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形貌测量实验_第1页
三维形貌测量实验_第2页
三维形貌测量实验_第3页
三维形貌测量实验_第4页
三维形貌测量实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三维形貌测量所谓三维,按大众理论来讲,是人为规定的互相交错的三个方 向,用这个三维坐标,可以把整个世界任意一点的位置确定下来,这 个理论在立体几何,立体测绘等有重要的应用,它可以帮助解决和简 化我们在现实生活的多种问题。所谓的三维空间是指我们所处的空 间,三维具有立体性,可以通俗的理解为前后,左右,上下。三维是 由二维组成的,二维即只存在两个方向的交错,将一个二维和一个一 维叠合在一起就得到了三维。随着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生活的发展,在机器视觉,实物仿形, 工业自动检测,地形绘制,生物医学等领域都有重要的意义和广阔的 应用前景。因此,光学三维形貌检测技术受到广大学者的重视,正成 为光学信息光学的

2、前沿研究领域与方向之一,当前,也有很多方法可 以进行光学三维形貌检测。通过理解投影光栅相位法的基本原理;理解一种充分发挥计算机特 长的条纹投影相位移处理技术。实验原理相位测量轮廓术的基本原理投影光栅相位法是三维轮廓测量中的热点之一,其测量原理是光栅 图样投射到被测物体表面,相位和振幅受到物面高度的调制使光栅像发 生变形,通过解调可以得到包含高度信息的相位变化,最后根据三角法 原理完成相位-一高度的转换。根据相位检测方法的不同,主要有Moire 轮廓术、Fourier变换轮廓术,相位测量轮廓术,本方法就是采用了相 位测量轮廓术。相位测量轮廓术采用正弦光栅投影相移技术。基本原理是利用条纹 投影相移

3、技术将投影到物体上的正弦光栅依次移动一定的相位,由采集 到的移相变形条纹图计算得到包含物体高度信息的相位。基于相位测量的光学三维测量技术本质上仍然是光学三角法,但与光学三角法的轮廓术有所不同,它不直接去寻找和判断由于物体高度 变动后的像点,而是通过相位测量间接地实现,由于相位信息的参与, 使得这类方法与单纯基于光学三角法有很大区别。将规则光栅图像投射到被测物表面,从另一角度可以观察到由于受 物体高度的影响而引起的条纹变形。这种变形可解释为相位和振幅均被 调制的空间载波信号。采集变形条纹并对其进行解调,从中恢复岀与被 测物表面高度变化有关的相位信息,然后由相位与高度的关系确定岀高 度,这就是相位

4、测量轮廓术的基本原理。投影系统将一正弦分布的光场投影到被测物体表面,由于受到物面 高度分布的调制,条纹发生形变。由CCD摄像机获取的变形条纹可表示 为:(n=0, 1,N-1)(2-1)其中n表示第n帧条纹图。、A(x, y)和B(x , y )分别为摄像机接 收到的光强值、物面背景光强和条纹对比度。附加的相移值,如采 用多步相移法采集变形条纹图,则每次相移量。所求被测物面上的 相位分布可表示为:(2-2)用相位展开算法可得物面上的连续相位分布。已知为参考平面上的 连续相位分布,由于物体引起的相位变化为(2-3) 根据所选的系统模型和系统结构参数可推导出高度h和相位差的关 系,最终得到物体的高

5、度值。下面具体分析高度和相位差之间的关系:图1系统中高度和相位的关系实际照明系统中,采用远心光路和发散照明两种情况下,都可以通 过对相位的测量而计算出被测物体的高度。只是前者的相位差与高度之 间存在简单的线性关系,而在后一种情况下相位差与高度差之间的映射 关系是非线性的。本实验的照明系统为远心光路。如图1所示,在参考 平面上的投影正弦条纹是等周期分布的,其周期为po,这时在参考平面 上的相位分布h(x,y)是坐标x的线性函数,记为:h h e (x,y)=Kx=2 n x/pQ(2-4) 以参考平面上0点为原点,CCD探测器上D c点对应参考平面上C 点,其相位为4)c(x,y)= (2n/j

6、90 )OC, Dc点与被测三维表面D点在 CCD上的位置相同,同时其相位等于参考平面上A 点的相位。有2d = ©a=(2 n/po)OA,显然4C=(po/2 兀) 4)cd(2-5)贝4 点相对于参考平面的高度h 为,当观察方向垂直于参考平面 时,上式可表示为:=(P°/tg°)( "cd/2 h)(2-6)根据式(2-6)就可以求岀物体上各点的高度值。相位的求取过程1求取截断相位如前所述,求得物体加入测量场前后的展开相位差就可以获得物 体的高度,因此相位的求取过程是整个测量过程中重要的一环。而条纹 图中的相位信息可以通过解调的方法恢复岀来,常用的

7、方法主要有傅立 叶变换法和多步相移法。用傅立叶变换或多步相移求相位时,由于反正 切函数的截断作用,使得求岀的相位分布在兀和Ji之间,不能真实的 反映岀物体表面的空间相位分布,因此相位的求取过程可分为两大步: 求取截断相位和截断相位展开。从条纹图中恢复出的相位信息由于它们恢复岀的相位要经过反正切 运算,使得求岀的相位只能分布在和n的四象限内,这种相位称为 截断相位叽 与之相对应的真实相位称为展开相位e。傅立叶变换法仅仅通过对一幅条纹图处理就可以恢复出截断相位G 获取图像吋间短d更适合求测量速度快的场合。而相移算法是相位测量 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不仅原理直观,计算简便,而且相位求解精度与 算法直接

8、相关,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算法。其中,最常用的是 使可控相位值等间距地变化,利用某一点在多次采样中探测到的强度值 来拟合出该点的初相位值,9帧满周期等间距法是最常用的相移算法。 下面以标准的四步相移算法为例来说明。四步相移算法中,式(21)中 11=4,相位移动的增量依次为:0, n/2, n, 3n/2,相应的四帧条纹图(2-7) 联立上式中的四个方程,可以计算出相位函数§(2-8) 对于更常用的N帧满周期等间距相移算法,采样次数为N,N,则(2-9)本论文采用N帧满周期等间距相移算法,理论分析证明,N帧满周 期等间距算法对系统随机噪声具有最佳抑制效果,且对N1次以下的 谐波

9、不敏感。2截断相位的展开相位测量轮廓术通过反正切函数计算得到相位值(见式2-9),该相位函数被截断在反三角函数的主值范围(-n , k )内,呈锯齿形的不 连续状。因此,在按三角对应关系由相位值求岀被测物体的高度分布之 前,必须将此截断的相位恢复为原有的连续相位,这一过程就是相位展 开(Phase unwrapping),简称PU算法。相位展开的过程可从图2和图3中直观地看到。图2是分布在-Ji 和n之间的截断相位。相位展开就是将这一截断相位恢复为如图3所示 的连续相位。相位展开是利用物面高度分布特性来进行的。它基于这样 一个事实:对于一个连续物面,只要两个相邻被测点的距离足够小,两 点之间的

10、相位差将小于兀,也就是说必须满足抽样定理的要求,每个条 纹至少有两个抽样点,即抽样频率大于最高空间频率的两倍。由数学的 角度而言,相位展开是十分简单的一步,其方法如下:沿截断的相位数 据矩阵的行或列方向,比较相邻两个点的相位值(如图2,如果差值小于",则后一点的相位值应加上2兀;如果差值大于兀,则后一点的相 位值应减去2 n )图2截断相位图3连续相位下面以一维相位函数Gw(j)为例说明上述相相位展开过程。ew(j) 为一维截断相位函数,其中,OW jW N1 ,这里,丿是采样点序号, N是采样点总数。展开后的相位函数用tiii(j)来表示,则相位展开过程 可表示如下: “詢尸0)十

11、2"1)nj =INT(w(j)- e、v(jl)/2 Ji +O5)+与i(2-10)no =°上式中,INT是取整运算符。实际中的相位数据都是与采样点相对应的一个二维矩阵,所以实际 上的相位展开应在二维阵列中进行。首先沿二维矩阵中的某一列进行相 位展开,然后以展开后的该列相位为基准,沿每一行进行相位展开,得 到连续分布的二维相位函数。相应的,也可以先对某行进行相位展开, 然后以展开后的该行相位为基准,沿每一列进行相位展开。只要满足抽 样定理的条件,相位展开可以沿任意路径进行。对于一个复杂的物体表面,由于物体表面起伏较大,得到的条纹图十分 复杂。例如,条纹图形中存在局部阴

12、影,条纹图形断裂,在条纹局部区 域不满足抽样定理,即相临抽样点之间的相位变化大于兀。对于这种非 完备条纹图形,相位展开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这一问题也同样出现 在干涉型计量领域。最近已研究了多种复杂相位场展开的方法,包括网 格自动算法、基于调制度分析的方法、二元模板法、条纹跟踪法、最小 间距树方法等,使上述问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决或部分解决。 3高度计算在上面分析了测量高度和系统结构参数的关系,如公式(2-6) o其中 有三个与系统结构有关的参数,即投射系统岀瞳中心和CCD成像系统入 瞳中心之间的距离L,共轨相位面上的光栅条纹周期,以及投射光轴和 成像光轴之间的夹角门。这几个参数是在系统满

13、足一定约束条件下测得 参数值,这些约束条件包括:1) CCD成像系统的光轴必须和参考面垂直,即保证一定的垂直度;2) 投射系统的出瞳和成像系统的入瞳之间的连线要与参考面平行;3) 投射系统的光轴和CCD光轴在同一平面内,并交于参考面内一 点。为了方便系统测量,本实验采用简便的标定法,避免参数标定的繁 琐过程,提高系统的适应性。标定测量原理如图4所示,首先建立如图4 所示的物空间坐标系O-XYZ和相位图像坐标系OpIJ:以参考面所在的平面 为XOY平面(也就是零基准面),垂直于XOY面并交XOY于点0的轴为Z轴, 此时建立的坐标系称为物空间坐标系;选择相位图的横轴为J、竖轴为I 建立相位图像坐标

14、系。在参考面初始位置Z=0时,可以通过多步相移法 获得参考面上的截断相位分布,该截断相位的展开相位分布为耳(i, j,l), i,j是相位图坐标系中的坐标值;将参考面沿z轴正方向平移 一定距离AZ到达Z2 = AZ后,同样通过多步相移法获得参考面条纹分 布,并由此求得展开相位h (i,j, 2);同理,依次等间距移动参考面到 多个位置Zk =(k-l)Zz并得到对应位置参考面上的展开相位4(i,j,k),其中k=3,4,K。由于在Zk,k=l,2,.,K的参考面作为后续测 量的相位参考基准,因此把它们统称为基准参考面。oZ1Zk-lzkz°pP(mai)JIAkAk-1Al图4不同位

15、置参考面高度与相位的对应关系由相位-高度映射算法,物面高度(相对于参考平面)可表示为:(2-11) 一般情况下,和成线性关系。但在实际测量中由于成像系统的像 差和畸变(特别是在图像的边缘部分),和之间的关系用高次曲线表示 更为恰当。本文采用二次曲线,(2-10)式可改写为:(2-12) 为了求出a (x , y )、b (x , y )、c (x , y ),图4中基准参考 平面(其法线方向与摄像机光轴平行)的个数必须大于等于4,相邻平面 间的距离为一已知常数。首先令为零基准面上的连续相位分布,由平面2、平面3、平面4三个 平面得到的三个线性方程可解出a (x , y )、b (x , y )

16、、c (x , y ) 三个未知常数(注:这里每个常数实际上是二维常数矩阵);保存三个常 数到计算机中,由测量时得到相位图的绝对相位,对相位图中的每一点 进行相应运算,就可以确定每一点的高度值,即实现面形的测量。4光路原理图目梯白n实验操作三维测量系统是基于VC卄6. 0平台开发的,可利用光学三维测量实 验仪进行图像的采集与数据处理,重建待测物体的三维形貌。使用前请 根据Readme正确安装驱动和软件。为了从相位分布信息计算出物体的深度/高度信息和宽度信息,必 须将相位一高度标定结果存为biaoding. txt文件,存放于C盘根目录 中,包含的具体参数和格式见附录一。此文件可以使用软件自带标

17、定模 块生成。使用流程简介 三维测量系统软件,大致可分为三个模块:图像采集模块、标定模块和 数据处理模块,分别进行图像的釆集、标定文件的生成和三维重建。(-)图像采集点击工具栏中按钮或菜单中的“系统操作一数据采集"命令,进入图像采集模块。 分为四个区域:平移台控制区、图像采集与显示区和信息区。若返回主 程序,请点击“退出”按钮。1平移台的控制(1) .选择电动平移台联结的串口号,点击“打开电移台”按钮,之后可以操作电移台。初始设置“位置号”为 0, “相移”为0。注:“位置号”表明平移台共移动了几步,“相移”表明当前 应当拍摄图片的帧数。(2) .设置“移动步长”,毫米为单位;点击“

18、移动一步”按钮,可以使平移台按设置的步长移动一次,同时“位置号”加1,“相移”置零。多次点击按钮,将平移台移动到合适位置。2.图像的采集(1).点击“设置存放目录”按钮,设置采集图像存放的位置。(2) 点击“打开图像卡”按钮,在图像显示区动态显示CCD得到的图像。(3) 点击“获取图片”按钮,采集单帧图像,图像名称为:Image位置号_相移.bmp.存放在设置的目录中。 此时图像显示区显示采集得到的图像,几秒后恢复动态显示。(4) 点击“关闭图像卡”,关闭图像卡,结束采集。(5) .如果不改变位置号或相移数,图像名不改变,则新采集图像将覆盖已有图像。(6) 点击“相移+1” ,相移数加1,然后

19、可以点击“获取图片”,采集下一帧图片。(7) 点击“回零位”,可以使平移台回到初始位置。“位置号”置0,“相移”置0。(8) 点击“相移复位",可以使“相移”置0。(二)系统标定1. 如果系统还未标定,或者标定文件损坏,需要重新标定系统,请点 击工具栏中猿钮或者菜单“系统操作一系统标定”项。2. 设置好标定面位置数,每一标定位置的相移次数,以及标定面每 次移动的距离(mm),然后点击“开始标定”按钮,选择标定图像 的存储路径后,点击“打开”按钮,开始标定。最终得到标定文 件biaoding. txt,存放在C盘根目录下。(三)数据处理1 点击按钮或者菜单“文件一打开”,点击打开需要处

20、理图像组中的任一图 像,待处理图像将显示在图像显示区。2.按住鼠标左键选择感兴趣区域,再点击工具栏© 按钮或菜单中“系统操作一数据处埋”项。3在下拉菜单中选择相移次数,然后依次点击“数据处理开始“、“计算截断相位 “相位展开”、“减掉参考面,,及“高度信 息恢复”按钮,进行三维重建,重建结束后,点击“OK”按钮退 出数据处理对话框。4. 重建结束后,可以选择菜单“处理结果”中的命令,查看每一 步计算结果。如果测量对象是平行于参考平面的平面,可查 看“处理结果”中的结果报告,获得平面的最大值、最小值、 平均值及均方差。5. 重建结束后,可以选择菜单“图形操作”中的命令,或点击工 具栏I

21、S等按钮,对图像显示区显示的图像进行放大、拉线、三维显 示以及平面显示操作,每次操作后点击平面显示按钮,显示的图像可回到灰度平面显示状态。进行图像放大操作 后,如要回到原始大小,点击鼠标右键即可。6. 点击工具栏S按钮或菜单中的“文件T保存”伶令,可以将当前图像显示区 中显示的图像保存为bmp图像。7. 如果希望继续计算其它测量图像,重复1到4步即可。附录一标定文件格式和参数系统经过标定以后将标定结果存储在C盘根目录下,如果标定文件 不存在,无法进行高度的恢复。Biaoding.txt 文件储存相位一高度转换所需系数和参考面相位值。对于图像上每一个点,文件应包含四个参数:ParPhaseHei

22、ght3 和ParPhaseHeight 1、ParPhaseHeight2、UnwrapPhaseRefO,均为二维矩阵,矩阵大小是由CCD像面大小确定的,也就是由标定测量视场所确定。相位一高度转换按照二次函数关系确定。像面上某一点(u,v)的 高度可以由下式计算得到phase(u, v) = UnwrapPhase (u, v)UnwrapPhaseRefO(u, v)Z(u, v) = ParPhaseHeight l(u, v)*pliase(u, v)A2 + ParPhaseHeight2(u, v)*phase(u, v) + ParPhaseHeight3(u, v)其中Par

23、PhaseHeight 1、ParPhaseHeight?和PdrPhaseHeight3是位相 高度标定时按照上式确定的拟合系数,UnwrapPhaseRefO是计算 高度时所需的参考平面,是根据实验系统和实际情况人为指定的某 一个标定平面,UnwrapPhase (u, v)是像面上(u, v)点的展开相位值。附录二图像文件命名规则为获得准确的三维重建结果,三维测量系统需要多帧相移图像进行三维重建。1.数据处理所用的图像命名规则如下:*0.bmp:含有圆心的图像;*l.bmp:第一帧条纹图像;*2.bmp:第二帧条纹图像;*3.bmp:第三帧条纹图像;如:某次测量中采用五帧相移算法,所需的

24、六帧测量图像分别为:test3-0> test3-l > test32、test33、test34、test35。2.系统标定所用的图像命名规则如下:*OO_O.bmp:第一标定面位置含有质心图像;*OO_l.bmp:第一标定面位置第一帧条纹图像;*00_2.bmp:第一标定面位置第二帧条纹图像;*01_0.bmp:第二标定面位置含有质心图像;*01.bmp:第二标定面位置第一帧条纹图像;如:某次标定采用五帧相移算法进行标定,第一标定面的六帧 测量图像分别为:Capture00_0.bmp、Capture00_lbmp、 Capture00_2.bmp> Capture00_

25、3.bmp、Capture00_4.bmp、 Capture00_5.bmp,第二标定面图像为:CaptureO l_0.bmp、 Capture01_l.bmp附录三图形操作命令简介“图形操作”命令共有四个,分别对应于图形操作菜单和工具栏I等按钮,用于图像显示区显示的图像进行放大、拉线、三维显示 以及平面显示操作。放大:选择“图形操作"菜单栏中“放大”命令或点击工具栏可进行放大操作。鼠标左键点击待放大区域起点,拖动鼠标至 待放大区域终点再点击左键,屏幕上会显示所选区域放大后的图像。进 行图像放大操作后,如要回到原始大小,点击鼠标右键即可。拉线:选择“图形操作”菜单栏中“拉线”命令或点击工具栏伊可进行拉线操作。该命令可查看感兴趣的一行或一列图像。在平面显示状态,鼠标左键点击拉线起点,拖动鼠标至拉线终点再点击左 键.屏幕上会显示所选区域拉线图像。若要回到平面显示状态,击平面 显示按钮S即可。三维显示:选择“图形操作"菜单栏中“三维显示,,命令或点击工具栏可进行三维显示操作。该命令可查看当前图像区的三维形状。若要回到平面显示状态,击平面显示按钮即可。此命令下可对图像进行平移和旋转操作,方法:平移,按住鼠标左键不放,拖动鼠标即可;旋转,同时按住shift键和鼠 标左键,拖动鼠标可进行旋转操作。平面显示:选择“图形操作”菜单栏中“平面显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