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分析_第1页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分析_第2页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分析_第3页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分析_第4页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分析【摘要】 目的总结分析 nrds (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特点、高危因素、治疗及转归 情况。方法 选择2010年6月一一2012年11月期间我院产科监护病房收 治的50例发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nrds组)为研究对象,另选 取50例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nrds组5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 再依据孕周情况分为早产儿组36例、足月儿组14例,分析比较入组患儿 的临床资料,总结nrds的临床特点、高危因素以及治疗转归情况。结果 nrds患儿的临床特点表现为呼吸窘迫、窒息、低氧

2、血症等,主要高危因素 包括男性、宫内窘迫、宫内窒息以及剖宫产等,早产儿比例较高,口早产 儿胸片级数高于足月产儿,apgar评分低于足月产儿,差异显著(p0. 05)o 结论新牛儿窘迫综合征患儿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临床需警惕其高危因 素,积极采取措施改善预后。【关键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特点;高危因素;治疗转 归文章编号:1004-7484 (2013) -12-7058-02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指新生儿出生后已有了短暂的自然呼 吸,继而发生进行性呼吸困难、发纟甘、呻吟等急性呼吸窘迫症状和呼吸衰 竭1。其主要病变为肺内形成透明膜,因此又称肺透明膜病。由于缺乏 肺表面活性物质,

3、呼气末肺泡萎陷,导致出生后不久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呼 吸窘迫和呼吸衰竭2。主要见于早产儿,口胎龄越小发病率越高。此外, 糖尿病母亲婴儿、剖宫产儿、双胎的第二婴和男婴、多胎、宫内窘迫或窒 息的新生儿nrds的发生率也较高。通常并发冇气漏、氧中毒、恢复期的 动脉导管开放等并发症3 o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严重威胁到婴儿生命 健康,探讨其临床特点、高危因素以及治疗转归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我院 产科收治的发生呼吸窘迫的新生儿资料详细分析总结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6月一一2012年11月期间我院产科监护 病房收治的50例发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nrds组)为研究对象, 另选

4、取50例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nrds组5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患儿再依据孕周情况分为早产儿组(孕周w35周)36例、足月儿组(孕 周>35周)14例。nrds组:男性28例,女性22例;出生30min-6天;出 生体重1.8-3. 5kg,平均(2.6±1.5) kg0对照组:男性26例,女性24 例;出生30min-5天;出生体重1.7-3. 2kg,平均(2.5±1.3)血。两组 新生儿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 nrds诊断标准 出生后12h内出现呼吸困难.且进行性加重,伴 有呻吟、呼吸不规则或呼吸暂停,面色灰白或发纟x线胸

5、片提示有典 型特征性改变,排除羊水或胎粪吸入综合征、新生儿湿肺和膈疝、b溶血 性链球菌肺炎。其中x线典型表现分为4级:i级:肺部呈小点状或网状 影;ii级:肺部呈较大密集点状或网状影,伴有支气管充气征;iii级:肺 部磨毛玻璃样变化,横隔与心缘模糊,支气管有明显充气征;1/级:肺部 变白,呈典型“白肺”,心影模糊,支气管充气征不明显4。1.3治疗方法机械通气:使用经鼻呼吸道止压通气或有创性机械 通气,呼吸机模式设置为同步间歇通气simv+psv (压力支持通气),pao2 在50-60mmhg,动脉血氧浓度在84-94mmhg, ph大于7. 2;积极控制和 治疗原发病及感染,纠正酸中毒;在辅

6、助通气情况下使用ps (肺表面活 性物质)代替补充治疗,注射用的牛肺表面活性剂混悬于0.9%nacl溶液 中加热至37°c,在呼吸道清理干净后经气管注入患儿肺内,一般剂量为 200mg/kgo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计量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 均数土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 验,差异在p<0. 05时差异显著。2结果2. 1 nrds组患儿临床特点50例nrds患儿主要临床特点表现为: 在肺炎感染或窒息后2-24h发病;36例(72.00%)患儿出现头罩供氧青 紫、难以纠正的低氧血症以及呼吸困难症状;4例(8.0

7、0%)pa02小于50mmhg, pac02 小于 35mmhg; 8 例 pa02 小于 50mmhg, pac02 在 36-45mmhg; 6 例 pa02 小于 50mmiig,pac()2在 46-60mmiig;pa-adozc肺泡氧分压差)平均值(42. 89 ±12. 55) mmhg;pa02/fi02 平均值(93. 18土31. 21) mmhg;胸部 x 线 特点:所冇患儿均冇“白肺”表现,双肺密度增高、心影模糊,其屮18 例(36.00%)可见支气管充气征,16例(32. 00%)可见肺弥漫性浸润影, 且肺部纹理变粗变多;11例并发蛛网膜下腔出血,7例并发缺

8、氧缺血性 脑病。2. 2 nrds发病的高危因素分析nrds组患儿男性比例、宫内窘迫、出 生窒息及剖宫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一且差异显著(p005),见表1。3讨论nrds是常见的新生儿死亡原因之一,又可以称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hmd),这类患儿主要发病原因是由于肺上皮细胞未发育成熟、出生后短 时间内表面活性物质(ps)生成缓慢,不能满足机体呼吸需求,引发肺顺 应性下降而致病,其中早产儿和剖宫产儿发病风险较高5。相关研究表 明,新生儿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相关因素不但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 冇关,同时还受到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蛋白b基因多态性和体液免疫等囚素 的影响。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婴刚出生

9、时哭声可以正常,6-12小时内出现 呼吸困难,逐渐加重伴呻吟,呼吸不规则,间有呼吸暂停面色因缺氧变得 灰白或青灰,发生右向左分流后青紫明显,供氧不能使之减轻缺氧,重者 四肢肌张力低下6。nrds主要体征为鼻翼?动,胸廓开始隆起以后肺不张 加重,胸廓随之下陷,以腋下较明显吸气时胸廓软组织凹陷,以肋缘下、 胸骨下端最明显肺呼吸音减低,吸气时可听到细湿罗音7。本组研究发 现新生儿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严重低氧血症、胸部x线表现为“白 肺”等,统计还发现nrds患儿组的男性比例、宫内窘迫、宫内窒息及剖 宫产率均明显高于正常新生儿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 05)o在进行nrds 诊断过程中,

10、患者胸片表现出演变的特征性,可在患者早期进行胸部x线 摄片,不同患病程度的患儿肺萎缩程度和范围则有不同,对于轻度患者, 肺野透光度稍微下降,但心影轮廓清楚,无明显支气管充气症状;而中度 患者则肺野透光度继续下降,心影轮廓清楚但是肺底出现支气管充气症 状;重度患者肺泡几乎全部萎陷,肺野密度增高呈“白肺”表现。支气管 充气症状主要是由于患者正常肺泡出现一定萎缩而导致患者稀奇过程中, 气体不能进入萎缩的肺泡而滞留在小气道内而出现充气扩张的表现,该症 状可以作为x线诊断nrds的重要表现。文章中患儿胸部x线特点表现为: 所有患儿均有“白肺”表现,双肺密度增高、心影模糊,其中18例(36. 00%) 可

11、见支气管充气征,16例(32.00%)可见肺弥漫性浸润影,且肺部纹理变 粗变多;nrds多发生于男性新生儿及早产儿8,本组nrds患儿男性比例 达76.00%,早产儿比例达到72. 00%o同时早产儿nrds病情相对严重,胸 片级数明显高于足月产儿,且apgar评分明显低于足月产儿(p0.05)。 临床治疗分3部分:一般治疗:保温、监测生命体征(体温、呼吸、心 率、血压和血气等)、保证液体和营养供给、纠正酸中毒、关闭动脉导管、 抗生素治疗等9;氧疗和辅助通气,ft前机械通气已经成为治疗nrds 的主要临床技术,尤其在临床上采用高频振荡通气技术可以显著降低患儿 的病死率。ps替代疗法:ps替代疗

12、法即所说的表面活性物质替代法, 表面活性物质主要有,天然制剂、人工合成制剂以及混合制剂三种材料, 替代的表面活性物质可以有效降低肺泡表面张力,改善肺部通气和肺内血 流供应,防止肺水肿和维持肺泡通透性的功能。其中天然制剂是最为理想 的替代材料,含冇磷脂瞰甘油、脂类以及蛋白质等成分,可以通过雾化吸 入或者是气管进行直接注入等方式。在患者一旦确诊后应尽早使用,可经 气管插管,分别取仰卧位、右侧卧位、左侧卧位和再仰卧位各1/4量缓慢 注入气道内,每次注入后应用复苏囊加压通气1-2分钟。ps可明显降低nrds病死率及气胸发生率,同时可改善肺顺应性和通换气功能,降低呼吸机参数,ps目前已常规用于预防或治疗

13、nrds10o本组50例nrds患儿 在经过相应的治疗后,患儿总治愈率达到84. 00%o综上所述,临床应警惕新生儿发生呼吸怵i难,严密监测围产期新生儿的生命体征,部分高 危产妇必要时耍在产前积极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预防nrds的发生,做 到早期诊断,尽早治疗,积极改善nrds患儿预后,提高新生儿出生质量。参考文献1 陈安,施丽萍,郑季彦,等晚期早产儿和足月儿呼吸窘迫综合 征的临床特点j中华儿科杂志,2008, 46 (9): 654.2 饶红萍,周玉祥,陈秋如,等盐酸氨漠索和肺表面活性物质在 防治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0, 7(25): 53-54.:3徐健,

14、黄平,宋冰,等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对新生儿呼吸窘 迫综合征影响的系统评价j中国急救医学,2012, 32 (7): 599-602.4 张志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特点与高危因素j医学 信息,2011, 24 (2): 453-454.5 ainsworth sb , milligan dw. surfactanl therapy for respiratory syndrome in premature neonates : a comparative reviewj. am j respir med, 2009, 1 (6): 417-433.6 mclntine dd, leveno kl. neonatal mortality 且nd morbidity rates in late preterm births compared with births atterm j obstet gynecol, 2008, 111 (1): 35.7 王瑛,丁雪晶鼻塞持续正压通气和常规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 吸窘迫综合征疗效比较j临床儿科杂志,2009, 27 (8): 757-760.:8张瑞珍,李征,卢宪梅鼻塞持续气道正圧通气预防极低体重儿 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8, 23 (9): 673-674.9 sweet d, camielli v.eu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