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视觉秩序--我对街道美学的感想_第1页
街道视觉秩序--我对街道美学的感想_第2页
街道视觉秩序--我对街道美学的感想_第3页
街道视觉秩序--我对街道美学的感想_第4页
街道视觉秩序--我对街道美学的感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街道的美学芦原义信作者简介:芦原义信芦原义信(19182003)日本当代著名建筑师。毕业于东京大学建筑系、哈佛大学研究生院,历任日本法政大学、武藏野美术大学和东京大学教授,曾担任日本建筑学会主席、日本建筑师协会主席。1956年成立建筑事务所,其设计代表作包括东京驹泽体育馆、索尼大厦、东京驹泽体育馆、索尼大厦、东京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东京艺术大东京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东京艺术大剧院剧院等。收入本书的街道的美学和续街道的美学集中体现了他以“外部空间设计”为中心的建筑美学思想 。内容简介: 以街道视觉秩序的创造作为建筑平面布局形成设计的出发点,分别从街道的自然特征,美学规律,人文特色出发由浅至深论述

2、如何发掘建筑平面布局形成设计中的视觉秩序规律。街道的美学成书于1979年,是作者多年来对街道、广场空间构成方面的研究成果。1983年出版的续街道的美学是在前书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展开研究的成果。两部著作应用格式塔心理学中“图形”与“背景”的概念以及其他现代建筑理论,并引用中国的“阴阳”之说,对日本和意大利、法国、德国等西欧国家的建筑环境与街道、广场等外部空间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比较,从而归纳出东方和西方在文化体系、空间观念、哲学思想以及美学观念等方面的差异,并对如何接受外来文化和继承民族传统问题,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一 建筑的空间领域 1.内部与外部 内部空间可保护人不受自然威胁及外界侵扰,

3、提供具有目的性或功能性的生活场所。 限定建筑空间三要素: 地板、墙壁、天花板2.墙的意义 墙的存在,创造出高质量内部空间。 欧洲 厚墙所产生的防护性,使得家的存在被承认;日本 家关系到作为边界墙壁的存在。3.城郭日本以海洋作为城市的边界二 街道的构成1.街道作为外部空间应该与建筑内部空间产生互动(内外空间的流动性),居住作为一种私用的内部秩序,应以缝补,纳凉等的形式渗透到内部秩序之中。2在图形构成上,内外空间应该致力于存在反转的可能性(格式塔心理学中的互为背景),街道和广场应具有轮廓清晰的“图形”性格,因此在街道两侧排列建筑物以形成轮廓,并使建筑物展现沿街立面是十分必要的。 3.当建筑物的外墙

4、作为面来看,街道同样具有“图形”性格。通过D/H来研究空间感受。 4.从空间构成上,广场应具有以下四个条件: (1)边界清楚,能成为图形,且此边界最好是建筑的外墙,而不是单纯遮挡视线的围墙。 (2)具有良好的封闭空间的“阴角”,容易形成“图形”.(3 )铺装直到边界,空间领域明确,容易形成“图形”。(4)周围建筑具有某种统一和协调,D/H有良好的比例。 5重视塑造阴角空间有利于创造围和感 6.下沉式庭院技法与密接原理市中心公园和外部空间:密接视觉上连通、靠近、可及;袖珍公园7.第一次轮廓线和第二次轮廓线 1)加强建筑第一次轮廓线,尽量减弱第二次轮廓线。 2)第一次轮廓线决定建筑本来外观的形态:

5、 第二次轮廓线建筑外墙的凸出物和临时附加物所构成的形态。 3) “第一次轮廓线”的秩序和结构清晰容易描绘,相对的,“第二次轮廓线”无秩序、非结构化,所以不能成画。尽量减少“第二次轮廓线”就能使街道更美观。 4)从该思想出发:(1)市中心主要道路要尽可能加宽;(2)人行道宽度尽可能加宽;(3)极力限制遮挡“第一次轮廓线”的“第二次轮廓线”,特别是侧招牌。8.俯视景观 1)城市景观魅力之一。 2)由于俯视,视线迅速而确切地把握住领域,把观光者和街道紧密地联系起来。 3)人们理想的住所和俯视景观有关。高山上是有条件的人居住,拥挤低洼的地方是平民百姓居住。 4)从视线的几何原理研究俯视景观,确定了俯角

6、10度为俯视景观中心范围,并以此确定最佳景观观测位。 9.室外雕塑的意义 外部空间布置的雕塑,作为修建高层建筑的补偿,一方面具有把美还原给社会的意义。三 关于空间的几项考察1.小空间的价值 1)小空间并非狭窄的空间。同大的空间相比,小空间摆脱了把旁观者带进内部,进一步探索其内部秘密的可能性。旁观者会把自己缩小,被带进独自创造的世界。 2)把大空间划分成小空间,实现局部与整体的统一。2.夜景“图形”与“背景”的反转 1)建筑空间中以反射光和透射光看东西。 2)要使建筑作为夜景,就必须有一定的通透性,使内部光作为透射光被看到。3留下记忆的空间 1)作为描绘在心中的形象来考虑城市或街道的想法,大多数

7、城市居民的共同印象。 2)构成形象的五个因素:路线、边缘、区域、节点和目标。四 世界街道的分析1.澳大利亚帕丁顿的并列式住宅与京都的町家帕丁顿地区帕丁顿地区 排列着维多利亚并列式住宅的悉尼古老住宅区。狭长用地上建造的多为两层住宅,在正面阳台上具有玲珑剔透的铸铁栏杆。利用小庭院带来季节感,街道具有整体感。道路平均宽度为10米以上,D/H=11.5,道路宽敞明快。京都町家京都町家 道路宽度为6.5米左右,D/H=1,比帕丁顿要低矮和狭窄的多。与铸铁栏杆相当的是窗上的木格子。住宅的宽度与帕丁顿一样,受到用地限制,一般大致相同。2.意大利奇斯台尼诺与爱琴海希腊诸岛奇斯台尼诺 街道的建筑是一幢幢地紧紧毗连,形成一幢大建筑般的城市。由于城墙的限制,街道无法向外面延展。希腊诸岛希腊诸岛 沿海岸坡地上所建的街道。一种沿等高线布置,一种基本上垂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