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编课程学校本位课程_第1页
自编课程学校本位课程_第2页
自编课程学校本位课程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自編課程學校本位課程學校本位課程教學計劃主題鄉土采風總節數4節實施年級五年級下學期能力指標活動內容分鐘備註綜合活動*教學目標社會參與1、認識二十四節氣。3-2-1參與各類團體2、了解二十四節氣與農耕的的關係。自治活動,並養成負3、知道農耕的生產過程。責與尊重紀律的態4、認識節氣生活及相關諺語。度自然與生活科技*教學流程傳達*活動一:1-2-5-2能傾聽別人一、教師介紹認識二十四節氣的由來。的報告,並能如附件一網路清楚表達自二、依照二十四節氣逐一介紹。40己的意思。三、每個節氣分1-2-5-3由電話、報節氣小農夫紙、圖書、網節氣小漁夫路與媒體獲節氣小園丁得資訊節氣生活解決問題節氣俗諺6-2-3-

2、1養成丑力參五大主軸由老師引導與小朋友作主題探討。80與工作的習如附件二慣四、老師於每個節慶介紹完後,請學牛作心得分語文享°f-1-1能經由觀摩、五、請小朋友選一個自己、最喜歡的節氣當主題寫40分享、與欣賞,一篇文章0培養良好的六、請小朋友票選出全班最喜歡的節氣。寫作態度與七、完成所附的節慶學習單。興趣。f-1-3-3能認識並欣賞童詩。附件一 古代農民可能記不準日期和時間,卻往往對二十四節氣瞭如指掌,這是因為節氣與農業有 著密切的關聯,廣大中國農民所熟悉。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古代人民為適應”天時”、”地利”,取得良好的收成,在長期的農耕實踐中, 綜合了天文與物候、農業氣象的經驗所創設。在

3、外國的曆法中只有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 個節氣,而中國曆法中是以”四立”作為四季的開始,即如立春、立秋等。從古人對節氣最早的命名'如尚書記載的”日中”、”肖中”等'可知二十四節氣的形成與太 陽有著密切的關係。”節”的意思是段落,”氣”是抬氣象物候。節氣是根據地球在公轉軌跡上 的位置劃分的'並描述了地球因太陽所呈現出來的自然現象。因地球繞日一年轉360度,將360 度分為24份,每份是15度,15度為一個節氣,每個節氣即約15天,這就構成了二十四個節 氣了。每個節氣的專名,均含有氣候變化、物候特點和農作物生長情況等意義:即立春、雨水、驚蟄、 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

4、、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 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以上依次順數,途單的為節氣,簡稱為”節”; 逢雙的為中氣,簡稱為”氣”,合起來就叫”節氣”。人們為了便於記憶二十四節氣的順序,把二十四節氣中順序每節氣各取一個字編成了下列的歌 訣:“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大小寒,成了古人甚 至現代人農事及日常活動的重要依據。 中華民族是世界上最早從事農耕的民族之一。先民在漫長的採集、漁獵、畜牧和農耕 的生產過程中,逐步認識到天氣的變化和季節更替的規律,其中尤以農耕生產最為” 靠天吃飯”:年復一年的春播、夏耘、秋收、冬藏的循環往復

5、,促使古人制定曆法,以更有序 地安排一年的生活作息。據文獻記載,我國早在四千多年前的夏代,就開始制定以歲紀年的” 夏曆”(又稱為”農曆”、”舊曆”和”陰曆”),商代和周代也各有紀年的方法,其後經過不斷的完 善而沿用陰陽合曆。中國先民根據天象的變化'將時令劃分為年、月、日、時,並以天干、地支相配合制定曆法。 他們將一年劃分為春、夏、秋、冬四個季節,每個季節包括3個月,並將每個月命名為孟春、 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在此基礎上又按 物候變化創設了二十四節氣,這樣就大大的便利了一年的農事安排了,這可見於民間流行的 農業諺語:”立春三日'百草發

6、芽”、”雨水節,接柑橘”、”秋分有雨來年豐”和”立冬白一白, 晴到割大麥”等等。儘管屮國幅員廣大,民族 多,各民族所處的自然地理環境各不相同,農作物栽種、收割的 時間以及適合的作物種類等,彼此都有差異,但是都不能違反時序的規律,這同樣可以從各 地的農業諺語中得到證明:”莊稼不用問,隨著節令種”、”春分春分,好點花生”、”立夏小滿 家家忙,男女下田去插秧”等等,這就是說,古代農民四時耕作及其形成的歲時節俗,它是隨 著適應農事安排的曆法的產生而逐漸形成的,給人們提供了適時便利而可依循的規律。耕作 不能違反歲時'這是中國世代農民極其寶貴的實踐經驗的總結。 農業耕作是古代中國立國之本'

7、農業可說是古時人們營生的命脈,就好比當今的城市生 徊 活:倘若停止了經濟運作'整個社會就會馬上癱瘓。春節和冬節,恰是一年中頭尾兩個 由農耕作息衍生的重要節日。對於”靠天吃飯”的農民來說,立春是很值得慶賀的。春節又稱”過年”,”年”原是”稔”的初義, 是五穀豐稔的意思,因禾穀多一年一熟年”乃逐漸由農業生產週期的名稱引申成為節日的名 稱。源於原始社會的”臘祭”,春節既是年終慶賀豐收的日子'更是新的一年農業生活開始的大 好時光。古代一般臘月(即農曆十二月)過半就充滿了準備過新年的氣息了,真可謂異彩紛陳: 從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日的”送灶神“,直到正月十五日的元宵節,都是民間喜氣洋洋的快樂時光。 至於冬節'就是冬至也叫”長至”、”短至”和”至et等,”至”是到達極點的意思,(與古代社 會”夏至”並稱為”二至”)。古代社會極為重視”冬至” 有”冬至大如年啲說法,漢代以後又有 “冬節“之稱。這一天,家人團聚,置辦佳肴,祭祀祖先,慶賀往來,一如過年的大節。進入現 代社會以後,”冬節”的重要性似乎日趨淡化,不過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