖掘和拓展教材掘和拓展教材 资源。资源。 第73页/共138页第七十四页,共139页。第三单元第三单元(dnyun) (dnyun) 测量测量第74页/共138页第七十五页,共139页。一、教学内容一、教学内容1 1长度单位:毫米长度单位:毫米(ho m)(ho m)、分米、分米、千米、千米2 2质量单位:吨质量单位:吨3.3.解决问题:用列表法一一列举解决问题:用列表法一一列举 第75页/共138页第七十六页,共139页。第

26、76页/共138页第七十七页,共139页。三、编排特点三、编排特点1.1.关注学生的数学现实和生活现实关注学生的数学现实和生活现实,体现,体现 知识知识(zh shi)(zh shi)的形成过程。的形成过程。2.2.加强操作和体验,感悟新知。加强操作和体验,感悟新知。3.3.注重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4.4.介绍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介绍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培养,培养 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77页/共138页第七十八页,共139页。四、具体四、具体(jt)(jt)编排编排第78页/共138页第七十九页,共139页。 通过估计、测量等活动让学生

27、(xu sheng)明确毫米产生的意义,初步体会毫米是更小的长度单位 给出表示毫米的符号“mm” 毫米毫米(ho (ho m)m)的认识的认识第79页/共138页第八十页,共139页。毫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通过(tnggu)手势和实物,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体会毫米这个长度单位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第80页/共138页第八十一页,共139页。长度(chngd)单位“分米”分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建立1分米的长度(chngd)观念(手势)分米和米之间的关系 分米分米(fn (fn m)m)的认识的认识第81页/共138页第八十二页,共139页。限于(xiny)单名数思考方法体会十进关系 简单的单位简

28、单的单位(dnwi)(dnwi)换算换算第82页/共138页第八十三页,共139页。介绍长度单位“千米”“km”说明(shumng)1千米有多长千米和米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体验1千米的长度,掌握估计的标准和方法。 千米千米(qin (qin m)m)的认识的认识第83页/共138页第八十四页,共139页。通过“想”引导学生运用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用口算直接推算出结果。注重交流(jioli)和概括换算方法。 单位单位(dnwi)(dnwi)的换算的换算第84页/共138页第八十五页,共139页。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培养(piyng)学生的长度观念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估测活动估测活动(hu dn

29、g)(hu dng)第85页/共138页第八十六页,共139页。质量单位“吨”“t”吨和千克(qink)之间关系丰富感性的认识 吨的认识吨的认识(rn (rn shi)shi)第86页/共138页第八十七页,共139页。借助生活经验丰富学生对“吨”的感性认识加深(jishn)对1吨1000千克的认识第87页/共138页第八十八页,共139页。 根据吨和千克之间的进率关系进行推理 锻炼学生(xu sheng)逻辑推理能力 单位单位(dnwi)(dnwi)换换算算第88页/共138页第八十九页,共139页。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列表:不重复(chngf)、不遗漏地进行思考为学生自主探索留出空间

30、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第89页/共138页第九十页,共139页。五、教学建议五、教学建议1.1.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2.2.注重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确保注重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确保(qubo)(qubo)各项活动各项活动 的有效开展。的有效开展。3.3.重视学生估测方法的掌握,培养估测重视学生估测方法的掌握,培养估测意识意识 和能力。和能力。4.4.注重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感注重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感悟基悟基 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本的数学思想方法。 第90页/共138页第九十一页,共139页。第七单元第七单元(dnyun) (dnyun) 长方形和正长方形和正方形方形第

31、91页/共138页第九十二页,共139页。例1四边形的认识例2长、正方形的特征例3周长的认识例4长、正方形的周长例5解决问题一、教学内容一、教学内容第92页/共138页第九十三页,共139页。三、编排特点三、编排特点1.1.注重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新注重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新知。知。2.2.注重体现知识注重体现知识(zh shi)(zh shi)的形成过程的形成过程,渗透数学,渗透数学 思想方法。思想方法。3.3.关注所学知识关注所学知识(zh shi)(zh shi)的及时应用的及时应用,培养学生,培养学生 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93页/共138页第九十四页,共139页

32、。四、具体四、具体(jt)(jt)编排编排第94页/共138页第九十五页,共139页。四边形的特征分类思想立体图形和平面(pngmin)图形的关系 认识认识(rn (rn shi)shi)四边形四边形第95页/共138页第九十六页,共139页。 长、正方形边的名称 长、正方形的特征 比较长、正方形的异同 进一步感知(gnzh)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的联系 认识认识(rn shi)(rn shi)长、长、正方形正方形第96页/共138页第九十七页,共139页。周长的含义探索测量周长的方法体会知识(zh shi)的形成过程 周长周长(zhu (zhu chn)chn)第97页/共138页第九十八页,共

33、139页。 周长(zhu chn)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概括出周长(zhu chn)公式 长、正方形长、正方形 的周长的周长(zhu (zhu chn)chn)第98页/共138页第九十九页,共139页。综合运用所学 知识自主(zzh)探索掌握方法 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第99页/共138页第一百页,共139页。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发现(fxin)规律第100页/共138页第一百零一页,共139页。五、教学建议五、教学建议(jiny)(jiny)1.1.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所学知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所学知识与识与 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2.2.注重数学实践活动,突出几何探究

34、注重数学实践活动,突出几何探究过程。过程。3.3.了解教材编排特点,恰当把握教学了解教材编排特点,恰当把握教学要求。要求。 第101页/共138页第一百零二页,共139页。第八第八(d b)(d b)单元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分数的初步认识识第102页/共138页第一百零三页,共139页。一、教学内容一、教学内容1.1.分数分数(fnsh)(fnsh)的初步认识的初步认识2.2.分数分数(fnsh)(fnsh)的简单计算的简单计算3.3.分数分数(fnsh)(fnsh)的简单应用的简单应用 第103页/共138页第一百零四页,共139页。第104页/共138页第一百零五页,共139页。三、编排特点

35、三、编排特点1.1.合理确定认识分数的起点,逐步加深合理确定认识分数的起点,逐步加深对对 分数的认识。分数的认识。2.2.加强用分数解决问题的教学加强用分数解决问题的教学(jio (jio xu)xu)。3.3.结合生活经验,借助直观和操作认识结合生活经验,借助直观和操作认识分数。分数。 第105页/共138页第一百零六页,共139页。四、具体四、具体(jt)(jt)编排编排第106页/共138页第一百零七页,共139页。体现分数的产生源于生活实际的需要引出对单元内容的学习,为例题教学提供现实(xinsh)情境 主题主题(zht)(zht)图图第107页/共138页第一百零八页,共139页。分

36、数概念的基本要素“分的对象(duxing)”“平均分”借助面积模型(加强)初步认识分数分数各部分的名称(提前) 认识认识(rn shi)(rn shi)几分之一几分之一第108页/共138页第一百零九页,共139页。 用“形”表“数” 进一步巩固分数(fnsh)的意义 用不同的方式用不同的方式(fngsh)(fngsh)表示表示1/41/4几分几分(j fn)(j fn)之一的大小比较之一的大小比较进一步巩固分数的意义第109页/共138页第一百一十页,共139页。认识四分之几认识十分之几完善(wnshn)学生对分数的认识 认识认识(rn shi)(rn shi)几分之几几分之几第110页/共

37、138页第一百一十一页,共139页。 同分母分数的大小同分母分数的大小(dxio)(dxio)比较比较进一步巩固分数的意义出现(chxin)6/6,为学习1减去几分之几作准备第111页/共138页第一百一十二页,共139页。 加强分数(fnsh)含义 借助直观 说理的方式 分数分数(fnsh)(fnsh)加法加法加强分数含义借助(jizh)直观说理的方式 分数减法分数减法第112页/共138页第一百一十三页,共139页。 直观展示(zhnsh)算理 自主探究 加强观察 发现规律 1 1减去几分减去几分(j fn)(j fn)之几之几第113页/共138页第一百一十四页,共139页。多个(du

38、)同一事物组成的集合作为单位“1”,集合中部分元素与整个集合的关系也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进一步认识分数第114页/共138页第一百一十五页,共139页。在具体活动中直观感受加强活动前的准备和指导用数学语言描述(mio sh)动作过程和结果第115页/共138页第一百一十六页,共139页。解决问题的前提利用分数的含义借助直观图进行分析应用整数除法(chf)计算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第116页/共138页第一百一十七页,共139页。五、教学建议五、教学建议1.1.注意通过多元表征之间的转换注意通过多元表征之间的转换(zhunhun)(zhunhun),逐步加,逐步加 深对分数的认识。深对分数的认识

39、。2.2.借助多种直观模型和操作,理解分借助多种直观模型和操作,理解分数的数的 含义。含义。3.3.重视主体参与,培养几何直观。重视主体参与,培养几何直观。 第117页/共138页第一百一十八页,共139页。第九单元第九单元(dnyun) (dnyun) 数学广角数学广角集合集合第118页/共138页第一百一十九页,共139页。一、教学内容一、教学内容集合集合(jh)(jh)思想思想 第119页/共138页第一百二十页,共139页。三、编排特点三、编排特点1.1.提供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帮助提供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帮助学生积累学生积累 数学活动经验。数学活动经验。2.2.式图结合式图结合(jih)(jih),体现用不同,体现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 第120页/共138页第一百二十一页,共139页。四、具体四、具体(jt)(jt)编排编排第121页/共138页第一百二十二页,共139页。 激发认知冲突 不同方法解决问题 连线(lin xin)、画图、列式 介绍集合图第122页/共138页第一百二十三页,共139页。五、教学建议五、教学建议1.1.激活已有知识和经验,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