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的传递教学设计_第1页
热的传递教学设计_第2页
热的传递教学设计_第3页
热的传递教学设计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教学教案热的传递教学设计青湖中心小学柴文苏一、教案设计理念科学课是一门综合性、 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 是现阶段小学的科学启蒙教育课,承载着我国科技教育的先驱任务。 教学中许多科学知识是理论性的, 没有实验或演示,学生不容易理解, 或由于实验操作难度高, 不容易达到理想的效果。网络资源与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合理运用,对小学科学教学有很大的作用。而恰好互联网中存有大量数据,包括教学案例、课件、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等教学资源, 这些资源能科学、 准确、快速地为每一位教师和学生解决一系列知识上的问题。作为一名科学教师, 要致力研究如何使科学学科教学与互联网有效结合,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所以在进行热

2、的传递一课教学设计时,我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 指导学生利用互联网进行课前预习, 既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能力,又为新授知识时打下基础;课内恰当地借助网上课件、视频等资源,降低教学难度,扩阔学生的知识层面,科学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二、教材分析本课是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冷和热”单元)中的第 2 课。本课内容与前后几课有着很强的联系。 其探究内容是是对前一活动内容的继续深入,即在学生会画出“温度变化的曲线图”后,从“用酒精灯给铁定加热,一会儿铁钉会变得很热、很烫”这个现象出发,提出“热是怎样传递的?”这一研究话题, 从另一个角度对热现象进行研究。 本课也是后面加热和冷却 、

3、吸热和散热的研究基础和铺垫。本课共安排了两个活动:热在金属条中的传递、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在第一个活动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设计直观的实验, 加热金属条的一端和中间, 观察并推测热在金属条中的传递过程和方向。 在第二个教学活动中, 教师仍旧要引导学生设计直观的实验, 观察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 在这个环节中, 学生们经过更深入的观察和思考,将会认识到热传递(热传导)不一定是线型的,而是由热源中心向四周各个方向逐渐传递的, 这样,学生就对热传递的过程和方向有了更全面的认识。1、教学目标基于以上的认识,遵循“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有利于其它目标的实现为前提”的重要理念,根据教材的编排特点,结合本课时的教

4、学内容,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从以下三方面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1. 知道热总是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2. 知道传导、对流、辐射是热的三种传递方式。3. 能解释生活中有关热传递现象。2、教学重点难点认识热的三种传递形式,能解释生活中有关热传递现象。精品教学教案3、突破重难点:通过学生亲身实验探究体会热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的传递,通过讨论和交流了解生活中热传递现象。4、教具学具:教具:多媒体课件、图片学具:每小组一套实验器材(火柴、铁丝架、酒精灯、猪油或蜡烛、烧杯、三脚架、石棉网、木屑或茶叶)三、教学过程一、谈话激情,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一个好玩的仪器(酒精灯)里面的液体是酒精,主要我们用

5、它来加热物体,现在我把它点燃,同学们想不想把你们面前的酒精灯点燃?我先来介绍酒精灯的安全使用方法:酒精灯的使用( 1)今天我们要用用酒精灯, 在探究热传递之前, 我们先来学习正确使用酒精灯的方法。( 2)练习使用酒精灯:A、学生讲使用酒精灯方法,教师演示使用酒精灯。B、学生分组练习使用酒精灯,教师巡视指导。设计理念:本课中酒精灯的使用是重点,同时学生也是头一回接触它,未免有些陌生, 为了消除学生的陌生感, 增进他们的兴趣, 我把酒精灯说成一个玩具,让学生学着老师的样子把它点燃, 让学生轻松地接收了它, 在指导学生分组练习的过程中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避免危险。二、提出问题手拿住铁钉帽一端加热,感

6、受到什么?(烫手)热是从哪来的呢?(火焰)其实这是一种热传递现象, 生活当中有许多热传递现象, 现在我们就来探究热在固体、液体以及气体中是如何传递的?3、揭题并板书:热的传递。设计理念:通过一段视频让学生了解, 热传递现象并不深奥, 它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贴近学生生活,增进学生学习兴趣。三、解决问题1、探究热在固体中的传递( 1)我们首先来探究热在固体中是怎样传递的?( 2)学生猜想( 3)设计实验方案,学生用提供的材料做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精品教学教案A、看到有什么现象发生?B、这种现象说明:热在固体中是怎样传递的?( 4)汇报交流:热在固体中是怎样传递的?( 5)想一想在我们日常生活中

7、,哪些是热传导现象?(6)小结:热在固体中,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这种传热的方式称为“传导”。即:热在固体中靠“传导”的方式来传热的。设计理念: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设计实验方案,体现了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而我会适时对实验方案提些建议,体现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手、脑、眼、耳、口等多种感观直接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活动化的情景中学会学习,帮助学生增进学习科学知识的信心。2、探究热在液体和空气中的传递(1)我们通过研究,我们知道了热在固体中靠“传导”方式把热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那么,热在液体中又是怎样传递的呢?(2)学生猜想。(3)学生用提供的材料做实验,验证自己的

8、猜想:A、你看到了怎样的现象?B、你认为热在液体中是怎样传递的?(4)小结:液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称为“对流”。即:热在液体中靠“对流”的方式来传热的。(5)因为气体也具有流动性,所以热在气体中也是通过对流的方式传递的(6)想一想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是热对流现象呢?设计理念:实验结束后要求各个小组之间互动,交流实验的过程和其中的乐趣,培养学生探究精神。 实验中有的学生把茶叶放到水中,而有的同学是把木屑放入水中,发现有所不同,鼓励学生课后探究,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告诉他们科学探索是永无止境的。3、认识辐射(1)通过探究,我们知道了热在固体中靠“传导”方式传递

9、,在液体和气体中靠“对流”方式传递。 但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 有一种情况同学们一定遇到过,在烈日下的物体,摸上去很烫,这些热是哪来的?( 2)太阳在宇宙中,没有空气和水,照样能传递热。像太阳这样,不靠空气、水或其他物体也能传递热,这种传热方式称为“辐射”(3)生活、生产中还有哪些东西靠辐射传递热的?举例说一说。(4)其实,任何物体,只要不是绝对零度,都能以辐射的方式向外辐射热量,像我、你、燃烧的蜡烛等等。精品教学教案设计理念:热辐射在小学阶段只需要学生有初步的了解就可以,但学生对这个概念感觉很抽象,不能像传导、对流那样可以通过实验直接感知,因此,在这一环节中, 我列出大量的图片, 让学生初

10、步了解只要是物体, 不是绝对零度就存在热辐射现象。四、拓展创新1、在生活中热往往不只是以单一的方式传递,而是多种方式同时进行,同学们请看(教材 P20)图片谁能说一说这个图片中有哪些热传递现象,属于哪种方式?小组讨论交流、汇报。设计理念:我注重对学生的智力开发,设计了两道开放性较大的题目,引导学生看一看、想一想:生活当中存在哪些热传递现象,贴近学生生活,开拓思维,使学生学会从多角度考虑、分析问题,真正做到开发思维,发展智力。五、总结评价,体验成功1、谈谈这节课自己有什么收获?2、欣赏通过研究热传递,发明的科研项目。欣赏图片结合我国神舟系列飞船的成功发射,向大家介绍相关热传递知识3、“小小设计师

11、”创作活动古代人利用热传递的知识发明了走马灯,组织学生制作走马灯,六、教学反思热的传递 一课,需要在教师的带领和指导下,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能够做固体、液体热传递的实验。分析热传递过程的共同点,形成粗浅的关于热是怎样传递的认识。通过本课的教学我感到基本完成了以上教学的内容。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存在的优点是:1、借助互联网,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事物出发,感受生活中的热传递现象,使学生学得更轻松。2、能把互联网教学与科学学科教学有效地整合。课前指导学生在家利用互联网进行预习, 既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能力,又为新授知识时打下基础; 课内恰当地借助网上课件、视频等资源,降低教学难度,扩阔学

12、生的知识层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发挥利用课件直观、形象等优势,强化实验过程。学生通过实精品教学教案验、观察、比较对热的传递有了深刻的认识,这样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始终以积极的情绪去主动探究,通过动手、动口、动脑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3、注重学生学科能力的培养。本课是按照“猜想验证分析结论”的流程进行教学的。 让学生初步掌握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流程和方法。 有了猜想以后,必须通过科学的实验来证明。 而自己设计实验也是本学期学生刚接触到的内容,各小组都能按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整堂课都能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把实验的自主权和提问题的权利还给学生。如:教学中,鼓励学自由猜想 . 引导学生自已设计实验 , 鼓励探究创新 . 让学生自已去想去说去表达 , 鼓励他们像科学家那样去做科学 . 如教学中 , 老师给你提供木屑、 茶叶末。你准备借助这些材料怎样来研究?你能设计出更好更简单的方法吗? 引导学生想出更多的、 与众不同的方法,不断激发学生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