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_第1页
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_第2页
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_第3页
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23 带刺的朋友教学目标:1. 会认 10 个生字,会写 13 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扎”。在阅读中自主识字。2. 朗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归纳课文讲了关于刺猬的一件什么事。3. 体会句子的不同表达方式,懂得使用比喻句能够使句子生动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4. 体会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对于小动物的关注与喜爱。教学重难点:1. 通过语言的感悟和训练, 真切地感受刺猬偷枣的本领大, 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2. 朗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归纳课文中记叙的刺猬偷枣的事。尝试有条理地复述刺猬偷枣的过程。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1.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向你们介绍一位神秘的朋友,谁能猜猜它是

2、谁? (指名答,“刺猬”读轻音哦,再喊一次!齐读。)瞧,它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课件出示刺猬图片)它有什么特点? (浑身长满刺) ,刺猬是一种非常可爱的小动物, 人们都喜欢它,甚至有人称它为(带刺的朋友)(板书: 23 带刺的朋友)2、那么,这个带刺的朋友干了一件什么事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1、自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反馈:哪位同学能告诉我咱们的刺猬朋友做了一件什么事?交流展示: 本文主要写什么时候, 谁在哪里干什么?一天晚上,一只小刺猬在我家后院偷枣的故事。2、识记生字(1)小刺猬很喜欢吃枣,那接下去我

3、们就一起帮助小刺猬认识生字词语吧!这样才能吃到甜甜的枣子。出示词语,带拼音读,指名读,齐读。多音字:兴许散落 怎么着 扎果子(讲解“扎”字三种读音和情况)。(2)看,树上的这些枣子谁能来认读一下?2 三、再读课文(一)枣子诱人过渡语:到底是多么诱人的枣儿会吸引这位带刺的朋友来偷枣呀?从书上找出描写枣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1、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2、师:这里,老师有一个句子,(1)秋天,枣树上挂满了一颗颗红枣。(2)秋天,枣树上挂满了一颗颗红枣,风儿一吹,轻轻摆动,如同无数颗飘香的玛瑙晃来晃去,看着就让人眼馋。指名朗读,你觉得哪一句更诱人?为什么?师:第一句的表达方法有没有错啊?(没有)只是第

4、二句是比喻句,把(红枣)比作(玛瑙)(出示红枣图)瞧,这是什么?(出示玛瑙图)这又是什么?你们看着这一颗颗玛瑙似的红枣,此刻的你最想干什么?3、文中的一个词语正好写出了你现在的感受,是什么?(眼馋,注意:馋这个字是食字旁的,下面的两点像不像欲滴的口水呀!)4、这是怎样一种诱人的枣啊,连人都眼谗,更何况刺猬呢。谁能把这种谗人的感觉读出来呢?(指名读)5、 我们一起来一遍,把那个可爱的小刺猬引诱过来,好吗?(全班齐读) 6 、正因为这些枣那样诱人,这天晚上,趁着朦胧的月光,有个圆乎乎的小家伙正偷偷摸摸地来了,它来偷枣儿啦!我们的作者也发现了,那他是如何评论小刺猬偷枣的本领呢?请你从课文中找出来并用

5、双横线划出来。(二)偷枣高明1、为什么说刺猬偷枣本事很高明呢?请小朋友默读课文第211 自然段,按照顺序找出刺猬偷枣的句子,用横线划出来,读一读,并圈出它偷枣的动作。2. 指名交流句子,并逐句圈出刺猬偷枣的动作。忽然看见一个圆乎乎的东西,正缓慢地往树上爬那个东西一定没有发现我在监视它,仍旧诡秘地爬向老树杈,又爬向伸出的枝条这句话中刺猬偷枣的动作是?(爬)创设情境:(面向学生)唉,小刺猬你一边爬树,一边会想些什么呀?(我要悄悄地去偷枣,一定不能被人发现了)3 你这样想着, 所以你爬的时候 (小心翼翼、 生怕陪人看见、 动作很谨慎)(请三个左右的学生)随机评价:这小刺猬还很机灵呢!指导朗读:对呀,

6、就是这样神神秘秘,课文用了一个词语诡秘,在读的时候你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吗?请你试一试。(个别读)过渡:小刺猬爬上树做了什么呀?找到相应的句子。后来,那个东西停住了脚, 兴许是在用力摇晃吧, 树枝哗哗作响, 红枣“噼里啪啦”地落了一地。小刺猬的动作是“摇”,不光是摇晃,而且还是大力摇晃, 谁来做一做动作?随机问:小刺猬,小刺猬,你为什么要摇得那么用力呀?因为用力摇晃,所以红枣才会“噼里啪啦”地落了一地,所以“噼里啪啦”这词读时也可响亮些,谁来试一试。再读:多聪明的小刺猬呀,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读出他的这股聪明劲。过渡:红枣掉到地上了,小刺猬还待在树上呢?它该怎么办呀?我还没弄清楚是怎么

7、回事, 树上那个家伙就噗的一声, 掉了下来。听得出,摔得还挺重呢!交流动作“掉”,这句话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刺猬偷枣很高明?指导朗读,对呀,刺猬这小家伙不仅聪明,而且速度特别快,趁我还没弄清楚它想干什么,树上那个家伙就(学生接读)过渡:刺猬从树上掉下来是为了干什么?能用你划的句子说说吗?它匆匆地爬来爬去,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归拢到一起,然后就地打了一个滚儿。你猜怎么着, 归拢的那堆红枣, 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 立刻,它的身子“长”大了一圈。也许是怕被人发现吧,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急火火地跑去了交流动作“归、滚、扎、驮、跑” 。对于散落一地的红枣,小刺猬可不是束手无策,而是匆匆地?这小

8、家伙偷枣可真高明呀!“匆匆地爬来爬去”是想把散落各地的红枣归拢到一起。 “就地打了一个滚”是为了非常方便地把红枣扎到背上去。(5)小刺猬偷枣时的这一连串机灵、聪明的举动被躲在一旁的小作者看得一清二楚,难怪他会由衷地发出感慨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3、从这些句子我们可以看出刺猬偷枣的本领可真高明,老师这里有个动画记录了刺猬偷枣的全过程,看完后你能再给大家介绍一下刺猬是怎么偷枣的吗?请同学用“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啊!”这句话作为总起句,来复述刺猬偷枣的过程。在这中间,我们必须用到“爬、摇、掉、归、打滚、扎、驮、跑”这8 个动词,可以选用“先” 、 “再” 、 “然后” 、 “接着” 、 “最后”这些连接词。看看4 谁来挑战一下?4、指名复述刺猬偷枣的过程。 (1-2 人)5、作者是抓住了刺猬动作的描写,把它偷枣的过程写得活灵活现。四、 总结 , 生字书写(1)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带刺的朋友,它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真是一只聪明的小家伙!请仔细观察“刺”和“枣”这两个生字朋友,它们长的有什么不一样呢?明确:刺左宽右窄,注意左边不是“束”,强调第三笔是横折钩,第六笔是点。枣第三笔是横折,第六笔是捺。撇捺舒展,下面两点方向大致相同,且要落在竖中线上。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不仅和刺猬成了好朋友, 还跟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