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产城融合相关资料一、产城融合的提出及背景“产城融合 ”的提出与我国开发区的发展及其承担的历史 使命密切相关。伴随着 1980 年代以来改革开放的推进 , 全球 资本流人中国 , 我国开始了以工业化为核心推动的经济发展, 开发区作为招商引资的主要窗口和空间载体 , 成为社会经济 发展的主阵地,开发区经过 30 年的发展,逐渐步人成熟阶段 , 在地区发展中承担着经济推动器的作用, 但同时开发区的一些 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主要是功能结构单一、产业结构单一、 与区域发展脱节、 就业人群与消费结构不相匹配等, 开发区一 方面为地方发展做出了经济上的重要贡献 , 另一方面由于开 发区发展的初衷而形成的孤岛
2、经济 , 已经越来越制约开发区 的发展 , 以及开发区与周围城镇之间的相互融合。在转型发展的新时期, 伴随着全球化的深人推动、 产业转 型升级的发展要求 ,以及城市空间不断生长 , 开发区需要寻求 新的发展思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城融合发展 , 成为开发区 转型发展的一种新趋势。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 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 镇化道路 ”,明确提出要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推动 “产 业和城镇融合发展 ”。江苏省委罗志军书记在 2012 年 6月 5日召开的全省对外 开放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开发区要走产城融合的路子。二、产城
3、融合的内涵 产城融合是在我国转型升级的背景下相对于产城分离提 出的一种发展思路, 要求产业与城市功能融合, 空间整合, 以 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 “城市没有产业支撑,即便再 漂亮,也就是空城,产业没有城市依托,即便再高端,也只能 空转”。城市化与产业化要有对应的匹配度,不能一快一慢, 脱节分离, 而且产城融合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 对于产城融合 内涵的理解主要着眼于以下 3 个方面: 人本导向、 功能融合和 结构匹配。1、人本导向:产城融合的本质是从功能主义导向人本主 义导向的一种回归。 从开发区发展历程的梳理及每个时期的发 展重点来看, 产城融合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 反映 到
4、空间上的一种表征, 是资本积累到一定阶段寻求新的空间生 产的必然产物, 也是资本进入第三重循环提升创新能力、 提高 人的素质的必然要求。 开发区的发展历程看, 大致可以总结为 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成型期, 这个阶段是开发区开始设立 的时期 , 秉承三为主的发展宗旨,即资金以外资为主、产业以 新技术为主、 市场以出口为主, 形成我国发展新经济的基地和 载体。从空间上看 ,面积多为几平方公里,主要是在城市外围 地区 , 与周边城市的关系较为松散,从就业人群看 , 主要以工 人为主 , 其生活主要依靠工厂宿舍来解决, 此时城市规划中大 多将开发区作为城市边缘地区或郊区的飞地, 功能单一。 第二
5、阶段成长期: 这个阶段是开发区从单纯的工业区向综合功能区 转变的发展阶段, 开发区完成初期的资本积累过程 , 逐渐投人 到更大面积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开发, 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的 产业结构 , 开始带动周边产业的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 开发区 产业规模扩张和结构完善过程中产生对生产性服务业及消费 性服务业的内在需求 , 也促进了自身产业升级和配套服务产 业的发展。 从空间上看 , 这个时期开发区规模扩展到十几个平 方公里 , 与周边城市的联系日益密切, 并且产生辐射扩散效应; 从就业人群上来看 , 高技术产业人群比例增加 , 就业人群构成 逐渐丰富 ,收人层次逐渐拉开 ,各类服务设施逐渐完善 ,
6、建设了 工业邻里、职业学校、人才公寓、酒店、产业服务平台等生活 性和生产性服务设施。这个时期尽管产生了一定的配套服务 但是仍以产业发展为重点。 第三阶段 : 成熟期 。这个阶段开发 区已经由一个产业功能主导区逐渐转变为产城融合发展的新 城区。开发区的发展由最初依赖政策优势转向依靠自身的体制 优势和创新优势, 这个时期资本也由追求规模逐渐转变为追求 效率 , 由工业主导转变为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房地产业。 从空间 上看 , 这个时期规模扩展到几十平方公里甚至上百平方公里 形成带动区域发展的新城区。 从就业人群上来看 , 结构复杂化 出现各个层次不同功能的需求 , 城市服务设施逐渐完善 , 配套 能级
7、不断增加, 这个时期是产城融合发展的重点时期 , 其核心 是关注就业人群和居住人群结构的匹配 , 关注资本需求和空间生产的匹配从开发区的发展历程来看, 功能上经历了纯工业到工业和 配套功能, 再到综合新城的发展历程 ; 空间上经历了生产空间 主导 , 到生产空间和配套服务空间 , 再到消费空间主导的发展 历程。 产城融合的提出是应对产业功能转型、 城市综合功能提 升的必然要求 , 也体现了城市规划由功能主义导向回归人本 主义导向的趋势 , 由注重功能分区、注重产业结构 , 转向关注 融合发展、关注人的能动性、关注创新发展的转型。2、功能融合。 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和土地成本的上升 , 以 及环境
8、资源问题的出现 , 我国传统制造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压 力 , 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形成对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一种 倒逼机制。同时 , 全球工业发展历程表明 , 在工业化发展初期 阶段 , 制造业是产业主体;在工业发展达到规模效应之后 , 制 造业服务化将成为推动产业持续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 也构成 工业化与城市化融合互动的发展必然。随着发展阶段的推进 开发区也将由建设之初制造业为主逐渐转向制造业和服务业 并行发展, 从产业发展与空间的关系来看 , 不同产业类型对空 间的需求不同, 装备制造业等资金密集型产业的用地空间需求 较大 , 而且要求用地较为完整; 电子信息产业等劳动力密集型 产业就业人群以
9、普通技工为主 , 收人较低; 创新研发类技术密 集型产业用地空间较为灵活 , 就业人群以高素质人群为主 , 收 人较高, 可以看出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发展 , 生产空间与生活 空间的联系愈加紧密,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更需要紧密结合生活 空间。 产业与城市功能的融合有助于产业升级 , 有助于催生创 新型产业的发展, 因此, 产城融合的发展是产业转型升级发展 的需求 , 需要功能融合空间融合的统筹发展。3、结构匹配。产城融合发展就其核心来看, 是促进居住和就业的融合 , 即居住人群和就业人群结构的匹配。 产业结构 决定城市的就业结构 , 而就业结构是否与城市的居住供给状 况相吻合 , 城市的居住人群又是否与当地的就业需求相匹配 是是否形成产城融合发展的关键。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密切相 关,根据配第一克拉克定理和库兹涅茨对配第-克拉克定理的延伸 ,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均国民收人水平的提高 , 劳动力在各 产业之间的变化趋势是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华为新加坡营销方案分析(3篇)
- 初中安全教育和培训课件
- 内蒙古民居课件
- 化学安全培训资料课件
- 创客百变惊蛰课件教学
- 内科三基三严课件
-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2024)第二单元 语文园地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内燃机润滑系统课件
- 创业英雄课件
- 内河基本安全再有效培训课件
- 检测人员管理办法格式
- 茶百道培训课件
- 2025年食品安全人员在线考试试题及答案
- 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LP
- 2025-2026学年冀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339)
- 客诉奖惩管理办法
- 2025年度国务院国资委干部教育培训中心招聘(2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2025司法协理员考试模拟题及答案
- 2025年北京市家庭居室装修工程施工合同
- 事业法人登记管理办法
- 承装修试许可证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