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网络自我效能感问卷初步编制_第1页
中小学生网络自我效能感问卷初步编制_第2页
中小学生网络自我效能感问卷初步编制_第3页
中小学生网络自我效能感问卷初步编制_第4页
中小学生网络自我效能感问卷初步编制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小学生网络自我效能感问卷初步编制摘要网络自我效能指个体在实现使用目的过程中,对 自身组织与操作网络行为能力的信念。中小学生网络自我效 能感对其学习行为及成就有重要影响。通过对自编问卷进行 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最后得到由26道题目 构成的中小学生网络自我效能感正式问卷。该问卷分为网络 成就感、网络使用技能感和网络学习期望感三个一级因子, 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后续研究的工具。关键词中小学生;自我效能感;网络自我效能感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作者简介陈秋珠(1972),女,陕西富平人。副教 授,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互联网心理学研究。 e-mai1: c

2、qz72163 com0一、引言自我效能感(sense of self-efficacy)由 bandura 于 1977年提出,1它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 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该概念一经提出,便引起心理学家广 泛关注。他们研究发现,学生自我效能感对其学习行为及成 就有重要影响。自我效能感对目标定向及学习成绩具有积极 的影响,2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学习自我监控能力较强。 301ivear研究也证实,拥有强自我效能的个体容易达到预 期结果。4近几年,随着国际互联网络日益迅猛地进入人 们的生活和学习,国内外研究者开始将研究视角从传统领域 自我效能转向网络自我效能(internet sel

3、f-efficacy, ise),网络自我效能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并取得大量成果。5 6 7 8与国外丰富多样的研究成果相比,国内则显得 比较单调和呆板。国内研究多采用综述形式或者围绕大学生 和成人作为研究对象展开实证研究,针对研究工具和中小学 生的研究较少。为了弥补上述不足,拟在借鉴国内外已有研 究成果基础上,编制出一份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小学生网络自 我效能感问卷,促使我国中小学生网络自我效能感研究走向 深入。二、中小学生网络自我效能感问卷的编制与施测(一)中小学生网络自我效能感的界定网络自我效能(ise)指个体在实现使用目的过程中, 对自身组织与操作网络行为能力的信念。9网络自我效能 中存在特殊

4、ise和一般ise。特殊ise来源于应用环境,指 在使用具体的网络服务时,个体对自身网络使用能力的知 觉,它倾向于一种状态定位。一般ise是自我感知的一般能 力,指个体形成的较稳定的对自己使用网络能力的感受和判 断,可以经过长时间网络使用形成较稳定的人格特质。特殊 ise的累积效应在一段时间后有可能泛化到一般的ise中。 综合网络自我效能定义及特殊ise和一般ise关系,将中小 学生网络自我效能感界定为:中小学生为了实现自我发展和 学业提升,对自己运用网络进行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的感知 与信心。(二)研究方法1. 中小学生网络自我效能感问卷的形成本部分主要通过两条途径收集资料:一是访谈。选取能

5、够熟练使用网络的5名初中生、5名髙中生和6名小学高年 级(46年级)学生进行访谈,访谈主要围绕对网络自我效 能感的界定及自身在使用网络方面的具体感受和表现。研究 者详细记录访谈结果,并对其进行认真分析和归类。二是文 献综述。对国内外有关网络自我效能感结构研究文献进行归 纳。本研究主要参阅的测量有:torkzadeh和van dyke的网 络自我效能感问卷、10刘小燕的上海大学生网络自我效能 量表、11国内已有的其他相关自我效能感量表、12 13 网络交往量表和学习策略量表。14 15在此基础上,结合 专家的意见以及自己对网络自我效能感的理解,形成中小学 生网络自我效能感初始问卷。该问卷由52道

6、题目组成,采 用5级记分,1代表完全不符合,2代表比较不符合,3代表 界于符合与不符合之间,4代表比较符合,5代表完全符合。2. 中小学生网络自我效能感初始问卷筛选由一名大学心理测量学教师主持,邀请小学、初中、高 中各一名计算机教师和校长,对初始问卷进行筛选论证。通 过他们对存在重复、明显漏洞或歧义的题目进行删除、修改 或补充,最后保留40道题目。重新排列题目顺序,形成正 式预测问卷。其中2、8、14、22、31题共5个题目为反向 记分。问卷整体得分越高表示网络自我效能感越高。3. 施测随机选取温州地区小学(46年级学生)、初中、高中 学校各1所,再随机整群选取各学校不同年级的1个班级学 生作

7、为预测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270份,收回有效问卷248 份,其中小学95份,初中86份,高中67份。对调查结果 进行题目分析及因子分析,删除不适合的题目,形成预测问 卷。4. 重测间隔3周后抽取第一次预测中的初中生90名进行重测o5. 统计分析方法本研究所有统计分析均使用spss for windows 17.0和 am0s5. 0统计软件,主要的分析方法是差异显著性检验、因 子分析、相关检验、验证性因子分析。三、研究结果(一)题目分析对5个反向计分题目进行重新计分后,计算40道题目 的总分。将总分由高到低排列,选取前27%的被试组成高分 组(67人),后27%的被试组成低分组(67人),然后比较高 低分组在40道题目上的反应是否具有差异性。结果显示, 40道题目均具有较高的区分能力,高低分组的反应差异达到 显著性水平(p0.01),可以保留进入下一步因子分析中。(二)探索性因子分析1.中小学生网络自我效能感问卷因子分析结果对预测问卷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bartlett球型检验值 为 3716. 682, df=32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