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2020 年河北省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第一部分(15 题22 分)1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每空 1 分,共 6 分)(1) 几处早莺争暖树,。,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 苏轼 记承天寺夜游 中的 “,” 形象地写出了月光皎洁、 树影摇曳的美妙景象。( 3) 送 东 阳 马 生 序 中 , 揭 示 了 宋 濂 发 奋 苦 学 、 不 慕 同 舍 生 华 丽 衣 饰 的 原 因 的 句 子是:,。2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共6 分)a为什么大家带上口罩都变好看了?原因是“ 完形心理 ” 或者 “ 空想性
2、错视 ” 造成的。 b人类的大脑非常智能,当看到无意义、不相关的事物,也会下意识找规律感知为有关联的图像,脑补出完整的印象。c也就是说,当你看到一个人只露出半张脸时,大脑会擅自补完视觉没捕捉到的脸部轮阔,并且朝着更理想的方向去添油加醋。(1)这段文字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2 分)应改为应改为(2)给这段文字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2 分)印象()捕捉()(3)文段 a、b、c 三句中有一句存在语病,请找出来并提出修改意见。(2 分)错误句:修改意见:3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个别不遵守疫情防控要求的人,一听说要隔离就气冲如牛,认为这限制了他
3、们的自由。b大海混混茫茫,北戴河东山和西山之上浓绿一片,真令人喜出望外。c语言的发展使得许多汉字、词语的古义和现代的意义大相径庭。d欣赏书画作品时,应感知整体美,在细节上吹毛求疵只会让我们丧失发现美的能力。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 迁 ” 在古代指官职的变化,古代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 左迁 ” ,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王昌龄即贬官到龙标。b古代常用特定的具体事物指代抽象概念,如“ 干戈 ” 和 “ 烽火 ” 都代指战争,“ 汗青 ” 代指史册, “ 须眉 ” 代指女子。c “ 垂髫 ” 指古时童子头发下垂,不加扎束,泛指幼年。“ 加冠 ”
4、指男子二十岁时举行加冠仪式,表示已经成人。d古人在姓和名之外还取字与号,如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2 52020 年 4 月 10 日河北省印发河北省餐饮业分餐制、公勺公筷服务规范,旨在引导市民养成健康文明的餐饮习惯。请阅读下面图表,回答后面的问题。(共4 分)图一:你是否支持推行分餐制、公勺公筷制?表二:你认为推行分餐制有哪些难点?(1)从上面的两个图表中,你分别获取了哪些信息?(2 分)答:(2)除推行分餐制和公勺公筷制外,我们还可以采取哪些方式来养成健康文明的餐饮习惯?请提出两点建议。(2 分)答:第二部分(621 题48 分)一、阅读下
5、面两首诗,回答67 题。 (6 分)雁门太守行使至塞上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3 6下面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黑云压城城欲摧” 中“ 压” 和 “ 摧” 两个动词,写出了敌军的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守军将士处境的艰难。b “ 塞上燕脂凝夜紫” 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从视觉角度描写战场的景象,从侧面表现出战争的惨烈。c“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中诗人以 “
6、征蓬 ”“归雁 ” 自比,既言事,又写景,表达出漂泊无定的内心感受。d 雁门太守行是李贺创作的七言律诗,使至塞上是王维创作的五言律诗,这两首均为边塞题材的诗。7这两首诗的最后两句都运用了典故,请简要分析两位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之处。(3分)答: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8 11 题。 ( 14 分)吾乡吴公和甫,讳存义。由翰林起家,官至吏部侍郎。公正廉明,爱才如命。其督学浙江也,按临嘉兴时,海盐某生以非罪系狱,受刑甚酷。公廉知其诬,点名至生,问提调官:“某生何在?”提调官以系狱对,公叱曰:“秀才有罪,应详准学使褫革,今未详革而敢擅下于狱,是何例也!如某生不来,老夫当停试奏办。”提调大恐,
7、亟谕邑令出生于狱。比生至, 发蓬面垢, 形同重犯。 公太息抚慰之曰:“汝发如此, 种种皆老夫教令不行所至也。”提调、邑令相视忸怩?噤不敢语。及榜发,某生以优等食饩?焉。公生性俭约,官至卿贰?,在京邸只蓄二仆,监学时倍之。到处严戒仆夫,毋许悉索供,除廉奉外,一切陋规?丝毫不取。浙省学租?岁数千金,悉捐于各郡创建育婴堂,所活不可胜数。今滇、浙两省,皆建公祠。浙祠滨于西湖,每届乡试,各郡士子,订期醵资?,聚祀者千余人。非盛德感人之深,恶?能若是哉!(选自里乘,有改动)吴公和甫:即吴和甫;公,是尊称。讳:旧时不敢直称尊长的名字,叫讳。起家:从家中征召出来,授以官职。督学:明清时朝廷派往各省督导教育行政
8、及主持考试的专职官员,也称督学使。按临:巡视。提调官:明清科举考试中特设之官,掌管试场帘外一切事务。详准学使:得到督学使的批准。褫(ch)革:革除 功名。奏办:上奏查办。亟谕:赶快下令。?忸怩:羞愧。?食饩( x):明清时经考试取得廪生资格的生员享受廪膳补贴。亦即成为廪生。?卿贰:二品官。?陋规:不好的惯例。旧时多指官吏索要贿赂。?学租:学田所收的地租。?醵()资:筹集资金。?恶():疑问代词,哪里,怎么。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每小题1 分,共 4 分)(1)公叱曰叱:(2)及榜发及:(3)到处严戒仆夫戒:(4)浙省学租岁数千金岁:9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词的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9、( 3分)【】a海盐某生以非罪系狱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b公廉知其诬其此之谓乎(虽有嘉肴)4 c公太息抚慰之曰具答之( 桃花源记 )d浙祠滨于西湖相与步于中庭( 记承天寺夜游 )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 分,共 4 分)(1)悉捐于各郡创建育婴堂,所活不可胜数。答:(2)非盛德感人之深,恶能若是哉!答:11结合选文内容,简要概括吴和甫受到士民爱戴的原因。( 3 分)答:三、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214 题。 (8 分)清明节溯源相传春秋时期,介子推在晋国大公子重耳危难之际,救了他一命。后来重耳当上国君,为逼在深山隐居的介子推出来领赏,他放火烧山。大火熄灭后,人们在一棵柳树下发现
10、了介子推和他母亲的尸体。于是,晋文公将放火烧山的那天,定为寒食节,规定民间禁止用火,寒食一天,以纪念介子推的忠诚。据记载,我国传统的清明扫墓始于周代,已有2500 多年的历史。东周战国时期孟子?齐人篇就曾提及一个被人所耻笑的齐国人,常到东郭坟墓间乞食扫墓的祭品。可见战国时期扫墓之风气就已盛行。秦汉时期,祭扫坟墓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据汉书?严延年传载,御史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地”祭扫祖坟。他的行为,体现了中国人崇拜祖先和注重亲族的观念。在古代,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代,唐玄宗把上古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归入五礼之中,并下诏定寒食节扫墓为当时“五礼”之一。从此
11、,不论士人还是平民,都将寒食节扫墓视为返本追宗的仪节,由于清明距寒食节很近,人们还常常将扫墓延至清明节。朝廷鉴于民间寒食、清明并举已相沿成习,就以官方文书的形式规定,清明与寒食节一起放假。诗人们的作品,也常常是寒食清明并提,如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韦应物的寒食 : “清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至宋元时期,清明节逐渐由附属于寒食节的地位,上升到取代寒食节的地位,融合了两个古老节日精华的清明节,终于形成一个以祭祖扫墓为中心、将寒食节风俗与上巳节踏青等活动相融汇的传统节日。宋代诗人高菊卿在清明中写的“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12、”就反映了当时清明节上坟祭祖的景况。明清时期大体承接前代旧制,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亲人的习俗仍然盛行。民国政府曾将清明节定为国定假日,也称民族扫墓节。 清明节这天, 除了原有的扫墓等习俗,植树也被确定为常规项目,这也是对民间长期延续的植树风俗的一个认定。5 新中国成立后,清明节仍为我国民间的重要传统节日。除了祭祖扫墓之外,还有踏青、放风筝等野外健身活动,使这个节日除了有慎终追远的感伤,还融合了欢乐赏春的气氛,使人们在祭拜祖先之余,在明媚的春光里驰行青绿山野,成为敦亲睦族、感恩行孝的一种方式。2006 年 5 月 20日,经国务院批准,清明节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
13、年 12 月,国务院正式把清明节定为法定节假日。从2008 年起清明节开始放假,成为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选自光明日报2020 年 4 月 3 日,有删改)12选文提到的清明节习俗有哪些?请简要概括。(3 分)答:13选文第段引用两个关于清明节的记载有什么作用?(2 分)答:14结合全文,分析清明节为什么能被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 分)答:四、根据你对文学名著的阅读,回答1516 题。 ( 6 分)15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2 分)好妖怪,即散红光,按云头落下。去那山坡里,摇身一变,变作七岁顽童,赤条条的,身上无衣,将麻绳捆了手足,高吊在那松树梢头,口口声声,只叫“
14、救人!救人!”(吴承恩西游记 )语段中的妖怪是谁?他为什么变作孩童并把自己吊在树上?答:16 “偶遇”是小说设计情节的常用方法,请根据示例,完成下面的表格。(4 分)篇目“偶遇”情节简述简?爱简?爱从桑菲尔德庄园出去寄信时,在路上偶遇归来的罗切斯特,罗切斯特先生骑马滑倒后,简 ?爱扶起了他,后来得知他就是桑菲尔德庄园的主人。骆驼祥子(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五、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721 题。 (14 分)父亲的豆腐坊时光荏苒, 父亲的豆腐坊铭刻在心底。每一次家人相聚, 少不了上一道家常菜“小葱炖豆腐” 。从无约定,习惯成自然。“小葱炖豆腐,一清二白。”这是父亲常说的口头禅。6 父亲是地
15、道的农民,不识字, 一生中吃尽了没文化的苦头。执意要从下一代人身上有所改变,让我们兄妹几人全都上学读书。为使我们能上学,家里不仅要承担读书费用,还要承担人多劳动力少带来的生活压力。父母起早贪黑去干活,一家人口粮总还是不够。过了些日子,父亲终于想出了个法子,利用家里的石磨和曾见过外祖父家做豆腐的记忆,开了家豆腐坊。经反复摸索,终于把豆腐做了出来。从那时起,父母每天半夜三更起床做豆腐,白天不耽误到队里去上工。一段时间下来, 人消瘦了, 一家人生活有了着落,我们也不必害怕会失学了。做豆腐是个苦累活,父母每天都起早,我们也没懒觉可睡,上学前和星期假日要帮着做些家务。那一年,我约八九岁,常和大我五岁的哥
16、哥一起,到村上人家门上去卖豆腐。每次出发前,父亲都要称一下豆腐的重量,交代我们卖给人家豆腐时要满斤足两。那时,卖给村上人家豆腐是赊销的,只要将卖出的豆腐记在小本子上就可以了。那一天,我们将豆腐卖完回家后,父亲接过小本本,拨着算盘,一会儿就发现了问题。父亲板着脸问我们:“这里怎么多出四两豆腐呢?”见我们回答不出个所以然来,便丢下手上忙着的活计,带着我们一家一家去核对,要把多出来的那几两豆腐还给人家。可是,走遍了整个村子,也未有一户说我们少了人家的豆腐。无奈之下,回到家,再一次听父亲严厉的训导。然后,父亲从我书包里翻出个作业本,撕下一张空白纸,让哥哥以他的名义写一份道歉书。至今我还记得道歉的大意:
17、这天上门卖豆腐时,本店少了每户人家几钱(一斤为16 两,一两为16 钱)豆腐,在此表示歉意,恳请乡亲们原谅,保证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情。道歉书写好后,父亲认真地张贴在大门前醒目的地方,让来人一眼就能看到,更是对我们的警示。古老的村子,淳朴的民风,造就了父亲的真诚、厚道的品德。父亲的豆腐坊,离不开购进大豆,卖出豆腐,杆秤是那时的计量器具。我家用的杆秤有3 把,大的秤杆长近2 米,一次可称180多斤重货物。短的秤杆长 2 尺多,能称28 斤的重量。长短杆秤,用于称村上人家送来做豆腐的黄豆重量,以及兑换豆腐时零星数量的大豆。那杆戥注秤,专门用于称豆腐。父亲在戥盘上打出几个洞,好在称豆腐时将戥盘里的水沥去
18、。为配制这三杆秤,父亲步行了近20 里田间小路,赶到冈门街上享誉乡里的配秤行,出高价请人家定制的。村上的人都说我家的秤毫厘不差,对买我家豆腐没有不放心的。我家豆腐店开得兴旺了,曾有江湖配秤的人来店里,让父亲配九折八折的秤。父亲说这分明是短斤少两,捞昧心钱,遭到了父亲的拒绝。就在那一天,我和哥哥帮父亲做豆腐,一同忙活到了日头下西山。晚餐时,父亲特地让母亲加了一道“小葱炖豆腐”的菜。那时,我家虽然做豆腐,却很少能吃上一餐豆腐美食,一来自己家舍不得吃,二来父亲做的豆腐质好价廉,一天下来全都卖完了。“小葱炖豆腐” ,是家乡的一道美味菜。一家人围坐在桌前,我和哥哥提着心,端坐在桌前,盯着眼前这“小葱炖豆
19、腐”,馋虫早已爬到了嗓子眼,却丝毫没有伸筷子的想法。父亲坐下后,先夹了一块豆腐放在我的碗上,又夹了一块豆腐给哥哥,语重心长地说:“就像这小葱炖豆腐,记着要一清二白去做人。 ”如今,父亲的豆腐坊早已不在,那伴随豆腐坊长长的杆秤已不多见,取而代之的多为电子秤、台秤、 镑秤等。 可我仍常想起父亲不知疲倦做豆腐的身影,和那“小葱炖豆腐, 一清二白” 的教诲。(有删改)【注】戥( d ):一种小型的秤,用来称金、银、药品等分量小的东西,称“戥子”。17选文中的哪些事能体现父亲真诚、厚道的品质?请简要概括。(3 分)7 答:18选文第段中父亲为什么在晚餐时特地让母亲加了一道“小葱炖豆腐”的菜?(2 分)答
20、:19结合具体语境,对选文中加线句子作简要赏析。(3 分)一家人围坐在桌前,我和哥哥提着心,端坐在桌前,盯着眼前这“小葱炖豆腐”,馋虫早已爬到了嗓子眼,却丝毫没有伸筷子的想法。答:20选文第段在内容和结构上分别有什么作用?(3 分)答:21选文的语言具有怎样的特点?(3 分)答:第三部分(22 题50 分)22作文。( 50 分)老舍先生在养花一文中提到:“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体力劳动是生活、社会正常运转的基础,脑力劳动是人获得精神愉悦、解放和自由的源泉。在劳动过程中,我们可以实现自我的锻炼、获得别人的认同、培养自己的责任感。请以“ 劳动 ”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
21、有真情实感;除诗歌外,不限文体;不得套写、抄袭;不少于600 字;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8 参考答案与分析第一部分( 15 题 22 分)1. ( 6分)( 1)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3)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每空 1 分,有错该空不给分)【分析】此题需要注意加粗字是易写错的字。第(2)题,从记承天寺夜游中寻找描写月光皎洁和树影摇曳的景象的句子,只有“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 荇交横”。第(3)题, 送东阳马生序中描写宋濂发奋苦学的句子有很多,因此应紧抓关键句“不慕同舍生华丽衣饰的原因”,据此定位到“略无慕艳意” ,其后
22、的“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即为原因。2. ( 6分) (1) ( 2 分)带戴阔廓(找出一处错别字并修改正确给1 分)( 2) (2 分) y n xi ng b zhu (拼写有误该空不给分)(3) (2 分) a 删去“原因”或“造成的”。(句子序号正确给1 分,修改意见正确给1 分)【分析】 a句中“原因是”和“是造成的”连用导致句式杂糅,因此应删去“原因”或“造成的” 。3. ( 3 分) b【分析】 a 项中“气冲斗牛”形容气势或怒气很盛,句中用来形容个别不遵守疫情防控要求的人听到要隔离很生气,使用正确; b项中“喜出望外” 是指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句中用来形
23、容美好的景色让人高兴,属于不合语境,应使用“心旷神怡”;c项中“大相径庭”表示彼此相差很远或矛盾很大,句中用来形容许多汉字、词语的古义和现代的意义相差很大,使用正确;d 项中“吹毛求疵”指在细节上故意挑剔毛病,寻找差错,句中用来形容欣赏书画作品时在细节上故意挑剔毛病,使用正确。故选b项。4. ( 3分) b【分析】“须眉”代指男子, “巾帼”代指女子。故选b项。5. ( 4 分) (1) ( 2 分)大多数人支持推行分餐制、公勺公筷制,只支持其中一项或两项都不支持的人很少 (支持分餐制和支持公勺公筷制的人数占比一样多);超过一半的人认为推行分餐制的难点在于合餐文化影响较深、社会上还没有形成分餐
24、意识。(答出一点给1 分,答出两点即可,意思对即可)【分析】此题考查图表信息提取与概括。图一中,支持推行分餐制、 公勺公筷制的人数占比为67.60%,两项都不支持的人数占比为14.80%,只支持其中一项的人数占比均为8.80%,因此可概括出“大多数人支持推行分餐制、公勺公筷制,只支持其中一项或两项都不支持的人很少(支持分餐制和支持公勺公筷制的人数占比一样多)” 。表二中,认为推行分餐制的难点在于合餐文化影响较深的人数占比为 60.20%,认为推行分餐制的难点在于社会上还没有形成分餐意识的人数占比为52.50%,持其余9 看法的人数占比均在50% 以下,因此可概括出“超过一半的人认为推行分餐制的
25、难点在于合餐文化影响较深、社会上还没有形成分餐意识。(2) (2 分)示例:外出用餐要洗手,并做好餐具消毒;选择环境干净卫生的地方就餐;在家做饭应分开处理生食和熟食;吃完饭后及时清理餐具,减少细菌滋生的可能性。(答出一点给1 分,答出两点即可,建议合理即可)第二部分( 621 题 48 分)一、 (6 分)6. ( 3分) d 【分析】此题综合考查诗歌中的词语理解、修辞手法、情感把握、文学常识和题材。d 项中雁门太守行是古体诗,并不是七言律诗,故选d项。7. (3 分) 雁门太守行用黄金台的典故,写出了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表达了诗人忘身报国的爱国主义情怀; 使至塞上用“燕然勒功”的典故,写将
26、军正在前线奋战,诗人的情绪高涨,似乎为前线大捷而欢欣鼓舞,表达了诗人乐观豁达的心情。(答出两首诗的不同之处给3 分,只答出一首诗的思想感情不给分,意思对即可)【分析】此题考查分析作者情感。雁门太守行中“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用了燕昭王黄金台上延揽天下之士的典故,写出了将士们誓死报国的决心和诗人的爱国情怀。而在使至塞上中王维被排挤出朝廷出使塞外,感到十分孤寂,但是个人的失意情绪被大漠雄浑的景象所净化。“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 用“燕然勒功” 的典故, 写诗人听说将军正在前线奋战后,情绪高涨,表现出诗人乐观豁达的心情。二、 (14 分)【参考译文 】我的同乡吴和甫,讳存义。(先前被朝
27、廷)从家中征召出来,授以翰林学士的官职,(后来)做官做到吏部侍郎。他公平正直,廉洁严明,爱慕贤才就像珍爱生命一样。吴和甫在浙江做督学使,巡视嘉兴的时候,海盐某书生因为无罪被囚禁在监牢中,受到的刑罚非常残酷。吴和甫查访后知道他有冤屈,点名到他的时候,问提调官:“某生在哪里?”提调官用某生被囚禁在监牢中作为答复,吴和甫训斥道:“秀才有罪,应当得到督学使的批准后革除功名,现在没有得到我的批准革除功名就敢擅自将他关在监牢里,这是哪里来的先例!如果某生不来,我就停止考试向朝廷上奏查办。 ”提调官非常惊恐,赶快下令让县令将某生从监牢放出。等某生到了,(他)蓬乱着头发,满面污垢,样子和重刑犯一样。吴和甫叹息
28、着安慰他说:“你发生了这样的事,这些都是我的教令没有实行所导致的啊。”提调官、县令羞愧得互看,闭口不敢说一句话。等到考榜发布的时候,某生凭借优等得到廪生的资格。吴和甫生性俭朴节约,做到二品官,在京城的官邸只有两个仆人,到外省监学时才增加一倍的仆人。到了当地严厉告诫仆人,不允许他们到处索要供奉,除了自己的俸禄之外,一切贿赂丝毫不取。浙江省学田所收的地租每年有数千两,全部捐助给各个郡县创办修建育婴堂,所救活的婴儿不能够数完。现在云南、浙江两省,都建有吴和甫的祠堂。浙江祠堂建在西湖的边上,每届乡试,各郡的读书人,议定期限筹集资金,聚集在一起祭祀的有千余人。如果不是他高尚的品德感人至深,10 怎么可能
29、像这样啊!8. ( 4分) (1)训斥(2)等到,等到的时候(3)告诫(4)每年(每小题1 分,有错该小题不给分)【 课内外迁移 】课外词语课内迁移词语解释叱或遇其叱咄( 送东阳马生序 )训斥及及下船,舟子喃喃曰( 湖心亭看雪 )等到,等到的时候戒戒之曰 ( 富贵不能淫 )告诫岁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 送东阳马生序 )每年9. (3 分) b【分析】 a 项中的“以”都是介词,表因果,可译为“因为”;b 项中的“其”,前者是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为“他”,后者是副词,表推测,可译为“大概”;c 项中的“之”都是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为“他” ;d项中的“于”都是介词,可译为“在”。故选 b项。10. (
30、4 分) (1)全部捐助给各个郡县创办修建育婴堂,所救活的婴儿不能够数完。( 2)如果不是他高尚的品德感人至深,怎么可能像这样啊!(每小题2 分,意思对即可)11. (3 分)他公正严明,爱惜人才,将没有罪的秀才从狱中救出,并安慰他;节俭清廉,他仆人很少,在外省监学时严厉约束仆人,并以身作则不收取贿赂;乐善好施,他用学田收入创建育婴堂,救活无数婴儿。(答出一点给1 分,意思对即可)【分析】此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从吴和甫把没有罪的秀才从狱中救出并安慰他,可以看出吴和甫公正严明、爱惜人才;从“公生性俭约”和“在京邸只蓄二仆,监学时倍之”的行为,可以看出他生活节俭, 从“到处严戒仆夫,毋许悉索供,
31、 除廉奉外, 一切陋规丝毫不取”可以看出他的清廉;从“浙省学租岁数千金,悉捐于各郡创建育婴堂”可以看出他的乐善好施。三、 (8 分)【 文章解构 】说明文传统文化清明节溯源说明对象清明节说明顺序时间顺序层次划分第一部分(第段) :以介子推的故事引出说明对象。第二部分(第段):清明节的起源和发展,清明节习俗的不断增加。第一层(第段) :说明清明节的起源和祭扫坟墓活动的不可或缺。第二层(第段) :说明清明节和寒食节从两个不同节日到两者并提再到清明节逐渐取代寒食节的过程,并介绍清明节习俗的不断增加。第三层(第段) :清明节在民国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说明方法引资料:第段引用孟子齐人篇汉书严延年传中的
32、记载来说明古代清明节祭扫坟墓的习俗;第段引用白居易和韦应物的诗说明寒食、清明并提的情况;第段引用宋代诗人高菊卿的诗说明当时清明节上坟祭11 祖的景况。12. (3 分)禁止用火,寒食一天;祭祖扫墓;植树;踏青;放风筝。(答出一点给1 分,答出三点即可,意思对即可)【分析】此题考查信息提取与概括。从第段“晋文公将放火烧山的那天,定为寒食节,规定民间禁止用火,寒食一天”和第段清明节融入了寒食节风俗,可知“禁止用火,寒食一天”也是清明节习俗。选文第段均提到清明节祭祖扫墓的习俗;从第段“终于形成一个以祭祖扫墓为中心、 将寒食节风俗与上巳节踏青等活动相融汇的传统节日”可提取出清明节还有上巳节踏青的习俗;
33、从第段 “清明节这天, 除了原有的扫墓等习俗,植树也被确定为常规项目”可提取出植树的习俗;从第段 “除了祭祖扫墓之外,还有踏青、 放风筝等野外健身活动”可提取出踏青、 放风筝的习俗。13. (2 分)引用具体记载说明了战国时期清明节扫墓之风盛行,扫墓在秦汉时已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使文章更真实、可信,增强文章说服力。(答出一点给1 分,答出两点即可,意思对即可)【分析】此题考查说明方法的作用。选文第段中,孟子齐人篇的记载说明了“战国时期扫墓之风气就已盛行” , 汉书严延年传的记载反映了“秦汉时期,祭扫坟墓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 。从引资料这一说明方法的作用分析,两则记载分别出自孟子
34、齐人篇 汉书 严延年传,可信度较高,能增强文章说服力。14. (3 分)清明节历史悠久,是我国民间的重要传统节日;清明节的诸项习俗是敦亲睦族、感恩行孝的一种方式;将清明节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利于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答出一点给2 分,答出两点给3 分,意思对即可)【分析】此题考查内容理解,引导考生理解和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解答时需从选文中找出清明节承载的文化信息。如“2500 多年的历史” “返本追宗的仪节” “敦亲睦族、感恩行孝的一种方式”“法定节假日” ,通过这些关键信息可以概括出清明节在不同方面的意义,还可以结合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作答。四、 (6 分)
35、15. (2 分)红孩儿;他想吃唐僧肉,又担心不能靠近,故想用苦肉计骗得唐僧信任。(答出“红孩儿”给1 分,答出原因给1 分,意思对即可)【分析】由语段的出处可知该语段出自西游记。根据妖怪散红光、变作顽童、吊在树梢等可判断这是“大战红孩儿”的情节。红孩儿把自己吊在树梢,是因为想吃唐僧肉,但是担心用原形来擒拿唐僧,不能靠近,因此想用苦肉计迷惑唐僧,骗得唐僧信任。16. (4 分) (1)示例:虎妞死后,祥子艰难度日,有一次拉车偶遇坐车的刘四爷,祥子把他从车上赶了下去。在出了一口恶气后,祥子又对生活燃起了希望。(2) 示例:朱赫来在出去和同志商谈工作时,没有回来。 后来保尔在路上偶遇被匪兵抓住的朱
36、赫来,经过思考,保尔鼓起勇气突袭匪兵,救下朱赫来。(每小题2 分,意思对即可)12 五、 (14 分)【 文章解构 】记叙文教育引导父亲的豆腐坊主要内容父亲为了让我们兄妹几人都能上学,学会做豆腐。在“我”和哥哥卖豆腐多出几两时, 父亲带我们一家一家核对,并把道歉书贴在门上给我们警示。还讲述了父亲专门定制毫厘不差的三杆秤,在吃 “小葱炖豆腐” 时教导“我”和哥哥做人要一清二白。层次划分第一部分(第段) :回忆父亲的豆腐坊和父亲的口头禅。第二部分(第段) :父亲为了让我们兄妹都能上学,学会了做豆腐。第三部分(第段): “我”常和哥哥一起到村里卖豆腐。有一天卖豆腐回来时多出四两豆腐,父亲带我们一家一
37、家核对,并让哥哥以他的名义写了一份道歉书贴在门上;父亲专门去近20 里之外的配秤行定制了三杆秤,在豆腐店兴旺后拒绝配有问题的秤;我们家吃“小葱炖豆腐”时,父亲教导“我”和哥哥做人要一清二白。第四部分 (第段): 虽然父亲的豆腐坊已经不在了,但是父亲的教诲 “我”永远铭记于心。人物形象父亲:关爱子女、注重对子女的教育、严厉、做人有原则、真诚、厚道。主题总结表达了对父亲的赞美,对父亲教诲的感激。17. (3 分)每次“我”和哥哥出发卖豆腐前,父亲都要称一下豆腐的重量,并交代我们卖给人家豆腐时要满斤足量;“我”和哥哥卖豆腐回来时多出四两豆腐,父亲带我们一家一家核对,并让哥哥以他的名义写了一份道歉书贴
38、在门上,让来人一眼就能看到;专门去近20 里外的配秤行定制三杆准确的秤;在戥盘上打洞,在称豆腐时将水沥去,不用水给豆腐增加重量;在豆腐店兴旺后,拒绝配有问题的秤,拒绝捞昧心钱。(答出一点给1 分,答出三点即可,意思对即可)【分析】 此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题干要求概括能反映父亲真诚、厚道的品质的事,第段 “我”和哥哥出发卖豆腐之前父亲称豆腐的行为以及对我们的嘱咐体现了父亲的真诚、厚道。第段中“我”和哥哥出门卖豆腐,回来时多出四两豆腐,父亲带我们一家一家核对,虽然没人说豆腐少了,但父亲仍让哥哥以他的名义写了一份道歉书贴在门上,让来人一眼就能看到,这件事反映了父亲的真诚、厚道。第段写父亲在戥盘上打
39、洞沥水,不用水给豆腐增加重量;父亲为了配制毫厘不差的秤专门去近 20 里外的配秤行,通过村里人的态度可看出他们认可父亲真诚、厚道的品质;在豆腐店生意兴隆后,父亲坚持自己的原则,拒绝配九折八折的秤,拒绝捞昧心钱,也能反映父亲真诚、厚道的品质。18. (2 分)那一天白天“我”和哥哥卖豆腐回来时多出四两豆腐,父亲虽然已经带我们一家一家核对,并让哥哥以他的名义写了一份道歉书,但父亲还想再通过“小葱炖豆腐”这道菜教导我们做人要一清13 二白。(意思对即可)【分析】 此题考查内容理解。第段中 “就在那一天”表明这一段和第段的“那一天” 是同一天,第段写了那一天白天“我”和哥哥卖豆腐回来时多出四两豆腐,父
40、亲带我们一家一家核对,并让哥哥以他的名义写了一份道歉书,再结合第段最后父亲语重心长的教导可知,父亲特地让母亲加了“小葱炖豆腐”是针对白天发生的事,想再对“我”和哥哥进行教导。据此分析概括即可。19. (3 分)“提着心”“馋虫早已爬到了嗓子眼”等心理描写,“端坐” “盯着” 等动作描写, 既写出了 “我”和哥哥对于白天所发生的事情的惶恐,对可以吃“小葱炖豆腐”这件事情的期盼。也从侧面体现了父亲的严厉。(答出“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给1 分,具体分析给2 分,意思对即可)【分析】解答此题,结合第段第一句“就在那一天”可知,“那一天”指的是“我”和哥哥出门卖豆腐,回来时多出几两,父亲带我们一家一家核对,并写了一份道歉书贴在门上给我们警示的那一天。再结合“端坐” “盯着”的动作和“提着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历史文化步道规划实施方案(参考模板)
- 金刚石产业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参考)
- 加强中职学校校园欺凌治理的教师作用
- 心理教育小学生课件
- 广东省四会中学、广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含答案
- 室内设计师的职责
- 安徽中医药大学《高材化工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量化金融学(双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工程项目管理含建设法规》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必读书目考核》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JJF1101-2019环境试验设备温度、湿度校准规范-(高清现行)
- 冷却塔使用说明书
- 蔬菜捆扎机机械部分的设计说明书
- 腌腊肉制品生产车间工艺布置图
- 配电柜安装规则GGD
- 课程设计--铁路综合性货场平面图设计
-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ppt
- 大金空调设定代码表
- DCDC变换器电力电子课程设计报告
- GB 19295-20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速冻面米与调制食品(高清版)
- 国际篮联三对三篮球比赛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