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钟山记》测验题_第1页
《石钟山记》测验题_第2页
《石钟山记》测验题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页共页石钟山记测验题一、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彭蠡( l)郦元( l)钟磬(q ng)枹(b o) b.铿然( k ng)硿硿( k ng)莫夜( m)栖鹘( h) c.磔磔( zh)鹳鹤(gu n)穴罅( xi) 噌吰( ch ngh ng) : d.窾坎( ku n)镗鞳 (t ngt)识之(zh) 澎湃( p i)二、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 分a.始访其遗踪访,寻访然是说也,余尤疑之尤,更加b.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舟,坐船适,到c.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莫,暮汝识之乎识,记得d.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殆,几乎余固笑而不信也固,本来三、写出下列

2、多义词的义项。10 分1.鼓(1)微风鼓浪()(2)噌吰如钟鼓不绝()(3)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4)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5)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2.当(1)有大石当中流()(2)当立者乃公子扶苏()(3)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4)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5)卿卿复卿卿,木兰当户织()四、写出下列虚词的不同义项。11 分1.何(1)不然,籍何以至此()(2)徐公何能及君也()(3)受赐不待诏,何无礼也()(4)而此独以钟名,何哉()(5)豫州今欲何至()2.而(1)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2)余固笑而不信也()(3)余方心动欲还,而大

3、声发于水上()(4)涵淡澎湃而为此也()(5)吾恂恂而起()(6)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五、下列不含通假字的一组是()3 分a.至莫夜月明b.汝识之乎c.周景王之无射也d.长乐王回深父六、以下各句中“虽”的意义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1.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3.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4.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5.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6.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a.1、2、63、4、5b.1、2、34、5、6 c.、23、4、5、6 d.1、32、4、5、6 七、下列各句按其活用加以分类,全出现名词作状语的一组是() 。3 分 1.大石倒立千

4、尺 2.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3.土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4.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罅 5.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6.郦元之所见,殆与余同, 7.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 8.郦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9.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10.天下云集响应 a.1、3、5、7、9、10b.l、2、3、5、8、10 c.1、2、4、5、8、10d.2、4、6、8、9、10 八、下列句子中不属于名词作状语的一项是() 。3 分 a.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b.其一犬坐于前c.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d.卒廷见相如九、1、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各句不同的一项是() 。12 分a.时人莫之许也b

5、.古之人不余欺也c.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d.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2、下列各组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下临深潭,微风鼓 (临:面对;鼓:鼓动。 ) 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虽:即使;鸣:使发出响声,使动用法。) 试卷编号:第 1 页共 1 页 b.扣而聆之,南声函胡(扣:敲击;聆:听。 )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舟:乘船,名词用作状语;适:恰好。) c.与向之噌吰者相应 (向:刚才的。 ) 汝识之乎 (识:通“志”,记住。 ) d.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无射:无射钟。 ) 大石侧立千尺 (侧:名词用作状语,在旁边。) 3、 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至莫夜月明,独

6、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b.汝识之乎 c.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d.然而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词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郦道元以为下临深潭 b.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深浅 c.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d.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十、1、下列加粗词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 分a微风 鼓浪鼓:振动扣而聆之扣:敲,敲打b汝识之乎识:通“志”,记住是说也是:这,这个c或曰此鹳鹤也或:也许乃以斧斤考 击而求之考:考察d下临深潭临:对着殆与余同殆:大概2下列各组句中加粗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b余音歇清风来,水波不兴然是说也,

7、余疑之怨天人徐徐尤尤cd与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水天边流有大石中流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向向当当3下列句中的加粗词意义相同的两项是()3 分a士大夫 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下b惜其用武而不 终也c世言晋王之将 终也d靡不有初,鲜克有 终4下列句中加粗词与所给例句中加粗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3 分例句:彭蠡之口有石钟山 焉 a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b不知其浅深,微波入 焉c焉用亡郑以陪邻d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5下列句中加粗词的意义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3 分a然是说也,余常疑之b石之铿 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c有穴窈 然试卷编号:第 2 页共 1 页d杂然相许6下列各加粗字

8、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 分ab涵误澎湃为此也勿以恶小为之,勿以善小不为得双石于潭上,扣聆之余固笑不信而而而而而cd吾恂恂起以三矢赐庄宗告之余方心动欲还,大声发于水上盖叹郦云之简,笑李勃之陋也而而而而7下列各句加粗的词不属于名词作状语的一项是()3 分a事不 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b余自齐安 舟行适临汝。c而此独以钟 名,何哉?d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 夜泊绝壁之下8下列各句的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类的一项是()3 分a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b古之人不余欺也c时人莫之许也d吾子未之思也9下列各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译:现在把钟磬置于水中,虽然有大风浪也不会发出声音,何况是石头呢!b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译:渔人和船工虽然知道得名的原因,却不能用文字表达出来。c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译:郦道元的看法;几乎和我一样,而且说得不详细。d此世所以不传也。译: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凭借。10、下列四篇文章不同类的一项是()3 分a、 岳阳楼记(范仲淹)b、 石钟山记(苏轼)c、(柳宗元 ) d、 醉翁亭记 (欧阳修) 11、古代用“天干”和“地支”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天干”指 _ , “地支”指 _ 。 (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