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施工质量通病及预防学习教案_第1页
桥梁施工质量通病及预防学习教案_第2页
桥梁施工质量通病及预防学习教案_第3页
桥梁施工质量通病及预防学习教案_第4页
桥梁施工质量通病及预防学习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会计学1桥梁桥梁(qioling)施工质量通病及预防施工质量通病及预防第一页,共197页。第1页/共196页第二页,共197页。第2页/共196页第三页,共197页。第3页/共196页第四页,共197页。第4页/共196页第五页,共197页。第5页/共196页第六页,共197页。第6页/共196页第七页,共197页。第7页/共196页第八页,共197页。第8页/共196页第九页,共197页。第9页/共196页第十页,共197页。第10页/共196页第十一页,共197页。第11页/共196页第十二页,共197页。第12页/共196页第十三页,共197页。第13页/共196页第十四页,共197页。

2、第14页/共196页第十五页,共197页。第15页/共196页第十六页,共197页。直处理。第16页/共196页第十七页,共197页。第17页/共196页第十八页,共197页。第18页/共196页第十九页,共197页。第19页/共196页第二十页,共197页。第20页/共196页第二十一页,共197页。第21页/共196页第二十二页,共197页。第22页/共196页第二十三页,共197页。第23页/共196页第二十四页,共197页。第24页/共196页第二十五页,共197页。第25页/共196页第二十六页,共197页。第26页/共196页第二十七页,共197页。第27页/共196页第二十八页,

3、共197页。第28页/共196页第二十九页,共197页。第29页/共196页第三十页,共197页。第30页/共196页第三十一页,共197页。第31页/共196页第三十二页,共197页。第32页/共196页第三十三页,共197页。第33页/共196页第三十四页,共197页。第34页/共196页第三十五页,共197页。第35页/共196页第三十六页,共197页。第36页/共196页第三十七页,共197页。第37页/共196页第三十八页,共197页。第38页/共196页第三十九页,共197页。第39页/共196页第四十页,共197页。撬痕第40页/共196页第四十一页,共197页。鼓包( bo)第

4、41页/共196页第四十二页,共197页。色泽(sz)不一致第42页/共196页第四十三页,共197页。污染物第43页/共196页第四十四页,共197页。第44页/共196页第四十五页,共197页。第45页/共196页第四十六页,共197页。第46页/共196页第四十七页,共197页。第47页/共196页第四十八页,共197页。第48页/共196页第四十九页,共197页。第49页/共196页第五十页,共197页。第50页/共196页第五十一页,共197页。第51页/共196页第五十二页,共197页。第52页/共196页第五十三页,共197页。第53页/共196页第五十四页,共197页。第54页

5、/共196页第五十五页,共197页。第55页/共196页第五十六页,共197页。第56页/共196页第五十七页,共197页。第57页/共196页第五十八页,共197页。第58页/共196页第五十九页,共197页。第59页/共196页第六十页,共197页。第60页/共196页第六十一页,共197页。第61页/共196页第六十二页,共197页。第62页/共196页第六十三页,共197页。第63页/共196页第六十四页,共197页。第64页/共196页第六十五页,共197页。第65页/共196页第六十六页,共197页。第66页/共196页第六十七页,共197页。第67页/共196页第六十八页,共19

6、7页。第68页/共196页第六十九页,共197页。第69页/共196页第七十页,共197页。第70页/共196页第七十一页,共197页。第71页/共196页第七十二页,共197页。第72页/共196页第七十三页,共197页。第73页/共196页第七十四页,共197页。第74页/共196页第七十五页,共197页。第75页/共196页第七十六页,共197页。第76页/共196页第七十七页,共197页。第77页/共196页第七十八页,共197页。第78页/共196页第七十九页,共197页。第79页/共196页第八十页,共197页。第80页/共196页第八十一页,共197页。第81页/共196页第八十

7、二页,共197页。洞口塌方(t fng)第82页/共196页第八十三页,共197页。第83页/共196页第八十四页,共197页。第84页/共196页第八十五页,共197页。第85页/共196页第八十六页,共197页。第86页/共196页第八十七页,共197页。第87页/共196页第八十八页,共197页。第88页/共196页第八十九页,共197页。第89页/共196页第九十页,共197页。第90页/共196页第九十一页,共197页。第91页/共196页第九十二页,共197页。第92页/共196页第九十三页,共197页。第93页/共196页第九十四页,共197页。第94页/共196页第九十五页,共

8、197页。第95页/共196页第九十六页,共197页。第96页/共196页第九十七页,共197页。第97页/共196页第九十八页,共197页。第98页/共196页第九十九页,共197页。第99页/共196页第一百页,共197页。第100页/共196页第一百零一页,共197页。第101页/共196页第一百零二页,共197页。第102页/共196页第一百零三页,共197页。第103页/共196页第一百零四页,共197页。第104页/共196页第一百零五页,共197页。第105页/共196页第一百零六页,共197页。第106页/共196页第一百零七页,共197页。第107页/共196页第一百零八页,

9、共197页。第108页/共196页第一百零九页,共197页。第109页/共196页第一百一十页,共197页。第110页/共196页第一百一十一页,共197页。第111页/共196页第一百一十二页,共197页。第112页/共196页第一百一十三页,共197页。第113页/共196页第一百一十四页,共197页。一、基础施工一、基础施工(sh gng)质量问题案例质量问题案例第114页/共196页第一百一十五页,共197页。处重新施工钻孔桩。处重新施工钻孔桩。第115页/共196页第一百一十六页,共197页。2 2、某桥、某桥35#35#墩围堰封底质量墩围堰封底质量(zhli(zhli ng)ng)

10、问题问题 2.1 2.1 质量质量(zhli(zhli ng)ng)问题描述问题描述 35# 35#墩钻孔桩施工完毕后,围堰取土后采取墩钻孔桩施工完毕后,围堰取土后采取了部分封底,用了部分封底,用2020余台水泵无法抽干,河床冲刷余台水泵无法抽干,河床冲刷致使钢板桩部分悬空,事实说明部分封底方案是致使钢板桩部分悬空,事实说明部分封底方案是失败的。失败的。第116页/共196页第一百一十七页,共197页。2.2 2.2 原因分析原因分析2.2.1 2.2.1 未摸清墩位处河床、水文情况,擅自未摸清墩位处河床、水文情况,擅自确定部分封底施工方案。确定部分封底施工方案。2.2.2 2.2.2 该桥实

11、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评审会议上该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评审会议上已明确表示不同意已明确表示不同意35#35#墩承台部分封底方案,墩承台部分封底方案,要求要求35#35#墩承台采用水封。该事故的发生反应墩承台采用水封。该事故的发生反应(fnyng)(fnyng)了项目部在施工期间执行施工组织了项目部在施工期间执行施工组织设计不严肃,随意变更施工方案,方案变更后设计不严肃,随意变更施工方案,方案变更后并未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这是一起典型的执并未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这是一起典型的执行施工组织设计不严肃,随意变更已审批施工行施工组织设计不严肃,随意变更已审批施工方案的案例。方案的案例。第117页/共196页

12、第一百一十八页,共197页。2.3 处理方案处理方案由于围堰采取由于围堰采取(ciq)了部分封底了部分封底,封底部位开挖十分困难,且对钢,封底部位开挖十分困难,且对钢板桩围堰结构安全会产生影响。后板桩围堰结构安全会产生影响。后通过设计变更,将承台底标高提高通过设计变更,将承台底标高提高1.0米,重新灌注围堰封底混凝土。米,重新灌注围堰封底混凝土。第118页/共196页第一百一十九页,共197页。二、桥梁墩台、塔柱的施工质量案例二、桥梁墩台、塔柱的施工质量案例( ( n n l)l)1 1、某公路大桥墩身施工质量问题、某公路大桥墩身施工质量问题1.1 1.1 质量问题描述质量问题描述经现场查看发

13、现该桥的部分墩柱经现场查看发现该桥的部分墩柱“烂根烂根”和和根部混凝土不密实。出问题的墩其根部钢筋外根部混凝土不密实。出问题的墩其根部钢筋外露、锈蚀严重,外部混凝土疏松、离析。存在露、锈蚀严重,外部混凝土疏松、离析。存在程度不同质量问题的桥墩十多个,其中严重的程度不同质量问题的桥墩十多个,其中严重的2 2个、一般的个、一般的4-54-5个,其它均为较轻微的。共加固个,其它均为较轻微的。共加固处理处理2626个墩柱。个墩柱。第119页/共196页第一百二十页,共197页。严重(ynzhng)的“烂根”情况第120页/共196页第一百二十一页,共197页。1.2 原因分析原因分析部分墩柱部分墩柱“

14、烂根烂根”和局部振捣不密实的原因:和局部振捣不密实的原因:1.2.1 施工工艺不合理,墩柱较高、灌注混凝土时串施工工艺不合理,墩柱较高、灌注混凝土时串筒较长,首盘混凝土的配合比中没有适当筒较长,首盘混凝土的配合比中没有适当(shdng)增加增加水泥砂浆含量,致使第一盘混凝土中的大量砂浆粘附在水泥砂浆含量,致使第一盘混凝土中的大量砂浆粘附在串筒和钢筋上,落在墩柱根部的混凝土所含砂浆不足;串筒和钢筋上,落在墩柱根部的混凝土所含砂浆不足;第121页/共196页第一百二十二页,共197页。1.2.2 混凝土拌制过程未进行严格质量(zhling)控制,在使用当地的河沙时,其含泥量较高;1.2.3 浇筑过

15、程中质量(zhling)控制不严格,振捣不到位、不密实。 第122页/共196页第一百二十三页,共197页。1.3 处理方案处理方案凿除墩柱疏松部位的混凝土至密实新鲜截面凿除墩柱疏松部位的混凝土至密实新鲜截面,加箍筋、立模板,在桩柱结合部灌注一段高,加箍筋、立模板,在桩柱结合部灌注一段高1.2米、直径为米、直径为1.5米(原墩柱直径为米(原墩柱直径为1.2米)的混米)的混凝土环,强度等级凝土环,强度等级(dngj)为为C30(原墩柱混凝(原墩柱混凝土强度等级土强度等级(dngj)为为C25)。为美观一致起见)。为美观一致起见,并排两个墩柱只有一个需要加固处理的,另,并排两个墩柱只有一个需要加固

16、处理的,另一个也一并加固处理。一个也一并加固处理。 第123页/共196页第一百二十四页,共197页。2、某大桥塔柱混凝土强度问题、某大桥塔柱混凝土强度问题2.1 质量问题概述质量问题概述(i sh)6号敦塔柱第二节(号敦塔柱第二节(7.1m)距第一节塔柱顶)距第一节塔柱顶2m位置有一条宽度位置有一条宽度23mm宽水平环向裂纹,用回弹宽水平环向裂纹,用回弹仪对该节砼的强度进行全面检测,该节砼强度不仪对该节砼的强度进行全面检测,该节砼强度不能满足设计要求。能满足设计要求。第124页/共196页第一百二十五页,共197页。2.2 原因分析原因分析塔柱的砼标养试件强度塔柱的砼标养试件强度(qingd

17、)均满足均满足要求,说明砼的配合比没有问题,由于是要求,说明砼的配合比没有问题,由于是冬季施工,气温较低,施工过程中发生冬季施工,气温较低,施工过程中发生2台台暖风机发生故障不能供热(其中一台一直暖风机发生故障不能供热(其中一台一直未能修好),混凝土养生过程中帆布被大未能修好),混凝土养生过程中帆布被大风吹开现象,致使砼受冻。风吹开现象,致使砼受冻。第125页/共196页第一百二十六页,共197页。2.3 处理方案处理方案(fng n)将第二、三节塔柱拆除,重新浇注。将第二、三节塔柱拆除,重新浇注。第126页/共196页第一百二十七页,共197页。3、某大桥主塔塔身裂纹问题、某大桥主塔塔身裂纹

18、问题3.1 质量问题描述质量问题描述10、11主塔塔身内外表面出现不同程主塔塔身内外表面出现不同程度的竖向和水平裂纹,裂纹宽度度的竖向和水平裂纹,裂纹宽度(kund)在在0.30.5mm之间,部分裂纹长度达之间,部分裂纹长度达69m。第127页/共196页第一百二十八页,共197页。3.2 原因分析原因分析主塔塔身裂纹主要由混凝土表面和中心之间水化主塔塔身裂纹主要由混凝土表面和中心之间水化热引起的温差、塔内外温差较大等原因造成,并非热引起的温差、塔内外温差较大等原因造成,并非由于结构由于结构(jigu)受力原因所致。受力原因所致。 第128页/共196页第一百二十九页,共197页。3.3 处理

19、方案处理方案主塔墩标高主塔墩标高+12.0m以上部分结构的内、外裂纹以上部分结构的内、外裂纹, 按其按其宽度分作三类进行处理:宽度分作三类进行处理:裂纹宽度裂纹宽度0.08mm,不做处理;不做处理;0.08mm裂纹宽度裂纹宽度0.15mm,进行表面,进行表面(biomin)封封闭处理闭处理;裂纹宽度裂纹宽度0.15mm,进行压力灌浆修补,对于个别修进行压力灌浆修补,对于个别修补后影响塔身外观的裂纹进行外观处理。补后影响塔身外观的裂纹进行外观处理。第129页/共196页第一百三十页,共197页。三、混凝土桥梁上部结构施工质量案例三、混凝土桥梁上部结构施工质量案例1 1、某高速公路河耳沟大桥病害、

20、某高速公路河耳沟大桥病害1. 1 1. 1 质量问题概述质量问题概述该桥主要该桥主要(zhy(zhy o)o)病害为:底板、复板及中病害为:底板、复板及中跨跨中横隔板等部位出现裂纹;三处底板混凝土跨跨中横隔板等部位出现裂纹;三处底板混凝土剥落;局部混凝土检测强度偏低;剥落;局部混凝土检测强度偏低; 外观质量缺外观质量缺陷。陷。第130页/共196页第一百三十一页,共197页。1.1.1 箱梁底板混凝土崩裂箱梁底板混凝土崩裂在悬臂施工过程中,在悬臂施工过程中,1号号T构的构的1#、2#块件的底板、腹板块件的底板、腹板进行过处治进行过处治(chzh)(底板加厚(底板加厚36cm、腹板加厚、腹板加厚

21、21cm)。边)。边跨底板预应力束张拉过程中,跨底板预应力束张拉过程中,1号号“T”的的31#梁段底板混凝土梁段底板混凝土发生崩裂(外崩范围:顺桥向约发生崩裂(外崩范围:顺桥向约2.5m,横桥向不规则,最宽,横桥向不规则,最宽处约处约1.5m,深度,深度0.050.15m,2根波纹管外露)。后又发现根波纹管外露)。后又发现中跨跨中底板和中跨跨中底板和2号号“T”边跨边跨36#梁段底板也发生崩裂。梁段底板也发生崩裂。 第131页/共196页第一百三十二页,共197页。箱梁底板混凝土崩裂箱梁底板混凝土崩裂(bngli)(bngli)第132页/共196页第一百三十三页,共197页。1.1.2 箱梁

22、裂纹箱梁裂纹 1号号“T”边跨边跨1#2#梁段、梁段、34#梁段的腹板裂缝较集梁段的腹板裂缝较集中,这些裂缝长度多在中,这些裂缝长度多在1m以内,最长的以内,最长的1.3m。裂缝深度。裂缝深度多在多在78cm以内,最大深度以内,最大深度11cm,总体裂缝密度不大。,总体裂缝密度不大。中跨跨中合拢段底板有中跨跨中合拢段底板有4条裂缝,其中裂缝一条处于扩展条裂缝,其中裂缝一条处于扩展状态,从状态,从2006年年9月至月至2007年年3月的半年时间内长度又增月的半年时间内长度又增加了加了8cm。 中跨跨中横隔板在左右两个下倒角部位有裂缝,部中跨跨中横隔板在左右两个下倒角部位有裂缝,部分裂缝在厚度方向

23、分裂缝在厚度方向(fngxing)上是贯穿,对补强处理后上是贯穿,对补强处理后的裂缝有重新开裂的现象。裂缝最长的裂缝有重新开裂的现象。裂缝最长520mm,宽度多为,宽度多为0.50.8mm,最宽达,最宽达1.0mm。第133页/共196页第一百三十四页,共197页。1.1.3 局部混凝土检测强度偏低局部混凝土检测强度偏低检测单位采用超声波法检测混凝土密实度,发现局部箱梁底板、两翼检测单位采用超声波法检测混凝土密实度,发现局部箱梁底板、两翼腹板的结合部、顶板两翼紧急停车带等部位平均波速较低,波速范围腹板的结合部、顶板两翼紧急停车带等部位平均波速较低,波速范围(fnwi)在在24km/s,从而判定

24、局部混凝土检测强度低于设计值。,从而判定局部混凝土检测强度低于设计值。1.1.4 外观质量缺陷情况:外观质量缺陷情况:该桥混凝土外观质量很差,有多处混凝土不密实、蜂窝麻面、梁段接该桥混凝土外观质量很差,有多处混凝土不密实、蜂窝麻面、梁段接缝不平顺、钢筋外露、异物夹杂、孔洞等外观缺陷。缝不平顺、钢筋外露、异物夹杂、孔洞等外观缺陷。第134页/共196页第一百三十五页,共197页。1.2 原因分析原因分析业主指定分包,分包单位施工能力较差,这些问业主指定分包,分包单位施工能力较差,这些问题的发生是典型的以包代管的后果。题的发生是典型的以包代管的后果。1.3 处理处理(chl)方案方案该桥原设计单位

25、做了维修加固设计,主要采用修该桥原设计单位做了维修加固设计,主要采用修补和加设体外预应力束的方法进行加固。补和加设体外预应力束的方法进行加固。第135页/共196页第一百三十六页,共197页。2、某大桥、某大桥N3墩中跨底板混凝土崩裂问题墩中跨底板混凝土崩裂问题2.1 质量问题概述质量问题概述合拢段吊架拆除时发现了合拢段吊架拆除时发现了N3墩中跨墩中跨21#块底板砼块底板砼崩裂,有崩裂,有5根波纹管外露,波纹管外露面根波纹管外露,波纹管外露面(lu min)有少量孔道内溢出的有少量孔道内溢出的M40水泥浆。水泥浆。第136页/共196页第一百三十七页,共197页。2.2 原因分析原因分析2.2

26、.1 底板预应力波纹管定位措施不可靠,固定底板预应力波纹管定位措施不可靠,固定不牢固不牢固(log),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产生上浮,预应,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产生上浮,预应力束张拉时产生较大的径向力致使底板混凝土崩裂力束张拉时产生较大的径向力致使底板混凝土崩裂。2.2.2 现场施工管理存在问题,未严格执行施工现场施工管理存在问题,未严格执行施工工艺,技术人员经验缺乏,擅自处理。工艺,技术人员经验缺乏,擅自处理。第137页/共196页第一百三十八页,共197页。2.3 处理方案处理方案 6月月20日合拢日合拢(hlng)束张拉完,束张拉完,23日发日发现底板砼崩裂,现底板砼崩裂, 24日、日、25日压浆

27、完毕。日压浆完毕。 由于底板束已压浆完毕,错失了彻底补救由于底板束已压浆完毕,错失了彻底补救的时机。该桥为水电站配套工程,设计院根据的时机。该桥为水电站配套工程,设计院根据确定的实际活载进行检算,认为可以满足使用确定的实际活载进行检算,认为可以满足使用要求,仅做表面修补处理。要求,仅做表面修补处理。 第138页/共196页第一百三十九页,共197页。3、某大桥北主引桥底板混凝土崩裂问题、某大桥北主引桥底板混凝土崩裂问题3.1 质量问题概述质量问题概述11月月25日开始日开始14至至15号墩合龙段纵向预应力张拉,号墩合龙段纵向预应力张拉,11月月26日已张拉三束。日已张拉三束。11月月27日上午

28、现场施工人员发现主引日上午现场施工人员发现主引桥桥14号墩河侧下游号墩河侧下游(xiyu)8号块底板混凝土有较大面积号块底板混凝土有较大面积裂开,开裂宽度裂开,开裂宽度2.5m,沿整个节段长度,沿整个节段长度3.9m,其中部分,其中部分预应力束钢铰线外露。预应力束钢铰线外露。第139页/共196页第一百四十页,共197页。3.2 主要原因主要原因(yunyn)与某大桥与某大桥N3墩中跨墩中跨21#块底板砼崩裂相同。块底板砼崩裂相同。 3.3 处理方案处理方案将崩裂的将崩裂的8号块底板混凝土凿除,重新安装底号块底板混凝土凿除,重新安装底板钢筋、预应力束,增设底板横向预应力,然后板钢筋、预应力束,

29、增设底板横向预应力,然后灌注底板混凝土。灌注底板混凝土。第140页/共196页第一百四十一页,共197页。4、某桥质量问题、某桥质量问题4.1 质量问题概述质量问题概述该桥主要存在三大质量问题:裂纹、错台及孔洞、局部线型超该桥主要存在三大质量问题:裂纹、错台及孔洞、局部线型超限。限。4.1.1 裂纹裂纹箱梁底板存在较多的纵横向裂纹。裂纹主要分布在:箱梁底板存在较多的纵横向裂纹。裂纹主要分布在:上游幅(右幅):上游幅(右幅):56号墩现浇段,号墩现浇段,57号墩号墩17、18梁段,梁段,58号号墩墩19、20、21梁段,梁段,59号墩号墩17梁段,梁段,58-59、59-60合龙合龙(hlng)

30、段;段;下游幅(左幅):下游幅(左幅):58号墩号墩19、20梁段,梁段,59号墩号墩17梁段。梁段。第141页/共196页第一百四十二页,共197页。4.1.2 错台及孔洞错台及孔洞(kngdng) 4.1.2.1 孔洞孔洞(kngdng):上游幅(右幅):上游幅(右幅)5714/、5715/、5716/、5820四处出现孔洞四处出现孔洞(kngdng),5714,节段梁出现渗水。,节段梁出现渗水。 4.1.2.2 全桥节段悬浇的接缝处出现了多处,高度全桥节段悬浇的接缝处出现了多处,高度在在1-3.0cm,最大错台为,最大错台为7cm,出现在右幅,出现在右幅57-58#墩中跨墩中跨合龙段。合

31、龙段。第142页/共196页第一百四十三页,共197页。4.1.3 主梁线型主梁线型4.1.3.1 施工期的线型与监控指令给出的线型比较吻合,立模施工期的线型与监控指令给出的线型比较吻合,立模高程相差高程相差1-6mm,预应力张拉后高程相差预应力张拉后高程相差1-4mm,个别为,个别为13mm。成桥后线型与设计理论线型差别较大成桥后线型与设计理论线型差别较大(jio d),且呈二条凹曲线,且呈二条凹曲线。4.1.3.2 全桥合龙后,项目部会同监控单位对全桥线型进行全桥合龙后,项目部会同监控单位对全桥线型进行测量,并与监控单位提供的目标值进行了比较,发现右幅三个主测量,并与监控单位提供的目标值进

32、行了比较,发现右幅三个主跨均不同程度地偏低,最大偏差跨均不同程度地偏低,最大偏差110mm,处在,处在59#墩随州侧墩随州侧15#节节段处。左幅主要表现为两个次边跨均不同程度地偏低,最大偏差段处。左幅主要表现为两个次边跨均不同程度地偏低,最大偏差105mm,位于,位于58#墩南侧墩南侧18#节段处。节段处。第143页/共196页第一百四十四页,共197页。4.2 主要原因主要原因4.2.1 现场施工管理粗放,质量意识不强,未严把协力队伍现场施工管理粗放,质量意识不强,未严把协力队伍入口关,主要技术人员未掌握该类型桥梁施工线形控制技术。入口关,主要技术人员未掌握该类型桥梁施工线形控制技术。4.2

33、.2 错台产生原因是:一般节段之间的错台是由于挂篮立错台产生原因是:一般节段之间的错台是由于挂篮立模质量较差,未严格执行工艺质量标准。箱梁底板孔洞是施工时模质量较差,未严格执行工艺质量标准。箱梁底板孔洞是施工时的底模排渣孔与吊带孔未封闭。右幅的底模排渣孔与吊带孔未封闭。右幅57-58#墩中跨合龙段的墩中跨合龙段的7cm错台是因为:施工中未能在错台是因为:施工中未能在21#块前端预埋合龙施工用吊装孔,块前端预埋合龙施工用吊装孔,以致于在合龙段施工中采用以致于在合龙段施工中采用(ciyng)21#块后端的预留孔进行施块后端的预留孔进行施工(其实应急处理措施很简单),由于吊距过远,以致于底模板工(其

34、实应急处理措施很简单),由于吊距过远,以致于底模板在吊杆锚固后无法紧贴梁底面,砼灌注后产生了较大的错台。在吊杆锚固后无法紧贴梁底面,砼灌注后产生了较大的错台。第144页/共196页第一百四十五页,共197页。4.2.3 底板混凝土裂纹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应做进一步的检测,从外观初步判断,可能是由于预应力管道上浮所造成(zo chn)的底板混凝土崩裂。4.2.4 局部线型超限:监控方提供的数据存在问题,但这一点应通过核算数据来证实。同时也反映出现场主要技术人员施工线形控制技术能力有限,经验不足,依赖性太强,未能及时发现问题。第145页/共196页第一百四十六页,共197页。4.3 处理方案处理方

35、案4.3.1 错台、孔洞、裂纹等在验交前已作过处理错台、孔洞、裂纹等在验交前已作过处理,但处理结果不理想,仍需进一步处理。,但处理结果不理想,仍需进一步处理。4.3.2 根据业主组织召开的安全评估专家会议要根据业主组织召开的安全评估专家会议要求求(yoqi)和梁体检测结果,相关单位做出加固设计和梁体检测结果,相关单位做出加固设计后进行处理。后进行处理。第146页/共196页第一百四十七页,共197页。5、某桥质量问题、某桥质量问题5.1 质量问题概述质量问题概述5.1.1 16根钻孔桩基础偏位超限,最大偏位根钻孔桩基础偏位超限,最大偏位22cm。5.1.2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在预应力张拉过程

36、中比较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在预应力张拉过程中比较(bjio)频繁的出现断丝、滑丝的现象。频繁的出现断丝、滑丝的现象。5.1.3 预应力孔道压浆不密实,且存在用桥下含盐积水预应力孔道压浆不密实,且存在用桥下含盐积水拌合水泥浆的现象。拌合水泥浆的现象。第147页/共196页第一百四十八页,共197页。5.2 原因分析5.2.1 钻孔桩基础偏位超限是由于测量人员责任心不强,误差标准控制不严造成(zo chn),未坚持测量复核制度。5.2. 2 预应力断丝、滑丝是由于锚具质量存在问题。第148页/共196页第一百四十九页,共197页。5.3 处理措施处理措施5.3 .1 通过通过(tnggu)设计变更

37、对钻孔桩桩设计变更对钻孔桩桩位坐标和承台尺寸进行了变更。位坐标和承台尺寸进行了变更。5.3 .2 更换了锚具生产厂家。更换了锚具生产厂家。5.3 .3 对箱梁混凝土质量进行检测,结果对箱梁混凝土质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合格。表明合格。第149页/共196页第一百五十页,共197页。6、某中桥裂纹质量问题、某中桥裂纹质量问题6.1 质量问题概述质量问题概述对该桥进行验收时发现该桥箱梁工程质量存在问题,调查对该桥进行验收时发现该桥箱梁工程质量存在问题,调查后发现主要质量问题如下后发现主要质量问题如下6.1.1 箱梁顶板底表面出现横桥向连通的多条裂纹,裂纹宽箱梁顶板底表面出现横桥向连通的多条裂纹,裂纹

38、宽度大部分小于度大部分小于0.2mm。6.1.2 中墩箱梁顶板上表面在两侧第三根吊杆范围内出现中墩箱梁顶板上表面在两侧第三根吊杆范围内出现35横桥向结构性裂纹,裂纹宽度横桥向结构性裂纹,裂纹宽度0.2mm左右。左右。6.1.3 个别顶板锯齿个别顶板锯齿(jch)块锚后出现小面积混凝土剥落,块锚后出现小面积混凝土剥落,锚前区顶板底表面出现裂纹。锚前区顶板底表面出现裂纹。第150页/共196页第一百五十一页,共197页。6.2 原因分析原因分析6.2.1 248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梁拱组合桥,而且为大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梁拱组合桥,而且为大角度斜交桥,桥型新颖,结构受力十分复杂,主体结构设计不合

39、角度斜交桥,桥型新颖,结构受力十分复杂,主体结构设计不合理是产生质量问题的主要理是产生质量问题的主要(zhyo)因素。如锚前区顶板底表面裂因素。如锚前区顶板底表面裂纹的产生就是因结构配筋不足。纹的产生就是因结构配筋不足。6.2.2 通过计算,发现箱梁顶板在中墩墩顶附近区压应力储备通过计算,发现箱梁顶板在中墩墩顶附近区压应力储备较低,且在中墩两侧第较低,且在中墩两侧第2根吊杆处出现最大拉应力,本桥在中墩根吊杆处出现最大拉应力,本桥在中墩拱座处受力较为复杂,若考虑拱座处箱梁的空间偏载效应,将易拱座处受力较为复杂,若考虑拱座处箱梁的空间偏载效应,将易导致中墩墩顶附近区产生横向结构裂纹。导致中墩墩顶附

40、近区产生横向结构裂纹。第151页/共196页第一百五十二页,共197页。6.2.3 工期不合理,上部结构在短短的96天施工完毕。6.2.4 现场施工技术人员的能力与项目不匹配(ppi)。6.2.5 没有对主体结构进行设计复核,结构设计上的隐患未及时排除。6.3 处理方案业主组织召开专题会议,采取了封闭补强的处理措施。第152页/共196页第一百五十三页,共197页。7、某大桥主梁横向移位问题、某大桥主梁横向移位问题7.1 质量问题概述质量问题概述D匝道匝道DP0DP4多向支座处上板和下板有错位现象,即多向支座处上板和下板有错位现象,即支座上板随梁体发生横向位移,固定支座支座上板随梁体发生横向位

41、移,固定支座DP2沿顺时针方向沿顺时针方向发生了轻微转角,整个发生了轻微转角,整个D匝道第一联箱梁绕固定支座匝道第一联箱梁绕固定支座DP2沿顺沿顺时针方向发生了轻微转动,其中时针方向发生了轻微转动,其中DP0过渡过渡(gud)墩处向内侧墩处向内侧横向移位横向移位0.140m,DP1处向内侧横向移位处向内侧横向移位0.068m,DP3处向外处向外侧横向移位侧横向移位0.09m,DP4处向外侧横向移位处向外侧横向移位0.186m。第153页/共196页第一百五十四页,共197页。7.2 主要原因分析7.2.1 主体结构的支座设置(shzh)不合理在主体结构设计中,跨中DP2墩顶内外侧设有固定铰支座

42、,其它支墩均只设竖向支座,纵横向均为自由;对这种结构形式的弯桥合理的支座布置应为中间墩设固定支座,其余墩在计算了弯桥横向力的情况下,酌情设径向限位、纵向活动的的DX支座。 第154页/共196页第一百五十五页,共197页。7.2.2 施工技术人员未吃透设计(shj)意图,图纸会审的深度不够。对公路桥梁盆式橡胶支座新旧标准了解不够,新标准 JT 391-1999早已代替旧标准JT 3141-90。新旧标准中DX的定义容易引起混淆。新标准 JT 391-1999中单向活动支座:具有竖向承载、竖向转动和单一方向滑移性能,代号为DX。第155页/共196页第一百五十六页,共197页。7.3 处理方案处

43、理方案采用千斤顶起顶、横向顶推复位及增设横向限位采用千斤顶起顶、横向顶推复位及增设横向限位措施的处理方案。措施的处理方案。通过计算确定各墩起顶力,在过渡通过计算确定各墩起顶力,在过渡(gud)墩、墩、DP1、DP3和和DP4墩顶布置墩顶布置220t竖向扁千斤顶及滑块竖向扁千斤顶及滑块,在过渡,在过渡(gud)墩和墩和DP4墩顶安装横向顶推支架,墩顶安装横向顶推支架,箱梁竖向顶升到位后进行横向复位顶推并在原支座箱梁竖向顶升到位后进行横向复位顶推并在原支座上增设横向限位措施。上增设横向限位措施。第156页/共196页第一百五十七页,共197页。8、某桥支座安装质量问题、某桥支座安装质量问题8.1

44、质量问题概述质量问题概述在维修工作中,发现某墩支座状态不正常,上摆钢在维修工作中,发现某墩支座状态不正常,上摆钢板纵向位移板纵向位移(wiy)时不能完全覆盖下盆中的聚四氟乙烯时不能完全覆盖下盆中的聚四氟乙烯滑板,四氟板露出不锈钢板分别为滑板,四氟板露出不锈钢板分别为5191mm,四氟板外,四氟板外露部分矢高最大约露部分矢高最大约2厘米,厘米,4号支座最为严重。号支座最为严重。第157页/共196页第一百五十八页,共197页。8.2 主要原因分析根据现场勘察和测量数据,通过(tnggu)分析认为: 1、3、4号三个支座上摆钢板安装时纵横向反置了。详见下图:第158页/共196页第一百五十九页,共

45、197页。顺桥向河侧不锈钢板实测支座安装位置图顺桥向河侧不锈钢板设计支座安装位置图四氟板四氟板支座支座(zh zu)设计和安装位置对照示意图设计和安装位置对照示意图第159页/共196页第一百六十页,共197页。8.3 处理方案处理方案8.3.1 选择无风无雨、气温相对稳定的凌晨,在某墩处选择无风无雨、气温相对稳定的凌晨,在某墩处将主梁顶起将主梁顶起12cm,将三个双向支座的旧聚乙烯四氟板更,将三个双向支座的旧聚乙烯四氟板更换成新的聚乙烯四氟板并按要求安装到位。换成新的聚乙烯四氟板并按要求安装到位。8.3.2 将三个双向支座上摆钢板下不锈钢板在岸侧按需将三个双向支座上摆钢板下不锈钢板在岸侧按需

46、要宽度(并排并靠紧原板)增加要宽度(并排并靠紧原板)增加(zngji)等厚不锈钢板条等厚不锈钢板条,再在其下增加,再在其下增加(zngji)足够尺寸的足够尺寸的2mm厚清洁的整块不厚清洁的整块不锈钢板,其覆盖范围大于上面两块不锈钢板之和。锈钢板,其覆盖范围大于上面两块不锈钢板之和。第160页/共196页第一百六十一页,共197页。8.3.3 同时在2号单向支座上摆不锈钢板(gngbn)下加垫2mm厚不锈钢板(gngbn),该板与其上的原不锈钢板(gngbn)等宽但顺桥向稍大。8.3.4 将四个支座聚乙烯四氟板之上的不锈钢板(gngbn)周边与上摆钢板(gngbn)电焊固定,按防护要求封挡支座围

47、板。 第161页/共196页第一百六十二页,共197页。9、某桥、某桥40m跨跨PC简支梁活动支座病害简支梁活动支座病害9.2 质量问题概述质量问题概述对全桥对全桥200片片40mT梁活动支座进行了全面梁活动支座进行了全面调查,对出现调查,对出现(chxin)病害的牙板及牙板螺栓病害的牙板及牙板螺栓进行了逐个详细的测量,统计结果:进行了逐个详细的测量,统计结果:A3钢牙板钢牙板断裂断裂54个,个,A3钢牙板螺钉(钢牙板螺钉(GB65-76)M2060剪断剪断24颗。颗。第162页/共196页第一百六十三页,共197页。第163页/共196页第一百六十四页,共197页。9.2 发生支座病害主要原

48、因支座产生位移(wiy)病害的主要原因是支座转动不灵活。其成因主要是支座结构设计不尽合理,支座的制造、预偏量的设置、支座安装等各工序的误差累积。第164页/共196页第一百六十五页,共197页。9.3 处理方案(fng n)处理按先易后难、分类分步整治的原则进行。9.4.1 对出现病害的牙板进行更换对开裂和剪断的牙板全部更换。牙板加工要求尺寸准确,其宽度不允许有正公差,材质改用比A3钢强度较高的Q345b;9.4.2 对摇轴变位较大的支座进行复位对少数摇轴变位较大的支座先进行适当复位,再安装新牙板。第165页/共196页第一百六十六页,共197页。10、某桥梁横隔板预应力施工的质量问题、某桥梁

49、横隔板预应力施工的质量问题10.1 质量问题概述质量问题概述在进行在进行(jnxng)春季检查时,发现春季检查时,发现1号和号和2号桥横隔号桥横隔板预应力束封锚混凝土块掉落,钢铰线是松的,认为板预应力束封锚混凝土块掉落,钢铰线是松的,认为钢铰线未张拉(实际仅是外露的短钢铰线),见以下钢铰线未张拉(实际仅是外露的短钢铰线),见以下照片。各桥检查后补装横向预应力束情况为:照片。各桥检查后补装横向预应力束情况为: 1#桥补桥补装装23束,束, 3#桥补装桥补装122束,古浪干河桥补装束,古浪干河桥补装17束,共束,共计计162束,占抽检数量束,占抽检数量2482束的束的6.5。第166页/共196页

50、第一百六十七页,共197页。即将即将(jjing)掉落的横隔板预应力束封锚混凝土块掉落的横隔板预应力束封锚混凝土块第167页/共196页第一百六十八页,共197页。10.2 主要原因分析(fnx)10.2.1 客观原因:施工横隔板湿接头时堵管较多,无法穿预应力束。10.2.2 主观原因:以包代管,现场施工管理混乱,质量意识十分淡薄,这是此次质量事故的主要原因。第168页/共196页第一百六十九页,共197页。10.3 处理方案处理方案10.3.1 对发现不满足质量要求的横隔板对发现不满足质量要求的横隔板( bn)预应力预应力束将孔道打通、清理,按要求穿束、张拉、封锚。张拉锚束将孔道打通、清理,

51、按要求穿束、张拉、封锚。张拉锚固时避开列车振动。固时避开列车振动。10.3.2 孔道水泥浆尽量早凝早强并能补偿收缩,压浆孔道水泥浆尽量早凝早强并能补偿收缩,压浆稳压封孔应避开列车振动。稳压封孔应避开列车振动。10.3.3 封锚的凹槽壁凿毛并清理干净。采用干砸细石封锚的凹槽壁凿毛并清理干净。采用干砸细石混凝土封锚,内掺膨胀剂和建筑胶。混凝土封锚,内掺膨胀剂和建筑胶。第169页/共196页第一百七十页,共197页。四、施工测量放样造成的工程质量问题案例四、施工测量放样造成的工程质量问题案例1 1、某大桥测量失误引起梁体质量问题、某大桥测量失误引起梁体质量问题1.1 1.1 质量问题概述质量问题概述

52、该桥引桥(独立双幅)上部结构采用该桥引桥(独立双幅)上部结构采用“T”“T”构悬拼箱梁构悬拼箱梁。在靠岸侧。在靠岸侧S14S14墩与相邻墩的跨中现浇合拢段施工过程中墩与相邻墩的跨中现浇合拢段施工过程中发现箱梁中线与桥中线对应不上,发现箱梁中线与桥中线对应不上,S14S14墩(该墩位于墩(该墩位于2000m2000m的曲线上)的曲线上)“T”“T”构的两端的箱梁中线,一端与桥中线相构的两端的箱梁中线,一端与桥中线相差差-3.4cm,-3.4cm,一端差值达一端差值达+21cm+21cm。经检查发现。经检查发现S14S14墩的上部箱墩的上部箱梁除梁除0 0号段(现浇)外,号段(现浇)外,1 1(1

53、1)至)至6(6)6(6)号梁段在悬拼号梁段在悬拼施工过程中因测量错误施工过程中因测量错误(cuw)(cuw)产生了水平偏差,致使合产生了水平偏差,致使合龙偏差大大超出设计规定,同时梁段接缝处密合不好,渗龙偏差大大超出设计规定,同时梁段接缝处密合不好,渗水、漏水严重。水、漏水严重。第170页/共196页第一百七十一页,共197页。1.2 主要原因分析主要原因分析1.2.1 经过仔细检查,主要原因是该墩经过仔细检查,主要原因是该墩0号块施工完成号块施工完成后,其它梁段悬拼前的测量放线产生了错误,从后,其它梁段悬拼前的测量放线产生了错误,从1号块开号块开始就有了偏差,并在后续施工中未能得到核查纠正

54、始就有了偏差,并在后续施工中未能得到核查纠正(jizhng),偏差延续、累计,直到合龙段施工时被发现,偏差延续、累计,直到合龙段施工时被发现。1.2.2 现场对测量数据的复核、复查制度未能严格落实现场对测量数据的复核、复查制度未能严格落实;现场施工人员缺乏相关经验;现场施工人员缺乏相关经验;第171页/共196页第一百七十二页,共197页。1.3 处理措施后经设计院和有关专家多次研究和论证,采取在S14号墩顶升整联梁体,旋转并平移(pn y),以缩小合龙偏差的补救措施。第172页/共196页第一百七十三页,共197页。2 某大桥南引桥墩身标高问题某大桥南引桥墩身标高问题2.1 质量问题概述质量

55、问题概述对全线水准点进行联网复测时发现对全线水准点进行联网复测时发现(fxin)支水准点支水准点OJ23号点测设的高程值比号点测设的高程值比实际值低实际值低0.65m,造成南引桥已施工的,造成南引桥已施工的156#、157#、161#173#墩的墩顶高程比设计标墩的墩顶高程比设计标高高出高高出0.65m,其中,其中165#171#墩墩6孔简支箱孔简支箱梁已完成施工。梁已完成施工。第173页/共196页第一百七十四页,共197页。2.3 主要原因分析主要原因分析测量控制网未按测规进行定期联网复测,测量负责人更换时未测量控制网未按测规进行定期联网复测,测量负责人更换时未进行工作交接,未认真执行测量

56、复核制度,各项工作制度得不到有进行工作交接,未认真执行测量复核制度,各项工作制度得不到有效落实。效落实。现场测量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违反测量操作规程是造成本次质量现场测量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违反测量操作规程是造成本次质量事故的直接原因。测量管理工作不深入,至事发前尚不知事故的直接原因。测量管理工作不深入,至事发前尚不知QJ23点是点是作为水准作为水准(shuzhn)点在使用,错过了尽早发现问题的机会。点在使用,错过了尽早发现问题的机会。项目部在平时的技术管理工作中,未能将测量组的工作深入管项目部在平时的技术管理工作中,未能将测量组的工作深入管理,没有制定第三方交叉复核制度,没有有效监督检查测量工作。理

57、,没有制定第三方交叉复核制度,没有有效监督检查测量工作。第174页/共196页第一百七十五页,共197页。2.4 处理方案处理方案(fng n)处理方案处理方案(fng n)分墩顶标高超高处理和已施工箱分墩顶标高超高处理和已施工箱梁降低标高处理二个方面。梁降低标高处理二个方面。2.4.1 在梁端承台上立两根直径在梁端承台上立两根直径1.2米钢管柱作为箱米钢管柱作为箱梁临时支点,按每根钢管柱梁临时支点,按每根钢管柱400t承载力设计。通过墩承载力设计。通过墩顶的千斤顶起顶,在钢管柱顶与梁底间抄垫钢板,千顶的千斤顶起顶,在钢管柱顶与梁底间抄垫钢板,千斤顶回油下降则箱梁重量由四根钢管柱支撑,然后拆斤

58、顶回油下降则箱梁重量由四根钢管柱支撑,然后拆除支座。除支座。第175页/共196页第一百七十六页,共197页。2.4.2 对墩帽和墩身进行切除,采用绳锯进行线切割分块,使用额定起重量200t的轮胎式起重机逐一吊走,墩身切割面平整,能有效保持墩身外观美观。切除后在切割面竖向钢筋内侧约6cm处钻直径为20mm、深度为50cm孔,用环氧树脂植入与竖向主筋同规格(16mm)、同数量的钢筋。植筋后,每个墩身按照(nzho)不低于1且不少于3根的比例对植筋进行抗拔检验。钻孔植筋后,重新施工墩帽和支承垫石,墩帽混凝土强度比设计提高一个等级。 第176页/共196页第一百七十七页,共197页。墩身截取墩身截取

59、(jiq)示意图示意图第177页/共196页第一百七十八页,共197页。2.4.3 待墩帽和支承垫石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在墩顶使用千斤顶顶起箱梁,逐层撤除钢垫块,使箱梁落到墩顶,完成标高调整,支座底板灌注(gunzh)环氧砂浆。第178页/共196页第一百七十九页,共197页。3、某客专梁场提梁机基础桩位放样质量问题、某客专梁场提梁机基础桩位放样质量问题3.1 施工测量问题概述施工测量问题概述 某铁路客专梁场基础施工过程中,在提梁机础桩(约某铁路客专梁场基础施工过程中,在提梁机础桩(约200根,每根长约根,每根长约10m,直径,直径40cm)完工后,发现提梁机础)完工后,发现提梁机础桩平面位置

60、与桥承台相对位置不正确,造成提梁机与桥墩桩平面位置与桥承台相对位置不正确,造成提梁机与桥墩之间距离不够,墩帽影响了梁的提升之间距离不够,墩帽影响了梁的提升(tshng)。使提梁机础。使提梁机础桩作废,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并减少了梁场的存梁量桩作废,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并减少了梁场的存梁量。第179页/共196页第一百八十页,共197页。3.2 主要原因分析主要原因分析经认真检查和分析,造成质量事故主要原因是:经认真检查和分析,造成质量事故主要原因是:3.2.1 项目开工前期梁场设计图纸不全,测量人员放样项目开工前期梁场设计图纸不全,测量人员放样的依据只有一张简单的依据只有一张简单(jin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