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车路协同系统发展现状综述_第1页
国内外车路协同系统发展现状综述_第2页
国内外车路协同系统发展现状综述_第3页
国内外车路协同系统发展现状综述_第4页
国内外车路协同系统发展现状综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国内外车路协同系统发展现状综述付姗姗,吕植勇,陈超,彭琪(武汉理工大学 智能交通系统研究中心水路公路交通安全控制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武汉430063)摘要:智能交通运输系统(ITS)是目前世界交通运输领域的前沿领域,在美国、 日本及欧盟等众多先进国家中尤其受到重视。车路协同系统(CVIS)作为ITS的重要子系统,近年来也备受国内外科研人员关注,是世界交通发达国家的研究、 发展与应用热点。本文介绍了 CVIS的概念以及内涵,介绍了美国 IntelliDriveSM 、欧洲eSafety、日本Smartway以及我国车路协同的发展情况, 并对我国车路协同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关键词:智能交通

2、运输系统(ITS);车路协同系统(CVIS); IntelliDrive SM 中图分类号:U492.25Overview of the Developments about Cooperative Vehicle-Infrastructure Overseas and InsideFu Shanshan,Lv Zhiyong,Chen Chao,Peng Qi(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 Research Center,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for Transportation Safety (Ministry of Edu

3、cation ) Wuhan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 430063, P. R. China)Abstract: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 (ITS) is the frontier areas of transportation and transportation all over the world, which in the United Stat es, Japan, the European Union and many other advanced countries attra ct more atten

4、tion particularly.Cooperative Vehicle-Infrastructure System (C VIS) as a major ITS subsystems, has also been oncerned about domesti c and foreign in recent years,which is the hot spot of overseas develope d countries in research,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 and conn

5、otation of CVIS, introduces the United States' IntelliDrive SM, the European Union' eSafety, Japanese Smartway and our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of the carriageway. And the same time, it make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CVIS in our coubtry.Key words: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Co

6、operative Vehicle nfrast- ructure System; IntelliDrive SM 引言智能交通运输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ITS)是目前世界交 通运输领域的前沿领域,已成为世界各国极力投注资源推动的重点之一, 在美国、 日本及欧盟等众多先进国家尤其受到重视,被认为是提高道路交通的可靠性、安 全性和减少环境污染的有效手段之一。车路协同系统(Cooperative Vehicle-Infrastructure System, CVIS)是基于无 线通信、传感探测等技术进行车路信息获取,通过车车、车路信息交互和共享,

7、 实现车辆和基础设施之间智能协同与配合,达到优化利用系统资源、提高道路交通安全、 缓解交通拥堵的 目 标 1图1车路协同系统2近年来,电子信息和无线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与应用,推动了车路协同系统(CVIS)的发展。其作为ITS的重要子系统也备受国内外科研人员关注,是世界 交通发达国家的研究、发展与应用热点。1国内外车路协同1.1 美国 IntellidriveSM美国车路协同系统(Vehicle Infrastructure Integration, VII)是由美国联邦公 路局、AASHTO各州运输部、汽车工业联盟、ITS American等组成的特殊联合机 构,通过信息与通信技术实现汽车与道

8、路设施的集成,并以道路设施为基础,计划丁 2005年推出可以实施的产品。各州将采用统一的实施模式,采用 Probe Vehicle (试验车)获取实时交通数据信息,支持动态的路径规划与诱导,提高 安全和效率3,4。VII计划主要包括智能车辆先导(IVI )计划、车辆安全通信(VSC计划、 增强型数字地图(EDMaP计划等,并且通过美国通信委员会(FCC为车路通信 还专门分配了 5.9GH力勺专用短程通信(DSRC频段5'6,为驾驶员提供安全辅助 控制7。最近美国交通部(the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 USDOT将VII更

9、名为IntelliDrive 二 更加强调了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以下提到 的IntelliDrive SM即是VII的后期,VII向IntelliDrive SM过渡趋势如图2所示。/CofflKtwiLy for曰血 giuctureVetriclfrlo-VehicieVehicle-lo-QthcrvnV1I4V27AppsDSRC DmncH J Jflbi iLtyjprDdwck tjfcativenienc e图2车路协同发展趋势IntelliDrive即项目特点:安全:应用车-车,车-路,车-X无线通讯技术,感知车辆周围360度范围内 的危险。交通机动性:应用多种信息技术,向出行

10、者和运输管理者提供多种实时交通 信息。环境:通过提供实时交通拥堵和其它信息, 辅助出行者选择合适路线,减少 环境污染3,8,9。IntelliDrive即为美国道路交通提供了更好的安全和效率,它通过开发和集成 各种车载和路侧设备以及通信技术,使得驾驶者在驾驶中能够做出更好和更安全 的决策。当其与自动车辆安全系统结合应用时, 如果驾驶员不能或没有及时做出 响应,而车辆具有响应和动作的能力,可明显增强预防和减轻碰撞的效果。同时, 运输系统管理者、车辆运营商、出行者都能得到所需的信息,以便为机动性、效 率、运输成本、安全而做出动态的决策,实现高效的人员和货物移动10。IntelliDrive即未来研

11、究目标:目标1:通过汽车和基础设施的连接使交通安全转型 启用主动和被动安全应用程序(例如:应用程序的设计是为了协助车辆驾 驶员躲避紧急冲撞,这需要低延时通信); 通过提供车辆公告(不要求低延时通信)改善安全状况; 有必要执行测试以支持管理和咨询活动, 对系统性能的有效性评价以及开 发和验证标准; 提供技术基础使部分或全部车辆得到控制; 启用以车辆为基础的应用使他们实现计划目标,对司机的焦点没有负面影响; 协调国际标准和建筑物周围的车辆平台。目标2:在所有的道路和所有的模式下捕获完整的实时的信息以支持执行系 统转换 从连接的车辆、移动设备和基础设施中捕获实时数据; 在所有的模式下,捕获实时信息系

12、统成本; 开发一个技术框架,使用交通管理和绩效考核中的所有来源实现实时数据 集成。目标3:通过车辆用和基础设施的连接应用,实现转型的交通管理和执行系 统 使用实时的流动性和运输管理者的成本数据创建应用程序和策略,以确保安全、高效以及人员和货物的安全运动; 利用实时流动性和成本数据辅助运输用户的动态决策。目标4:实现“下一代”的电子支付系统以支持执行转换系统 创建跨模式的电子支付系统(互用性停车、运输、定价、收费等); 定义技术框架以支持新兴国家和国家政策性的金融运输。目标5:通过汽车和基础设施的连接实现环境管理从车辆移动捕获实时环境数据; 通过在交通管理和性能改进方面的所有来源的数据使用,来整

13、合实时环境 数据; 使用运输管理人员对环境影响的实时来数据,创建应用程序; 使用旅客的环境影响信息创建信息的实时数据信息。目标6:为部署的安全性、流动性建立一个制度基础,环境方面的应用基于 车辆和基础设施的连接 确定和研究解决方案来解决国内和国际上的体制基础、治理、隐私问题、 潜在法规和政策,以落实运输技术; 在所有目标领域解决社会公平,以确保所有的用户在运输解决方案中受益 1101.2 日本 SmartwaJ12Smartway计划由政府与民间23家知名企业共同发起,用于促进土地、基础 设施、运输和旅游、先进安全汽车(advanced safety vehicle, ASV)的发展8。 Sm

14、artway发展重点在于整合日本各项ITS的功能及建立车上单元的共同平台, 使道路与车辆能藉由ITS咨询的双向传输而成为Smartway与Smartcar,以减少 交通事故和缓解交通拥堵,并希望在2010普及全日本。2007年已初步完成在Tokyo Metropolitan Expressway部分公路的试验计划,自 2009年起将于日本三大都会区进行试验13。基于统一与协调一致的行为方针 SmartwayS范系统还向用户提供以下几个 方面的信息服务:辅助安全驾驶信息服务:通过路侧架设的一系列传感器检测前方道路转弯 处或视线死角区域是否发生交通阻塞或存在路面障碍物等,并通过车路通信系统向驾驶者

15、提供实时道路信息。静止图像信息服务:通过闭路电视 (C C T V)摄像机采集的道路环境状况 信息,将以静止图像的形式提供给驾驶者,例如在隧道入口处可以活楚地了解到 出口处的车流情况等。浮动车信息采集服务:基于浮动车技术实现实时交通信息的获取,并通过车路通信系统,连同天气、路面情况以及高危地段等信息迅速提供给临近的车辆。道路汇集援助服务:通过专用短程通信 (DSRC)天线检测行驶于主十道上 的车辆,当车辆接近道路汇集处时,将通过车路通信系统向有关驾驶者发出警示 信息。停车场电子付费服务:通过车路通信系统实现停车场电子付费服务。宽带互联网连接服务:通过车路通信系统实现宽带互联网连接服务。构建包括

16、智能车辆、智能公路、紧急救援系统的Smartway,实现安全、高效、便利、 舒适、低环境负荷的社会14,15。1.3 欧盟 eSafety 16eSafet仙ERTIC。最先提出,200孙9月得到欧盟委员会的认可并列入欧盟计 划。主要内容是: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与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加快安全系统的研发与集成应用,为道路交通提供全 面的安全解决方案。除自主式的车载安全装置外,还需考虑车一路协调合作方式, 即通过车一车以及车一路通信技术获取道路环境信息,从而更有效地评估潜在危 险并优化车载安全系统的功能。欧盟在其第

17、 6框架计划(FP6)中,准备启动77项 与eSafety相关的研究开发项目,与之相配套,欧盟委员会还推荐了28项行动计划,可归纳为3类,即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及体系架构、 电信基础设施等);车辆预防与保护系统(包括车载智能终端系统、事故前安全 辅助驾驶系统、事故中车内人员保护系统、事故后紧急救援系统等);以及事故原因分析、人为因素(Human Factor)研究、成本效益分析等17。eSafety重点研究安全问题,更加重视体系框架和标准、交通通信标准化、 综合运输协同等技术的研究,并推动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与安全技术的实用化。以下介绍eSafety项目的几个重点子项目:Pr

18、eVEN项目:利用先进的信息、通讯和定位技术,开发自主式和协调式主 动安全系统,降低事故发生率和减小事故严重性。I-way 项目(Intelligent Cooperative System in Cars for Road):通过提供实时 的周围车辆信息和路旁设备信息,来增强驾驶员的感知能力和对危险状况的反应 能力。Car2cai顼目:推动车一车、车一路通讯技术及其接口的标准化;发展战略 和商业模式,推进车一车通讯技术市场化。在欧洲,将从201洗开始用一年的时间对智能车进行道路测试,计划在欧洲道路上对1000两以上安装了各种智能化车载设备的各种品牌汽车进行试验,测试8种不同的高新技术,通过大

19、量的采集数据来检验安全、效能和舒适的程度,进 而研究智能车辆对安全、能源与效率以及社会的影响18。2中国车路协同发展根据交通运输发展战略需求,以改善道路安全与提高交通效率为重点,兼顾 节能、环保。通过一系列关键技术攻关,建立车路智能协同系统,实现车路协同 控制,改善交通安全,提高通行效率。通过提高通行效率,提高单位能耗的运输 效率,在满足交通运输需求的条件下,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19,20。li'uL 宰 抑通凭图3车路智能协同发展需求图4车路协同技术集成图卜表是对我国“十二五”计划车路协同部分的发展展望,如表 1所示:表1车路协同“十二五”发展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车路协同系

20、统安全及商业服务相关的应用示 例标准V车路协同相关信息的数据库结构和接口,通讯 协议标准及数据安全技术V车路协同信息米集技术及软硬件系统V基丁车路协同的交通优化控制,交通系统仿真 技术V基丁车路协同的智能车路技术V基丁车路协同的城市公交运行控制技术V3结束车路协同技术(CVIS)在国内外都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新型技术, 其对缓 解交通拥堵以及改善交通安全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得到了世界各国广泛的关注, 部分发达国家更为其制定长期发展路线。我国车路协同(CVIS)实施起步较晚,但随着我国交通流量的迅速增加,交 通拥堵、交通事故等现象相应出现,推行车路协同技术势在必行。我国在引进、 开放车路协同学习的

21、同时,也要结合我国城市发展需求结合国内车路协同系统, 发展符合我国国情的车路协同系统。参考文献1 欧洲智能交通信息服务平台,促进汽车和基础设施的整合.网站: 2 Driving Down Lane-Departure Crash,BWMbroadcasting.3 美国交通部,智能交通信息系统intellidrive 曲网 站:/intellidrive/index.htm.4 NationalSystem Requrements,Vehicle InfrastructureIntegration(VII),April 2008,Version1.3.

22、1.5 柯亮宁.无线行动通讯明日之星-车载无线通讯发烧J.台湾:财团法人车辆研究测试中心.2009.6 陈柏全,柯亮宇.智能安全车辆与车载无线通讯国际发展趋势简介.台湾:财团 法人车辆研究测试中心.2008.7 王笑京.智能交通与道路交通安全一发展动态及建设,第四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2008.8 Michael Chapman.Using Vehicle Probe Data to Diagnose Road WeatherConditions-Results from the Detroit IntelliDriveS:TRB 2010 AnnualMeeting.SM9 Brain Smith,Ramkumar Venkatanaratana and Hyungjun Park,IntelliDriv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