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五、计算分析题:1 、已知:某企业本期有关成本资料如下:单位直接材料成本为10 元,单位直接人工成本为 5 元,单位变动性制造费用为7 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为4000 元,单位变动性销售管理费用为4 元,固定性销售管理费用为1000 元。期初存货量为零,本期产量为1000 件,销量为600 件,单位售价为40 元。要求:分别按两种成本法的有关公式计算下列指标:( 1)单位产品成本(2)期间成本( 3)销货成本( 4)营业利润。解: 1、变动成本法:( 1)单位产品成本 =10+5+7=22 元( 2)期间成本 =4000+4×600+1000=7400 元( 3)销货成本 =22&
2、#215;600=13200 元( 4)贡献边际 =40×600 - (22×600+4×600) =8400 元营业利润 =8400- ( 4000+1000 ) =3400 元2 、完全成本法:( 1)单位产品成本 =22+4000/1000=26 元( 2)期间成本 =4×600+1000=3400 元( 3)销货成本 =26×600=15600 元( 4)营业利润 =40×600 -15600-3400=5000元2 、已知:某厂只生产一种产品,第一、二年的产量分别为30 000 件和 24 000 件,销售量分别为20 00
3、0 件和 30 000 件;存货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产品单价为 15 元 / 件,单位变动生产成本为5 元 / 件;每年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发生额为180 000 元。销售及管理费用都是固定性的,每年发生额为25 000 元。要求:分别采用两种成本计算方法确定第一、第二年的营业利润(编制利润表)。解:贡献式利润表单位:元第一年第二年营业收入300 000450 000变动成本100 000150 000贡献边际200 000300 000固定成本固定性制造费用180 000180 000固定性销售及管理费用25 00025 000固定成本合计205 000205 0001/19营业利润-5 000
4、95 000传统式利润表单位:元第一年第二年营业收入300 000450 000营业成本期初存货成本0110 000本期生产成本330 000300 000期末存货成本110 00050 000营业成本220 000360 000营业毛利80 00090 000营业费用25 00025 000营业利润55 00065 0003、已知:某厂连续两年的产销量、成本和售价等资料如下表:资料单位:元第一年第二年生产量(件)8 00010 000销售量(件)8 0006 000单位产品变动成本1515(元)固定性制造费用(元)40 00040 000推销和管理成本(元)10 00010 000单价(元)
5、4040该厂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第一年为150 000元,第二年为 100 000元,存货按先进先出法计价。要求:用利润差额简算法计算完全成本法的各年营业利润。解: 1、第一年的营业利润差额=0-0=0第一年完全成本法的营业利润=150 000+0=150 0002、第二年的营业利润差额=(40 000 ÷10 000 )× 4000 -0=16 000第一年完全成本法的营业利润=100 000+16 000=116 0002/194、已知:某厂生产甲产品,产品单位为10 元 / 件,单位产品变动生产成本为4 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为24 000 元,销售及管理费用为
6、6 000元,全部系固定性的,存货按先进先出法计价,最近三年的产销量资料如下表:资料单位:件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期初存货量002 000本期生产量6 0008 0004 000本期销售量6 0006 0006 000期末存货量02 0000要求:( 1)分别按两种方法计算单位产品成本;( 2)分别按两种方法计算期末存货成本;( 3)分别按两种方法计算期初存货成本;( 4)分别按两种方法计算各年营业利润(编制利润表);( 5)用差额简算法验证完全成本法下的各年利润。解:( 1)变动成本法: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单位产品成本4 元4 元4 元完全成本法: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单位产品成本4+24000/60
7、00=84+24000/8000=74+24000/4000=10元元元( 2)变动成本法: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期末存货成本0 元4×2000=8000 元0 元完全成本法: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期末存货成本0 元7×2000=14000 元0 元( 3)变动成本法:3/19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期初存货成本0 元0 元8000 元完全成本法: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期初存货成本0 元0 元14000 元( 4)变动成本法:贡献式利润表单位:元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营业收入60 00060 00060 000变动成本24 00024 00024 000贡献边际36 00036 00036 00
8、0固定成本30 00030 00030 000营业利润6 0006 0006 000完全成本法:传统式利润表单位:元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营业收入60 00060 00060 000营业成本48 00042 00054 000营业毛利12 00018 0006 000营业费用6 0006 0006 000营业利润6 00012 0000( 5)利用简算法计算得:第一年营业利润差额=0-0=0 元第二年营业利润差额 =( 24000/8000 )×2000 -0=6000第三年营业利润差额=0-6000=-6000 元经验证,结果是正确的。五、计算题:(一)已知:某企业产销A、 B、 C、
9、 D 四种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产品销售销售收变动成单位贡固定成利润(或亏名称数量入总额本总额献边际本总额损)A( 1)20000( 2)540006000B100020000( 3)( 4)8000-10004/19C40004000020000( 5)9000( 6)D3000( 7)150002( 8)4000要求:计算填列表中用数字(1)、( 2)、( 3)、( 4)、( 5)、( 6)、( 7)、( 8)表示的工程。(二)已知:某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1998 年销售收入为1000 万元,税前利润为100 万元,变动成本率为 60%。要求:( 1)计算该公司1998 年的固定成本;
10、( 2)假定 1999 年该公司只追加 20 万元的广告费,其他条件均不变,试计算该年的固定成本。( 3)计算 1999 年该公司保本额。(三)已知:某企业只产销一种产品,1997 年销售量为8000 件,单价为240 元,单位成本为180 元,其中单位变动成本为150 元,该企业计划1998 年利润比1997 年增加 10%。要求:运用本量利分析原理进行规划,从哪些方面采取措施,才能实现目标利润(假定采取某项措施时,其他条件不变)。(四)已知:某公司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其固定成本总额为19 800 元,三种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品种 销售单价(元)销售量(件)单位变动成本(元)甲20006
11、01600乙50030300丙100065700要求:( 1)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该厂的综合保本销售额及各产品的保本销售量。( 2)计算该公司营业利润。(五)已知:某公司1998 年销售收入为180 000 元,销售成本为160 000 元,其中固定成本为88 000元,若1999 年计划增加广告费3200 元,产品单价仍为40 元 / 件。要求:( 1)预测1999 年该公司的保本点;( 2)若 1999 年计划实现目标利润52 800 元,则目标销售额应为多少?(六)已知:某公司1999 年预计销售某种产品50000 件,若该产品变动成本率为50%,安全边际率为20%,单位贡献边际为15 元
12、。要求:( 1)预测1999 年该公司的保本销售额;( 2) 1999 年该公司可获得多少税前利润?(七)已知:某公司产销一种产品,本年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单位:元单位售价20单位变动成本:直接材料4直接人工7变动制造费用3单位贡献边际6要求:( 1)若每月销售额为25000 元时可以保本,计算当年固定成本总额;( 2)若直接人工增加10%,要维持目前的贡献边际率,则单位售价应提高多少?(八)已知:某公司只销售一种产品,1998 年单位变动成本为15 元 / 件,变动成本总额为63000 元,共获税前利润18000 元,若该公司计划于1999 年维持销售单价不变,变动成本率仍维持1998 年的
13、 30%。要求:( 1)预测1999 年的保本销售量;( 2)若 1999 年的计划销售量比1998 年提高 8%,则可获得多少税前利润?习题答案:5/19(一)、(1)( 20000-4000-6000) /5=2000(2) 20000-4000-6000=10000( 3) 20000-8000- ( -1000 ) =13000(4)( 20000-13000 ) /1000=7( 5)( 40000-20000 ) /4000=5( 6) 40000-20000-9000=11000( 7) 2*3000+15000=21000( 8) 21000-15000-4000=2000(二
14、)、(1) 1000 万× 60%=600 万元1000 万 -600 万 -100 万 =300 万元( 2) 300 万 +20 万 =320 万元( 3) 320/ ( 1-60%) =800 万元( 三 ) 、( 1)240×8000 - 180×8000=480000 元480000×( 1+10%)=528000 元180-150=30元(30×8000+528000)/ ( 240-150 ) =8534 件8534-8000=534 件98 年应增加销售量534 件,才能实现目标利润。( 2) 240*8000-150*8000
15、-528000=192000元30*8000-192000=48000元98 年应降低固定成本48000 元,才能实现目标利润。( 3)( 240*8000-30*8000-528000) /8000=144 元150-144=6元98 年单位变动成本应降低6 元,才能实现目标利润。( 4) 150+ (24000+528000 ) /8000=246 元246-240=6 元98 年应提高单价6 元,才能实现目标利润。( 四 ) 、( 1)甲产品的销售比重 =2000×60/200 000=60%乙产品的销售比重 =500×30/200 000=7.5%丙产品的销售比重
16、=1000×65/200 000=32.5%甲产品的贡献边际率=( 2000-1600 ) /2000=20%乙产品的贡献边际率=( 500-300 ) /500=40%丙产品的贡献边际率=( 1000-700 ) /1000=30%综合贡献边际率 =20%×60%+40%×7.5%+30%×32.5%=24.75%综合保本额 =19800/24.75%=80 000元甲产品保本量 =80000×60%/2000=24元乙产品保本量 =80000×7.5%/500=12元丙产品保本量 =80000×32.5%/1000=26
17、 元 ( 2)( 2000×60+500×30+1000×65)× 24.75%=49500 元 49500-19800=29700 元(五)、(1) 180000/40=4500件( 160000-88000 ) /4500=16 元 / 件保本量 =( 88000+3200 ) / ( 40-16 ) =3800 件保本额 =3800×40=152 000元( 2)( 88000+7200+52 800 ) / ( 40-16 )× 40=240000 元(六)、( 1)( 50000×15) / ( 1-50%)=15
18、00000 元1500000/50000=30元 / 件保本量 =50000×( 1-20%) =40000 件保本额 =40000×30=1 200 000元( 2)固定成本 =15×40000=600000元税前利润 =1500000- 15×50000 -600000=150 000元(七)、( 1)固定成本 =25000/20×6=7500元7500×12=90000( 2)6/20 ×100%=30%4+7 ( 1+10%) +3/( 1-30%) =21 元( 21-20) /20*100%=5%(八)、( 1)
19、 63000/15=4200 件63000/30%=210000元210000/4200=50 元/ 件( 210000-63000-18000) / (50-15) =129000/35=3686件( 2)50×4200×( 1+8%) - 15×4200×( 1+8%) -129000=29760 元五、计算题:1、已知:某企业基期销售收入为100000元,贡献边际率为30%,实现利润 20000 元。要求:计算该企业2000 年的经营杠杆系数。2、已知: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最近半年的平均总成本资料如下表所示:月份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11200014
20、212500133130001241400012514500106150009要求:当7 月份产量为 500件时,采用加权平均法预测7月份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3、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价200 元,单位变动成本160元,固定成本400000 元, 1998 年销售量为6/1910000 件。企业按同行业先进的资金利润率预测1999 年企业目标利润基数。已知:资金利润率为20%,预计企业资金占用额为600000 元。要求:( 1)测算企业的目标利润基数;( 2)测算企业为实现目标利润应该采取那些单项措施。4、已知: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已知本企业销售量为20000 件,固定成本为25000
21、 元,利润为10000元,预计下一年销售量为25000 件。要求:预计下期利润额。习题答案:1、经营杠杆系数 =100000×30%/20000=1.52、总成本 =(12000×1+12500×2+13000×3+14000×4+14500×5+15000×6)/ ( 1+2+3+4+5+6 ) +(14×1+13×2+12×3+12×4+10×5+9×6)/ ( 1+2+3+4+5+6)× 500=19452.38 元单位成本 =19452.38/50
22、0=38.9元3、 1、 600000*20%=120000 元2 、( 1)( 400000+160×10000+120000)/ ( 200-160 ) =13000 件( 13000-10000 )/10000 ×100%=30%销售量应增加30%,才能实现目标利润。( 2)( 200×10000 -400000-120000 ) /10000=148 元( 160-148 )/160 ×100%=7.5%单位变动成本应降低7.5%,才能实现目标利润。( 3)( 200×10000 - 160×10000 -120000=280
23、000 元( 400000-280000 )/400000×100%=30%固定成本应降低30%,才能实现目标利润。( 4)( 400000+160×10000+12 0000 ) /10000=212 元( 212-200 ) /200=6%单价应增长6%,才能实现目标利润。4、经营杠杆系数=( 25000+10000 ) /10000=3.5产销量变动率=( 25000-20000 )/20000 ×100%=25%预测利润额 =10000×( 1+25%×3.5 )=18750 元五、计算分析题:1、已知 :某企业尚有一定闲置设备台时,拟
24、用于开发一种新产品,现有A 、B 两个品种可供选择。A 品种的单价为100 元 /件,单位变动成本为60 元 /件,单位产品台时消耗定额为2 小时 /件,此外,还需消耗甲材料,其单耗定额为5 千克 /件; B 品种的单价为120 元 /个,单位变动成本为40 元 /个,单位产品台时消耗定额为8 小时/个,甲材料的单耗定额为2 千克/个。假定甲材料的供应不成问题。要求: 用单位资源贡献边际分析法作出开发那种品种的决策,并说明理由。2、已知: 某企业每年生产1000 件甲半成品。其单位完全生产成本为18 元(其中单位固定性制造费用为2元),直接出售的价格为20 元。企业目前已具备将80% 的甲半成
25、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的能力,但每深加工一件甲半成品需要追加5 元变动性加工成本。乙产成品的单价为30 元。假定乙产成品的废品率为1% 。要求: 请考虑以下不相关的情况,用差别损益分析法为企业作出是否深加工甲半成品的决策,并说明理由。(1)深加工能力无法转移;(2)深加工能力可用于承揽零星加工业务,预计可获得贡献边际4000元;7/19( 3)同( 1),如果追加投入5000 元专属成本,可使深加工能力达到100%,并使废品率降低为零。3、已知: 某企业每年需用A 零件 2000 件,原由金工车间组织生产,年总成本为19000 元,其中,固定生产成本为7000 元。如果改从市场上采购,单价为8 元
26、,同时将剩余生产能力用于加工B 零件,可节约外购成本2000元。要求: 为企业作出自制或外购A 零件的决策,并说明理由。4、已知 :某公司生产甲产品,甲产品产量为500 件时的有关成本费用资料如下:直接材料20000 元,直接人工11000 元,变动性制造费用12000元,固定性制造费用10000 元,销售及管理费用1800 元。已知该公司计划实现30000 元的目标利润。要求: 分别按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下的成本加成定价法确定目标售价。5、已知 :某产品按每件10 元的价格出售时,可获得8000 元贡献边际;贡献边际率为20%,企业最大生产能力为7000件。要求:分别根据以下不相关条件做出
27、是否调价的决策:(1)将价格调低为9元时,预计可实现销售9000件;( 2)将价格调高为12 元时,预计可实现销售3000 件。6 、已知 :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全年最大生产能力为1200 件。年初已按100 元 /件的价格接受正常任务1000 件,该产品的单位完全生产成本为80 元 /件(其中,单位固定生产成本为25元)。现有一客户要求以70元/件的价格追加订货。要求 :请考虑以下不相关情况,用差别损益分析法为企业作出是否接受低价追加订货的决策,并说明理由。(1)剩余能力无法转移,追加订货量为200件,不追加专属成本;( 2)剩余能力无法转移,追加订货量为200 件,但因有特殊要求,企业需
28、追加1000 元专属成本;(3)同(1),但剩余能力可用于对外出租,可获租金收入5000元;( 4)剩余能力无法转移,追加订货量为300 件;因有特殊要求,企业需追加900 元专属成本。7、已知 :某企业常年生产需用的某部件以前一直从市场上采购。一直采购量在5000 件以下时,单价为8元;达到或超过5000 件时,单价为7 元。如果追加投入12000 元专属成本,就可以自行制造该部件,预计单位变动成本为5元。要求 :用成本无差别点法为企业作出自制或外购A 零件的决策,并说明理由。一、计算分析题:1 、解:开发A品种时可获得的单位资源贡献边际= ( 100-60 ) /2=20元 / 小时开发B
29、品种时可获得的单位资源贡献边际=(120-40)/8=10元/小时因为20>10所以开发A品种比开发B品种更有利。决策结论:应当开发A 品种。2 、解:( 1)差别损益分析表8/19将 80%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直接出售80% 的甲半成品差异品额相关收入30*800*99%=2376020*800=16000+7760相关成本合计40000+4000其中:加工成5*800=40000本差别损益+3760决策结论:应当将80%的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这样可以使企业多获得3760 元的利润。( 2)差别损益分析表将 80% 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直接出售80% 的甲半成品差异品额相关收
30、入30*800*99%=2376020*800=16000+7760相关成本合计80000+8000其中:加工成5*800=40000本机会成本40000差别损益-240决策结论:不应当将80%的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否则将使企业多损失240 元的利润。( 3)差别损益分析表将全部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直接出售甲半成品差异品额相关收入30*1000=3000020*1000=20000+10000相关成本合计100000+100009/19其中:加工成5*1000=50000本专属成本50000差别损益0决策结论:两方案任选其一。3、解: 相关成本分析表自制 A零件外购 A零件变动成本19
31、000-7000=120008*2000=16000机会成本20000相关成本合计1400016000决策结论:应当安排自制A 零件,这样可使企业节约2000 元成本( 16000-14000 )。4 、解:( 1)完全成本法:成本毛利率 =( 30000+1800 ) ÷( 20000+11000+12000+10000 ) ×100%=60%目标售价 =53000 ÷500 ×( 1+60% ) =169.6 元( 2)变动成本法:成本贡献率 =( 30000+10000+1800 )÷( 20000+11000+12000 )×
32、 100%=97.21%目标售价 =43000 ÷500 ×( 1+97.21% ) =169.6 元5 、解:单位变动成本=10×( 1-20% ) =8 元 /件( 1)利润无差别点销量 =8000 ÷( 9-8) =8000 件因为最大生产能力7000 件 <利润无差别点销量8000 件和预计销量 9000 件所以不应调价。( 2)利润无差别点销量=8000 ÷( 12-8 ) =2000 件因为最大生产能力 7000件 >预计销量3000 件> 利润无差别点销量 2000 件所以应当考虑调价。6、解:(1)绝对剩余生产
33、能力=1200-1000=200 件追加订货不冲击正常任务。差别损益分析表接受追加订货拒绝追加订货差异额相关收关成本合计11000011000其中:增量成本110000差别损益3000因为差别损益指标为+3000 元所以应当接受此项追加订货,这可使企业多获得3000 元利润。( 2)差别损益分析表10/19接受追加订货拒绝追加订货差异额相关收关成本合计12000012000其中:增量成本110000专属成本10000差别损益2000因为差别损益指标为 +2000元所以应当接受此项追加订货,这可使企业多获得2000 元利润。( 3)差别损益分析
34、表接受追加订货拒绝追加订货差异额相关收关成本合计16000016000其中:增量成本110000机会成本50000差别损益-2000因为差别损益指标为 -2000元所以应当拒绝此项追加订货,否则将使企业多损失2000 元利润。( 4)差别损益分析表接受追加订货拒绝追加订货差异额相关收入21000021000相关成本合计21900021900其中:增量成本11000011/19机会成本100000专属成本9000差别损益-900因为差别损益指标为-900元所以应当拒绝此项追加订货,否则将使企业多损失900 元利润。7、解:( 1) X<5000件假设自制的固定成本
35、为a1=12000 元,单位变动成本为b1 =5元外购的固定成本为a 2 =0 元,单位变动成本为b 2=8 元因为 a1 >a 2b1<b 2所以符合应用成本无差别点法进行决策的条件成本无差别点业务量 = ( 12000-0 ) ÷( 8-5) =4000 件 X<4000件,应外购;4000 件 X<5000件,应自制。(2)X5000 件假设自制的固定成本为a1=12000 元,单位变动成本为b1=5 元外购的固定成本为a 2=0 元,单位变动成本为b 2 =7 元因为 a1>a 2b1<b2所以符合应用成本无差别点法进行决策的条件成本无差别
36、点业务量= ( 12000-0 ) ÷( 7-5 )=6000 件5000件 X<6000 件,应外购;X 6000件,应自制。 五、计算题:1、某更新改造工程中,购置新设备需要投资500 000 元,旧设备的变价净收入为100 000 元,预计其 5 年后的净残值与新设备的净残值相等,与处理旧设备有关固定资产清理损益为0 元。该工程不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投入使用后不会增加收入,但每年会降低经营成本100000元。假定不考虑所得税因素。要求:计算该更新改造工程的净现 金流量 。答案:增加的投资额=500000-100000=400000元增加的折旧额=400000 ÷
37、5=80000元增加的净利润=0-(80000-100000)=20000元 NCF 0 =-400000元 NCF1=20 000+80000=100 000 元2、企业现有一台旧设备,尚可继续使用4 年,预计4 年后残5值为2400 元,目前变价出售可获20 000 元。使用该设备每年获营业收入500 000 元,经营成本350 000 元。市场上有一新型号设备,价值90 000 元,预计4 年后残值为5000 元。使用新设备不会增加收入,但可使每年经 营成本降低25000元。如果企 业所得税率为33%。要求:(1)分别确定新旧设备的原始投资差额;( 2)分 别计算 新旧 设备 的每 年折
38、旧 差额;( 3)分别计算新旧设备的每年净利润差额;(4)计算新旧设备残值的差额;(5)计算新旧设备各年的净现金流量NCF,并在此基础上计算两者之差NCF;(6)直接按差量分析法计算 NCF。12/19答案:(1)新旧设备的原始投资差额=90000-20000=70000元( 2)新旧设备的每年折旧差额=(90000-5000)÷4-(20000-2400)÷4=21250-4400=16850元(3)新旧设备的每年净利润差额=0-(16850-25000) ×( 1-33% ) =5460.5元(4)新旧设备的残值差额=5000-2400=2600元(5)新设备
39、:NCF 0 =-90000NCF 1 3 =500000- ( 350000-25000+21250) × ( 1-33%) +21250=124262.5元NCF 4 =103012.5+21250+5000=129262.5元旧设备:NCF 0 =-20000NCF 1 3=500000-(350000+4400)× (1-33%)+4400=101952元NCF4=101952+2400=104352元 NCF0=-90000-(-20000)=-70000元 NCF 1 3=124262.5-101952=22310.5元 NCF 4 =129262.5-1043
40、52=24910.5元(6) NCF 0=-70000元 NCF 1 3=5460.5+16850=22310.5元 NCF 4=5460.5+16850+2600=24910.5元3 、某厂拟投资30 万元引进生产线,引进后当年即可投入使用,估计每年可增加税后利润和折旧4.5 万元,该生产线的使用期为10 年。引进设备所需款项需全额借款,年利率为10% 。试分析该方案是否可行。答案:若不考虑货币时间价值,该生产线10 年内可为企业带来45 万元的收益。显然,收益大于投资,方案可行。但在考虑货币时间价值之后,结果却相反。PA =4.5 ×(PA /A,i,n)=4.5 ×6
41、.145=27.66万元由此可见,在考虑了货币时间价值之后,收益的总现值小于投资额(27.66<30 ),方案不可行。五、计算题:1 、某工程按14%的设定折现率计算的净现值为80 万元,按16%的设定的折现率计算的净现值为 -8 万元。行业基准折现率为12%。要求:( 1)不用计算,直接判断该工程是否具备财务可行性,并说明理由。(2)用内插法计算该工程的内部收益率,并评价该方案的可行性。2 、某企业打算变卖一套尚可使用5 年的旧设备,另外购置一套新设备来替换它。已知取得新设备的投资额为150000 元,旧设备的变价收入为60000 元,到底5 年末,新设备与继续使用旧设备届时的预计净残
42、值相等。使用新设备可使企业在5 年内的每年增加营业收入50000 元,增加经营成本20000 元,设备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企业所得税率为33%。要求:( 1)计算该更新设备工程的计算期内各年的差量净现金流量;( 2)计算差量内部收益率指标(保留两位小数),并就以下两种不相关情况为企13/19业做出是否更新设备的决策?并说明理由。1 )该企业的行业基准折现率为11%;2 )该企业的行业基准折现率为15%。查表资料:i%1012145 年年金现值系数3.790793.604783.433085 年复利现值系数0.620920.567430.519373 、已知:某建设工程的净现金流量如下:NCF0
43、=-100 万元, NCF1 10=-25 万元,折现率为10%。要求:计算该工程的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4 、某企业急需一不需要安装的设备,该设备投入使用后,每年可增加销售收入71000 元,经营成本50000 元,若购买,其市场价格为100000 元,经济寿命为10 年,报废时无残值;若从租赁公司租用同样设备,只需每年末支付15000 元租金,可连续租用10 年。已知该企业的自有资金的资金成本为12%,适用的所得税率为33%。要求:(1) 用净现值法和内部收益率法评价企业是否应当购置该项设备。(2) 用净现值法对是否应当租赁设备方案做出决策。五、计算题:1 、解:( 1)按 12%计算的 N
44、PV一定大于按14%计算的NPV=80万元,故具有财务可行性。( 2) IRR=14%+( 80-0 )÷ 80- ( -8 ) ×( 16%-14%) =15.82%IRR=15.82%> 设定的折现率12%,故方案具有财务可行性。2 、解:( 1)更新设备比使用旧设备增加的投资额=150000-60000=90000 元经营期每年折旧的变动额=90000/5=18000元经营期每年总成本的变动额=20000+18000=38000 元经营期每年营业利润的变动额=50000-38000=12000元经营期每年所得税的变动额=12000×33%=3960元经
45、营期每年净利润的变动额=12000-3960=8040元按简化公式确定的经营期差量净现金流量:NCF0=-90000 元1 5=8040+18000=26040元ANCF(2)( P /A,IRR, 5) =90000÷ 26040=3.45622查表得 :( PA/A , 14%, 5) =3.43308<3.45622( PA/A , 12%, 5)=3.60478>3.45622差量内部收益率=12%+(3.60478- 3.45622) ÷(3.60478- 3.43308) ×(14% -12%)=13.73%在第一种情况下:14/19IRR=13.73%>11%所以应当更新设备。在第二种情况下:IRR=13.73%<15%所以不应当更新设备。3 、解: NPV=-100+25×( PA/A , 10%, 10) =-100+25 × 6.14457=53.61 (万元)( PA/A , IRR, 10)=100÷25=4查表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材料疲劳损伤累积分析数据校正重点基础知识点
- 高考语文一触即发试题及答案
- 人防工程火灾应急预案(3篇)
- 蚊香厂火灾事故应急预案(3篇)
- 个体户火灾应急预案方案(3篇)
- 船厂火灾爆炸应急预案(3篇)
- 提高成绩的试题及答案秘籍
- 行政法学判断题强化试题及答案
- 了解技术文档编写的规范与标准试题及答案
- 在线协作工具评分试题及答案
- 青年干部考试试题及答案
- 《深度学习项目案例开发》课件-任务二:使用卷积神经网络完成猫狗识别
- 2025年版村规民约
- 沙特阿拉伯商务谈判风格礼仪与禁忌
- 2025年起重装卸机械操作工(天车)职业技能理论考试题库-上(单选题)
- DBJ50-T-078-2016重庆市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医师人员管理制度内容
- 周转轮系传动比计算实例机械设计基础课件讲解
- 弱电项目安全施工应急预案(3篇)
- 【MOOC】信号与系统-南京邮电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DB32T 2334.4-2013 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范 第4部分 电气设备与自动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