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问题提示:第三章应收款项问题与思考3-1:这句话不对。因为票据有带息和不带息两种,假如是不带息票据,那么当人们将其送到银行进行贴现时,所取得的贴现款一定低于票据面值;但若是带息票据就不一定了。例如一张票据面值为10 000 元,票面利率为6% ,90 天到期;在60 天时将其送到银行贴现,贴现率为9% ,则应得的款项计算过程如下:票据到期值: 10 000 6% 9036010 000=150+10 000=10 150元应付的贴现息为:10 150 9% 30360 76.13 元应得的款项为:10 150 76.13 10 073.87元 10 000 元票据面值问题与思考3-2:这两种商
2、品的账务处理不一样,因为他们两者采用的商业折扣不同,a 是商业折扣, b 是现金折扣, 给予商业折扣的商品计算销售收入时是直接按折扣后的价格入账;现金折扣则是先按照总价记录入账,等到最后付款时才根据具体付款时间将应当给予对方的折扣款计入财务费用。问题与思考3-3:这些业务的处理都不恰当。第一笔业务是将已核销的坏账又收回,对该业务, 应当先将已经核销的应收账款重新记录下来,然后再反映其收回,即应编制两笔分录,第一笔是借记 “应收账款” ,贷记“坏账准备” ,第二笔是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应收账款” ,该单位只编制了一笔分录,不能完整反映该笔业务的全貌。第二笔业务涉及到全额计提坏账准备的问题,未
3、到期的应收账款不得全额计提坏账准备;计划进行债务重组的应收账款也不得全额计提坏账准备;与母公司发生的交易也不得全额计提坏账准备; 虽已逾期但无充分证据证明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也不得全额计提坏账准备。因此本题中所涉及的几项全额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处理都不恰当。第三笔业务所涉及到的两笔应收账款业务,一个是逾期时间很长(已7 年) ,对方一直无偿债行为,且近期无法改善财务状况,已经可以全额计提坏账准备,只按30%的比例计提坏账准备,比例太低;另一个对方单位已停产,显然财务状况也已经很糟糕,只按30%的比例计提坏账准备显然比例也太低了。案例讨论题:(1)a公司开具的票据已经于11 月 20 日到期,应
4、在票据到期日到银行提示付款,如果对方账户上有足够款项,则收回银行存款;若对方账户上没有足额存款,则应当将这笔应收票据的金额转入应收账款。不能继续将其保留在应收票据账户,更不能继续按票面利率计提应收利息。(2)b 公司开具的带息银行承兑汇票是一张跨年度的票据,在年度终了时,应当计算其已经到期的应计利息,本例中应为500 3( 5+1030)=7.5+0.5=8万元该公司的应收账款账龄不同,完全选择相同的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不太恰当,比如最长已5年的应收账款和已有4 年账龄的其它应收款都显然不能只按5% 计提坏账准备,要么公司积极采取措施, 催讨账款, 然后根据收回情况具体决定坏账准备计提比例。而预付
5、账款的问题更加严重, 若 4 年前已经支付,迄今仍然不能收回商品,则极有可能无法收回,企业应采取积极措施,或是收回商品,或是要回预付款,若不能要回,则应采取相应的对策,提高坏账准备计提比例等。复习与思考题1、 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的业务发生过程有着哪些相似和不同之处答:相似之处是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都是企业发生赊销业务时才使用的,都反映了企业的债权;不同之处是当购买方开出票据承诺付款时,要使用应收票据,而当购买方未开出票据、仅仅依靠信用赊购时,要使用应收账款。2、应收票据的贴现所得怎样计算?答:应收票据贴现所得的计算分三步,第一步是先计算票据到期时正常应当取得的款项,若是不带息票据, 则就是面值;
6、若是带息票据,是面值加上到期应当收取的利息。第二步是根据票据到期值为基数,乘以日贴现率, 再乘以票据尚未到期的天数,就可以算出该票据的贴现息。第三步是用票据的到期值,减去贴现息,就可以得出票据的贴现所得。3、企业常用备抵法进行坏账核算时,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有几种?各有什么特点?答: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有四种,一是应收款项余额百分比法,该方法是根据期末应收款项的余额和估计的坏账率,估计坏账损失,据此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二是账龄分析法。 该方法是根据应收账款的账龄长短来估计坏账的方法。账龄即指该笔应收款项形成的时间。一般大家认为欠款时间越长,形成坏账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企业采用该方法时要按不同账龄分
7、别估计其可能成为坏账的部分。三是销售百分比法。该方法是以赊销金额的一定百分比作为估计坏账的方法。企业可以根据经验来估计坏账损失与赊销金额之间的比率。四是个别认定法, 即根据每一项应收账款的情况来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使用该方法的工作量较大, 因此往往并不单独使用,而是结合其他方法运用。如企业某项应收款项的可收回性与其他款项明显不同时,可以单独对该项应收款项计提坏账准备。4、其他应收款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其他应收款是指企业除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股利、应收利息、长期应收款等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及暂付款项。其主要内容有:(1) 应收的各种赔款、罚款,如因企业财产等遭受损失而应向有关保险公
8、司收取的赔款等;(2)应收的出租包装物租金;(3)应向职工个人收取的各种垫付款项,如为职工垫付的水电费,应由职工负担的医药费、房租费等;(4)备用金,如向企业各有关部门拨出的备用金;(5)应收、暂付上级单位、所属单位的款项等;(6)其他各种应收、暂付款项。5、应收债权融资的方式有几种?其本质差别是什么?账务处理上存在什么区别?答:应收债权融资的方式有三种,一种是带追索权的应收债权出售,第二种是不带追索权的应收债权出售, 第三种是以应收债权质押取得银行借款。其中第一和第三两种方式本质上是相似的。其本质差别是若发生到期债权无法收回的情况时,第二种情况下银行没有追索权,不能向出售债权的企业追索款项;
9、而第一种情况下银行有追索的权利,因而该笔债权上的风险并没有转移,就如同把债权质押给银行取得一笔贷款一样。自测题一、单项选择题1、b 2 、a 3 、b 4 、b 5 、c 二、多项选择题1、bde 2 、abd 3 、abc 4 、bc 5 、acd 三、判断题1、 2 、 3 、 4 、 5 、四、计算分析题1、 ( 1)a企业 2 月 8 日收到商业汇票的会计分录:借:应收票据 11 7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 700 ( 2)5 月 8 日,乙企业如期付款,a企业的会计分录:借:银行存款 11 700 贷:应收票据 11 700 ( 3)5
10、月 8 日,乙企业无力付款,a企业的会计分录:借:应收账款 11 700 贷:应收账款 11 700 2、 第一笔业务的处理相同第二笔 5 月 8 日,乙企业如期付款,a企业的会计分录:借:银行存款 11 846.25 贷:应收票据 11 700 财务费用 146.25(11700*5%*312)第三笔 5 月 8 日,乙企业无力付款,a企业的会计分录:借:应收账款 11 846.25 贷:应收票据 11 700 财务费用 146.25(11700*5%*312)3、 ( 1)借:应收票据 7 000 银行存款 4 5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1 500 ( 2)借:银行存款 7 035 贷:
11、应收票据 7 000 财务费用 35 ( 3)借:应收票据 8 000 贷:应收账款 8 000 ( 4)贴现所得 =8 000 ( 1+4% 90360)( 1-5%80360) 7 990.2元借:银行存款 7 990.2 财务费用 9.8 贷:应收票据 8 000 ( 5)借:应收票据 16 000 贷:应收账款 16 000 ( 6)贴现所得 =16 000 ( 1+3% 60360)( 1-5% 54360)=15 959.4元借:银行存款 15 959.4 财务费用 40.6 贷:应收票据 16 000 ( 7)借:应收账款 16 080 贷:银行存款 16 080 ( 8)借:银
12、行存款 16 187.2 贷:应收账款 16 080 财务费用 107.2 (9)借:应收票据 10 000 贷:应收账款 10 000 ( 10)贴现所得 =10 000 ( 1+3% 60 360)( 1-3%35360)=10 030.69元借:银行存款 10 030.69 贷:应收票据 10 000 财务费用 30.69 ( 11)票据到期值 =10 000 ( 1+3% 60360) =10 050 元借:应收账款 10 050 贷:银行存款 10 050 ( 12)借:资产减值损失 10 050 贷:应收账款 10 050 4、 ( 1)年度内确认坏账的会计分录:借:坏账准备 1
13、000 贷:应收账款 1 000 ( 2)期末坏账准备余额=500 000 5=2 500 元应当计提的坏账准备额=2 500- (4 000-1 000)=-500 元借:坏账准备 500 贷:资产减值损失 500 ( 3)期末坏账准备余额=330 000 5 90 000 1% 50 000 5% 30 000 10% =8 050 元应当计提的坏账准备额=8 050- (4 000-1 000)=5 050 元借:资产减值损失 5 050 贷:坏账准备 5 050 5 、 (1)第一年末坏账准备计提数额=2 000 000 5%=100 000 元第二年末坏账准备应计提数额=1 800
14、000 5% ( 100 000 12 000 )=90 000 88 000=2 000元第三年末坏账准备应计提数额=1 500 000 5% ( 90 000+3 000 ) =75 00093 000=-18 000元(2)第一年末计提坏账准备的会计分录:借:资产减值损失 100 000 贷:坏账准备 100 000 第二年发生坏账:借:坏账准备 12 000 贷:应收账款 12 000 年末计提坏账准备:借:资产减值损失 2 000 贷:坏账准备 2 000 第三年坏账收回:借:应收账款 3 000 贷:坏账准备 3 000 第三年末计提坏账准备:借:坏账准备 18 000 贷:应收账
15、款 18 000 6、坏账准备的期末余额=(280 143+280 000 ) 1%=5 601.43 元借:资产减值损失 5 601.43 贷:坏账准备 5 601.43 第四章存货问题与思考4-1 :肖笑的观点是正确的。该批存货在a公司,因而a公司有义务对其进行管理,应当在企业的存货中进行记录。但是由于其所有权不归a公司所有, 因而在资产负债表上并不反映。问题与思考4-2 :当期该企业因结算而产生的债权包括两部分,一是预付账款10 000 元,二是应收账款20 000 元,总额为30 000 元。问题与思考4-3 :这种处理很显然是不恰当的,在领用低值易耗品时就将其全额计入当期费用,会导致
16、账外资产的产生。问题与思考4-4 :该企业的存货业务处理有不恰当之处:1、 库存商品a市价持续下跌,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无回升的希望。h公司对该商品全额补提跌价准备,这一处理不够恰当。其条件符合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条件,但其可变现净值不为 0,因而不能全额计提跌价准备。2、 库存商品b不再为消费者所偏爱,从目前情况分析,其市价将会持续下跌。h公司全额提取跌价准备,这一处理不恰当。市价将会下跌,只是应当计提跌价准备的一个条件,不能全额计提跌价准备。3、 库存商品c已经滞销,符合提取跌价准备的条件,但不能全额计提跌价准备。4、 库存商品d未发现减值情况,不应该提取跌价准备。5、 库存商品e市价持续下跌
17、,且在可预见的将来无回升的希望,应当提取跌价准备。6、 库存原材料f:使用其生产的产品成本大于产品的销售价格,应当进一步计算该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若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则应当计提跌价准备。案例讨论一:虽然在物价上升时采用后进先出法可以使得库存材料以早期购进的价格反映,当期所消耗的材料成本以当期和近期的价格反映,因而数额会较高, 从而使得当期的利润偏低,因而税额也较小,但这建立在当期能够顺利采购材料的基础上,在本例中,原材料的购进受到阻碍, 因而消耗的原材料主要来源于库存,又因为以前一直采用后进先出法,也即是按早期较低的价格反映的,因而算出来的成本就较低,利润相应就偏高,税收也就偏高了。案例讨论
18、题二: 从给出的材料看,期初结存的材料单价为每吨3.5 元,而后来的两次购进价分别为 4 元和 4.3 元,表明价格在逐步上升,企业从先进先出法改为后进先出法,就可以使得账面计算的当期消耗材料成本以近期购进价反映,从而使得计算出来的成本偏高,留存在企业的存货数额相应也偏低,由于成本偏高而使计算出来的利润偏低,根据利润计算出来的所得税额也就较低。如在本例中,假如用先进先出法,则发出存货的总成本=(1500+800+1000) 3.5=11 550元月末结存存货的账面金额=14 000+1000 4+1000 4.3 11 550=22 300 11 550=10 750元复习与思考题1、 存货的
19、确认需要哪些条件?答:需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与该存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该存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2、 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有什么影响?答: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有着不同的影响,以物价持续上升为例,在物价持续上升时期,企业采用先进先出法计算出来的当期消耗材料的成本数额最低,留存在仓库里的材料成本最高,计算出来的当期利润最高;加权平均法计算出来的当期消耗材料的成本数额高于先进先出法下的数额,留存在仓库里的材料成本低于先进先出法下的数额,计算出来的当期利润低于先进先出法下的数额;后进先出法计算出来的当期消耗材料的成本数额最高,
20、 留存在仓库里的材料成本最低,计算出来的当期利润最低。个别认定法的适用范围受到较大的限制,不能和其他方法在一起比较。3、 计划成本法下材料成本差异应当怎样处理?答:企业应在取得存货时,将存货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进行比较,确定二者间的差异,通过“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来反映。平时发出材料应按照计划成本计价;月末时再将期初结存存货的成本差异和本期购进存货的成本差异一起在发出存货和期末结存存货之间进行分配,把本月发出存货和期末结存存货都调整为实际成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应当按月分摊,不得在季末或年末一次计算。为了便于在期末进行材料成本差异的分摊,可以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其计算公式为:本期材料成本差
21、异率= (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期验收入库的材料成本差异) (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验收入库的材料计划成本)100% 期初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100本月发出存货应当承担的材料成本差异计算公式为:发出存货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存货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发出存货的计划成本发出存货应负担的成本差异月末结存存货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结存存货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月末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月末结存存货的计划成本月末结存存货应负担的成本差异4、 什么是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怎样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答: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
22、估计售价减去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可变现净值表现为存货的预计未来净现金流量,而不是存货的售价或合同价。用于出售的产成品、 商品和原材料等,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应当以该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作为其可变现净值加以确认;需要继续加工的材料存货,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应当以所生产产品的最终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确定其可变现净值。存货售价的估计,一般要以资产负债日为基准;如果当月存货价格变动较大,就应当以当月该存货的平均销售价格或最近几次销售价格的平均数,作为估计售价的基础。如果该存货同时
23、还拥有约定销售的合同,其售价按以下原则确定: (1)为执行销售合同或劳务合同而持有的存货, 一般以最终产品的合同价格作为确定其可变现净值的计量基础;( 2)如果企业持有存货数超出合同订购数,则超出部分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应当以最终产品的一般销售价格作为计量基础; (3)没有销售合同或劳务合同约定的存货,可变现净值应当以商品的一般销售价格或原材料的市场价格作为计量基础。当同一项存货中一部分有合同约定、其余部分不存在合同价格的,应当分别确定其可变现净值,并分别与其对应的成本进行比较,分别确定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或转回的金额。5、 怎样确定本期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答:企业通常应当按照单个存货项目计提
24、存货减值准备,即应当将每一存货项目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分别进行比较,按照每一存货项目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差额作为计提各该项存货减值准备的依据。 某些特殊情况下也可以合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比如与同一地区生产和销售的产品系列相关、具有相同或类似用途或目的,且难以与其他项目分开来计量的存货,可以按产品系列合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数量繁多、 单价较低的存货,可以按照存货类别计提跌价准备。资产负债表日, 企业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时,首先应当确定存货的减值金额,即本期存货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差额,然后将本期存货的减值金额与“存货跌价准备”科目原有的余额进行比较, ,按下列公式计算确定本期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
25、某期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当期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差额-“存货跌价准备”科目原有余额6、 存货发生盘盈和盘亏时应当怎样处理?答:盘盈是指存货盘点的实际结存数量和账面结存数量相比较,前者超出后者的情况。存货发生盘盈时, 应当将账面结存数量进行调整,使之与实际结存数相一致。一般要先按照同类或类似存货的市场价格作为实际成本先登记入账;同时设置账户 “待处理财产损溢”作为其对应账户。等到查明原因,报经批准后,冲减当期管理费用。盘亏是指存货盘点的实际数量和账面结存数量相比较,前者数量低于后者的情况。存货发生盘亏时的处理与盘盈是的处理相似,都需要先将账面结存数量进行调整,使之与实际结存数相一致; 等到查明
26、盘亏的原因之后再按照规定进行处理。盘亏的原因很多,如自然损耗;收发计量差错;自然灾害等。不同愿意造成的盘亏,其处理有所不同:(1)自然损耗造成的定额以内的损耗,计入管理费用;(2)由于计量差错或管理不善造成的存货短缺或毁损,应先扣除残料价值、可以收回的保险赔偿及过失人的赔偿,其余计入管理费用;(3)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的存货毁损,应先扣除残料价值、可以收回的保险赔偿及过失人的赔偿,其余计入营业外支出。自测题一、单项选择题1、a 2 、a 3 、b 4 、b 5 、d 二、多项选择题1、ab 2 、abc 3 、ab 4 、abc 5、abcd 三、判断题1、 2 、 3 、 4 、 5 、四
27、、计算分析题1、该企业1 月份发出存货的总成本以及月末结存存货的账面金额:月初平均成本=14 000 4 000=3.5元采用后进先出法几次发出材料的成本=1 000 4+5003.5+800 4.3+200 4.3+800 3.5 =4 000+1 750+3 440+860+2800=12 850元月末结存存货的账面金额=14 000+4 000+4 3 00-12850=22 300-12 850=9 450元该企业改变存货计价方法会产生影响,可以比较若继续采用加权平均法的总成本:采用加权平均法几次发出材料的成本=(14 000+4 000+4 300)( 4 000+1 000+1 0
28、00) 3 300=12 265元9 450元从上述计算可知, 采用后进先出法以后计算出来的发出材料的成本比继续使用加权平均法要高一些,而月末结存存货的成本则比继续使用加权平均法要低一些2、 相关会计处理: (1)借:材料采购 30 4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 168 贷:银行存款 35 568 借:原材料 31 000 贷:材料采购 30 400 材料成本差异 600 ( 2)借:材料采购 40 35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6 859.5 贷:银行存款 47 209.5 借:原材料 38 950 材料成本差异 1 400 贷:材料采购 40 350 ( 3)借:生产成
29、本 10 000 制造费用 7 500 委托加工材料 1 500 贷:原材料 19 000 材料成本差异率=(-1 000-600+1 400)( 249 050+31 000+38 950) 100% =-200319 000 100% -0.063%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0.063% 19 000 -11.91 元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19 000-11.91=18 988.09元会计处理:借:材料成本差异 11.97 贷:生产成本 6.3 制造费用 4.73 委托加工材料 0.94 3、 计算甲类材料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超节约额6 024 元,本月两次购进一次超支99 80
30、0 (1 691 800-1 592 000)元,一次节约 40400 元( 686 800-646 400)共超支53 376 元( 99 800-40 400-6 024)月初材料计划成本350 000 元,本月三次购进的计划成本为1 592 000+686 800+50 000 =2 678 800元,其中第三次购进的50 000 也可以不计入基数(因其发票尚未到),但对最后结果影响不大。材料成本差异率=53 376 2 678 800 100% 2% 有关会计分录:(1)因运费可以扣减一部分增值税,所以计入材料成本的运费为1800 元( 2000-200 )借:材料采购a材料 1 69
31、1 800(1 690 000+1 8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87 500 (1 690 000 17%+200 )贷:应付票据 1 979 300 (2)本项采购超支额=1 691 800-1 592 000=99 800元借:原材料a材料 1 592 000 贷:材料采购a材料 1 592 000 (3)本项采购节约额=686 800-646 400=40 400元借:材料采购b材料 646 4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09 888 贷:银行存款 756 288 借:原材料b材料 686 800 贷:材料采购b材料 686 800 (4)材料未入库借:材料采购b材
32、料 22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7 400 贷:银行存款 257 400 (5)入库未得到发票暂不入账(6)31 日仍未收到发票,暂估入账借:原材料a材料 50 000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50 000 (7)结转差异,计算本月共超支99 800-40 400=59 400元借:材料成本差异 59 400 贷:材料采购 59400 (8)领用材料并分担差异:借:生产成本 1 400 000 制造费用 17 000 管理费用 68 000 贷:原材料 1 485 000 借:生产成本 28 000 制造费用 340 管理费用 1 360 贷:材料成本差异 29 700
33、(9)在建工程领用材料借:在建工程 198 900 贷:原材料b材料 17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28 900 借:在建工程 3 400 贷:材料成本差异 3 400 (10)销售材料借:银行存款 421 2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36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61 200 借:其他业务成本 306 000 贷:原材料 300 000 材料成本差异 6 000 (11)用材料对外投资借:长期股权投资 238 680 贷:原材料 200 000 材料成本差异 4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 680 甲类材料月末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月初: 350 000-6 024=343 976元本月购进: 1 592 000+99 800+686 800-40 400=1 691 800+646 400=2 338 200元本月发出: 1 485 000+29 700+17 000+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湖南怀化市人社局所属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参考题库附答案详解(完整版)
- 2025年湖南怀化市人社局所属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参考题库有答案详解
- 2025广西中共崇左市委宣传部招聘编外聘用人员1人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完整版)
- 小小探险家的奇幻之旅冒险类想象作文12篇
- 2025年石油化工行业石油石化产业发展与精细化工生产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
- 2025年生物科技行业生物药物研发中基因工程技术应用案例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体育健身行业运动科技应用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
- 2025年幼儿园教师廉洁从教承诺书
- 2025年教育行业AI教育技术在学习中的应用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
- 财务收支合法合规承诺书3篇
- 关于畜禽交易管理办法
- 神经内科眩晕病例讨论课件
- 管制刀具班会课件
- JG/T 528-2017建筑装饰装修材料挥发性有机物释放率测试方法-测试舱法
- 林火监测与预警课件
- 会计中级职称《财务管理》电子书
- 学生学业成绩分析与进步跟踪表
- 2025年驾驶证资格考试科目一必刷题库及答案(共420题)
- 体育场馆羽毛球馆运营策略考核试卷
- 国开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自检自测1-九
- 红旗河工程可行性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