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世界里诗意地栖居_第1页
在语文世界里诗意地栖居_第2页
在语文世界里诗意地栖居_第3页
在语文世界里诗意地栖居_第4页
在语文世界里诗意地栖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青州市东坝初中 董董人的本质是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海德格尔语文老师的本质是和孩子们诗意地栖居在语文课堂上,过一种简单而丰富的语文生活,做一个单纯而快乐的语文老师。语文的魅力源于语文本身的美好,而语文老师的工作,就是带领孩子领略这种美好,随时,随地。阅读教学是什么?阅读教学是什么?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重点是培养语文能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重点是培养语文能力及学习能力。力及学习能力。在阅读过程中,获得在阅读过程中,获得言语的学习言语的学习、运用与积累运用与积累,以及,以及听说读写基本功听说读写基本功的训练。的训练。练能提升,一课双得。由由“教懂教懂”变为变为“练能练能”从从“教课

2、文教课文”到到“教阅读教阅读”阅读教学新定位:阅读教学新定位:整合本单元的整合本单元的内容情感主题内容情感主题; 挖掘本单元的挖掘本单元的语言训练点主题语言训练点主题。“一课双得一课双得”教学法教学法原则:敢于取舍,一课双得,整合优化原则:敢于取舍,一课双得,整合优化 单元单元整合整合教学教学单元整合教学单元整合教学为什么?为什么?是什么?是什么?怎么操作?怎么操作? 针对没有时间针对没有时间“读读”的问题,我们重新审视的问题,我们重新审视“语语文主题学习文主题学习”实验的理念和内涵,如何真正做到实验的理念和内涵,如何真正做到课内课内海量阅读海量阅读?如何解决长久以来困扰老师们的这个问题,?如

3、何解决长久以来困扰老师们的这个问题,如何突破这个制约和阻碍实验发展的瓶颈?如何突破这个制约和阻碍实验发展的瓶颈?单元整合教学解读单元整合教学解读 单元整合教学,就是以单元为单位,单元整合教学,就是以单元为单位,以单元主题为核心指导学生学习教材,结合以单元主题为核心指导学生学习教材,结合语文主题学习语文主题学习丛书进行的拓展式教学。丛书进行的拓展式教学。单元整合又分为单元整合又分为大整合大整合和和小整合小整合两种两种 大整合,即把一个单元作为一个整体,以单元主题大整合,即把一个单元作为一个整体,以单元主题为核心,引导学生对整个单元的课文进行系统的学习和为核心,引导学生对整个单元的课文进行系统的学

4、习和整体的感悟。整体的感悟。 常见模式常见模式 即:即:“1+1”1+1”单元整体推进教学模式。单元整体推进教学模式。 单元小整合,单元小整合, 就是一个阅读单元内所选文章与文章之间的整合。就是一个阅读单元内所选文章与文章之间的整合。 一种是目前较为流行的一种是目前较为流行的“1+x”1+x”模式。模式。 一种是创新型的一种是创新型的“1+1+x”1+1+x”模式。教师将单元内所选文章,依据不模式。教师将单元内所选文章,依据不同选文间的共性特征,将课文重新进行顺序调整,选择具有某一共性同选文间的共性特征,将课文重新进行顺序调整,选择具有某一共性的两篇或多篇文章做为一个研究主题进行小整合,引导学

5、生集中精力的两篇或多篇文章做为一个研究主题进行小整合,引导学生集中精力进行学习与探究。进行学习与探究。 单元整合教学解读单元整合教学解读 单元整合教学把整个单元作为一个系统,将作者的写作意图与教单元整合教学把整个单元作为一个系统,将作者的写作意图与教材的编辑意图融合,以单元主题为魂,遵循整体性原则,以一个单元或材的编辑意图融合,以单元主题为魂,遵循整体性原则,以一个单元或单元内的单元内的2 2篇、篇、3 3篇课文为单位组织教学。篇课文为单位组织教学。单元主题好比一根藤,课文好比藤上的瓜,以藤串瓜,进行整合单元主题好比一根藤,课文好比藤上的瓜,以藤串瓜,进行整合设计,再把丛书中的阅读材料纳入课堂

6、教学,与课本上的文章组成一个设计,再把丛书中的阅读材料纳入课堂教学,与课本上的文章组成一个大单元,用单元主题穿起来,整体施教。在相同的时间内,学生的阅读大单元,用单元主题穿起来,整体施教。在相同的时间内,学生的阅读量是传统教学的量是传统教学的4 4倍以上。倍以上。“单元整合教学单元整合教学” 怎么操作?怎么操作? 立足教学实际,开发单元整合案例立足教学实际,开发单元整合案例3.课时安排。课时安排。以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为例以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为例【第一单元课时安排第一单元课时安排】 共计共计12 课时课时具体如下:具体如下: 单元预习课单元预习课 1 1课时课时 单元基础梳理课单元基础梳理课 1

7、课时课时 妙卷绘童心妙卷绘童心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丑小鸭丑小鸭整合探究学案整合探究学案 2课时课时 谆谆教导促成长谆谆教导促成长爸爸的花儿落了爸爸的花儿落了 诗两首诗两首整合探究学案整合探究学案 2课时课时 成长须求知成长须求知伤仲永伤仲永孙权劝学孙权劝学整合探究学案整合探究学案 2课时课时 写作指导:叙事要完整写作指导:叙事要完整 2课时课时 一路成长一路歌一路成长一路歌主题阅读课主题阅读课 1课时课时 单元复习训练课单元复习训练课 1课时课时 七上第一单元课时安排(七上第一单元课时安排(1212课时)课时)课课 次次课课 型型 内内 容容 要要 求求1课时课时单元预习课单

8、元预习课单元导读单元导读+初读文章初读文章+字词识记字词识记总起、定向总起、定向1课时课时知识梳理课知识梳理课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字词整理字词整理+精美语段精美语段会读会写,能理解,懂应会读会写,能理解,懂应用用1课时课时语言鉴赏课语言鉴赏课雨的四季雨的四季+丛书文章丛书文章品味语言,运用语言品味语言,运用语言2课时课时写作指导课写作指导课济南的冬天济南的冬天+春春赏析精彩语段,借鉴写赏析精彩语段,借鉴写法描绘景物。法描绘景物。4课时课时自主阅读课自主阅读课阅读相关的主题学习丛书阅读相关的主题学习丛书保证自由阅读的时间保证自由阅读的时间1课时课时诗词赏析课诗词赏析课古代诗歌四首古代诗歌四首朗读朗

9、读 赏析赏析 背诵背诵2课时课时写作训练课写作训练课单元写作训练单元写作训练热爱生活热爱生活 热爱写作热爱写作内容前置,任务驱动内容前置,任务驱动课课 次次课型课型 内内 容容方法方法3课时课时精读拓展课精读拓展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五猖会会+年年依旧的菜园年年依旧的菜园 默读法默读法速读法速读法2课时课时比较阅读课比较阅读课再塑生命的人再塑生命的人+窃读记窃读记+三颗枸杞豆三颗枸杞豆+往事依依往事依依比较阅读法比较阅读法2课时课时名著导读课名著导读课朝花夕拾朝花夕拾自主交流法自主交流法2课时课时精讲扩展课精讲扩展课十二章十二章诵读法诵读法2课时课时写作训练课写作训练课单

10、元写作训练单元写作训练写人要抓住特写人要抓住特点点人物描写方法人物描写方法1课时课时单元复习课单元复习课单元重点知识训练单元重点知识训练指导与训练指导与训练七上第三单元课时安排七上第三单元课时安排“单元整合教学单元整合教学” 怎么操作?怎么操作? 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修身正己修身正己课课 次次课课 型型 内内 容容 要要 求求2课时课时单元导读课单元导读课单元导读单元导读+文学常识文学常识+浏览单元文章浏览单元文章总起、定向总起、定向2课时课时群文阅读课群文阅读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丛书三篇文章丛书三篇文章学习略读学习略读 ,感悟人物品格感悟人物品格2课时课时精

11、读拓展课精读拓展课驿路梨花驿路梨花+丛书两篇文章丛书两篇文章赏析精彩语段,赏析精彩语段,培养社会公德心培养社会公德心1课时课时情感意蕴课情感意蕴课最苦与最乐最苦与最乐+丛书多篇文章丛书多篇文章巩固略读方法的应用,巩固略读方法的应用,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2课时课时自主阅读课自主阅读课自由选择阅读自由选择阅读崇德修身崇德修身其他文章其他文章保证自由阅读的时间,保证自由阅读的时间,提升品德修养提升品德修养2课时课时古文赏读课古文赏读课短文两篇短文两篇朗读朗读 赏析赏析 背诵背诵2课时课时写作训练课写作训练课单元写作训练单元写作训练怎样选材怎样选材内容前置,任务驱动内容前置,任务驱动七下第三单元课时安排七下第三单元课时安排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指出:“略读课的设计应以大板块、大框架的设计为主,避免精读课的线性设计,教学流程不宜过细过精,要给学生留出整块的自主阅读空间。同时,教学应从阅读技能的巩固运用着眼。阅读活动前,应让学生明确阅读的目标,并在阅读活动之后评价一下目标的达成。”略读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