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技术交底书表格编号技术交底书1311项目名称杭黄铁路站前 I 标一分部页共交底编号工程名称许家隧道、屏门隧道、河浦隧道进口设计文件图号被动防护网设计图杭黄图集施(路)-75 、76施工部位隧道洞口被动防护网交底日期2017 年6月25日技术交底内容:1 、适用范围;2 、施工准备;3 、施工参数;4 、施工工序;5 、安全注意事项。附件及附图:拟制:复核:批准:感谢下载载精品杭黄铁路标一分部三级技术交底编号:工程位置杭黄铁路站前标一分部工程名称许家、屏门、河浦隧道交底项目被动防护网技术交底交底日期附件交底内容:一 .适用范围适用于新建杭黄铁路标一分部许家隧道、屏门隧道、河浦隧道进口洞口被动
2、防护网的施工。二施工准备2.1 施工前清楚坡面浮石、危石、浮土或其他堆积物。小块浮石人工清理,集中装框,大块浮石解小后清理或就地用钢钎或砂浆加固 ,清理的浮石转运至线路以外或有条件地方堆积在山谷凹坑中,山上砍下的灌木严禁随意丢弃,应用绳索捆好有次序的放到山下,放置线路以外安全地方并捆好,并及时带离现场,防止大风吹到线路上,影响行车安全。2.2 混凝土所用原材料已经检验合格,并储备足够,包括其他周转性材料。2.3 人员已定岗位定职责,机具设备已准备到位,满足施工要求。三技术参数3.1 被动防护网钢立柱间距为10m 。3.2 钢柱倾角误差为± 5 °。3.3 被动防护网的高度为
3、5m 。3.4 被动防护网基础混凝土采用C30 混凝土。四施工工序4.1 施工前按设计并结合现场地形对钢柱和锚杆基础进行测量定位,现场放线长度应比设计系统长度增加3% 8% ,对地形起伏较大,系统布置难沿同一等高线呈直线布置的取上限( 8% ),对地形较平整规则,系统布置能基本上在同一等高线沿直线布置是取下限( 3% );在此基础上,柱间距可以为设计间距 20% 的缩短或加宽调整范围。4.2 基坑开挖(对覆盖层不厚的地方,当开挖至基岩而尚末达到设计深度时,则在基坑内的锚孔位置处钻凿杆孔,待锚杆插入基岩并注浆后才灌注上基础砼) 。感谢下载载精品4.3 预埋锚杆并灌注基础性砼(对岩石基础,2、3
4、工序向为钻凿锚杆安装)对砼基础亦可在灌注基础砼后钻孔安装锚杆。4.4 基座安装将基座套入地脚螺栓并用螺帽拧紧。4.5 钢柱安装将钢柱顺坡向上放置并使钢柱底部位于基座处;将上拉锚绳的挂环挂于钢柱顶端挂座上,然后将拉锚杆的另一端与对应的上拉锚杆套连接并用绳卡暂时固定(设置中间加固和下拉锚绳时,同上拉锚绳一起安装或待上拉锚绳安装好后再安装均可);将钢柱缓慢抬起并对准基座,然后将钢柱底部插入基座中,最后插入连接螺杆并拧紧;通过上拉锚绳来按设计方位调整好钢柱的方位,拉紧上拉锚绳并用绳卡固定。4.6 16 侧拉锚绳的安装安装方法同上拉锚绳,只是在上拉锚绳安装好后进行。4.7 减压环的布置减压环分布于上拉锚
5、绳及两根上支撑绳上;减压环在上支撑绳及底部支撑绳上每跨网之间为两个分布。4.8 16 上支撑绳安装将第一根支撑绳的挂环端暂时固定于端柱(分段安装时为每一段的起始钢柱)的底部,然后沿平行于系统走向的方向上调直支撑绳并放置于基座的下侧,并将减压环调节就位(距钢柱约 50cm ,同一根支撑绳上每一跨的减压环相对于钢柱对称布置);将该支撑绳的挂环挂于端柱的顶部挂座上;(仅用30% 标准固力);在第三根钢柱处将支撑绳放在挂座内恻;如此相同安装支撑绳在基座的外侧和内侧,直到本段最后一根钢柱并向下统至该钢柱基座的挂座上,再用绳卡暂时固定;再次调整减压环位置,当确信减压环全部正确就位后拉紧支撑绳并用绳卡固定;
6、第二根上部支撑绳和第一根的安装方法相同,只不过是从第一根的最后一根钢柱向第二根钢柱的方向反向安装而已,且减压环位于同一跨的另侧(有减压环时);在距减压环约为40cm 处用一个绳卡将两根上部支撑绳相互联结(仅用30% 标准固力)。4.9 22 底部支撑绳安装将第一根支撑绳的挂环挂于端柱基座的挂座上,然后沿平行于系统走向的方向上,调直支撑绳并放置于基座的下侧,并将减压环调节就位(距钢柱约为50cm ,同一根支撑绳上每一跨的减压环相对于钢柱对称布置:当每跨为单减压环时,应与上部支撑绳的减压环呈对角感谢下载载精品关系);在第二个基座处, 用绳卡将支撑绳固定于挂座的外侧(仅用 30% 标准固力);在第二
7、个基座处,将支撑绳放在挂座内下侧;如此相同安装支撑绳在基座的外侧和内下侧,直到本段最后一个基座并将支撑绳缠绕在该基座的挂座上,再用绳卡暂时固定;检查确定减压环全部正确就位后拉紧支撑绳并用绳卡固定;按上述步骤安装第二根支撑绳,但反方向安装,且减压环位于同一跨的另一侧;在距减压环约 40cm 处用一个绳卡将两根底部支撑绳相互联结(仅用 30% 标准固力),如此在同一挂座处形成内下侧和外侧两根交错的双支撑绳结构。4.10 环形网按组编号,并在钢柱之间按照对应的位置展开用一根多余的起吊钢绳穿过钢绳网上缘网孔(同一跨内两张网同时起吊),一端固定在一根临近钢柱的顶端,另一端通过另一根钢柱座绕到其基座并暂时
8、固定;用紧绳器将起吊绳拉紧,直到钢绳网上升到支撑绳的水平为止,再用多余的绳卡将网与上支撑绳暂时进行松动联结,同时也可将网与下支撑绳暂时联结以确保缝合时的更为安全,此后起吊绳可以松开抽出;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全部钢绳网暂时挂到上支撑绳上为止,并侧向移动钢绳网使其位于正确位置;将缝合绳按单张网周边长的1.3 倍截断,并在其中点作上标志;钢绳网的缝合:从系统的一端开始,先将缝合绳中点固定在每一张网的上缘中点。从中点开始用一半缝合绳向左逐步将网与两根支撑绳缠绕在一起,直到用绳卡将两根支撑绳联结在一起的地方之后,用缝合绳将网与不带减压环的一根支撑绳缠绕在一起,当到达柱顶挂座时,将缝合绳从挂座的前侧穿地,并继
9、续转向右缠绕不带减压环的一根支撑绳,直到联结两根支撑绳的绳卡之后。从这里开始用缝合绳将网与两根支撑绳缠绕在一起,直到跨越钢绳网下缘中点 1m 为止,最后用绳卡将缝合绳与钢绳网固定在一起,绳卡应放在离缝合末端约0.5m 的地方;缝合绳的另一半从网上缘中点开始向右缝合,直到与另一张网交界的地方转向下起,最后使左右侧的缝合端头重叠1m 。4.11 格栅网的安装格栅网铺挂在钢绳网的内侧, 并应叠盖钢绳网上缘并折到网的外侧5cm ,用扎丝将钢绳网与格栅网联结在一起;格栅网底部与地面之间不留缝隙,用一些石块将格栅网底部压住;每张格栅网之间应叠盖10cm ;用扎丝将格栅网固定到钢绳网上,每平方米固定约为4
10、处。4.12 每隔 50m 设置 16 中间加固拉锚绳一处。感谢下载载精品五安全注意事项5.1 施工人员在每次施工前要详细检查安全带、安全绳,不合格的安全绳、安全带严禁带上山。5.2 安全桩打入地面的深度不小于 1.0 米,石质地段不少于 0.7 米,一根安全桩只允许拴一根安全绳, 安全绳左右移动距离不得大于 5m ,严禁在一个物体上栓挂几根安全带或安全绳,严禁一根安全带或安全绳上栓挂几个人,安全桩及安全绳应设专人看守,并安排专人检查下山工具。5.3 多人同时在坡面上作业时,应大致在同一高度自上而下进行,严禁上下重叠作业。施工人员相互间距不应小于2m 。5.4 清理危石、浮石时,施工人员站立点
11、必须稳固,不准站在活动的石块上作业,对于可能损坏行车设备、危及行人安全的石块应进行分解拆除。人工搬运,不得掉入线路影响行车安全的范围,对山体下部不少于3 人进行看守,及时清除落石,确保行车安全。对暂时不能清理的浮石进行加固处理,防止掉落。钻孔施工前用格栅网对主、被动防护范围覆盖。5.5 施工期间,严禁在危岩边上和边坡脚下休息,严禁将工具任意抛置和放在危岩下面。山上施工所用机具、 材料要堆码稳固, 必要时进行捆扎, 遇有大风时, 必须对材料和工具捆绑,放置牢固。当日使用的机具和材料收工前放置山下,防止掉落。山下机具、材料要放置在距钢轨外侧 2.5 米以上的安全距离,昼夜派人看守,防止发生意外。山上所有施工作业人员传递任何机具、材料时必须手递手传递,不得抛投。5.6 施工期间,所有人员及料具距离接触网线必须保持不小于2m 的安全距离。如安全距离不够,必须进行停电封锁施工。5.7 施工期间现场听从统一指挥,上下保持信息通畅,必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父子家庭合同协议书范本
- 2025年增加股份合同协议书
- 专业内容制作推广协议
- 美国领养孩子协议书模板
- 美甲店合伙转让合同范本
- 虹口夜间土方外运协议书
- 商务办公楼宇租赁管理协议
- 保险事故理赔合同协议书
- 2025年新押金代管协议书
- 北京房屋装修协议书范本
- 华晨宝马大东厂区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项目环评报告
- 汽车电控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第三版)
- YY/T 1095-2015肌电生物反馈仪
- GB/T 328.13-2007建筑防水卷材试验方法第13部分:高分子防水卷材尺寸稳定性
- GB/T 2480-2022普通磨料碳化硅
- 茶叶实践报告3篇
- 细胞生物学实验课件:细胞组分的分级分离
- 胸腔穿刺术thoracentesis课件
- 合理选择影像检查方法课件
- 欣旺集团种禽养殖管理制度手册
- Q∕SY 05129-2017 输油气站消防设施及灭火器材配置管理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