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起搏器安装术后临床护理体会_第1页
永久起搏器安装术后临床护理体会_第2页
永久起搏器安装术后临床护理体会_第3页
永久起搏器安装术后临床护理体会_第4页
永久起搏器安装术后临床护理体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永久起搏器安装术后临床护理体会【摘要】 近年来,随着一系列高科技成果应用于心脏起搏工程,起搏器不断更新,现在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了这一治疗手段。与此同时,手术后的临床护理也更显重要,为了使患者早日康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心血管内科实施了一系列临床护理并在患者出院前针对起搏器的特性及患者自身情况等向患者传授有关医学、护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人工 心脏起搏器 永久 临床护理 Abstract Recently,with the application of many high-tech productions in pacing engineering,the pa

2、cemaker updated continually,and more and more clients took the cure.Thus,the clinical nursing after the pacemaker operation becam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For the early healing of clients,our sections took a series of clinical nursing measures,and introduced the medical and nursing knowledge to clie

3、nts according to the feature of pacemaker and their self-situation before discharge.These measures worked well in practice. Key words artificial,cardiac pacemaker,permanent;clinical nursing 自1959年Sening医生在人体胸壁上植入第一台心脏起搏器以来,该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心脏起搏器的临床应用日益广泛,是治疗不可逆的心脏起搏传导功能障碍的安全有效方法,特别是治疗重症慢性心律失常。 1 临床资料 对20

4、06年2月2007年1月在我院心内科实施永久性起搏器安置术的患者共30例,其中女16例,男14例,年龄最大89岁,最小32岁,平均56.4岁。 2 术后护理 2.1 体位及活动 对于安装起搏器的患者以往做法是:绝对卧床2周,前1周平卧位,以后限于左侧卧位。植入起搏器肢体要求绝对制动,防止电极移位,笔者通过护理观察发现,患者术后久卧病床,制动过久,心脏负担加重,且肩关节不能活动,易造成尿潴留、便秘、关节僵硬或疼痛。近年来通过改进护理方法,采取24 h内保持卧位,限制活动,2448 h嘱患者取半卧位,48 h后床头抬高15°45°,72 h后允许患者下床活动,早期采用床边坐椅,

5、术后3天若病情稳定,可床边坐椅1020 min,每日12次。行走活动可促进术后康复,早期可床边行走,其后在病室行走510 min,每日2次以后逐渐延长时间,并配以医疗体操及太极拳,要求运动强度适量,不宜过快。同时指导患者做上肢及肩关节前后适当运动,但不宜做振动较大的活动或用力过度。 2.2 皮肤护理 术后切口换药,防止创口长时间暴露,加强环境消毒,选用敷料要严格,忌用成分不清的敷料。观察皮肤色泽,经常观察或指导患者自我观察局部有无出血或积血,出现红肿热痛立即正规用抗生素,积血积液时应切开引流、冲洗。禁止挤压以防感染沿电极导线向深部扩散。增加保护囊袋的技巧,使用起搏器托带,特别消瘦者可持续应用,

6、以减少皮肤张力,促进伤口愈合。应用“三指法”自我护理皮肤,即拆线后一手三指固定皮肤、另一手清洁皮肤,穿柔软内衣。女性患者要注意防止胸罩带摩擦皮肤,禁止搔抓皮肤或捏起、推移起搏器。 2.3 术后心电监护 术后心电改变是多因素的,起搏器及感知功能异常多为间歇性发生,术后常规监护72 h,尤其前24 h密切观察示波变化。观察:有无起搏信号、心率变化,有无心律失常。除监护仪常规心电监护、定期做心电图及遥控监测外,目前更倾向于24 h动态心电图(DCG)监测。耿仁义认为DCG监测持续时间较长,发现起搏功能异常的几率较多,特别是带有脉冲标志的对分析起搏功能异常帮助更大,有条件者DCG可考虑列为起搏器埋置术

7、后的常规检查。此外重视日常测脉搏或心率每日24次,加强对心律失常特别AF危险因素存在的患者随访,掌握通过心电示波、脉搏、心率对起搏心律分析的方法:有起搏信号无心电信号提示起搏阈值升高,起搏信号时有时无或完全消失提示电极固定不良、移位、部分断裂或绝缘层破损、电池耗损,出现固定频率起搏而无按需起搏考虑感知不良,脉搏和心率低于固有起搏频率可能是起搏故障,脉搏、心律绝对不齐应考虑AF,均应及时进一步检查。 3 出院指导 3.1 根据起搏器性能加强心理疏导 由于患者将面临更换电池及电极等的问题,所以要适时地给予患者情感上的支持,另外很多患者担心起搏器会突然停止工作,因此必要的解释是解除心理压力的关键。

8、3.2 教会患者有关起搏器常识 教会患者起搏器安装时间、型号、工作方式、心率、生活安排、自检脉搏方法,每分钟心率不能低于起搏心率等。外出时的注意事项:患者外出时应随身携带相关医疗资料及患者个人情况的卡片,以备不时之需。 3.3 防止社会环境对起搏器的影响 3.3.1 医院环境的干扰 必须放疗时应行专家会诊,尽量不用直线加速器。任何方法放射治疗均保证起搏器在照射野外,同时进行心电监护,放疗后要做起搏器性能检测。必须电除颤时最好使用前胸后背电极板,电极板距起搏器>10 cm,放电方向应与起搏器相垂直,尽可能使用较低能放电,术后监护并测起搏阈值。必须使用电刀时应用一块永久性磁铁放在埋置

9、起搏器皮肤上使起搏器里舌簧开关被磁铁吸合,转换成非同步型以减少电流干扰。孙雅芳报道3例装有起搏器患者电刀手术时用此法有效保护起搏器正常性能。 3.3.2 家庭工作环境的干扰 日常生活使用的电器必须妥善接地、禁止漏电,注意与高压电及防盗设备维持>167 cm的安全距离。对手机干扰的预防应用模拟手机,避免使用干扰性最强的全球通(GSM),不要将开着的手机靠近起搏器植入部位,相距至少10 cm,避免把手机装在靠近起搏器上衣袋内。手机天线不要对着起搏器接插口处,距离最好>20 cm,并在对侧耳朵使用电话,在限制的环境里如电梯、公共汽车上不要靠近使用手机者,起搏器依赖者使用手机应检测并保持清醒认识,一旦发生干扰及时移开手机。 3.4 随诊 积极宣传随诊的必要性,使患者增强随诊意识,笔者对每1例安装起搏器的患者都要求3个月内23心血管内科门诊1次。3个月1年,每12个月查1次,以后每3个月查1次,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